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eton銀行股票市值
❶ 美國本科有金融專業么
大學本科成績用處: 1、讀研究生。碩士在復試的階段都要求提供完整的成績單,並不是說你掛科了就不錄取你,但是學校會作為參考,但是基本沒有影響的。 2、求職。在企業投簡歷或者面試的時候可能會看大學。另一種,成績單一般是放檔案袋裡面
❷ 紐約大學的辦學規模
紐約大學共有十八個學院及研究所分布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下城區,大學部設有四個學院及八十餘系及各種系際合作的課程;研究所則有十一個學院七十五系,所提供的課程超過二萬五千種,而所提供的學位也有二十五種之多。研究所偏重於人文、社會及藝術方面的人才培養,一般說來(除一些特殊科系外)各研究學院,均同時提供碩士及博士的課程。其中還包括海外進修課程,例如歐洲、南美洲的暑期課程,及實際至社會或醫院實習機會,課程的安排多元而豐富,大致傾向於實用、應用為主。
紐約大學現有的學院依序為:
1. 文理學院(The College of Arts & Science),成立於一八三二年,提供B.A.學位,院內包括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多種科系。
2. 法學院(The School of Law)成立於一八三五年,為全美最古老的法律學院。該院提供專業性的法律訓練,享有極高的聲譽。
3.醫學院 (The School of Medicine and Post-Graate Medical School) ,成立於一八四一年,設備新穎,並擁有自己的附設醫院,每年超過六十萬人次的病人定期和Bellevue醫學中心交換臨床教學經驗,提供學生一個良好而完善的學習環境。
4. 工程學院 (The 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 成立於一八五四年,為全美第二古老的工學院,擁有如計算機科學、金融工程、電氣工程、網路安全、無線通信等專業。畢業生很多都在紐約或矽谷的高科技公司任職,有著極佳的業界口碑。
5. 牙醫學院 (The College of Dentistry)成立於一八六五年,為全美第三古老的牙醫學院,並且為全美最大的私立牙醫中心。該學院附設戴維.凱利斯醫學中心(David B. Kriser Dental Center),兼重臨床、實驗及教學三方面。
6. 文理研究院 (The Graate School ofArts and Science),成立於一八八六年,提供人文、社會及自然科學,其中Courant Institute 以研究數學與流體力學揚名於世界。
7. 文化教育學院(The Steinhardt School of Culture,E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成立於一八九零年,為紐約大學最大的學院。學院分為五個系,應用心理、健康、藝術、傳媒和音樂系。該學院培養出了眾多在文化藝術方面的優秀人才。在最新的US News&World Report的排名中,Steinhardt排名為第十四名。
8.斯特恩商學院 (The Leonard N.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 The Undergraate College of the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成立於一九○○年,研究所原位於世界金融中心的華爾街上,擁有會計、稅法、商業法、財務、管理及營銷等各種細分的專業學科,為紐約金融中心造就許多人才。其中,以金融學最為優異,連續排名在全美前三名。在一九九二年秋已遷回總校區,在全美MBA研究所中排名第11名。
9. 美術研究所 (Institute of Fine Arts) 成立於一九二年。
10. 職業研究學院(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y)成立於一九三四年,提供應用性科目,如房地產、市場營銷、人力資源和公共關系等課程。
11. 庫郎數學科學研究所 (Courant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成立於一九三四年,提供數學、計算機科學專業。
12. 瓦格納公共行政學院 (The Robert F. Wagner Graate School of Public Service) 成立於一九三八年,有聯合國總部提供國際課程的人力及資源。
13.社工學院(The Silver School of Social Work)成立於一九六○年,則偏重於社會工作及公共政策的專業訓練。
14. 帝勢藝術學院 (The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成立於一九六五年,設有電影、電視、舞蹈、設計、音樂等科系。一方面由於地緣,一方面也由於師資的優異,使其得以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如Lady GaGa、奧利弗·斯通、史派克·李,安吉麗娜·朱莉及台灣新銳導演李安均是傑出校友。
15. 迦勒汀個人學習學院 (Gallatin School of Indivialized Study)成立於一九七二年。
16.護理學院 (Rory Meyers College of Nursing) 成立於一九九五年。
17.公共衛生國際研究所 (College of Global Public Health) 成立於二零零六年。
18. 古代世界研究所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World)成立於二零一零年。
行筆至此,不難發現紐約大學的特色是偏重理論與實務結合。旨在培養學生除了嚴格的學術訓練之外,更能將所學所長應用於未來的生涯中,以面臨社會的激烈競爭及挑戰。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紐約大學的王牌學院斯特恩商學院,即紐約大學商學院(Leonard N.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是紐約大學中最著名的一所學院,在經濟、商業和管理等領域有著非常突出的學術成就。商學院在上百年的歷史中也積累了顯著的聲望。僅舉最近的例子:在《金融時報》2006全球EMBA項目排行榜中,紐約大學商學院獲得綜合排名第4名;《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2006全球EMBA項目排行榜中,紐約大學商學院獲得綜合排名第5名,在金融專業排名中位居第三,會計第八。
紐約大學商學院在金融領域著名的校友包括: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執行董事/ 萊曼兄弟投資銀行控股公司總裁Rochard Fuld、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CEO兼總裁RobertGreifeld、美國運通金融公司董事局主席Harvey Golub、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董事局主席Allen Wheat、(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總裁Jeffrey Koo等。最新一屆(200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恩格爾,紐約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紐約大學商學院毗鄰金融中心華爾街,同數百家世界級的金融研究機構及金融企業有關廣泛的聯系,使得紐約大學商學院不僅在學術理論領域,而且在金融實踐方面都擁有傑出的優勢。紐約市是最大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聯合國總部所在地。憑借地域和學術優勢,紐約大學商學院已成為一個真正意義的、世界一流的、全球性商業和經濟管理研究和學術機構。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它對所有對電影執著充滿熱情和動力的人們敞開大門。它是世界電影教育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它的三棟主要建築成為美國格林威治村的心臟,一直是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它有著年輕美國不多見的華麗的滄桑氣息,流露著藝術家沒有功成名就以前的情調。它教會學生如何利用移動影像製作出人們的五彩夢幻。它的優秀畢業生奧利弗·斯通、亞歷山大·鮑德溫面對全世界,為電影和表演重新下了定義。它總是慷慨給予那些關注當代世界又具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和學者最大的幫助。它為世界各地的學生搭建最完美的求學舞台,故事發生地可從紐約中心的Union Square 到巴黎的左岸;從哈佛大學到洛杉磯的環球電影製片廠;從普林斯頓大學到英國倫敦。它是永恆的夢工場。
它在光與影中創造藝術,它在電影院里和你見面,由它創立的電影學派,將好萊塢商業電影和歐洲藝術電影完美融合,由它培育的電影大師,在導演、攝影和表演之間穿梭自如,在錄音、燈光和剪輯領域完美表達,好萊塢的導演之父馬丁·斯科西斯,在這里完成由年輕人到電影大師的蛻變;《哈利·波特》的導演克里斯.哥倫布,在這里積累從零開始的電影資本;中國台灣著名導演李安,在這里播下跨越電影巔峰的理想;40年來,這里的錄音師是格萊美獎的常客……這里的藝術大門永遠為年輕人敞開。
在帝勢藝術學院紐約地點學習就像居住在世界的十字路口一樣。你可能聽見許多不同的語言,選從世界各地的烹調,在任何一日能和外交人士、設計員、機師或音樂家擦肩膀。紐約市非常動態,富有生氣,是學習電影製作最理想的城市。紐約市能刺激和挑戰學生們每一個攝影程序。
2007年,帝勢藝術學院開辦了紐約大學的第一所海外校園,帝勢藝術學院亞洲(新加坡)分校 ,即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Asia。該校由帝勢藝術學院副院長希拉齊擔任校長,奧利弗·斯通擔任藝術總監,只提供電影學院的四個藝術碩士學位(MFA):電影、動畫、劇本及製片。
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紐約大學工學院(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最早為1854年成立的布魯克林理工大學學院(Brooklyn Collegiate and Polytechnic Institute),是美國第二所成立的工學院,後合並到紐約大學,成為紐約大學的工學院。
紐大工學院座落在紐約大學的布魯克林校區——MetroTech Center,周圍科技公司林立,地理位置絕佳。乘坐地鐵,從布魯克林校區到曼哈頓校區之間只需要十幾分鍾的時間。紐大工學院作為美國科技大學的領頭人,是公認的計算機科學等許多關鍵領域研究和探索的先鋒。紐大工學院的信息科學、環境工程、金融工程、技術管理、計算機科學等專業在市場上炙手可熱。鑒於在計算機科學的許多關鍵邊緣領域的研究,紐大工院成為紐約第一個被美國國家安全機構(NSA)指定為「優秀信息安全教育學院中心」的學院,並且是紐約州第一所從國家科學基金的服務獎勵中獲得4年聯邦計算機服務獎學金(FASS)的學院,05年被《華盛頓周刊》評為全美第2優秀的學院。紐約大學工學院是世界條形碼技術發源地及專利擁有者,還有生活中常用的ATM(自動提款機),著名的納斯達克自動報價系統等都是紐大工學院的專利。工學院擁有三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據2013年PayScale網站數據,紐大工學院的畢業生起薪為56800美元,中期薪水高達117000美元,排在美國所有大學第八位(斯坦福大學第十位,哈佛大學第十三位),工程學院第四位 。紐大工學院目前在USNews全美工程學院排名第46位 。 紐約大學有18個學院中:法學院——全美第六;商學院——全美第十;醫學院——全美第十九;教育學院——全美第二十;工學院——全美第四十六。
一般而言,紐約大學較為偏重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在這些方面有許多傑出的校友,曾出過十二位元首級人物。同學們在校友優異表現的帶動下,呈現出蓬勃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校園內隨處可見同學們就地討論功課,或在華盛頓廣場發表自己的作品,校內處處彌漫著獨立研究思考的氛圍。所設課程壓力不大,但要求甚高,學生稱其「Not high pressure, but demanding」。據《紐約時報大學指南》指出,紐約大學屬下的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是全美最佳藝術學院之一,它的電影、電視、戲劇、舞蹈和攝影等專業都非常優秀。此外,商科學院的本科和研究院課程,尤其是會計最受好評。其他較好的文科科目有英文、歷史和政治科學。
紐約大學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7名。商科研究生院2014年排名第10。研究生分科排名中,美術是全美第1名;新聞學、法語列前3名;而運籌學、財務金融學、市場學、會計學、俄語、工商管理都在前10名之列;工業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英語、經濟,臨床心理學、語言學、社會學、古典文學、德語、物理學、生物化學、心理學、人類學都是排在30名前後。 世界排名
2013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第27
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第40
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 第44
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 第27
2014年The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CWUR)排名 第17
2016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第34
美國排名
2016年U.S.News美國大學教育學院排名第15名
2016年U.S.News美國大學法學院排名第6名
2016年U.S.News美國大學工程學院排名第46名
2016年U.S.News美國大學商學院排名第11名
2015年最新《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綜合及專業排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第32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最佳商科專業本科排名第5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會計本科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金融本科專業排名第2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保險方向本科專業排名第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國際商務方向本科專業排名第2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管理方向本科專業排名第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管理信息系統本科方向專業排名第1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市場方向本科專業排名第7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定量分析本科專業排名第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不動產本科專業排名第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最佳商學院排名第10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會計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EMBA專業排名第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金融專業排名第3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信息系統方向專業排名第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國際方向專業排名第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管理方向專業排名第14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市場方向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非盈利方向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在職MBA專業排名第4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最佳教育學院排名第20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教育政策專業排名第17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教育管理和監督專業排名第1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專業排名第1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中學教師教育專業排名第1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最佳工程學院排名第4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化學工程專業排名第84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排名第7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排名第4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電子/電氣/通信工程專業排名第4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機械工程專業排名第8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最佳法學院排名第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法律實務專業排名第2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環境法專業排名第1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知識產權法專業排名第4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國際法專業排名第1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稅法專業排名第1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最佳醫學院基礎醫療方向排名第51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最佳醫學院研究方向排名第1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內科專業排名第20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葯物和酒精濫用方向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生物科學專業排名第6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化學專業排名第60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排名第2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經濟學專業排名第11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發展經濟學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工業企業專業排名第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宏觀經濟學專業排名第4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微觀經濟學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英語專業排名第20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藝術專業排名第45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歷史專業排名第1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數學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數學分析專業排名第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應用數學專業排名第1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幾何學專業排名第10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護理學專業排名第21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物理治療專業排名第27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物理專業排名第3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政治學專業排名第15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比較政治專業排名第12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國際政治專業排名第7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政治理論專業排名第3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排名第30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行為神經學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社會心理學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公共事務專業排名第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城市管理與政策專業排名第2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健康政策及管理專業排名第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非盈利機構管理專業排名第5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國家財政預算專業排名第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公共管理專業排名第9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公共政策分析專業排名第13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社會政策專業排名第8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排名第1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社會學專業排名第16名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統計學專業排名第49名
2014年Usnews美國大學綜合排名 第32
2014年美國大學商學院(Business School) 第10
2014年美國大學金融專業(Finance) 第2
2014年美國大學管理碩士專業排名(Part-time M.B.A.) 第4
2014年美國大學高管MBA專業排名(Executive M.B.A.)第6
2014年美國大學國際法專業排名(International Law) 第1
2014年美國大學稅法專業排名(Tax Law) 第1
2014年美國大學分析數學專業排名(Analysis) 第6
2014年美國大學應用數學專業排名(Applied Math) 第1
2014年美國大學護理專業排名(Nurse Practitioner) 第1
2014年美國大學法學院排名 第6
2014年美國大學社會學研究生排名 第16
2014年美國大學公共政策與預算專業研究生排名 第6
2014年美國大學市場專業研究生排名 第7
2014年美國大學微觀經濟學 第9
2014年美國大學宏觀經濟學 第4
2014年美國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研究生排名 第6
2014年美國大學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排名 第8
2014年美國大學社會文化學研究生排名第9名
2014年美國大學工程學院排名第46名
2016年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考古學排名50-100 。
在不同的分類排名中,紐約大學的很多專業都名列前茅。其中哲學、義大利語、戲劇、數學、經濟學和金融學系在多項排名中保持著前三名的位置。同時知名的專業還包括醫學、法學和教育學。
於1934年成立的紐約大學柯朗數學科學研究所是美國排名第一的應用數學研究機構。帝勢藝術學院提供美國最好的戲劇、電影、表演藝術教育,多名奧斯卡獎、艾美獎和托尼獎得主曾在此就讀。法學院專長於稅法、國際法和法理學教育與研究,在美國被譽為「T10」法學院之一史登商學院的MBA項目則在多個機構的排名中始終處於世界前10位。
《福布斯》雜志2008年一項「擁有億萬身價校友最多的大學」調查中,紐約大學排名第七。
Dream College排名
學術排名以外,《普林斯頓評論》每年都會調查學生和家長們心中的Dream Colleges。2003至2007年,紐約大學被評為美國高中畢業生最想進入的大學第一名。2014年版本的排名是《普林斯頓評論》抽樣調查了一萬多名學生和五千多名家長,在不考慮錄取幾率和高昂的學費的情況下投票選出的。學生和家長來自美國各個州,還包括國外的學生和家長。紐約大學被評為學生最想進入的大學第四名,家長希望孩子進入的大學第八名 。具體排名如下: The colleges students most named as their dream college were:The colleges parents most named as their dream college for their children were:1)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學)1)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學)2) Harvard College(哈佛大學)2) Harvard College(哈佛大學)3) 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3)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4) New York University(紐約大學)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5)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n Arbor(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6)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6)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諾特丹大學)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os 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7) 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學)8) 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8) New York University(紐約大學)9)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n Arbor(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9) 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0) Vanderbilt University(范德堡大學)
❸ 金融工程是什麼類專業
金融工程專業屬於什麼專業類別
2019-08-23 15:19:07
文/崔涵
金融工程專業屬於經濟學類。全國本科專業基本專業分為12大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
金融工程專業屬於什麼專業類別
1金融工程專業屬於什麼類
專業 學歷層次 門類 學科
金融工程 本科 經濟學 金融學類
2本科十二大類
本科專業目錄
1、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4種專業;
2、經濟學門類下設專業類4個,17種專業;
3、法學門類下設專業類6個,32種專業;
4、教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2個,16種專業;
5、文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個,76種專業;
6、歷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6種專業;
7、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2個,36種專業;
8、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169種專業;
9、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7個,27種專業;
10、醫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1個,44種專業;
11、管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9個,46種專業;
12、藝術學門類下設專業類5個,33種專業。
3金融工程專業介紹
金融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理財、投融資、以及風險管理方法與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設計、開發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創造性解決金融實務問題的基本能力,開展金融風險管理、公司理財、投資戰略策劃以及金融產品定價研究,能在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財務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劃的高素質復合型現代金融人才。
金融工程專業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人才培養理念,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培養具有良好政治素質、合理知識結構,系統掌握金融學基本理論及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具備經濟、管理、法律以及金融財務方面的知識,能夠開發、設計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創造性和個性化地提出解決金融問題的方案,開展金融風險管理、公司理財、投資戰略策劃以及金融產品定價研究,能在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財務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劃的高素質復合型現代金融人才。
❹ 關於博時基金
與富達(Fidelity)和Vanguard這些美國基金業的巨擘相比,博時似乎是小巫見大巫了:單是富達旗下龐大的Magellan系列基金就管理著650億美元的資產。不過,博時前途無量,還有兩大有利因素:首先是中國有大量等待私有化的資產;其次是人民幣的不可自由兌換性促使國內投資者急於尋求其他投資途徑。
博時還是中國部分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人。該公司推出的博時裕富證券投資基金是基於新華富時中國A200指數(FTSE/Xinhua A200 Index)的開放式基金,並成為第一隻被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認購的股票基金。(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是獲得中國政府批準的境外投資者;境外個人投資者不能投資於該基金。)
博時旗下的5隻封閉式基金和4隻開放式基金吸收了公司約80%的資產,其餘資產投資於中國社會保障基金。去年,博時系列基金的平均投資回報率為25.1%,而中國基金業的平均水平僅為18.7%。博時去年贏得了來自Morningstar、《上海證券報》(Shanghai Securities News)以及其他機構的無數好評。
成立於1998年的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現任總經理肖風的傑作。肖風當時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簡稱:中國證監會)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中國證監會是大陸的證券市場監管機構,相當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簡稱SEC)。肖風此前還在中國人民銀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和深圳的電視機生產商康佳(Konka)工作過。
自從鄧小平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並提出著名的「致富光榮「的口號以來,推動股市的現代化就成了中國政府的重要任務。而肖風卻離開了安逸的政府機構,投身於因臭名昭著的投機行動而名聲不佳的剛剛起步的基金行業。只有36歲的肖風搖身一變,成了博時的掌門人。博時取名自《易經》,寓意「匯集人才和時間「。由於國內大型國有證券公司爭先向提供資本,博時的投資回報率相當可觀。
但是在2001年早些時候,災難降臨了。
政府監管機構開始調查關於基金經理們互相勾結,操縱投資股票的價格的指控,尤其是在1998年8月至2000年10月之間多次買賣同一隻股票,人為炒作股票的行為。中國證監會在2002年早些時候公開譴責博時,並對一些員工給予了行政處罰。博時在一份公告中聲稱,肖風及其他一些員工對此負有責任。於是,兩位基金經理辭職了;新的總經理在有關調查開始時上任了,肖風則被降為副董事長。但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調查後,他被證明是無辜的,並官復原職。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不過中國證監會的矛頭不僅僅針對博時和肖風。在當時總共1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證監會發現其中8家非法抬高股價。由於博時是業內的龍頭老大,國內媒體自然把注意力放在了它的身上。證監會調查的導火線是雜志在2000年晚些時候載文揭露中國基金業操縱股價的黑幕。因此,證監會規定基金公司必須設立獨立董事。
於是姚鋼進入了公眾的視線,他是肖風的導師,也是幾家知名思想庫的資深專家,參與創建上海及深圳的證券交易所以及深圳的B股市場。姚鋼還擁有證券業的從業經歷。兩人是在肖風在中國人民銀行任職時認識的。作為肖風上司的朋友,姚鋼發現了肖風的天賦,於是提議加以提拔重用。在姚鋼的推薦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肖風於兩年後被提為中國證監會派駐深圳的第二號負責人。
救火隊員來了。這位直言不諱、意志堅定的專家當時任教於中國社會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肖風的請求,協助改革博時。在姚鋼的推動下,博時成立了5個專門委員會,制定了嚴格的制度來管理基金經理。
博時的基金經理們只能對根據統一標准篩選出來的股票進行選擇性投資。該公司還引進了人力資源專家,並成立了向獨立董事負責的內部審計核查部門。所設立的5個委員會定期會面,而且每次開會必須有至少兩名獨立董事到場。博時加強了公司治理;獨立董事們目前在公司發揮著重要作用。姚鋼表示:「一位獨立董事就能否決一切。「
姚鋼認為,暴出醜聞的原因不僅是基金公司疏於內部管理,而且還包括缺乏外部監管制度。他指出,即使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了問題,監管機構也找不到禁止操縱股價的相關法律。「中國有句俗話叫槍打出頭鳥,套用在博時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他說。
不過,盡管調查使肖風個人受到了沖擊,姚鋼也承認「這是中國基金業發展中的必然插曲,整個行業,尤其是博時都會受益匪淺。」
在建立博時之後,肖風就埋頭鑽研投資技巧,並很快發現了價值投資法。在中國直接運用本益比和高收益策略是行不通的,因為擁有高增長率的企業往往不會支付高額股息。
因此,肖風開始關注那些資本投資回報率不錯,同時前景光明的公司。在2002年晚些時候,他推出了以價值投資策略為主的博時價值增長基金。
作為博時價值增長基金的經理,肖華成功地運用了價值投資策略。該基金去年的投資回報率超過了34%;相比之下,上海證交所A股股票的投資回報率僅為10%,於是肖華一下子成了明星。「價值投資成了主流,」肖華宣稱。該基金目前有不少效仿者。
博時價值增長基金的前5大投資對象包括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Automotive Co. Ltd., 600104.SH, 簡稱:上海汽車)、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 Ltd., 000002.SZ, 簡稱:萬科)、中國石化齊魯股份有限公司 (Qilu Petrochemical Co. Ltd., 600002.SH, 簡稱:齊魯石化)、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Sinotrans Air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600270.SH, 簡稱:外運發展)以及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Airlines Co. Ltd., 600591.SH, 簡稱:上海航空),它們也是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主要投資對象。
為了鼓勵員工再接再勵,肖風引進了績效工資制度。不久前在紐約舉行的美林/機構投資者會議上,一個小組討論的主持人調侃肖風,指出博時投資經理們的年薪高達30萬美元,比這位總經理的薪資還高。
肖風私下向本刊表示,「我不是公司里薪資最高的人。我不想透露細節,但我想明確一點:如果基金經理和分析師等專業人士表現出色,他們的薪資完全可以超過管理層。我認為30萬美元並不是一個天文數字「,至少與美國一些優秀的投資經理相比,他們的年薪動輒上百萬美元。
為了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和能力,肖風還開始聘用擁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分析師,其中包括一位獲得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博士學位的經濟學家以及曾在瑞銀華寶(UBS Warburg)、USAA Investment Management和Invesco等機構工作過的主管。博時四分之一的員工接受過海外教育,或是擁有海外工作經歷。
一位知名的紐約基金經理說,如今,博時無疑是中國經營得最好的、最為專業的投資公司,它吸引了各路人才。博時的前景也是美好的,雖然北京試圖遏制經濟過熱的舉措以及國內A股市場的大幅下挫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曾擔任美國基金公司主管、現為中國基金公司顧問,還帶來自己新作《退休基金》(Pension Funds)的斯圖爾特·萊基(Stuart Leckie)說,基金業的管理費較高,而支出較低。股票基金的管理費為1.5%,最高可達2.5%。在中國大陸,約250億美元的資金投資於共同基金,並有可能快速增長。
姚鋼希望博時最終成為「全球一流公司「。這是個非常高的要求,不過博時正在不斷擴大合作夥伴。例如,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目前擔任博時的指數基金顧問。姚鋼眼下的期望是成功不會讓博時變得驕傲自滿。
博時下一步會怎樣?
鑒於消費需求和行業需求依然強勁,肖風認為中國經濟將如人們所願實現軟著陸。這對股市來說是好消息,肖認為股市目前正在消化加息預期等負面因素。
今年的資產增值幅度應當達到70%以上。肖風還計劃在今年秋天推出一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他同時希望中國政府允許國內基金公司為個人理財,並允許人們投資於海外金融市場。他滿懷信心地期待博時能從中受益。
❺ 高凈值客戶該如何進行全球資產配置
投資者首先需要明白幾個重要概念:1.哪些資產是投資標的,哪些資產是投機標的,2.不同資產的歷史長期回報率。
首先來說第一個問題。關於投資和投機標的的區別。這個問題有很多專業人士做過非常細致的工作,也有過各種不同的解讀。在這里我援引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對投資和投機的區分:
Investment (Keynes called this"enterprise"): the activity of forecasting the prospective yield on the asset over its whole life, assuming that the existing state of affairs will continue indefinitely.
Speculation: the activity of forecasting the psychology of the market, attaching hopes to a favourable change in the conventional basis of valuation.
從上面的援引中你可以看到,在凱恩斯看來,投資和投機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主體需要預測的對象,是內在回報(yield),還是市場情緒(psychology)。
Source: Jeremy Siegel: Stocks for the long run, Case Shiller US Home price, Dimson,E, Marsh, P and Stauton, M: Triumph of the optimist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上圖比較了20世界後半葉美國和英國的資產回報(扣除通脹後的真實年回報)。你可以看到,兩國中,都是股票的回報最好,而其他三個資產類型(債券,現金,房地產)的回報基本上都差不多。
一個聰明的投資者,應該時刻想著如何對自己的資產進行配置。有很多研究表明,在資產配置層面上做的投資決策,對於投資者的回報造成的影響,遠遠大於在選擇股票或者債券層面上的決策對投資者回報造成的影響。
❻ 怎麼在股市上看得出資金進出
主要看成交量指標
1、K線圖的總成交量,日線或者周線
2、進入個股看F1,逐筆掃過去,留意大單
3、看F2,價量分布圖
補充:總成交量不要過於相信,很容易作假的,F1和F2是重點查看的。
❼ 各股資金進出是如何計算的
本來想買這支股的人不買了...所說的資金流入流出指的是掛買單或掛賣單的資金
❽ 傳統經濟學和金融工程學再評價企業套期保值業務方面有何不同
今年,當以往最受投資銀行青睞的沃頓、芝加哥、哥倫比亞商學院的MBA們畢業的時候,這些天之驕子們卻發現他們想進入投資銀行工作的難度比往年大大增加了,除了因為經濟不景氣以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有了一個雖然年輕卻很強大的對手——金融工程碩士,MFE(Master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到底什麼是金融工程?筆者抱著疑惑通過E-mail咨詢了畢業於加州伯克利大學哈斯商學院的劉華先生。劉華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會計系,在某著名跨國公司作了幾年財務工作後,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種工作,他想進入更具挑戰性的金融領域。然而沒有相關學歷,想找到金融方面的工作談何容易。於是,劉華打算申請MBA,在考完GMAT後,他發現加州伯克利大學哈斯商學院除了提供MBA學位外,還提供MFE金融工程碩士學位,而且只需一年即可獲得學位。於是他抱著試一試的念頭申請了MFE,為了增加自己的機會,他參加了GRE數學Sub考試。本來他沒抱太大希望,沒想到當年MBA申請競爭異常激烈,雖然他的GMAT成績和工作背景都相當優秀,但他所申請的幾所商學院MBA全都遭拒絕。而當收到伯克利大學MFE的錄取通知的時候,他坦言驚訝大於歡喜。經過一年高強度的學習,再經過激烈的應聘競爭,雖然面臨著經濟不振的壓力,劉華還是獲得了美菱、摩根斯坦利、雷曼兄弟、所羅門史密斯等著名投資銀行的青睞。劉華選擇了在摩根斯坦利銀行舊金山分部從事金融衍生物交易的工作。他說,雖然沒能進入他最嚮往的高盛公司,他對現在的工作仍然十分滿意,他坦言現在的工作是在一年多以前所不敢想像的。以下是筆者得到的關於金融工程的介紹。
金融工程在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名稱:Financial Engineering, Financial Mathematics,Mathematical Finance,Computational Finance , 然而無論是叫金融工程,金融數學,數學金融還是計算金融,它們的實質都是一樣的——it represents the emerging discipline wherein mathematical tools are used to model financial markets and solve problems in finance,即以數學工具來建立金融市場模型和解決金融問題的新興學科。近年來,由於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金融市場發展得越來越復雜,在以往傳統的股票和債券上發展出了期貨、期權等一系列新型投資工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金融衍生物。而如何對這些金融衍生物進行定價,是投資銀行所面臨的一個難題。同時,由於金融投資工具的復雜化,一些基金管理公司越來越感到傳統的投資方式難以保持基金的高成長率,他們需要設計出更加高級的投資組合來獲得盈利。因此,他們大量需要那些既通曉金融市場又有數學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而這樣的人才在市場上極為稀缺。金融工程就是為了培養這樣的人才而產生的。金融工程是一門綜合了金融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交叉學科,其課程通常由大學的商學院、數學系和工程學院聯合授課,其課程由於集中於金融領域,所以深度遠遠超過MBA金融方面的課程,通常包括股票市場分析、投資組合分析、期貨和期權、資產定價、資本預算、固定收益分析、利率模型、金融風險管理等課程。金融工程碩士的學習時間一般為全日制1年,同MBA一樣,是一種職業教育(Professional Ecation)而非學術研究教育(Academic Research Ecation),因此無需撰寫碩士論文。其全部課程均圍繞金融學的應用展開,具有實用性很強的特點,最適合那些立志於從事金融工作的年輕人。在美國,持有金融工程碩士學位的人才在市場上炙手可熱,基本上全部被各大投資銀行、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風險投資公司所聘用。
MFE和MBA有什麼不同?MBA是一種泛面商科教育,而MFE則是專門培養高級金融人才的專項教育。金融工程碩士的課程全部集中於金融領域,如果你感興趣的是會計、市場營銷或人力資源管理,那你應該是去學習MBA課程,因為MBA的課程更廣泛。此外,申請金融工程碩士不需要有工作經驗,這和MBA有很大不同,但是,申請金融工程碩士要求申請者在大學本科必須修過兩門課——微積分和統計,因此不適合那些大學學文科的人們。最後,MFE的學習是一年,而MBA由於課程覆蓋面廣而通常需要兩年。
據筆者了解,現在,已經有不少美國大學開設了金融工程的課程,如加州伯克利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密西根安阿伯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紐約大學、南加州大學等等。除美國外,有英國的牛津大學和愛丁堡大學,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和約克大學,等等。亞洲的國家中,新加坡作為東南亞金融中心走在了前列,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學院都開設了相應的課程。更多的大學可以查看國際金融工程師聯合會IAF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Engineers) 的網址,其中有各所開設MFE課程的大學的鏈接,網址是:http://www.iafe.org/ecate/fe_schools.ihtml
筆者列舉了幾所著名大學金融工程項目的相關鏈接
建立在商學院的有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Master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http://haas.berkeley.e/MFE/index.html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Graate School of Business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ational Finance
http://student-2k.gsia.cmu.e/mscf/
建立在工程學院的有
Princeto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perations Research & Financial Engineering
M.S.E.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http://www.orfe.princeton.e/graate/index.html
Columbi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Instrial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M.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http://www.ieor.columbia.e/finance.html
Cornell University
Schoo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Instrial Engineering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http://www.orie.cornell.e/me...ables/financial1.html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College of Engineering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http://interpro.engin.umich.e/fep/
建立在數學系的有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s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MS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http://math.stanford.e/FinMath/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http://finmath.uchicago.e/
New York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Master of Science in Mathematics in Finance
http://math.nyu.e/financial_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Master of Science in Mathematical Finance
http://www.usc.e/dept/LAS/CAMS/MF/
加拿大的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Masters Program in Mathematical Finance
http://www.math.toronto.e/finance/
York University
Graate Diploma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http://www.yorku.ca/fineng/
英國的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Centre for In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Postgraate Diploma in Mathematical Finance
http://www.conted.ox.ac.uk/courses/mathsfinance/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Management School
MSc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http://www.cpa.ed.ac.uk/prosp/...ncialMathematics.html
在亞洲,新加坡已經走在了前列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Centre for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http://cfe.nus.e.sg/msc_fe.htm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anyang Business School.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http://nbs.ntu.e.sg/Programmes/Graate/MFE/
更多的,請看此鏈接 http://www.iafe.org/ecate/fe_schools.ihtml
什麼是金融工程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特別是近二十年來,在全球范圍,融資與其相關的技術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沒有現代高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就不會有金融變革的發生。在今天的金融業中,任何正常的金融交易和業務活動,都離不開對國內外金融市場信息的掌握和分析,離不開計算機網路系統和相關的高級計算機應用系統特別是一些分析預測系統。在這些分析中,為了中和由於市場利率或匯卒波動而產生的風險,金融機構必須對各類金融產品進行有效地定價和套期保值,換言之,必須能作到預先對金融資產作出科學合理的安排與設計,這就誕生了金融工程。
確切他講,金融工程是在8O年代未出現的一門新興工程型學科。它將現代工程方法和高新技術引人金融領域,綜合運用各種工程的、信息的方法(包括數學建模、數值計算、網路拓撲、模擬模擬、數據倉庫等眾多的現代信息技術),對金融產品進行設計、開發和實施操作,從而實現規避風險、創造性地解決復雜環境下的各類金融問題。所以一方面金融工程需依賴數值計算、圖表和模擬技術,另一方面它又離不開金融市場的實踐。但是所有這些都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特別是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及其應用系統的支持。所以專家們早就指出:金融工程學產生的背景是金融產業與信息產業的聯盟。
今天金融產業已經和傳統產業一樣,面臨著產品推陳出新的課題。所以它就必須面對產品設計、開發、生產技術、標准與工藝、營銷和交易市場等一系列問題。正是為了支持金融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使得金融工程成為可以支持金融產業健康發展的一門工程學科。
金融市場信息及其預測是全融工程的基礎
金融市場是金融工具或各類金融產品進行交易的場所。在金融市場中,信息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它對於引導投資者和籌資者正確合理地參加金融活動,保證金融市場秩序的穩定,規避風險都是十分必要的。
金融市場的實踐已經充分表明,有效的金融市場依賴於信息的連續性、全面性和公開性。必須藉助於現代信息技術將龐雜的金融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與傳播網路成為可能。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類經濟活動特別是金融活動的拓寬,其不穩定性也越來越增大,對加強經濟金融預測、增強預先防範能力,避免風險就變得尤為重要。
金融信息預測依賴於信息的採集和相關信息系統的建設,常言道:「巧婦難為元米之炊」。任何預測分析工作離不開佔有豐富。及時和准確的信息。在金融信息的採集中,要特別注意它的時效性、前瞻性與綜合性。對金融信息的存貯。加工和利用又離不開金融信息系統特別是相關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建設。在金融領域的資料庫主要應該有:宏觀經濟環境資料庫。金融機構業務信息資料庫、客戶資信資料庫等。這些資料庫的建設有賴於長期的積累和金融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也反映了三類重要的信息資源。它們的具體內容有以下特點:
第一類金融信息屬於宏觀經濟與產業信息,因為任何金融市場的活動都離不開宏觀經濟的變化趨勢,離不開產業或行業經濟活動的走勢。所以在這部分內容中必須包含宏觀經濟統計信息、經濟監測與景氣循環信息以及影響經濟活動的各類宏觀經濟政策信息,此外還必須包括產業機構。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產業布局等領域的信息。
第二類金融信息屬於各類金融市場信息,其中包括直接融資市場信息和間接融資市場信息。從信息的具體內容來說,又可以包括貨幣票據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匯市場、貴金屬市場、金融期貨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等范疇的信息。
第三類金融信息屬於企業財務信息,特別是各類企業含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財務報表等。
所有這些都屬於寶貴的信息資源,其開發和積累需要長期而艱巨的努力。要作好這些信息資源的開發,必須依賴於信息分類與指標體系的標准規范。金融業務以及相關的監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規范化。金融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以及金融業務人員信息意識的強化與素質的提高等。我們相信,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信息資源的開發。深加工和利用,將日益成為一項意義深遠的重大任務。
金融工程的核心是防範金融風險
眾所周知,所謂工程是指運用特殊的工具或手段對一個復雜系統中全體或部分組件進行精細的磨合和適時的調整,從而達到使之功能運作日臻完善。其中所運用的工具和手段就包括了金融信息資源和准確的預測方法。金融工程的定義則是通過金融工具的運用,重建金融資產的存量,使之達到一個合意的組合,以最大限度地爭取效益,迴避風險。
為了防範金融風險,金融工具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常用的金融工具包括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按分類而言,金融工具又可分為現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在現貨金融工具中,又涉及到四類市場信息:外匯市場、貨幣市場、情舉市場和股票市場。在衍生金融工具中,又直接涉及到諸如遠期比率(含遠期匯價、遠期利率及其協議和綜合遠期外匯協議)。金融期貨(含短期利率期貨、債券期和股指期貨等)、互換和金融期權等信息。
風險通常與信息預測特別是與未預測到的結果和不希望發生的事件聯系在一起。可以這樣來定義,即風險是指期望結果的任何變化。面對風險,金融工程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用確定性代替風險,二是僅僅換掉與已不利的風險,而將對已有利的風險保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趨利避害」原則。但無論哪一種,都離不開信息及其預測。
應該強調的是,在常用的金融工程應用中,如套期保值、投機、套利和構造組合中,在所有這些應用中,都有三個「離不開」:即離不開金融信息庫。離不開測算模型、離不開風險與決策分析。風險管理的工具和技術是金融工程的核心,金融信息則是金融工程的基礎。所以現代金融工程必須運用現代金融理論,依託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建立各種靈活有效的控制模型,實現對風險的最佳控制。
從去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金融運作的重要性。今年我們面臨的深化改革的重任和壓力,也使我們不得不更加深了在金融體制改革中,進一步防範金融風險的理解和認識。所以社會各界特別是金融部門、信息部門應該聯手合作,加快金融信息資源的開發,更好地運用金融工程學的原理,研究符合中國國情的金融運作實踐,為最大限度地迴避金融風險、贏得效益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資料來源:《經濟與信息》1999年第6期
20:19 | 固定鏈接 | 評論 (0) | 引用通告 (0) | 金融工程
固定鏈接 關閉
.
金融工程與中國金融發展
劉學貴
一、金融工程的內涵
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一詞最早出現在50年代的西方有關文獻中,但作為一門科學則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80年代末,美國金融學教授芬尼迪(John·Finnerty)首次對金融工程給予界定。另外,動態套期保值策略一組合保險的創始人利蘭德(Hayne·Leland)和魯賓斯坦(Mark·Rubinstein)也開始討論「金融工程新學科」。1991年,國際金融工程師協會(IAFE)成立,該協會為非盈利性組織,旨在為那些從事金融工程理論和實務的人提供聯系和交流的途徑,傳播有關信息,加強對金融工程的教育和研究,促進本行業的發展。1997年初,IAFE在全球范圍已達1600多名會員。199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c-holes)和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默頓(Robert·Merton),以表彰他們和已故的費希爾·布萊克(Fisher·Black)教授在期權定價領域所作的開拓性研究,也反映了人們對金融工程領域研究的重視。人們認識到,當以索羅斯(G·Soros)為代表的國際炒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時,他們不是在盲目下注,而正是利用復雜的金融工程技術,設計出非常精妙的大規模套利和投機策略,矛頭所向,天翻地覆,風聲鶴唳。
金融工程是一門邊緣性的新興學科,它融現代金融理論、信息技術、工程技術於一體,採用尖端的數理分析技術、電腦電迅技術、自動化和系統工程乃至運籌學、模擬技術、人工神經元網路等前沿技術,為金融領域開辟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但是,對於什麼是金融工程,經濟學界有著不同的看法。具有代表性的:其一,美國羅徹斯特大學西蒙管理學院教授史密斯(Cifford·W·Smith)和大通曼哈頓銀行經理史密森(Charles·W·Smithson)認為:金融工程創造的是導致非標准現金流的金融合約,它主要指用基礎的資本市場工具組合而成新工具的過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金融新產品為順應這種變化趨勢,越來越向個性化、多功能化、高附加值和自動化方向發展,即為客戶量體裁衣(Customize),設計出非標準的現金流工具。其二,英國的格利茲(Lawrence·Galitz)教授認為:金融工程是使用金融工具對現有財務結構進行調整,以獲得人們所希望的結果』。即金融工程在於實現某種特定的財務目標。如,對於籌資者來說,能低成本地籌集到資金,對於投資者來說,能使其在證券市場上獲得更高的預期收益,而不必承擔額外的風險。其三,芬尼迪(JOhn·Finnerty)認為:金融工程包括創新性金融工具與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與實施,以及對金融問題給予創造性的解決。這里關鍵在於「創造」和「創新」,指發明新的金融工具、設計創新性金融手段,對企業整體金融問題的創造性解決方略。綜觀三者,史密斯和史密森強調了非標准現金流,但是現金流的變化並非是金融工程的根本原因。格利茨強調應用金融工具的重要性,但在許多場合,金融工程還包括金融制度和運行方式上的變革。芬尼迪的定義則很好地涵蓋了目前金融工程應用的主要領域,被廣為接受。
金融工程對特定金融問題的創造性解決方法,其所依賴的還是一些基本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基本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債券等傳統工具以及遠期(Forwards)、期貨(Futures)、期權(Options)、互換(Swaps)等衍生工具,這些金融工具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作為零部件組合起來,達到特定的金融目標。據估計,目前新型金融工具已達3200多種,名義價值達18萬億美元。基本的金融手段包括:證券的上市與交易、電子資金劃撥等。
金融工程處理問題的程序,可分為提出問題、分解問題、解決問題三個階段。提出問題即明確客戶所要達到的某種特定金融目標,實現這些目標有哪些困難,困難的性質。分析問題即在不違反有關法規的前提下,依據現有的金融理論、金融技術、市場狀況及本公司和客戶的資源狀況,為客戶提供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可能是一種全新的金融工具,也可能是一種全新的操作方式。解決問題即按上述最佳方案開發出新的金融產品,並根據金融資產定價理論和本公司的開發成本計算產品的價值、撰寫研究報告,並對金融產品的運行狀況進行監督。從局部來看,金融工程的運作是參與交易各方之間一種零和博棄,但對整個金融市場來說,金融工程的實施增加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提高了市場效率,從而不只是給一部分人帶來好處,而是為整個社會創造了效益。
二、金融工程發展動因
(一)現實動因
早在1960年,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家特里芬就指出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著自身無法克服的「流動性困境」(Liquidit Dilemma)。果然,這種與黃金美元雙掛鉤的體系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衰弱而難以為繼,並於70年代初正式崩潰,由固定匯率制走向浮動匯率制。匯率變動將任何一個擁有外國資產或承擔外債的企業、金融機構和個人都拋入了巨大風險之中,匯率又通過「利率平價」與利率聯系起來,利率變動亦導致金融資產價格波動。為規避這種匯率和利率風險,各種風險管理技術便應運而生,如期貨、期權、套期保值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金融工程技術即為風險管理技術,此其一。其二,70年代兩次石油價格沖擊,導致全球通貨膨脹的加劇,通脹的壓力導致了市場浮動利率的盛行。金融工程中的互換有時就是針對浮動利率而設計的。其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國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市場規模擴大,競爭加劇,使公司更多地以債務杠桿來增加收益,這又增加了公司對利率和匯率變動的敏感性,需用更復雜的技術來管理公司的金融資產。國際貿易的本質是充分發揮本國生產資源的相對優勢,而金融資源的相對優勢為金融工程帶來了用武之地,如兩國間利率的差異,稅收的不對稱等。其四,逃避金融管制。80年代以前,基於對咧年代大危機期間美國有40%的銀行倒閉,西方各國政府對金融機構實行嚴格管制。如美國的《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案(the Glass-Steagall Act)》,規定銀行貸款業務與證券業務嚴格區分,存款規定利率上限等,這些旨在強化金融機構安全性的措施,給金融機構的盈利性帶來了影響。這樣,金融機構便通過組織創新、工具創新等來逃避金融管制。凱恩(E·J·Kane)提出金融管制和金融創新呈互動的螺旋上升關系。80年代之後,在金融自由化浪潮沖擊下,國際金融監管的基本趨勢是放鬆管制(DeregUlation),金融創新更是迅猛發展,推動了金融工程進一步發展。
(二)理論動因
金融理論的發展是金融工程得以確立的基礎。現代金融理論越來越多地運用數學、模型分析法,側重於定量分析,越來越多地從微觀層面對金融進行研究。一般認為,現代金融理論始於50年代。1952年,馬克維茨(Harry Markowitz)發表了《證券選擇組合》的論文,詳盡論述了投資目標函數、組合的方差及解的性質等基本理論,為衡量證券的收益和風險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奠定了證券投資的基礎。1958年,經濟學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發表了《資本成本、公司財務和投資理論》,提出了現代企業金融資本結構的基本——MM理論(Modigliani一Miller Theorem)構建了現代金融理論的第一根支柱。60年代,威廉·夏普、簡·莫森和約翰·林特納在一起創造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構建了現代金融理論體系的第二根支柱。1973年,費希爾·布萊克和邁倫·斯科爾斯發表了著名的《期權定價與公司債務》,成功地推導了歐式期權定價的一般模型,開辟了金融衍生工具發展的新紀元,構建了現代金融理論體系的第三根支柱。80年代達萊爾·達菲(Darrell Duffie)在不完全資本市場一般均衡理論方面的經濟學研究證明了金融創新和金融工程的合理性和對提高社會資本資源配置效率的重大意義,為金融創新和金融工程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
(三)技術動因
如果認為現實動因是金融工程形成和發展的「需求」因素,理論動因是金融工程形成和發展的「供給」因素,則信息技術的發展是金融工程形成和發展的催化劑。計算機、衛星、光纖通訊技術在金融業的普遍使用,將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信息傳遞、交易清算非常迅捷,各國的金融市場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投資者可在倫敦買進某種金融產品,也可在新加坡對沖其頭寸。技術的發展導致了交易成本的不斷降低。70年代初,1萬股股票的大額交易,市價100美元的每股股票的交易成本為1美元,而90年代已下降到0.02美元。如果某市場一種金融工具與另一市場相關金融工具的價差在0.25美元,在70年代無利可圖,而在90年代,則可使金融工程師大有作為。
三、金融工程運作機理分析
(一)風險轉移和再分配
市場活動總是和風險相伴,而人們對風險的態度是不同的,大多數人是風險厭惡者,希望迴避和轉移風險,有的是風險中立者,對風險採取無所謂態度,少數人是風險偏好者,為獲取高收益不惜冒高風險的代價。金融工程正是利用這一點,將部分客戶承擔的風險「賣」給另一部分客戶,或者將某一客戶承擔的風險部分「賣」出去,其餘保留。這里可將風險理解為一種負商品,賣出風險者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這樣,風險的分配都限於各方可接受的程度,社會總效用得到提高。遠期協議、期貨、期權等已成為管理風險的有效武器。
(二)緩解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指某些市場參與者擁有另一些市場參與者不擁有的信息,如公司經理階層較之債權人掌握更多公司信息。在信息不對稱時,享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將通過信息優勢犧牲掌握信息處於劣勢一方的利益。金融工程的一個重要思路就是解決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其基本的方式是設計一個機制,以作「信號顯示(Signalling)」,在不違反保密原則的基礎上讓外部投資者據以了解內部人所掌握的信息涵義。如可售股票的設計,規定如果在未來某一時點發行者的普通股價低於某項設定值時,持有者可按預先設定價格將可售回股票賣給發行者,此預設價格向投資者「顯示」了發行者對公司未來價值的看法。
(三)金融比較利益差異
大衛·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利益學說,奠定了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其實,在金融市場上,也存在金融運作的相對成本差異,通過各方的比較利益交易,可使市場參與各方都降低運作成本,達到「雙贏」效果,這是金融工程運作的重要思路。最著名的例子當屬IBM公司和世界
❾ 請問如何查詢一隻股票的買入量和賣出量
中國股票波動性的分解實證研究
宋逢明/李翰陽
【摘 要 題】證券市場
【正 文】
一、概述
在金融學領域中,波動特性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內容。目前對中國股票市場波動性的研究,大多以滬市、深市兩市場指數為對象。得到的結論普遍認為中國股票市場存在較劇烈的波動,與西方尤其是美國較為發達的股票市場相比,中國股票市場的波動顯著大於它們的市場波動。但是分析中國市場的特性後,可以認為分解股票的總體波動性,在股票的市場風險和個別風險兩個層面上對中國股市的波動進行實證研究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首先,市場中有大量的散戶投資者,而其中相當數量的散戶持有大量個股而非投資組合。盡管機構投資者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但是散戶投資者及其投資總量仍在市場中佔有很大比例。根據markowitz(1952)的資產組合理論,這一類投資者不能夠做到分散化投資,對於他們來說企業個別波動的影響的程度決不亞於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其次,市場具有高度不完全性,缺乏完善的機制和足夠的金融工具。雖然傳統理論認為20至30隻股票的資產組合可以很好地實現風險的分散化從而消除這些股票的個別風險,但在中國市場中由於缺少做空機制和必要的金融工具,也不能全部做到風險的分散化,構成這一組合的股票的個別風險不可忽視。
除這些特點外,中國市場中的投資理念變化也強調了分解總體波動性的意義:近年來,中國市場中價值投資理念開始逐步被普遍採納,對於某些特定股票的重視被加深,而分散化的做法反而逐漸淡化,所以股票的個別風險情況就顯得尤為重要。還有,中國的市場中存在大量的投機者甚至是賭博者利用某一隻股票在市場中的定價偏差進行套利,此時他們就充分暴露在這一隻股票的個別風險之下,而不是市場的總體風險。而且市場中曾經有嚴重的炒作行為,這類行為也大大影響了股票的個別波動。
基於上述分析,可以認為對於股票的總體波動進行分解,分別對市場波動性和個別波動性進行實證研究是有重要實際意義的。但是,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少有研究者將總體波動性分解,並同時在不同層面(市場、公司)對波動性進行實證分析。campbell,lettau,malkie和xu(2001)發現,在美國股市中,盡管市場波動並未增加,但是在1962年到1997年間,個別公司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強了。但是,目前對這一現象的解釋尚無定論。對於中國市場的情況,宋逢明和江婕(2003)得出的結論是1998年以後的中國股票市場的總體風險與s&p500成分股所代表的美國股市相當,但是中國股市中的系統風險一直高於美國市場。
下面我們將先介紹研究中採用的波動分解模型和波動度量的估計方法,然後著重分析不同波動成分的變化趨勢並對其成因進行簡單的分析。
二、波動性的分解模型和估計方法
1.波動性的分解模型
本文的研究中,將一隻股票的收益分解為兩部分:市場收益與個別收益。通過這種分解,我們可以構造衡量個股的兩種波動的度量,這兩種波動之和就是該股票收益的波動,所採用的方法優點在於無需計算股票間的協方差以及個股的β。
根據capm模型,我們可以得到一種個股收益波動的分解方式:
(1)var(r[,it])=β[2][,im]var(r[,mt])+var({圖}[,it])
其中r[,it]為個股的超額收益,r[,mt]為市場超額收益,且capm模型本身有r[,mt]與{圖}[,it]正交。但是這種分解的缺點是難以估計個股的β,且個股β是隨時間變化的。為解決這一問題,下面我們給出一種簡化的模型,該模型不需要個股β的信息。同時,該模型可以對個股收益的方差進行類似於(1)的分解。
首先,考慮如下不需要β的個股收益模型:
(2)r[,it]=r[,mt]+ε[,it]
注意在模型(2)中,r[,mt]與ε[,it]不是正交的,因此在計算個股收益的方差時不能忽略協方差項。根據模型(2),個股收益的方差為:
附圖{圖}然而,這里的方差分解又一次引入了個股的β。
但是,對整個市場內的所有個股收益的方差進行加權平均便消除了帶有個股β的協方差項:
(4)∑[,i]ω[,it]var(r[,it])=var(r[,mt])+∑[,i]ω[,it]var(ε[,it])=σ[2][,mt]+σ[2][,εt]
其中σ[2][,mt]=var(r[,mt]),σ[2][,εt]=∑[,i]ω[,it]var(ε[,it])。根據這種分解方法,我們就可以利用模型(2)中的殘查項ε[,it]來構造一種不需要個股β的平均個別波動度量標准。加權平均波動∑[,i]ω[,it]var(r[,it])可以理解為隨機選取的個股的波動期望值(隨機抽取到股票i的概率等於其在市場中的權重ω[,it])。
2.數據及波動性成分的估計
本文採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的a股股票數據來估計基於模型(4)的個股超額收益分解所得到的等式(4)中的波動成分量。樣本期從1990年12月19日始,至2001年12月31日終。這一樣本期內,股票數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期初的8隻增加到期末的1133隻、股票的日交易數據共計1,311,427組。為了得到模型(2)中的個股超額收益(r[,it])和市場超額收益(r[,mt]),採用的無風險收益是人民幣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為估計等式(4)中的兩種波動成分量,採用下列步驟。令s為計算收益的時間間隔,本文主要採用股票日收益數據進行估計。令t為計算波動的時間間隔,本文中t一般指月。在時間間隔t內的市場收益波動,以mkt[,t]表示,由下式計算:
附圖{圖}
其中μ[,mt]是時間間隔t內市場收益r[,ms]的均值。市場收益是利用時間間隔t內所有個股收益加權平均得到的,取每隻股票當月的流通市值占總流通市值的比例且不考慮現金紅利再投資情況作為該股票的權重。這樣就得到了股票第一部分波動,即市場波動的估計量。
對於股票第二部分波動,即個別因素造成的收益波動,首先要根據公式(4)計算個股超額收益與市場超額收益的差ε[,is]=r[,is]-r[,ms],然後計算個股在時間間隔t內的波動:
附圖{圖}
如前所述,為了消除計算中的個股之間的協方差量,必須對整個市場內的所有個股收益的方差進行加權平均。由此得到了衡量各股票個別因素造成的平均波動的估計量,以firm[,t]表示:
附圖{圖}
經過上述步驟,就得到了衡量市場內個股的市場風險和個別風險的兩個估計量mkt[,t]和firm[,t]。
三、不同波動性成分的趨勢分析
根據上述模型和估計方法,即可對中國市場的股票收益波動情況進行分解研究。首先按照前面的估計方法,估計出市場波動以及個別股票波動這兩部分波動量的大小,進行圖形分析。圖1(a)顯示了中國股市中市場波動成分隨時間變化的情形,包含了在上交所及深交所上市的所有a股股票,並按照流通市值進行加權平均,從圖中可以初步看出市場波動成分有一定的下降趨勢,但是不夠明顯。
圖1(b)對圖1(a)中的數據進行滯後12階(即數據滯後一年)的簡單移動平均,進一步表明市場波動成分有下降的趨勢。1990年至1991年股票樣本數量及交易量太小,波動不明顯,但1992年初,市場波動值約在0.020到0.025之間,至2001年底樣本期末,市場波動值約為0.05。尤其是1994年中期過後,市場波動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圖2(a)則顯示了中國股市中個別因素波動成分隨時間變化的情形,從圖中可以初步看出個別波動成分隨時間沒有明顯的趨勢。圖2(b)同樣是圖2(a)中數據進行滯後12階移動平均的結果。圖中有一定的趨勢,但是很不明顯。期初波動值約為0.020,至2001年底,波動值約為0.010。從整體上看,圖像較為平緩。
附圖{圖}
圖2 中國股票個別因素波動(firm[,t])
從圖形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國股市的市場波動成分在樣本期內有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而個別因素的波動成分在樣本期內有下降,但是不明顯。而且兩列時序數據都有持續的波動,說明其變化趨勢有可能是隨機性的。因此,除了進行圖形分析,要確定兩種波動成分的時間序列數據是否有確定性趨勢,還是僅僅為隨機性趨勢,還需要進一步進行計量經濟學分析。
2.確定性趨勢檢驗
為了便於分析,將市場波動數據進行年度化(即原始月數據乘以12)。第一步先分析他們的自相關結構。
市場波動的自相關系數下降很快,但是在0附近波動,因而不能明顯判斷序列的平穩性,不能排除單位根存在的可能。公司個別波動的自相關函數下降很快,且在0附近基本沒有波動,因而可以初步判斷序列是平穩的,並初步排除單位根存在的可能。
表1 自相關系數
滯後階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市場波動 0.275 0.145 0.022 0.032 0.025 0.031 0.095 0.087 0.278 -.032 -.018 0.075
公司個別波動 0.021 -.018 0.018 0.049 -.015 0.117 0.062 -.028 0.058 0.015 -.017 -.023
為了檢驗序列是否有單位根,以及是否有確定性趨勢,需要進行adf檢驗。首先,根據campbell & perron(1991)推薦的方法確定滯後階數為9階。表2將市場波動的三種形式adf檢驗模型同時估計出,並給出ρ統計量和τ統計量的檢驗結果:
表2 市場波動的adf檢驗
模型類型 滯後 ρ pr<ρ τ pr<τ f pr>f
無常數項和趨勢項 9 -7.8217 0.0512 -1.69 0.0860
有常數項 9 -33.7582 0.0011 -2.71 0.0751 3.68 0.1339
有常數項和趨勢項 9 -310.761 0.0001 -3.91 0.0144 7.79 0.0141
三種模型的ρ統計量都顯著地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零假設,在10%的置信水平下,τ統計量也可以拒絕模型1和模型2的存在單位根的零假設。我們主要注意模型3,即包含時間趨勢項的形式,可見ρ統計量和τ統計量都非常顯著地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零假設;而且f統計量表明整個模型是顯著的。
對模型3進行普通ols估計,得到的各項系數的普通t檢驗結果都是顯著的,其中趨勢項的系數為-0.00269,其t統計量是-2.79,在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顯著地拒絕時間趨勢項系數為零的零假設。結合前面的結果,可以確定中國股市中市場波動的成分序列沒有單位根,且模型3的顯著性表明該時間序列具有確定性趨勢。其趨勢項系數為-0.00269,表明隨時間變化,年度化的mkt[,t]數據具有減小的趨勢。
表3給出了個別波動時序數據的adf檢驗結果,根據前面提到的方法,確定滯後階數為5階。
表3 公司個別波動的adf檢驗
模型類型 滯後 ρ pr<ρ τ pr<τ f pr>f
無常數項和趨勢項 5 -24.9683 0.0002 -2.92 0.0038
有常數項 5 -64.0214 0.0011 -3.89 0.0029 7.55 0.0010
有常數項和趨勢項 5 -127.348 0.0001 -4.58 0.0017 10.53 0.0010
對於模型3,該模型的檢驗結果顯著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零假設,雖然模型整體是顯著的,但是時間趨勢項的t統計量為-2.32,不能拒絕時間趨勢項系數為零的零假設,說明時序數據不符合該模型。繼而檢驗模型2同樣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零假設,其常數項的t統計量為2.49,不能拒絕常數項系數為零的零假設。模型1仍然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零假設,最後確定該序列無單位根,但是不包含確定性趨勢。
經過上述的計量經濟學檢驗,證實了前面圖形分析的結論,即:中國股票的市場波動成分隨時間變化有減小的確定性趨勢,但是股票的個別因素波動成分沒有確定性趨勢。這說明,中國股市的總體波動中,市場因素造成的波動在不斷減少,而股票個別因素造成的波動沒有確定的變化趨勢。
3.波動趨勢的原因討論
經過計量經濟學研究,可以確認在樣本期內中國股票的市場波動成分有減小的確定性趨勢。下面將對這一現象作進一步分析,討論其可能的成因,但更明確的定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的證明。
首先,中國股票市場處於逐步成熟的過程中,隨其發展,市場的透明度也在不斷提高,使得不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狀況得到了改善,根據我們模擬信息不對稱下市場波動的結果,可以證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對市場波動性的影響是存在的,當市場中有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時,市場波動較大,當信息不對稱較緩和時,市場波動也降低。因此我國股市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的降低是市場波動逐步減少的一個原因。
其次,中國股票市場目前還處於高速的成長期,在本文選用的樣本期內,這一成長趨勢更為明顯。其間市場中的股票數量有顯著增加,其結果是中國a股市場中股票收益的平均相關系數不斷下降,而且這一相關性下降自1993年起尤其明顯。單個股票收益間相關性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場收益趨於相對穩定,因而造成中國股票的市場波動成分逐漸減小。
第三,中國股票市場的監管也在不斷加強,不斷有新的法規出台從政策角度完善中國股票市場。而且進一步的分析發現中國股票的市場波動成分與個別因素波動成分的比值在樣本期內不斷下降,且在市場波動成分在總體波動中也占相對小的比例,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持續完善化。市場的完善也會促使市場收益的穩定,即市場波動成分呈變小趨勢。
同時,在中國股票市場中,機構投資者正在逐漸替代散戶成為市場投資的主要力量。機構投資力量的加強使得市場中的炒作成分變小,也減少了投機成分,因而有利於市場收益的穩定。這同樣也可能是市場波動成分下降的原因。還有數據顯示,樣本期內中國股票市場中的交易日益活躍,這雖然可能導致個別股票收益波動增加,但是對於市場整體來說,增加的交易量可能會減小市場收益的波動。
四、結論
本文採用的波動性度量,可以有效地對總體波動性進行分解,並方便地對不同波動成分作出估計。通過移動平均方法和確定性趨勢檢驗,得到了如下主要結論:首先,中國股票的市場波動隨時間變化有減小的確定性趨勢,從中可以看到中國股市在10多年的發展中確實在不斷進步,股票市場的投資環境在逐漸完善。其次,雖然從表面上看,中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個別因素波動成分有下降趨勢,但經過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檢驗,證明這一趨勢不是確定性的,表明中國市場中的上市公司質量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良,企業治理仍有待提高。
同時本文對中國股票的市場波動減小的結論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釋,為後續研究提供了方向,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論證中國股票市場的不同波動成分變化趨勢的深層原因。
【參考文獻】
[1]宋逢明,江婕.中國股票市場波動特性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3.(4).
[2]campbell,j.y.,and p.perron,1991,pitfalls and opportunities:what macroeconomists should know about unit roots[j].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6,141-201.
[3]campbell,j.y.,m.lettau,b.g.malkiel,and y.xu,2001,have indivial stocks become more volatile?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idiosyncratic risk[j].the journal finance lvi 1,1-43.
[4]hamilton,j.d.,1994,time series analys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原文出處】財經論叢
【原刊地名】杭州
【原刊期號】200404
【作者簡介】作者單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