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團股票00267
① 中信證券哪年上市的,上市首日股價多少
中信證券的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發起人為中信集團公司、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總公司、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等四十八家單位。中信證券控股股東中信集團公司於去年完成業務重組,是中國內地第一家被允許經營綜合金融業務的機構,其金融業務涵蓋銀行、保險、證券等不同行業。
2003年1月6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四億股人民幣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一元,發行價格為每股四點五元,發行市盈率為十五倍。其中向二級市場投資者定價配售二億二千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百分之五十五,上網定價發行一億八千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百分之四十五。該股當天以五元零一分收盤,最高價僅為五元五角八分。
2003年1月6日上市,「券商第一股」中信證券上市首日低開低走,終盤收於5.01元,較發行價上漲11%。該股的上市意義非凡,這標志著證券業從此擁有了全新的融資渠道。資本金的充實壯大對於靠提供服務生存的證券公司來說至關重要,不但可以給發行對象更大信心,同時也能增加證券公司自身的底氣,而券商自身實力的增強也進而會加快中國證券市場的完善和發展。
② 中信集團的股票代碼是多少中信的股票怎麼買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中信集團計劃赴香港上市。
購買內地以外的市場的股票需要開立股票所在地的證券賬戶。如果近期沒有計劃前往國外,可以通過國泰君安證券香港分公司開通相關證券賬戶。
國泰君安香港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已獲在港金融業務的全牌照資格,為投資者提供包括港股、內地B股、美國、加拿大、日本及台灣等其它市場的證券和期貨交易、企業融資、資產管理與基金管理等服務。
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可以通過香港分公司為我們的客戶代開香港賬戶,需要身份證和水電煤等相關證明材料。具體您可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咨詢。
詳情歡迎您登錄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網站人工咨詢。
回答人: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理財顧問曾經理
工號:011891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③ 中信股份在香港整體上市的動因
因為在A股市場上市比較難。
「中信之所以選擇香港市場上市也是有原因的。
有關專家表示,由於A股市場並不允許二次上市,但目前中信旗下在A股的上市公司已有中信國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和中信海直4家,如果中信集團整體要在A股上市,需要先對這4家公司進行要約收購並退市,母公司才可以上市,而香港市場在此方面的管理則寬松很多。
(3)中信集團股票00267擴展閱讀
中信泰富正式對外公告,與控股股東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將以現金及配售新股(代價股份)形式收購中信股份100%股權。中信股份包含中信集團絕大部分凈資產,股東權益高達2250億元人民幣,所覆蓋的行業和領域與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高度契合,包括金融業、房地產及基礎設施業、工程承包業、資源能源業、製造業和信息產業等行業。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新中信成功引入了境內外共27家投資者,總認購金額達532.7億港元。投資者結構較為多元化,包括社保基金等11家國有大型機構,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和卡達投資局等13家境外機構,以及騰訊、泛海、雅戈爾等國內民營企業。上市後,中信股份的公眾持股比例約為22%。
④ 小微企業股票有哪些
小微企業概念股:
1、中國平安601318
中國平安是以保險業務為核心,以統一品牌向客戶提供包括保險、銀行、證券、信託等多元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綜合金融集團。目前公司主要利潤仍然來自保險業,但銀行以及投資業務利潤貢獻能力正在逐步增強。
2、新希望000876
據統計,新希望間接持有民生銀行10.01億股、目前市值102.65億元,公司目前市為241.06億元。公司正在進行資產重組。重組完成後,六和集團主營利潤約占公司的70%。在目前時點投資新希望,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資六和集團未來的成長。而六和集團可以繼續做大的山東市場和可以異地復製成功。
3、東方集團600811
公司是國內大型的投資控股集團,業務涉及金融、礦產、農業等六大產業,其中農業產業包括小包裝大米、原糧貿易和軍糧三大業務板塊。公司未來幾年將聚焦農業板塊,致力於打造成為國內高端小包裝大米的第一品牌和國內最大的原糧貿易商之一。
4、中信證券600030
公司第一大股東是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是我國第一批綜合類創新試點券商,本土最大的證券公司。主要開展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自營業務及資產管理等業務,股票基金交易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公司近年通過外延式並購和募集資金,業績和規模發展迅速,資本實力、盈利規模均位於行業首位。不僅如此,公司還參股了部分銀行,持有北京銀行2.87億股、市值29.59億元。
5、民生銀行600016
作為民營經濟參與銀行業的試驗田,民生銀行是唯一一家由非國有企業發起成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獨特的股權性質和分散的結構賦予民生鮮明的市場經濟色彩和銳意進取的經營風格,民生銀行具有更市場化的業績考核和激勵機制、對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和適應能力。
6、興業銀行601166
具備高成長性和很強盈利能力的中型銀行。公司是我國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其具有經營業績的高成長性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公司實行積極的業務轉型和擴張,各項業務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⑤ 請問,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股票代碼
這些公司上市不一定是整體上市的,只是一些子公司上市,比如中信集團的中信證券600030,中石化600028算整體的,而且還在不停的收購其他上市公司,比如吉化退市000618(已被中石化要約收購),和石油大明。至於華潤集團,在我的印象里好像都是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有子公司,但無內地上市公司。
⑥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金融業務
中信集團擁有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資產管理、期貨
等門類齊全的金融業務,金融綜合服務優勢明顯,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2008年,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大力推進中信集團所屬金融子公司之間,以及金融子公司與非金融子公司之間的業務協同,建立了「中信網上金融超市」,發展網上綜合金融業務,各金融子公司之間通過金融交叉產品銷售以及對重大項目進行聯合市場營銷,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在 20個地區建立了由金融子公司與非金融子公司共同參與的地方分支機構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子公司客戶、網點、銷售等資源共享;全面完成客戶信息系統的整合與遷移工作,著手規劃和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為各子公司共享客戶資源及交叉銷售創造條件。 截至 2008年末,中信集團金融業務總資產 13,204億元,同比增長 16.6%;營業收入 750億元,同比增長 35.6%; 2008年實現利潤總額 212億元,同比增長 46.2%。 銀行業務是中信集團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信集團在中國境內控股上市公司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中信銀行國際化發展戰略繼續穩步推進。2010年5月,中信嘉華銀行正式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標志著購並完成後相關戰略整合進程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中信銀行國際全年實現合並稅後凈利潤10.57億港元,同比增長10.9%,在創歷史最高盈利的同時,各項經營指標均呈現健康較快的發展態勢,並購協同效應逐步體現。本行與BBVA、中信銀行國際組成的「三位一體」戰略聯盟不斷將各業務合作推向縱深,年度內本行與BBVA在汽車金融、私人銀行方面的合資項目正積極推進審批,資金資本、國際業務、養老金等領域業務合作規模也得到迅速增長。
2010年,中信銀行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首次突破200億,達215.09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0.20%。平均權益回報率(ROAE)19.29%,每股收益0.55元,分別較上年提高6.38個百分點和增長0.18元,經營效益創歷史新高;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繼續保持雙降,撥備覆蓋率提升至213.51%,資產質量保持良好;總資產首次突破兩萬億,達20,813.14億元,各項存款18,724.79億元,各項貸款12,642.45億元,業務規模再上新台階。基於穩健的業績表現和良好的市場聲譽,本行在《金融時報》社聯合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共同舉辦的「金龍獎」評選中,繼2009年獲得唯一「最佳股份制商業銀行」獎項後,2010年再度蟬聯該獎項,體現了市場和業界對本行綜合競爭能力的充分肯定。
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是中信集團在香港控股經營的上市金融機構,也是中信金融業在海外的重要平台。 2008年11月5日,在中信集團的安排下,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利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香港資本市場調整的有利時機,成功實現私有化,從香港聯交所退市,消除了交叉持股,為中信集團整合旗下商業銀行業務打下了基礎。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所屬中信嘉華銀行核心業務盈利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全年營業收入18億港幣,凈利潤 1.3億港幣。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紀、股票承銷、債券承銷、投行和基金等業務市場份額繼續提升,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通過完善制度、改進內部協作、建設信息平台、降低自營規模和嚴格承銷項目審核等措施,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增資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通過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嘗試拓展海外業務;成立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並發起設立綿陽產業基金,進一步加快買方業務發展。2008年中信證券公司實現凈利潤73.05億元,盡管同比下降40%,但佔全行業凈利潤的比例由9%提高到約15%。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中信證券公司的主要子公司。截至2008年底,中信建投證券公司總資產358.18億元,凈資產52.14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17.39億元。中信金通證券公司總資產103.89億元,凈資產17.69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7.07億元。中信萬通證券公司總資產58.51億元,凈資產16.67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3.73億元。 中信集團與英國保誠集團各占股50%的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已在中國10個省市的30個城市開展業務,銀保業務發展較快,期繳業務比例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2008年規模保費 37.1億元,新單年繳化保費 10億元,內含價值達 27.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3%、17%和43%,新單年繳化保費在外資及合資壽險公司中居第二位。
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標准組建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主要經營財產保險和健康保險等業務。中信集團持有該公司 27.62%的股份,為其主要股東之一。截至 2008年底,天安保險股份公司擁有 32家分公司、 1200家營銷網點, 2008年該公司保費規模近70億,近幾年規模保費位於中小保險公司前列。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均為中信證券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截至 2008年底,華夏基金管理公司總資產 21.9億元, 2008年實現凈利潤 12.2億元;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總資產 2.6億元, 2008年實現凈利潤 0.48億元。 2008年中信證券公司對旗下基金業務進行整合,由華夏基金吸收合並中信基金,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
中信信託公司、英國保誠集團各持股 49%的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資產總規模為 222.5億元, 2008年實現凈利潤 3091萬元。
⑦ 關於中信公司的問題,謝謝
據我所知,中信公司不單單是經營證券和銀行業,他還有龐大的實體企業,分布很廣,目前雖然大多數子公司分公司企業處於不贏利狀態,甚至破產狀態,但是正像你所說,他這個機構太龐大了。
⑧ 榮智健的被調查
中信泰富在2009年1月2日晚間披露17名董事正接受香港證監會的調查。這是繼2008年10月22日香港證監會宣布介入調查中信泰富事務以來,上市公司首度披露被調查對象。中信泰富指出,公司董事榮智健、榮明傑、范鴻齡、常振明等17人正因該公司事務接受證監會的調查。
涉及信息披露問題
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1日公告外匯衍生產品爆出百億虧損,隨後股價持續下滑,但在此之前市場沽單已經增多。香港媒體指出中信泰富董事會在2008年9月份即已知悉衍生產品出現虧損,香港市場有指責其拖延公告重大事項的嫌疑。
香港證監會在其監管方式和對象的說明中,與中信泰富現時情況一致的監管內容是,「就上市公司涉嫌進行損害股東利益或有欺詐成分的交易或向公眾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資料的行為進行查詢。」
此前有分析師指出,由於虧損發生和消息披露有一定的時間差距,港證監會的調查或集中於這一點上。
中信泰富在1月2日收盤後披露榮智健等17人接受調查,1月2日,中信泰富股價大幅飆升,收報10.20港元,漲幅達到21.72%,成交量也創下一個月來的新高,達到4.29億港元。
遭調查人數仍不清楚
實際受到調查的中信泰富員工人數仍不清楚,因為此次披露是應2009年開始執行的香港交易所上市規則13.51(B)條款作出的。
該規則要求董事在任期間,如某些資料有變,上市公司必須通知交易所,並公布有關董事最新資料。僅憑這一公告尚無法知悉榮智健之女前財務主管榮明方,以及已解僱的前財務董事和財務總監是否在調查之列。
這一事件已經影響到在其他公司任董事的人。中信泰富董事常振明也是中信銀行董事,因此中信銀行同期發表董事接受調查的公告,但稱該事項無關中信銀行。
2009年4月7日,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搜查中信泰富的公司總部,調查公司在2008年投資外匯巨虧的事件。而在2009年4月8日,榮智健宣布辭職。
2014年9月11日,香港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已經對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股份,00267.HK)以及包括前董事局主席榮智健在內的五名前董事展開法律程序和研訊程序。在2008年中信泰富(中信股份整體上市前公司)的外匯投資巨虧事件中,中信泰富及榮智健、董事總經理范鴻齡、副董事總經理張立憲和李松興及執行董事周志賢等五名前董事被認定披露虛假或者具有誤導性的財務狀況資料,需要賠償4500名投資者損失。香港證券界人士估計,賠償金額可能超過10億港元。受此影響,9月12日,中信股份早盤大跌逾4% 。 浮虧一度高達147億港元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發布公告稱,為了減低西澳大利亞鐵礦項目面對的貨幣風險,曾簽訂若干杠桿式外匯交易合約。2008年9月7日以來,中信泰富覺察到合約的潛在風險,公司
終止了部分當時仍生效的杠桿式外匯合約,虧損6.27億港元。公司又買賣了一些遠期澳元以調控澳元之風險,再虧損1.29億港元。加上其他一系列交易,截至2008年10月17日,中信泰富已變現的虧損為8.077億港元。與此同時,中信泰富手上還有一部分仍生效的杠桿式外匯合約。截至2008年10月17日,按公允價值計算虧損為147億港元。公告發布後,中信泰富股價一度暴跌七成,市值損失也超過200億港元。
隨後,其母公司中信集團伸出援手,向中信泰富注入15億美元後,中信泰富最終的虧損額定格在91.55億港元。 日前美國福布斯雜志推出了全球富豪資產縮水榜,全球排名前十的富豪資產損失一共達到1500億美元。按照損失的幅度來計算,來自中國的兩位富豪榮智健和黃光裕榜上有名。
其中,中信泰富因為在2008年10月份出現外匯衍生產品百億巨虧,榮智健的資產從2008年的30億美元跌到7.5億美元,損失高達75%。
⑨ 中信集團香港外匯基金股票靠譜嗎
你好,我覺得你是上當受騙了,保存證據,然後打電話報警,或者直接打工商局電話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