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醬油股票價格總市值
⑴ 海天味業再曝蛆蟲事件官方回應儲存不當,兩周內市值蒸發千億
作者 | 市界 王春曉
編輯 | 朗明
時隔兩年後,海天醬油再現「蛆蟲」事件?
9月17日,據廣州日報全媒體報道,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稱,前段時間從超市買回的海天醬油,開瓶用了不到一周,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
與此同時,杭州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浙江台教育 科技 頻道報道,一名消費者在超市買了一桶海天味極鮮醬油,不到兩周用了兩次,就發現醬油表面漂浮著白色的蛆蟲。而消費者本人也表示,自己每次用完醬油,蓋子都會蓋好。
對於這種情況,海天調味品公司的客服給出了回應,稱生產過程有殺菌消毒和高溫過濾,瓶子里的蟲子不可能進入瓶身,是開瓶後保存不當。 「醬油開封後,它的香氣吸引這些蠅蟲才導致的。」
報道發布後,不少網友表示,開封之後很難說,可能是消費者沒保存好,蠅蟲生了卵;有網友認為,說明醬油是真醬油,現在的醬油生蛆很難看到。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2017年-2018年,海天醬油也被曝光了多起生蛆事件。當時,有專家認為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而廠家則認為是因消費者保存不當。2018年7月,海天味業還就「生蛆」事件發布「海天醬油安全合格,請放心購買使用」聲明。
市界發現,除了媒體報道過的案例,社交媒體及黑貓投訴平台上,確有大量消費者有同樣的遭遇。海天醬油官方在黑貓投訴平台回應消費者時提到,「人民網之前有報道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證明生蛆和產品本身無關」,並附上相關報道鏈接。
這篇報道提到,導致醬油生蟲的「元兇」是醬亞麻蠅,「普通蒼蠅的卵在高鹽分的液態食物比如醬油中是無法孵化的。而「醬亞麻蠅」直接產出的幼蟲,卻能夠在高鹽環境中生存並生長。而普遍懷疑的醬油本身攜帶蠅卵並孵化成蟲是不可能發生的。」
值得關注的是,在「蛆蟲」事件再曝光的同時,海天味業近期的股價也持續低迷。
就在9月3日,海天味業股價一度上漲至203元/股,市值也突破6500億元。但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消費股泡沫」的說法,並認為對其估值過高。隨後,海天味業股價突然「跳水」,並出現持續下滑。
至9月17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報157.67元/股,跌1.58%,總市值5109元,相比最高時的6500億元,其市值在兩周時間里蒸發1391億元。
⑵ 海天味業總市值暴跌3000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海天味業總市值暴跌3000億,主要原因是:
1.業績低於預期,凈利潤出現下滑;
2.前期漲幅太大,估值太高;
3.整個市場消費和白酒板塊都出現比較大的回調。
海天味業作為消費食品領域的龍頭企業,這幾年表現非常不錯,它的產品也深受消費者的喜歡,股票這幾年也出現了非常大的漲幅。海天味業總市值暴跌3000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業績不及預期,前期漲幅太大,導致估值太高,這樣的業績不能夠支撐這樣的股價。整個板塊也處於調整狀態,從消費到白酒這段時間股票都出現了下跌,海天味業大跌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三、整個消費板塊都處於調整狀態
最近一段時間從白酒到醫葯再到消費,基本上都處於調整狀態,很多個股都出現了下跌。
海天味業作為消費股的代表,整個板塊都處於調整狀態,它也沒有辦法獨立上漲,業績不理想更是雪上加霜,這也是海天味業總市值暴跌3000億的原因之一。
⑶ 海天味業市值超中石化,海天味業市值達到了多少
截至8月21日收盤,佛山海天味業食品有限公司(簡稱“海天味業”)股價報165.5元/股,總市值達到5362.93億元,超越石油巨頭中國石化4879.17億元市值。
市值飆漲的背後,是海天味業近年的不俗業績,但在營收、凈利持續增長的同時,毛利率下滑、醬油主業增長疲軟等隱憂浮現。
⑷ 海天味業市值突破5千億,海天味業是怎做到的
海天味業能有今天的成績與海天味業幾百年來的努力密不可分,我個人認為海天味業的成功,主要是產業優勢,調味品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這是它的優勢所在;其次是產品多樣性,海天從只有醬油,到各種各類的調味品誕生;還有技術的發展,和降低原料的成本,提高生產加工效率,這些都是海天味業成功的原因。
還有就是技術領先,降低成本。無論各行各業,先進的加工生產技術都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海天味業從2003年就開始了全自動的生產模式,後來還推出了智能車間,基本上生產加工都是全自動化的了;靠這樣全自動化生產,就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其次是原料成本,海天味業利用豆粨代替了大豆,降低了大豆的成本。
⑸ 海天醬油再爆出現蛆蟲,股價突然跳水,市值蒸發超千億
眾所周知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費者非常關注的,可以說一旦曝出食品安全問題,一家企業可能就此破產也說不定。就在近日海天醬油被爆已出售的醬油中出現蛆蟲,而且不只有一個消費者遇到該情況,而是在多個省市中均出現了醬油中有蛆蟲的情況。消息一出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而據悉這已經不是海天醬油第一次出現醬油中有蛆蟲的情況了,在17年到18年期間,海鮮醬油也被曝出多起醬油中有蛆蟲的情況。
作為一家上市企業海天醬油難道真的如此不注重衛生嗎。就醬油出現蛆蟲的情況,海鮮醬油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公司在製作過程中都是經歷過嚴格殺菌消毒以及高溫過濾的,根本是不可能會出現瓶內有蛆蟲的情況。而對於為何會出現蛆蟲海鮮醬油給出的回答則認為是消費者在使用的過程中保存不當,從而引來了蠅蟲在裡面產卵生蛆。對於這個解釋還是有不少消費者表示認同的,但仍有部分網友持懷疑態度。
不過海天醬油股價不景氣和這次蛆蟲事件的關系並不大,在本月初海鮮味業股價大漲,一度突破200元,其市值也達到了6500億元。而後不久海天味業的股價突然跳水,並出現持續下滑的情形。截至今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報157元每股,總市值為5087.50億元,而相較於此前的6500億元的市值相比,如今海天味業的市值已經蒸發超千億元。從今年上半年發布的半年報來看海天味業的業績還是不錯的,上半年實現營收115.95億元,同比增長14.12%,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32.53億元,同比增長18.27%。
⑹ 海天醬油上交所市值榜前十,海天醬油市值這么高的原因是什麼
目前調味品行業整體估值相對較高,與其歷史估值水平和業績增速存在較大偏差。估值過高的主要原因是調味品股的高增長率以及全球低利率市場環境的影響。海天香精產業未來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挑戰。
醬油作為一種經過無數經濟周期的剛性消費品,被譽為中國食品之魂。它不僅有穩定的產業,而且對味蕾有很強的忠誠度。尤其是在餐飲渠道,作為一種低成本的調味品,餐館往往不會冒險挑戰顧客的味蕾,去更換醬油等重要調味品。在黑天鵝頻發的當下,醬油行業擁有非常寶貴的資產屬性,自然會成為一些資金的避風港。中長期來看,隨著餐飲業的快速復甦和居民消費的升級,醬油行業正迎來量價齊升的紅利期,整個調味品行業的估值正在創出新高。海天實業無疑是醬油領域的絕對領頭羊。海天擁有百年品牌,其規模和渠道下沉都早於同行。此外,李金基、中聚高新等主要競爭對手選擇了直銷和地產的多元化發展道路,使得海天食品行業在渠道下沉中更加順暢。
⑺ 市值5300億的海天味業,為何能幹掉銀行和地產
2020年,不一樣的年份,海天味業這瓶醬油,居然在疫情中走出不一樣的大行情,它究竟是靠什麼成為醬油中的茅台,還是個謎!最近有人戲稱,一瓶醬油“干翻”中石化!海天味業又火了:5300億市值,超過萬科+保利!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食品龍頭海天味業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破5300億元!在昨日,海天味業呈現高開高走,盤中一度漲至4.20%,截至收盤漲3.47%,報163.83元/股,最新總市值達5309億元,在整個A股市場中排名第11位。
⑻ 一瓶醬油市值6500億,市盈率為騰訊兩倍,海天神話能撐多久
文 | AI 財經 社 趙怡然
編 | 嵇國華
「一瓶醬油」市值超過6500億元的景象,沒能維持太久。
9月3日開盤,海天味業股價漲至203元,市值突破6500億元,再創新高。然而下午開盤,股價急轉直下,收跌6.79%。9月4日仍然大跌,跌幅7.68%,市值也跌至5534.35億元。
即便連續兩日大跌,海天味業市盈率仍然達到94.51倍,同日,貴州茅台市盈率為50.7倍,騰訊控股為43.67倍。也就是說,海天味業市盈率接近茅台、騰訊的2倍。不少投資者直言:「太貴了,不會再買。」
在上市的六年間,海天味業似乎從未經歷資本市場的大起大落:除2016年處於微跌狀態,其餘年份,股價均呈上升狀態。2019年還因市值趕超萬科,走紅一時。
進入2020年以來,公司股價更是一路上揚,實現翻倍,總市值從去年年底的2903億元,漲至9月4日的5534.35億元,累計漲幅早已超過80%。
《三聯生活周刊》曾發布一篇報道,解釋背後邏輯:相比教育、醫療等分散領域,食品行業更容易做大做強,實現有限壟斷。因此從長期角度,盡管食品提價過程緩慢,仍然能在經濟不確定環境下,提供利潤空間,維持業績可持續性增長。
據平安證券2019年數據,當前海天味業市場佔有率在30%左右,第二名廚邦和並列第三名的李錦記、欣和,分別佔比7%和6%,行業領先優勢明顯。
而從業績表現看,2020年上半年,各公司業績一片哀鴻之際,海天味業實現營收115.95億元,同比增加14%,實現歸母凈利潤32.53億元,同比增加18%。時間線拉長,2014年至2019年,海天味業營收及凈利潤增速,從未低於10%。
由此,以海天味業為代表的消費領域細分行業龍頭股,成為機構「抱團取暖」的首選,備受追捧。
而相比資本市場的高歌猛進,目光移向調味品批發市場,不少經銷商卻已頗有怨言。
據半年報,海天味業營收主要依靠線下,今年上半年,線下渠道營收超百億元,同比增長13.74%。曾有業內人士指出,渠道布局廣、控制力強,是海天的優勢。方法包括同一區域設置多個經銷商,進行內部「賽馬」,以及採用先打款、後提貨的結算方式。
截至6月30日,海天味業一級經銷商數量為6433家,較2019年年底,凈增長627家,實現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覆蓋。作為對比,同期ST加加(加加醬油)、中炬高新(美味鮮)、千禾味業的經銷商數量,均為1000家量級,約為海天味業的1/5。
這為海天帶來充足人手的同時,也令經銷商備感壓力。王曉晨(化名)是與海天合作多年的經銷商,他評價:海天品牌是好,但作為經銷商,壓力大,不賺錢。
壓力首先體現在競爭。他提到,目前調味品行業,競爭已經很激烈,而海天很多地方的經銷商,已經布局到縣鎮級,經銷商太多,競爭厲害,串貨嚴重。
此外,作為一家主業集中的公司,海天味業的醬油營收占總營收約60%,醬油、調味醬、蚝油合計營收占總營收超80%。在醋、雞精、味精及料酒等領域,聲量有限。據王曉晨介紹,一線產品知名度高,好放貨,但利潤低,沒有二三線產品搭配增加利潤,很難達到盈利狀態。
海天味業並非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公司董秘曾對媒體表示,海天未來幾年的發展戰略,是立足調味品行業,在不同的子品類里,做大做強,比如醋、火鍋底料和拌飯菜。
但據《 財經 國家周刊》曾援引一位調味品企業創始人稱,海天目前的狀態也很無奈,因為業績壓力,所以更多精力,不得不放在主營業務的大單品上。
競爭激烈、利潤微薄背景下,上市公司對業績增速的要求,同樣傳導至經銷商。「海天產能還是擴張的,給我們的任務一年比一年高,沒有降低,但基數已經上去了,市場人口就這么多,談增速很難。」
其實,有關海天味業增長空間的討論,已持續數年。早在海天味業股價連續下跌前,就有券商在研報中提示,部分消費股過度透支未來行情,估值與基本面不匹配,因此不為當下這種熱度背書。
⑼ 海天味業市值有多少
截至2020年8月18日收盤,海天味業每股股價報158.33元,總市值突破5000億,達到5131億元,不但超越了恆瑞醫葯、寧德時代、美的集團等大白馬,更是超越了石油巨頭中國石化4915億元的總市值,升至A股第12位。
今年以來,海天味業股價大漲78.24%。相比其2017年8月31日的收盤價每股31.39元來算,三年內股價漲幅達400%。
(9)海天醬油股票價格總市值擴展閱讀
海天味業財報數據:
2020年一季度,中國石化實現營收5555.02億元,同比下降22.6%;凈虧損197.82億元。2019年,中國石化實現營收2.97萬億元,同比增長2.6%;歸母凈利潤為575.91億元,同比下降8.7%。
主營業務方面,2019年中國石化勘探及開發實現營收2107.12億元,同比增長5.3%,毛利率為15.5%;煉油實現營收1.22萬億元,同比下降3.1%,毛利率為4.3%;化工實現營收4952.34億元,同比下降9.4%,毛利率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