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印度股票市場指數為什那麼高

印度股票市場指數為什那麼高

發布時間: 2022-09-01 09:29:50

❶ 怎樣投資印度股市

印度股市的參與憑證制度
所謂參與憑證,是指通過注冊投資印度股市的外國機構投資者,在購買印度股票後,據此向其客戶發行的、表明客戶對標的股票擁有所有權的一種衍生品。
近年來,印度股票市場不斷向更開放的領域邁進,政府允許並鼓勵境外投資銀行參與股市。作為外資最直接的投資渠道,股票型基金可以直接進入印度股市,「參與憑證」則容許海外投資者以買賣衍生品的方式投資印度股市,這種交易行為是外資法人機構最賺錢的途徑之一。獲得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認可的外資機構有權向海外投資者發行「參與憑證」,這樣他們就可以避開印度證交會繁瑣的登記注冊程序,以匿名的方式讓國際對沖基金等在投資印度股市時不至暴露身份,其價值隨相關聯的正股價格波動,進而更快捷、更方便地投資印度股市;同時,這種交易方式的費率也較低。因此,外國投資者對「參與憑證」自然情有獨鍾,外資在印度股市上有一半以上的投資便是通過「參與憑證」進行的。
參與憑證的設立帶來外資大規模湧入印度。
2007年10月16日,印度證交會向外國投資者發布了一份徵求意見稿,准備採取措施限制海外投資者投資印度股市的比例。印度證交會將限制外資購買參與憑證,並且外資機構投資者及分賬機構不能再發行或更新他們已發行的參與憑證,並將外國機構投資者發行參與憑證的規模嚴格限制在其監管資產的40%以下。投資「參與憑證」的投資者將被要求在監管當局注冊、登記,同時必須在18個月內終止現有的參與憑證。

❷ 各個國家最有代表的股票指數分別是哪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股票指數是哪一些

中國
在國際上,最能代表中國股市的指數就是富時中國A50指數,也是外資投資中國內地A股市場的一個基準。
富時中國A50指數曾叫做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是富時指數公司(全球四大指數公司之一)為滿足中國國內投資者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需求所指數。

美國
國際市場上,公認的最能代表美國市場的指數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就是大家常說的道瓊斯指數,其實,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只是四組道瓊斯指數中的一組。成分股是由美股中30隻藍籌股通過加權平均數計算出來的。
標普500指數顧名思義是由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覆蓋美股500隻持有者最多最受歡迎的股票。
納斯達克100指數是美國科技股的代表。
英國
英國富時100指數同樣是由富時集團編制,英國富時100指數也是國際投資界飽受歡迎的金融商品之一。
法國
法國最重要的指數是法國CAC40指數,成分股覆蓋巴黎證券交易所排名前40的股票。
德國
德國DAX指數是一隻藍籌股指數,它不僅僅反映市場價格的變化,同時也反映德國股市的總收益情況。
印度
印度最被廣泛使用的指數是孟買30指數,主要代表印度股市的新興市場,也是外資投資印度最重要的參考標准。由孟買證券交易所編制。
日本
日本最著名的指數要屬日經225指數了,它是代表日本股市或資本市場是好是壞的晴雨表,也是反映日元價值的因素之一。

❸ 恆生指數為何世界最高

恆生指數世界最高原因:計算方法不同,成份股不同。
簡介:
恆生指數,香港股市價格的重要指標,指數由若干只成份股(即藍籌股)市值計算出來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個月平均市值涵蓋率的63%,恆生指數由恆生銀行下屬恆生指數有限公司負責計算及按季檢討,公布成份股調整。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50家上市股票為成份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幅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於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開發布,基期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數定為100。

❹ 誰知道世界各國的股票指數是什麼

太多了無法完全列舉,咱們就說幾個著名的吧。
美國:道瓊斯指數,制納斯達克指數,標准普爾指數
英國:富時100指數法國:法CAC40指數
德國:德DAX指數歐盟:歐洲50指數日本:日經225指數新加坡:A50指數香港:恆生指數韓國:南韓綜合指數俄羅斯:俄RTS指數印度:SENSE指數巴西:BVSP指數台灣:台股加權指數股市指數是指,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指數是各個股票市場漲跌的重要指標,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當前整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有直觀的認識。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對我們來說還是有點難度,就不在這里多加贅述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對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它的性質來進行一個分類,股票指數可以被劃分為這五種: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其中,見的最多的就是規模指數,舉個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滬深300」指數,它體現了滬深市場中有300家大型企業的股票代表性和流動性都很好、交易也很活躍的整體情況。
另外,「上證50 」指數也屬於規模指數,代表上證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比較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所象徵的就是某一行業目前的整體情況。譬如「滬深300醫葯」的本質就是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17支醫葯衛生行業股票構成,同時也反映出了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
主題的整體情況(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是用主題指數作為表示的,相關的指數有「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前文告訴我們,指數選取了市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股票,所以,如果我們就可以通過指數比較迅速的獲得市場整體漲跌狀況的信息,那麼我們就能順勢看出市場熱度如何,甚至可以預測未來的走勢是怎麼樣的。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❺ 大家對印度未來幾年股市行情怎麼看

印度股市,連續走了10年牛市,漲幅近4倍,把美股都秒殺了,更是把A股甩了N條街。

大家可以看看代表印度股市的孟買30指數走勢網頁鏈接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最終是由人在推動的。而印度多年以來經濟增長強勁,人口增長也迅速。印度未來幾年的股市,也是非常樂觀的。如果想要投資印度股市,可以及早行動。

❻ 印度國內也有股市,和中國的比怎麼樣

中國與印度都是「金磚四國」成員,對比中印股市發現有很大的相似性。2000年,印度孟買Sensex指數從6150點開始調整至2594點,最大跌幅為57.82%,從2001年的2594點進入新一輪牛市,到2007年10月30日創出20238點的歷史新高。而上證綜指2001年的2245點調整至998點,最大跌幅為55.54%,從2005年的998點進入新一輪牛市。中印股市進入牛市前的調整幅度差不多,只是無論牛市還是熊市,印度孟買Sensex指數都領先上證綜指「半步」。對比後還發現,印度孟買Sensex指數的高點6150點是上證綜指2245點的2.74倍,而低點2594點是上證綜指998點的2.60倍,2.74倍、2.60倍相差不大,這是否意味著印度孟買Sensex指數與上證綜指今後的高點也存在2.67倍左右的關系。

❼ 印度一共有多少家股票市場全國性股票市場和地方性股票市場分別有多少家

印度全國各地一共有23個股票買賣交易管理體系,最關鍵的是孟買股票交易所(BombayStockExchange,英文簡寫BSE)和印度我國股票交易所(NationalStockExchange,英文簡寫NSE)。

我國證交所在2005年的成交量,僅次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孟買股票交易所作為印度的第二大市場,2005年的交易量在世界排名第五位。但是一直以來,各種新聞媒體提及的「印度股市」,事實上指的則是孟買股票交易所,該交易中心的SENSEX-30指數值基本上變成印度股市的代稱。

印度是一個奇妙的國家,它是許多中國人對它的印象,尤其是許多電影題材都是有在印度采景,而在金融市場,印度的不凡主要表現也吸引住了全球的資產涌進,據調查,印度股市在十年裡早已暴漲400%,為什麼它能那麼牛呢?

孟買比較敏感30股票大盤指數再次更新歷史記錄,收市38043.01點,上漲幅度自2018年至今做到貼近10%,而對比2008年金融風暴10月底最低值的7697.39點,上漲幅度達到近400%。

針對定居在阿爾卑斯山腳底一個小鎮的公司高管錢德拉穆利·庫馬爾而言,炒股票是他離休前從未想過的事兒。但自打上年7月從公司高管的崗位上退下後,他已將自身50%的存款資金投入股票市場。

❽ 為什麼說印度可能趕超中國

世人對印度經濟的關注,除了它與中國一樣有著當今世界不多見的漂亮增長外,還跟一篇文章有關——自去年底以來,它便在中國的媒體上被炒得沸沸揚揚。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塔倫·凱納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黃亞聲發表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的這篇文章,既有力地解釋了印度目前的增長,也有根據地預測了它將來的令人敬畏的增長潛力。

兩位教授的分析表明,初級市場遠不及中國繁榮的印度,在貨幣與資本的高級市場上卻比中國更有效率。

我以為他們判斷是有根據的。印度的銀行也許不是全球金融業的榜樣,但它們犯下的錯誤要遠遠小於中國的銀行。麥肯錫咨詢公司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直到2001年,印度的銀行資產中僅有大約10%屬於不良貸款。這個數字與印度願意承認的差不多。據2003年11月18日的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到當年的3月底,印度銀行系統總的不良資產減少超過200億盧比,占凈資產的4.4%。而在我記憶里的同類數字,中國銀行業願意承認的不良資產率至少在25%。

中國的資本市場與印度比,更是有著差距。過去兩年,中國物物交易市場的繁榮為世界嘆為觀止,但股票市場卻表演著駭人聽聞的欺詐和全球獨一無二的跳水。據統計,至少有8000億元市值化為烏有。而2003年印度股票市場的表現與它的經濟增長相互輝映,讓國內外投資者喜笑顏開。匯豐投資管理的印度基金經理山吉夫·杜伽指出,印度股市持續上升,已吸引了大批外國投資者,2003年11月的資金流入創歷史最高紀錄,12月的情況同樣樂觀。作為印度股市指針的孟買BSE指數,12月19日收報5541.3點,較2002年底的3374.9點,累計上升了64.19%,令所有印度基金大豐收。在香港可以投資的6隻印度基金,2003年回報率在3.76%-106.38%不等,而且升勢未停。

中印兩國高級市場景象迥異,說明中國市場運行有著更高的成本和費用,說明印度比中國能更有效地降低市場費用。在這方面,印度堪為中國的老師。

中國人的許多儲蓄都被浪費了。據國外專家分析,中國過去十多年的增長率平均每年為7%,而印度增長率為6%。但中國儲蓄率高達40%,加上外資都被投入經濟發展;印度儲蓄率只有24%,外資也比較少。因此,實際上就是中國投入40美元每年只掙7美元,而印度投入24美元掙6美元。

作為中印兩國經濟增長基礎的企業,質量出現較大差異。印度已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能夠與歐美最好的公司展開國際競爭的私營公司。這些公司許多是屬於最尖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行業。與此同時國外分析家又說,在過去20年裡,中國經濟已經騰飛,但中國的私營企業卻沒有隨之騰飛,中國迄今還沒有出現能夠與大型跨國公司一決高下的世界級私營公司。

富人是中國不能承受之重

評論有些苛刻,但下面幾項國際調查倒多少有些印證。

亞洲里昂證券公司2000年對全球25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所作的調查表明,印度在規范化管理方面排名第6,而中國僅名列第19位。

2002年,《福布斯》雜志對世界上最好的200家小公司進行年度排名,印度就有13家上榜,而中國僅有4家,而且都在香港。

在《遠東經濟評論》2003年對亞洲主要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印度的綜合得分高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的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

那麼,印度降低高級市場的成本靠的是什麼呢?塔倫·凱納和黃亞聲指出:「印度的法律制度盡管存在實質性的缺陷,但與中國的相比仍要先進得多……在印度的股票和債券市場,歪曲真相的情況仍然相當普遍,但印度資本市場運轉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於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通常會讓有光明前途和可靠聲譽的公司獲得它們所需要的資金」。

看過這篇文章的中國人都認識到了,在一套相對較好的法律制度約束下的印度高級市場,顯然形成了比中國強大得多的支持和保護真正市場化企業的基礎設施。這樣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制度,不僅讓具備潛在企業家才能的人易於獲得資源,還醞釀社會共識;既使像穆爾蒂(信息系統公司的創始人,被比作印度的比爾·蓋茨)這樣一些企業巨頭得以產生,社會還把他們當作民間英雄。

中國人不可理喻的卻是自身:我們為何仍然缺乏足夠的法治制度和意識,來恰當地對待私人財富和特定條件下發達起來的、似乎「臟兮兮」的富人和企業家?富人犯法與窮人同罪,但絕不意味著富人重罪;富人有罪無罪與窮人同一裁決標准,但絕不因為他是富人就應從嚴獲罪。但富人目前恐怕還是中國不能承受之重,你很可能還遠沒有發達到比爾·蓋茨的程度就精神崩潰了。

何況,印度還有一塊迄今尚未利用的增長儲備。如果印度不再把海外約2000萬的同胞稱為「並非必需的印度人」(Not Required Indians),而且從自己海外僑民那裡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也與中國一樣達到50%,而不是現在的10%,那麼,印度就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科技強國——就像中國在海外華人的幫助下,已經成功地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的領先之處

增長率:近10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約為8%,而印度只有6%。

基礎設施:中國擁有高水平的公路、港口、電力部門和工業園區。

外國投資:中國一年大約能吸引500多億美元外資,而印度引資數僅為40億美元。

出口:2002年中國的出口總額為2660億美元,大約是印度的4倍。

印度的優勢所在

語言:英語的普及使印度在信息技術服務和後台工作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資本市場:私營公司的融資渠道比較通暢,而中國則較鍾愛國有企業。

司法體系:與中國相比,印度的合同法和版權保護體系要更加完善。

人口:印度總人口中25歲以下的人大約佔35%,在中國這個比例為45%。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問題在於人口——尤其是億萬農民

然而,要是說印度高效率的經濟增長更加充分地利用了資源,並已選擇了一條有可能比中國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道路,因此可能超越中國,我認為塔倫·凱納和黃亞聲的研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約束條件。

事情正如二人宣稱的那樣:「真正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不是中國和印度當前處於何種位置。問題在於它們未來將處於何種位置?印度追求的經濟發展道路優於中國嗎?」

的確,僅憑中國現在遠遠大於印度的多個經濟總量,不能說中國的未來比印度更有潛力;同樣,也不能僅僅根據印度高級市場和技術密集市場比中國更有效率,就預言印度的增長更有持續性。效率高而費用低的高級市場,肯定是有助於經濟增長的;但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在於這個市場與該國最緊要的問題有多大相關性。

與中國一樣,同是發展中國家和人口大國的印度,經濟增長不可能不受農村剩餘勞動的約束。發達國家的學者和政治家對此往往缺乏切膚感受,難得將它作為一種價格或成本約束來認真對待。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有著龐大的剩餘勞動和處在市場邊緣的數億農民。印度的高級市場,以及初級市場里的軟體信息產業、制葯和生物技術產業,其實容納不了多少勞動,尤其是密集勞動。過剩勞動力如何就業是印度的大問題,但印度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市場與此的相關程度並不高。事實上,印度迄今為止並沒有創造出一個能大規模匹配和容納密集勞動的產業。

中國在初級市場方面,卻較成功地讓製造業與密集勞動融合在了一起,顯然容納了比印度多得多的密集勞動。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中國初級市場的發達與自己面臨的最大問題高度相關。有一個可容納越來越多密集勞動的市場,使億萬人民在其中獲得收入並增加購買,是中印這類擁有眾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欲要持續穩定增長的基本平台。這個平台的獲得並不容易,它是風雲際會的結果。

還好,中國不拒絕可口可樂

但仍有一些中國經濟學家是鄙薄初級市場的,而且直言苦勞於斯對外資是有害的。顯然,他們對人類生活有著更神聖的期許。他們向中國推薦印度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反抗。前不久,學者李少君就有文章說,他前不久與知名學者王紹光去過印度,就認為中國知識分子遠不如印度的知識分子,中國應向印度學習。

李少君說,他和王紹光都深深「敬佩」印度的民族主義。他說,陪同他們的印度教授從來只用國產貨。他們餓了,買餅干吃,印度教授不吃,他只吃印度人自己做的薄餅;見他們逛街渴了要喝可口可樂或礦泉水,便委婉地建議他們喝椰子水。印度的教授們不僅以身作則,而且還努力影響更多的人。教授正和他的學生們發起一個「不喝可口可樂」全國性運動。他們的口號是:「不喝可口可樂,喝椰子水;不吃和路雪,吃井水;如果買車,只買國產車。」據李少君說,印度基本上沒有外國車。

李少君為中國汗顏了:「麥當勞與肯德基進入印度多年,絞盡腦汁,卻毫無進展。肯德基甚至被迫於去年徹底退出印度市場,麥當勞到目前為止也才開了20多家分店。而在中國,麥當勞與肯德基長驅直入,毫無阻攔,短短幾年就席捲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同行的王紹光教授感嘆說:『與印度教授比起來,中國可以說沒有一個真正的民族主義者。』」

我認為,如果把印度知識分子道德上的優點看成是他們在經濟增長方面的一個優勢,可能就要害人害國。

印度的勞動力中有70%是農民,與中國一樣,有著浩大的剩餘勞動隊伍需要國際國內更大的市場來容納和消化。國內企業一時開拓不出這么大容積的市場,利用外資又有什麼錯呢?2003年,中國出口的4000億美元中有近60%是外商投資企業創造的,也就是說僅在國際市場就做了近兩萬億元人民幣的出口生意——這意味著有多少人就業、多少人因就業而有了收入、多少人因收入而有了購買,有多少經濟增長因購買而產生?

不久前,一個世界性的反全球化大會在印度召開。我想,中國是不太會同意這種大會在自己國土上召開,而向國外投資者發出一種含混信號的。我看見電視上那些在印度街頭遊行的各國人士,就覺得印度這個國家很麻煩。

李少君還向中國推薦了印度知識分子的宗教情懷,稱贊印度知識分子如何紮根農村,用各種方法幫助農民,組織農民反抗全球化。曾看過一位印度高官的預測,說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趕上中國需要10年。我查了資料: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2003年是570億美元,印度尚不及中國的零頭。

看到上述消息我深感慶幸,中國那些崇尚民族主義的專家學者沒有主宰政策。否則,印度肯定超越中國。作為反面教材,中國不妨向印度「學習」。

快馬加鞭,一騎絕塵

如果說,對外商直接投資的開放,尤其是對三來一補等看似卑賤的加工製造業的開放,使中國獲得了能容納越來越多密集勞動的國際國內市場,是中國的獨門絕技的話,印度這個市場則還面臨著民族主義和宗教的巨大交易費用和成本無人買單。而且在內需方面,印度顯然還像若干年前的中國,外商直接投資並不指望在你這里賣多少東西,更多是利用你有競爭力的勞動所生產的東西往外賣;而中國已在超越這個階段。大致的情形是,與中國在勞動密集型市場競爭,印度有著它難以克服的成本,自然也難吸引世界相應的資源。

實際上,印度還有著一個幾乎無法克服的成本。它地處南亞,近幾年的夏季常有50攝氏度的高溫。英國大學者湯因比在其煌煌巨著《歷史研究》中就描述過遠古時氣候成本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我前些年看過國外的一份研究,解釋為什麼發達國家大都分布在北緯多少度以上,大抵談的就是氣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從成本的角度看,幾乎是無法消除的。

我個人的推測是,只要中國堅定這樣的共識,即在相當長時間內堅持所謂市場經濟建設就是擴展容納密集勞動的市場,同時盡快融入全球化進程,中國經濟就依然一騎絕塵。

香港的張五常在一篇論及人民幣如何下錨的隨筆里曾說,中國不要眼睛光盯著發達國家,還要經常看看身後或身邊的競爭者,比如印度就很厲害。但印度究竟會有多厲害呢?

❾ 全球有哪幾大股票指數

全球比較知名的大股票指數有以下16個:

1、富時中國A50指數

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於2010年更名為富時中國A50指數,是由全球四大指數公司之一的富時指數有限公司(現名為富時羅素指數)為滿足中國國內投資者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需求所推出的實時可交易指數。

2、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是根據美國股票市場上30隻可靠而且重要的藍籌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出來的,這30隻股票來自不同的領域,目前包括美國運通、迪士尼、維薩、3M、蘋果、微軟、英特爾、IBM、思科、威瑞森、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陶氏杜邦、家得寶等公司。

3、 標普500指數

標准普爾指數是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即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最初采選了230種股票,編制兩種股票價格指數。從1976年7月1日開始,改為 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幾十年來,雖然有股票更迭,但始終保持為500種。

4、 納斯達克100指數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是以在NASDAQ市場上市的、所有本國和外國的上市公司的普通股為基礎計算的。

納斯達克100指數做為納斯達克的主要指數,其100隻成分股均具有高科技、高成長和非金融的特點,可以說是美國科技股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納斯達克100指數里,這些高成長性股票的良好業績,都是各自內生性的高成長帶來的,特別是創新業務,而非例如資產注入等外延式的增長。

從納斯達克100指數十大權重成分股來看,他們主要為高科技企業,其中計算機行業的公司居多,目前權重最大的為蘋果(Apple),另外包括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思科(Cisco)、英特爾(Intel)等諸多知名公司。

5、羅素2000指數

其實,還有一個追蹤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羅素2000指數是代表市場上的中、小型股的市值指標,在市場上總市值只有8100億美元,不及標普500的十分之一。

6、印度孟買30指數

印度SENSEX指數(又稱孟買敏感30指數、BSESENSEX)為印度最被廣泛使用的指數,是新興市場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指數,也是投資印度的重要參考指標,是由孟買證券交易所發行。

7、越南VN30指數

越南股市近幾年流動性越來越強,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目光。但越南畢竟是小國,如果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全面研究,那關心越南最好的30隻股票就足矣。

越南比較重要的就是越南VN30指數,這是越南市值上最大的30家上市公司,相當於越南最好的30隻藍籌股。

8、英國富時100指數

英國富時100指數由世界級的指數計算金融機構FTSE所編制,自1984年起,涵蓋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上市且市值排名前100的股票,為世界投資人歡迎的金融商品之一,和法國的CAC-40指數,德國的法蘭克福指數並稱為歐洲三大股票指數,是當前全球投資人觀察歐股動向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9、法國CAC40指數

巴黎證券交易所在世界各大交易所中僅次於紐約、東京和倫敦,名列第四,法國最重要的是CAC40指數。法國CAC40指數由40隻法國股票構成。由巴黎證券交易所以其前40大上市公司的股價來編制。該指數從1988年6月5日開始發布,反映法國證券市場的價格波動。

10、德國DAX30指數

德國DAX指數是德國重要的股票指數,是由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推出的一個藍籌股指數,德DAX30與美國標准普爾500、法國CAC4股指及英國倫敦金融時報100股價指數一樣是以市值加權的股價平均指數,而不是簡單平均的股價平均指數。

11、歐洲斯托克50指數

歐洲斯托克50指數是由歐盟成員國法國、德國等12國資本市場上市的50隻超級藍籌股組成的市值加權平均指數。歐洲斯托克50指數的加權方式是以其50隻成分股的浮動市值來計算,同時規定任意一隻成分股在指數中的權重上限為10%。

12、日經225指數

日經指數是日本的股票指數,是代表日本股市或資本市場是好是壞的晴雨表,也是反映日元價值的因素之一,因此會對日元在外匯市場上的匯率造成相關的影響。日元目前是七大工業國的貨幣也是外匯市場上交投最活躍的外匯之一,而日經指數的升跌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

13、台灣加權指數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簡稱台灣加權指數、TAIEX)是由台灣證券交易所所編制的股價指數,是台灣最為人熟悉的股票指數,被視為是呈現台灣經濟走向的櫥窗。

台灣加權股指是把上市股票的市值當作權數來計算股價指數,采樣樣本為所有掛牌交易中的普通股。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的特色是股本較大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會大於股本小的股票,市值高者如台積電、鴻海、國泰金及中鋼、台塑等更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14、香港恆生指數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50家上市股票為成分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幅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

15、韓國綜合指數

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是韓國交易所的股票指數。韓國綜合股價指數由所有在交易所內交易的股票價格來計算,並以1980年1月4日作為指數的基準起始日,當日股市的開市價作為100點的基準。單位計算為韓元,最高與最低系以交易中出現的極值為准。韓國綜合指數擁有超過780個成分股。

16、俄羅斯RTS指數

俄羅斯兩大指數是RTS指數和莫斯科指數,這兩個是許多俄羅斯、東歐和新興歐洲基金的重要指標,收集莫斯科交易所的50大上市公司股票,並於每三個月重新審核指數成分股。雖然莫斯科指數是俄羅斯最大的股市指數,由於是以俄羅斯盧布計價,國際股市交易還是以美元計價的 RTSI指數為主。

❿ 印度指數要在哪裡看

登錄財梯網查看
印度最為常見的兩大股票指數分別是:印度SENSEX指數和印度Nifty50指數。其中印度SENSEX指數又被稱為孟買敏感30指數或者BSESENSEX,由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發行,而印度Nifty50指數則是由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發行編制。這兩項指數是投資者們購買印度股票的關鍵參考指標。
在印度的股票交易市場中,印度敏感30指數是使用的最為廣泛的,並且各大金融媒體報道的印度指數也通常是指敏感30指數,且由亞洲最古老的交易所孟買證券交易所發行,其成分股為30支在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構成,涵蓋了印度主流的行業,如印度國家電網、印度國家銀行、印度住房開發金融公司等等。而印度Nifty50指數則是由50個成分股進行編制,主要涉及的行業來源是銀行等金融服務行業,而能源以及IT軟體行業次之。

熱點內容
國內想做comex黃金期貨怎麼開戶 發布:2025-07-11 00:20:21 瀏覽:660
要是我有一千萬怎麼理財 發布:2025-07-11 00:18:39 瀏覽:926
醫葯股有哪些場內基金 發布:2025-07-11 00:18:33 瀏覽:839
贖回費是基金本來的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1 00:06:29 瀏覽:448
買2000元基金手續費大概多少 發布:2025-07-11 00:01:13 瀏覽:788
股市一招鮮教你如何炒上天 發布:2025-07-10 23:59:59 瀏覽:617
生豬期貨保險怎麼理賠9月 發布:2025-07-10 23:53:54 瀏覽:958
金融產品轉換讓增值稅多交怎麼辦 發布:2025-07-10 23:46:58 瀏覽:242
中國南車股票歷史行情走勢 發布:2025-07-10 23:46:49 瀏覽:389
智光電氣歷史股票行情 發布:2025-07-10 23:45:13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