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流出的錢與市值的關系
❶ 股票交易裡面「余額、可用、市值和資產」的關系
余額、可用、市值和資產有數值計算關系。
在銀行上的資金=余額+可用+市值;資產=市值+可用;可用=余額-已用。
舉例:
1、余額:700,是當天可以轉到銀行取用的錢,為前一天的「可用」。
2、可用:150,是可以買股票的錢,是「余額」-(+)買(賣)股票的錢。
3、市值:18000,是持有的股票目前的市值。
4、資產:18150,是市值+余額。
如果不考慮手續費,可用是18150,假如這天不買了,而是等到第二天將資金賬戶的錢轉到銀行卡上,那銀行卡上的錢是前一天的「可用」,第二天化為「余額」,就是18150。
(1)股票流出的錢與市值的關系擴展閱讀:
1、市值管理
價值管理是基於公司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管理體制。企業集中於股東價值創造可以平衡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相互沖突的利益。只有保證股東能得到足夠的回報,公司才能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獲得維持發展的資金。
2、市值配售
市值配售是針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流通市值進行的新股發行方式,即每10000元的股票市值可獲得1000股的認購權,再通過參與委託及搖獎中簽的方式,如果配號與中簽號一致,且帳戶有足夠的資金,則在扣款時,會在帳戶中扣除中簽金額,直到上市前一天晚上中簽股票會進入帳戶中。
❷ 股票的成交量與市值有什麼聯系
成交量和市值?沒什麼關系,如果說一定有,那市值大的股票一般盤子也大,所以參與的人多,成交量就大
❸ 請分析一下股票的凈值與市值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股票凈值,即資本公積金、資本公益金、法定公積金、任意公積金、未分配盈餘等項目的合計,它代表全體股東共同享有的權益,也稱凈資產。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越好,其資產增值越快,股票凈值就越高,股東所擁有的權益也越多。
股票上市後,形成了實際成交價格,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股票價格,即股價。股價大半都和票面價格大有差別,一般所謂股票凈值是指已發行的股票所含的內在價值,從會計學觀點來看,股票凈值等於公司資產減去負債的剩餘盈餘,再除以該公司所發行的股票總數。股票總市值=股票價格*總股本
總體來說,股票凈值越高股票的價格(股票估值)就越高。
說到這一點就涉及到股票定價的問題了,一般情況是市盈率定價,市盈率=股價/股息,即你買股票的錢要多少年才能收回來,因此股票的價格和公司的經營業績關系最大,這就是我們說的成長性好,現在的鋼鐵股,凈值很高,但是預期盈利情況不好,所以股價低於凈值。按理論如果現在買入鋼鐵股,把公司賣了分錢我們還會賺,但是,國家不讓我們賣呀。明白否。
❹ 股價與市值的關系
股價與市值的關系,就是股價乘以全部股份就等於市值
❺ 請教一個問題股票的資產和余額及市值是什麼關系
1、資產是個人賬戶上面股票和現金的提現,即是每一時刻資產就是該時刻的市值乘於股票數量加上股票賬戶的現金余額。
2、概念簡介:
在對基金進行份額資產凈值的計算時,必須對基金進行估值。基金往往分散投資於證券市場的各種投資工具,如股票、債券等,由於這些資產的市場價格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只有每日對基金份額資產凈值重新計算,才能及時反映基金的投資價值。
基金市值,是指的基金市場價值,也就是流通價值。一般來說凈值決定市值,但是兩者也存在背離的情況。基金市值是指上市基金在股市上的價值,它隨時在變動。基金資產指每股基金實際代表的價值。
「余額」是指當日開市前股票帳戶上有多少現金。
❻ 為什麼說錢流進了股市或流出了股市
一進一出當然是對等交易,和這個沒有關系。這么說吧,其實錢流入或者流出股市,指的是股市整體市值的變化,並不是指交易的買賣過程。當場外大量資金看中了股市的投資機會,准備進來的時候,整體屬於股票供不應求,這種供需關系會推高股票價格,導致股市的整體市值增加了,就相當於資金流入了股市。而到了某一階段,大多數持股者都想賣掉股票,就變成了供大於求,會導致股價下跌,這樣,股市的整體市值減少了,就相當於資金流出了股市
簡化說明一下,為便於理解,假設整個股市就只有一家公司,一共就發行了一股,然後發行價100元,被甲購得,這是第一筆交易,甲支付了100元給公司,股票市值100元然後乙覺得公司有投資價值,要買甲手中的股票,甲說「我100買的不能虧本啊,110賣你吧」,於是乙支付給甲110元(對等交易),這時候市值變成了110元,相當於「流入」了10元。乙買入後,公司經營不善,乙就像趕緊賣出股票,但沒人願意要,於是不得不折價,以80元的價格賣給了丙,丙付給乙80元(對等交易),這時候市值也變成了80,相當於「流出」了30元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單只股票在每天的盤面信息中,會顯示主力資金流入或者流出多少,有時候主力資金是流入的,股價卻下跌。主力資金是流出的,股價卻上漲,這里的流入或者流出,跟上面說的還不一樣,這里是統計方法的問題,軟體是把主動性賣盤統計成流出,然後把主動性買盤統計成流入,但實際上一進一出的資金依然是相同的
❼ 上市公司市值和他擁有的現金,及固定資產之間有什麼關系求解
上市公司的市值、估值和總資產(總資產包含現金和固定資產)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市值是股市上的股票交易形成的股價,乘以公司的股份數(由微觀到宏觀)。
估值是投資者對公司預期的未來表現的現時價值(宏觀)。
總資產是一種會計表達,主要可以包含幾個大類:現金、未來能收到的錢(經營性應收項目)、以及過去花掉的能給公司帶來長期經濟利益的錢(諸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等)。(微觀)
市值受估值的影響,但有波動且波動較大。市值與估值的關系,和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的關系類似,即商品價格不一定等於商品價值,有可能高,有可能低,有時高,有時低,「但總體是以商品價值為基礎」。市值包含理性和非理性兩部分,理性部分是公司估值,非理性部分是市值與估值的差異。
1)兩者各自是獨立的表達體系。估值是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總資產是公司過去經營行為的記錄。
2)估值的形成過程要依賴總資產。估值雖然是側重於對未來的預期,但預期的基礎是公司過往的經營決策。這些過往的經營決策在會計上的表達就是總資產(資產是生產未來現金流的載體,負債和權益暫不談)。
明白了上面的基本概念,幾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市值當然可能大大超過現金+固定資產;
2、將市值變成現金,可以增發股票,也可以以股份抵押貸款;
3、哄抬股價就是通過交易,將股票價格抬高。如果過程中伴隨分析師的鼓吹以及上市公司利好公告,效率會更高。好處在於,一方面,哄抬股價的人在股價升高後拋出,可以賺得差價;另一方面,股價升高後上市公司進行增發,同等條件下可以圈到更多的錢。
❽ 請用白話文解釋 股票中的五日資金流向、量比、成交額、換手率、流通市值,他們之間與股價相互作用的關系
炒股票主要看資金動向,如果成交量放大,初期是流入,高位是流出。換手率高,說明交投活躍,如果在高位換手率高,有可能莊家拉高出貨。如三維絲,莊家成本是8元左右,現在30多元,已經四倍,現在換手率又高,我估計莊家,大戶走了不少,很快就下跌的啦。
❾ 股票漲跌與資金流入流出的關系
你說的是沒錯呀。股票買入賣出的數量是相等的,但買入賣出的價格不一致。
還有計算股票當前的市值價格是變化的。也就是股票市值是變化的。
不知道這樣說。你明白嗎?
回答者: dongzhu07 - 四級 2010-6-30 16:26
前面引樓上的回答。
股票買賣的數量是一定的,但是價格上會有變化。比如說很多人都買一支股票,因為這個票的數量一定,所以價格高的人就會優先價格低的人買入。假如 股票A市價10,B持有成本為10的A兩股,C要來買這2股,C出價20。假如C與B先成交了1股,那麼相當於A市價為20,資金流出為B的持有成本10,資金流入為C的買入價20-B持有成本10=10。這里的10相當於C為了得到A股付出的溢價,相當於資金流入。
這樣解釋不知道你能不能懂。。。這個資金流入流出只是一個相對統計量,不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