股票市場哲學規律
① 股票投資哲學
「股市是一個消滅聰明人的地方。」「用搞人際關系的方法去炒股,無異於顛倒黑白。」「炒股是一個比拼長久耐力的地方」……
我認識10年以上的朋友不多,小J是其中一個,他也是中國的第一代股民,已經有了15年的炒股歷史。說到他的抄股斬獲,各種未經證實的版本比較多,比較靠譜的是他憑借最初十幾萬投入,如今已在股市上有超過180萬的資金盤子。
如果你想成他身上套到所謂炒短線的經驗,小J一定會怒目而斥,告之你「好的公司股票永遠要持久,一直到他沒有生氣」、「財富需要你的忠誠」、「價值投資是賺看得到的錢」……
小J回顧自身15年炒股軌跡,說自己恰好歪打正著,吻合了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基本理念。小J認為,中國股民大多懂「價值投資」的道理,但能堅持的很少,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股民散戶並未從股市上獲得多大收益的根本原因。
在飯桌邊,小J給俺擺出了價值投資幾個關鍵數字:
內在價值(這是價值投資的核心)=年度收益(稅後收益)+ 攤消 — 年度資本支出 除以 長期國債貼現率
每股理論價格=內在價值 除以 總股本
市值=現在股價X總股本
PE市盈率=現在的股價 除以 今年每股贏利
安全邊際=內在價值-市值
小J舉例說,為什麼目前工商銀行的市值超過了花旗銀行被人傳為笑話,就是因為他的市值超過了它的內在價值。就市盈率而言,小J認為,銀行類的合理市盈率在30-35倍;酒類合理的市盈率是35-40倍;鋼鐵的合理市盈率不能超過20倍(因為低端,整合性不強)。但小J說,這個市盈率也不是科學的,是相對的。此外就是72規則,即 72 除以 收益增長率 = 每年的收益增長率,如果該股份每年的收益增長率達到30%,這樣的好股建議長期持有。當然,這樣的好股不多 。再次,就是安全邊際,如果按照以上計算公式,股價還在安全邊際里,建議不要拋出。
就剛剛發生的「黑色星期二」,小J跟大多數觀點不一樣。他認為,這是說明中國股市正走向成熟。他認為,即將發行的長期國債已把利率從3.37提高到3.81,這必然影響到上市公司內在價值,而債率提高導致股票的合理目標價調低。
說完這么多道道,小J再次告誡俺,股市沒有規律,特別要警惕所謂的預見和規律,「所謂認為已經漲到高位就不可能再漲,所謂跌到低位就不可能再跌的心理預期」都是不靠譜的,小J再次借用芭菲特的話,「股市就是這樣一個地方,50%是技術,50%是藝術,50%是傳說。」
小J認為,按照巴菲特的定律,只要是市場,就一定會有泡沫。對於大多數股民看著自己拋出的股票持續上漲後悔的心理,小J認為「你沒賺到錢,並不意味著你虧了」,「好的基金經理只賺合理的錢。」「很多人財務不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太害怕失敗。但你如果避開了失敗,也就避開了成功」。
小J告訴俺,他目前只是持有兩個股份,雲鋁股份和民生銀行。這兩個股份都是在大概4元的價位入貨了,已經持有了兩年多,目前均漲到了12-16元。小J認為按照價值投資理念,雲鋁股份還有機會。
結合自己的投資實踐,小J更是把巴菲特的「不熟不做、集中投資」八個字奉為投資金玉良言。巴菲特老人家說過,「投資過程中,不要關心您知道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你要真實的知道你那些不知道。」
小J說,關於不熟不做,很多投資者都比較認可,主要意思就是不熟悉不了解的上市公司不去參與,把自己投資的目標限制在自己能夠理解的范圍內。關於集中投資,那就是集中投資策略,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建議投資者將股票適當集中,手中的股票控制在兩到五隻以內,便於跟蹤。
此外,結合國內市場的情況,巴菲特投資理念中的「三要三不要」也值得投資者借鑒。「三要」是指:
一、要投資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這樣可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
二、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巴菲特對中海油等資源壟斷型公司的投資,近期獲得豐厚的回報,這說明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三、要投資容易了解、前景看好的公司。在投資過程中,只有上市公司前景廣闊,後市才會出現大機會;只有公司經營情況被投資者充分了解,這些機會才便於把握。
巴菲特「三不要」是指:
② 哲學三大規律和股票投資哲學
這句「優秀的企業也不會像股票的價格一樣漲漲跌跌」很誤導人
就算企業不會漲漲跌跌,但市場也會漲漲跌跌
試問哪個企業能逃脫市場周期的影響???
另一方面,我們怎樣辨別哪些企業是優秀或不優秀的???
總體而言以上文字>60%是可取的
我個人倒是對這話感興趣
③ 股票與哲學
我是技術面的忠實追隨者,很多研究基本面的經常嘲笑技術派,認為技術分析無用、徒勞的。真正影響股價的是基本面因素,其實,是他們不尊重市場的規律。請問:有時為什麼股價因利好而下跌,因利空而上升呢?
技術派研究的是市場行為,是市場的運動,通過數據統計得出一定的規律和現象,當市場再次發生同樣行為時,對市場下一步的方向進行預測。這時你可能要問,「什麼市場行為?」;市場行為就是人主觀行動下的產物,是人主觀對於股票價格、事件等因素的做出的反應。現在你可能又問,「很事情是隨機發生的,人也是隨機,你怎麼能得出規律來?」;其實可以反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人的是主觀是無須的,人的思維怎麼可能有邏輯性?人怎麼認識事物?
你的問題用馬克斯主義哲學很好解釋,「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是運動且有規律的、人能夠認識事物,主觀能夠反映事物。」
這是我本人的股票哲學,希望能夠幫助你。
④ 股市的規律是什麼
股票市場規律是股市上股票價格運動所遵從的規律。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格漲落存在一個盤旋——轉變——活躍——再盤旋的循環過程。
股價循環規律即股票市場中的股票價格本身存在一種循環現象,其過程是自盤旋期,經轉變期、活躍期、回落期,又到盤旋期。在盤旋期,股票的交易量不大,股票價格漲跌的幅度較小。
(4)股票市場哲學規律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的活動對股份制企業,股票投資者以及國家經濟的發展亦有不利影響的一面。股票價格的形成機制是頗為復雜的,多種因素的綜合利用和個別因素的特動作用都會影響到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
股票價格既受政治,經濟,市場因素的影響,亦受技術和投資者行為因素的影響,因此,股票價格經常處在頻繁的變動之中。股票價格頻繁的變動擴大了股票市場的投機性活動,使股票市場的風險性增大。
股票市場的風險性是客觀存在的,這種風險性既能給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亦可能給股份制企業以及國家的經濟建設產生一定的副作用。這是必須正視的問題。
⑤ 為什麼說股市是一門哲學
一富財經的理解是炒股要順勢而為,要用敏銳的眼睛去觀察股票市場。不同的哲學思想,有不同的炒股行為。比如,有人喜歡「長線是金」,那是價值投資的哲學理念;有人喜歡「短線是銀」,那是「落袋為安」的哲學理念。又比如,有人喜歡「游擊戰」,有人喜歡「持久戰」,有人喜歡冒險,有人喜歡穩健。
⑥ 股市中有哪些規律
打開k線圖可以看出,任憑股市千變萬化,市場都根基在買方和賣方矛盾的兩個方面上,而股市的規律也就蘊藏在陰陽k線的內涵之中。
股市中的買賣雙方、陰陽k線都只不過是股市表面現象而已,股市之所以存在,其根本在於買賣雙方達成的「成交價」。可以想像,若買方和賣方提供的價格不能撮合成交,那麼股市將會處於呆滯不前的狀態,直到買賣雙方 能達成共識的價格為止。由此可見,陰陽相接股市方能波瀾不興,股市依「價」而行,這一規律就是《周易》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而「一陰一陽」的數字結構就是「3-5」。
「價」是溝通起投資者與股市的橋梁,「價」是數,數才是股市客觀規律的內在規定性。九九歸一,一至九的自然數決定股市存在與展開的序列結構,所以股市「3-5」八浪循環依次呈現的特性為:坎一浪,屬性陽,一浪啟動於熊市下跌浪,故一浪險;震二浪,屬性陽,二浪常表現出大幅震盪、深幅回調的形式來修正一浪,故二浪震;乾三浪,屬性陽,三浪以連續跳空上揚、股價強勁有力的漲升來表現,故三浪健;艮四浪,屬性陽,買盤升極而止,橫盤震盪、窄幅整理是四浪的特性,故四浪滯;離五浪,屬性陰,離為火,與其它浪態相比,若在同等漲幅的情況下,五浪的人氣最火爆,故五浪麗。巽a浪,屬性陰,一陰生於內,多方反戈一擊,拋盤佔主流,故a浪偽;兌b浪,屬性陰,空方精心營造的陷阱,故b浪以說之;坤c浪,屬性陰,坤順,股價連綿大幅下挫,「履霜,堅冰至。」故c浪多頭藏之。
終而復始,陰陽序列相互間的比率永遠約等於0.618(1.618),很顯然,始於一、終於一的太極波浪彰顯出股價在「黃金比率」動態平衡中和諧、有序演化的規律,「黃金比率」既是漲與跌相互修正的平衡點,也是一輪市場價格完整循環的起始點。
⑦ 哲學什麼是哲學怎樣學哲學什麼是股票的哲學
股票的哲學應該是馬太效應,這一類哲學和如今盛行的所謂哲學不是一回事,馬克思曾經舉例說,英國有一種頭發上的用品,也在說明書上說這是化學哲學。
這不應該成為哲學的,充其量是一種自然的或物理或化學的理論。像牛頓有一篇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真正的哲學應該是高於自然和社會的,是一般規律。比如黑格爾所發現和創立的唯物哲學三大定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轉化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它們廣泛的適用於自然和社會和宇宙。
學習哲學可以看看列寧的哲學筆記、毛澤東的矛盾論,算是入門,然後可以讀讀黑格爾的《小邏輯》《哲學講演錄》等。
⑧ 股票漲跌的本質規律是什麼
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在底部大量收集籌碼,市場上可參與買賣的籌碼減少,那麼物以稀為貴,散戶看好,買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價買。主力建倉完畢就會洗盤,擠出一些意志不堅定者。到合適機會邊拉升邊出貨,如果主力出貨完畢往往還能縮量上漲一段空間。這時候風險極大,獲利機會也極大。主力出貨完畢,散戶的熱情也告一段落,那麼股價就會自然降下來或者被主力砸下來。再走一波下跌建倉。
可以依據莊家控籌多少來看股票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