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漁集團有股票嗎
『壹』 遼寧省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的歷史篇:
堪稱新中國國有漁業經濟發展的親歷者
作為全國最早的國有漁業企業,它前身是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於當年10月日本成立的關東州水產組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蘇聯紅軍進駐大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大連市政府接管其全部財產,並於當年11月成立大連漁業公司,標志著遼漁集團正式誕生,也預示著中國漁業史翻開嶄新的一頁。半個世紀以來,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集團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走出了一條騰飛之路,為新中國的海洋漁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貢獻。特別是1966年10月大連灣漁港建成後,不僅為海上捕撈業提供了堅實的後方基地,而且為陸地各產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多方關懷下,先後發展了拖網捕魚、圍網捕魚、捕鯨作業(後因環境保護而終止),成為科技捕魚的先鋒。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全國同行業中,率先由國外引進大型拖網加工漁船,由近海捕撈轉向遠洋捕撈,首闖白令公海,進而進軍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形成環球捕撈能力。1996年成功運作全國第一家「遠洋漁業」股票上市,創造了高開高走並一舉入「30指數」的驕人戰績,後來根據遠洋生產資源變化情況又適時進行資產置換,成為資本運營的成功範例。近年來,為調整海上捕撈作業方式,投資發展延繩金槍魚釣、魷魚釣等適合遠洋生產的捕撈船隊,敢和世界漁業發達國家在公海漁場一比高低。並且借鑒國外經驗,在全國第一家實行「叫行」拍賣,實現了市場和漁場的對接,為捕撈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發展到今天,集團公司陸地各支柱產業已經初具規模,配套的服務功能,強大的綜合優勢,營造了無可比擬的市場環境,有效地平衡了經營風險,在全國同行業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良好經營業績。
『貳』 有在遼漁集團工作的嗎,看到網上他們招漁船船員,這家公司怎麼樣,有知道詳情的請留qq號細聊,謝謝了。
是大連的遠洋捕魚公司。了解不多,對船員有身高要求,165以上,這是跑遠洋的。長期漂泊在海上,孤獨寂寞,據說,船靠岸,老闆出錢讓船員們緩解寂寞、。對了,工資也挺高的。
『叄』 渤海輪渡股票2014年5月7日分紅時的價格是多少
渤海輪渡股票2014年5月7日分紅時的價格是:開盤8.85元,收盤:8.69元。
簡介:
渤海輪渡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公司前身山東渤海輪渡有限公司的原股東遼漁集團、海平投資和山東高速作為發起人,以公司截至2006年9月30日的經審計凈資產342,170,034.94元為基準整體變更設立,設立時總股本為28,000萬元。 2006年12月29日,本公司取得煙台市工商局核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3706001804044),注冊資本為2.8億元,實收資本為2.8億元。
經營范圍:
煙台至大連、蓬萊至大連、蓬萊至旅順客滾船運輸業務,船舶配件銷售,代理銷售船票,為外國籍或港澳台地區籍海船提供配員,代理外派海員辦理申請培訓、考試及申領相關證書。
『肆』 大連遼漁集團招船員,這個工作怎麼樣呀具體有多辛苦呢,急求答案,謝謝
我在遼漁實習參觀過。
如果是出海的船員的話,
年薪應該是10萬-20萬,但一年幾乎沒有多少次踏上陸地的機會。
幾個月甚至一年的任務完成之後,可以休長假。之後再上船跟貨。
要說苦,也就是滿眼是大海,不知道自己在哪個國界內,
吃的東西以及喝的水肯定和生理需要有差異,對身體有損害,
另外是難以維護感情或家庭。
吃青春飯,攢個幾十萬,干兩三年後用攢下的錢轉行。一般船員都這么做。
除非很熱愛這個行業,一直做到大副之類的級別。那樣一輩子也不用愁了。
『伍』 有了解遼漁集團的嗎
這的看你在陸地還是海上了,還有就是具體干什麼,反正海上肯定比陸地賺錢多,研發肯定比其他賺的多,剛進廠工資不會太高,過了實習期就漲錢了。
『陸』 通信股票有哪些
1 000602 *ST金馬 廣東金馬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或"公司")於1992年12月7日經廣東省股份制試點聯審小組、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粵股審(1992)132號"文批准設立,並於1993年4月8日在潮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注冊登記,領取注冊號為"28227734-9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股本為人民幣叄仟捌佰萬元整(RMB3800萬元)。2 002093 國脈科技經福建省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委員會辦公室文件《關於設立福建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閩改革開放辦〔2000〕146號)及福建省人民政府文件《關於同意設立福建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閩政體股〔2000〕29號)批准,陳國鷹、林惠榕等十三位國內自然人以其持有福建省國脈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福州國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嘉通信")和福建泰訊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訊網路")的權益以及現金、實物資產出資,發起設立福建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0年12月29日在福建省工商局注冊成立(注冊號:3500002000197),注冊資本為3500萬元。3 002148 北緯通信本公司前身為成立於1997年11月12日的北京北緯天星科技發展中心。北京北緯天星科技發展中心注冊資本為100萬元,傅樂民、許建國和彭偉分別持有其60%、20%和20%的股權。1998年至2000年,公司主要從事電信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收入來源於向各地電信尋呼系統提供應用技術解決方案和軟硬體平台。4 002544 傑賽科技本公司是於2002年10月29日經廣州傑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02 年度第4次臨時股東會審議通過,2002年12月5日經廣州市人民政府穗府辦函[20 02]188號文批准,並經廣東省人民政府粵府函[2005]24號文確認,由廣州傑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依法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為廣州通信研究所、深圳市中科招商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廣州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梁鳴先生等43名自然人股東,分別持有本公司50.043%、20%、12%以及17.957%的股權。5 300081 恆信移動公司名稱由「河北恆信移動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恆信移動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Hebei Hengxin Mobile Business Co.,Ltd.」變更為「Hengxin Mobile Business Co.,Ltd.」。6 600050 中國聯通中國聯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重組方案,由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聯通集團」)以其於中國聯通(BVI)有限公司(「聯通BVI公司」)的51%股權投資所對應的經評估的凈資產出資,並聯合其他四家發起單位以現金出資於2001年12月3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批準的經營范圍為從事國(境)內外電信行業的投資。本公司目前只直接持有對聯通BVI公司股權投資。本公司於2001年12月31日獲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為1000001003626)。7 600640 中衛國脈G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前身為上海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24日注冊成立,2000年8月29日更名為聯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28日起更名為G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於1992年在境內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現股票簡稱「G國脈」。8 600728 新太科技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原名遼寧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前為遼寧遠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經遼寧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遼體改發(1993)137號文件批准,由遼寧省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遼漁集團)以下屬的全資子公司—遼寧遠洋漁業公司獨家發起設立的定向募集公司,公司於1993年12月28日登記注冊成立。
『柒』 政治題:(2009南京調研)「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遼寧遠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吸納民營高科技企業廣州新太科技
國有企業遼寧遠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遠洋漁業」)通過吸納民營高科技企業廣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太科技」)重組,成功實現國有資產戰略轉移,促進了國有上市公司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上市公司中的國有股權還分享了高科技產業高速成長帶來的巨大利益,保證了國有資產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
「遠洋漁業」是遼寧省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以從事海洋水產品捕撈為主,是我國遠洋捕撈大型骨幹企業之一。1995年和1996年利潤達上億元。1998年以來,遠洋漁業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和經營形勢日趨嚴峻:過量捕撈造成主要作業資源衰退、相關海域國家資源管理加強、國際水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低迷。由於整個行業不景氣,公司盈利能力呈下降趨勢,不能給股東以良好的回報,公司的配股融資權也受到威脅。在僅靠內部資源重組無法解決企業發展根本問題的情況下,「遠洋漁業」確定了通過股權轉讓,引進高科技行業的優秀企業,進行戰略性重組的發展思路。公司對合作夥伴定下了5條標准,一是行業發展有前景,二是屬高科技企業,三是該企業有拳頭產品且市場佔有率高,四是有連續穩定的良好經營業績,五是企業有一個進取、團結、善於經營管理的班子。
「新太科技」是由原中山大學幾位工程師創立的民營高科技企業,注冊資本1億元。該公司主營業務是計算機通信平台軟體、應用軟體開發和系統集成,為國內電信、郵政、政府、金融等行業客戶提供信息系統、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等全面解決方案,是廣州地區最大民營高科技企業之一。隨著電信、郵政、移動行業的分營以及我國信息產業、網路經濟的高速發展,該公司著手大力開發統一信息平台、電子商務應用平台、多媒體呼叫中心、語音互聯網等新項目。良好的發展前景需要更大的資金投入,但是,因為缺乏資金,不少大項目不能做,大合同不能簽,資金與發展不相匹配的矛盾嚴重製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經過多方比較與探索,該公司選擇了借殼上市之路,並確定了3個條件:一是該「殼」必須具有盈利能力和良好的業績,二是對方管理層能夠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與已方形成共識,三是「殼體」的規模適中,獲得控股權的代價不能太大。經過多方接觸,最終選擇了「遠洋漁業」。
「新太科技」與「遠洋漁業」基本滿足彼此提出的合作條件,一拍即合。從1999年下半年起,「新太科技」與「遠洋漁業」的主要股東經過多次磋商,開始實施股權轉讓與收購。第一步,「新太科技」與「遠洋漁業」正式簽定股權轉讓協議,「遠洋漁業」以自有資金一次受讓「新太科技」95.112%的股權,轉讓價格1.5億元,成為「新太科技」的控股股東。第二步,「新太科技」的子公司新太新科技與「遠洋漁業」的控股母公司遼漁集團正式簽定股權轉讓協議,以回購性質一次性受讓「遠洋漁業」29.9%的股權,轉讓價格確定為凈資產上浮10%,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取得委派高層人士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的權利,並依法定程序完成公司董事會改組和公司名稱變更,「遠洋漁業」更名為遼寧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名稱變更為「新太科技」,並完成了公司章程中關於經營范圍的修改。
由於上市公司資產得到置換,2000年該上市公司實現了增資配股,實際配售1872萬股,2000年12月配股募集資金到位,全部用於廣州新太科技的信息系統項目發展。2001年,遠洋漁業方面的不良資產不斷剝離,最後將原遠洋漁業的資產設立子公司,在當地注冊;同時,遼寧新太科技繼續收購廣州新太科技4.888%的股權,將廣州新太科技全部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此後,該公司遷址廣州,進一步更名為「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上市公司完成了由漁業向高科技、由國有向多元投資的轉變。1999年以來,「新太科技」每年研發費用都占銷售額的10%以上,2000年投入近3000萬元,遠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截至2002年3月底,重組後的「新太科技」將配股募集的3億元資金全部用於未來2至3年計算機新產品的研發,為此,公司投資新太電子商務平台、新太多媒體呼叫中心,同時還統一了信息服務平台,建立了新太IT產業研究開發中心。由於投資充裕,科技開發進展順利,公司已在軟交換系統、信息集成與數據分析系統、寬頻IP網管系統、WEB獲取技術產品等方面取得一批新成果,進一步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將企業推向了一個新的台階。
脫胎換骨+輕裝上陣 ST新太(600728)迎接業績爆發時代
ST新太日前發布的2010年年報讓人眼前一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8億元,同比增長58.89%;實現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1432.08%。公司還表示,將在年報公告後,向上交所申請撤銷特別處理。這意味著繼去年成功「摘星」後,公司還將扔掉頭頂6年之久的帽子。
2010年,公司先後完成了股改和債務重整,業務經營全面走上正軌。去年9月8日,ST新太宣告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年報披露,債務重整凈收益為3.25億元,分擔債務重整費用後,債權人豁免債務收益為2.0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去年完成了股改,新鮮血液的注入為公司業績增長埋下伏筆。根據股改方案,公司第一大股東佳都集團贈送廣州高新供應鏈公司,第二大股東番禺通信管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贈送6000萬元現金。2010年6月9日股改方案實施,公司以總股本2.08億股為基礎,用資本公積金向控股股東佳都集團、第二大股東番禺通信、公司非流通股股東佳都信息每10股轉增5.5股,向股改方案實施日登記在冊的全體流通股股東每10股轉增9股。
脫胎換骨再加輕裝上陣,公司2010年末的凈資產和各項財務指標均達到近七年來最高水平。
2010年,公司多年在ICT增值服務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投入與競爭優勢開始釋放並得到回報。同時,公司主營業務從單一的電信增值服務業跨越性擴展到通信增值領域、公共安全領域、ICT服務領域等現代信息服務業三大領域,使公司業績和營業規模的可持續性大幅增長。
電信增值服務領域方面,公司積極將新技術融入3G增值業務服務中。合作方包括電信業三大巨頭,去年軟體及服務合同額逾億元,基於3G/NGN的新一代增值業務為公司傳統優勢業務帶來新的增長點。
公共安全領域方面,公司以廣州亞運會為契機,在視頻安防系統等新產品領域加大拓展力度並有斬獲。隨著我國安防產業市場需求的爆發,公司在安防領域高速增長勢頭值得關注。
ICT服務領域方面,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服務技術領域的軟體外包服務、雲計算產品應用服務、物聯網技術研發與運營服務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與多家世界領先廠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全資控股子公司廣州新太技術有限公司和高新供應鏈公司在ICT高端增值產品應用服務解決方案業務和一站式全球ICT產品、物流與金融供應鏈服務方面取得良好的業績與發展。
業務回歸正軌,公司開始加快拓展業務的步伐。2011年1月份,ST新太公告,擬定向增發募集資金逾4億元,主要用於投資移動互聯網業務平台的研發及行業應用推廣項目、新一代融合智能安防平台整體解決方案、雲計算IT服務外包項目和智能交通系統及行業解決方案的項目。
『捌』 01年時買的400股600728現在能有多少股了
600728從2001年到現在都沒有進行過送股或轉增的分紅方案,但是由於2009年由於要償還相關的債務,流通股股東(也就是你)每100股要向債權人支付6股進行債務清還,故此你2001年買入400股現在只剩餘376股(400-400*6/100)。
【2009-11-10】
S*ST新太(600728)重整收益有望達2億
停牌半年之久的S*ST新太(600728)日前發布公告,公司已於11月3日收到廣州市番禺區法院民事裁定書,批准了《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並終止新太科技重整程序。這標志著S*ST新太終於可以卸下困擾公司五年之久的債務包袱,輕裝上陣,重新走上正軌。
按照重整計劃,公司3.27億元的債務按不低於21.77%的比例進行清償,和寶碩股份、ST星美、ST長嶺等重整公司的方案一樣,新太科技的重整方案設計了股東的股份讓渡還債,非流通股股東讓渡9%的股權,共計讓渡11,435,416股;流通股股東讓渡6%的股權,共計讓渡4,867,215股。這部分股票劃轉並成功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及非流通股被拍賣後,按償付金額不足部分由公司補足,即可完成對債權人的債權償還工作。而按規定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後可以確認重整收益,新太科技至少會產生2億元的重整收益。
目前公司和管理人正在辦理有關股份劃轉的手續,重整計劃執行工作在廣州市中院與番禺區法院主持下正常進行當中。
業內分析人士則認為,如果伴隨著後續股東優質資產的持續注入,公司的資產質量將獲得提高,股東權益亦將獲得大幅提升,有助於充分保障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2007年底,廣州佳都集團有限公司和廣州市番禺通信管道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通過拍賣和受讓新太科技第二大股東遼漁集團股權,分別取得新太科技27.21%和14.64%的股權,成為新太科技第一大、第二大股東,佳都集團董事長劉偉則成為新太科技新的掌門人。
佳都集團為廣州成長起來的IT企業,2007財年業務營業額達150億元,其中ICT服務業務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番禺通信隸屬廣州市番禺區國資委,是番禺區信息中心下屬企業,主要從事通信管道業務、信息化規劃咨詢及通信交換設備、建築智能化工程等業務,擁有番禺區廣電業務經營資源和資產。
新太科技在2008扭虧為盈的基礎之上,2009年1-9月實現了盈利。
【2009-11-06】
S*ST新太(600728)重整計劃獲法院批准
S*ST新太今日公告,法院已經批准了公司的重整計劃,裁定終止公司重整程序。而由此公司的重整計劃也復出水面。
根據此前公布的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此次涉及股份總數約20818萬股,其中流通股為8112萬股,非流通股為12706萬股,非流通股股東、流通股股東分別讓渡其持有9%、6%股權,合計讓渡1630.26萬股。
根據債權申報情況,公司普通債權數額約為32186萬元,臨時普通債權數額為500萬元,總計約32686萬元。根據清償方案,普通債權組的各家債權人10萬元以下部分債權將獲得全額清償。而債權金額超過10萬元的12家債權人,對於其超出10萬元部分的債權,共計約32551萬元,按不低於21.77%的比例進行清償。
公司同時公布的經營方案稱,隨著債務問題的解決,公司將在保持原有電信語音增值業務、企業呼叫中心業務和視頻監控安防業務等三個領域市場份額的前提下,加緊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增強盈利能力。
公告稱,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待讓渡股票劃轉至管理人賬戶後,將盡快安排復牌,預計時間不超過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