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冶是不是全流通股票
❶ 601618中國中冶這只股票大家對於他有什麼見解
這個股票不建議你碰
短線確實有利可圖,機會大於風險
但是這么大的盤子,跌下來絕對比上漲快。
大盤最近都在震旦上行,如果哪天調整幅度加大,虧的風險就很大了
關鍵就是選股問題。如果一下幾點選股你都做到了,持股半年你沒有掙錢,你絕對可以過來罵我。
1 、必須 2-3億股的全流通個股,一般為了擴大范圍,我會限定在 5億股以下。
2 、股價絕對不能超過 15元, 7, 8, 9三個價位最好。
3 、市盈率小於 35倍,越低的優先。
4 、相對凈資產要高,股價有 10塊,凈資產就有 5塊了,這樣的東西叫凈資產高。
5 、凈資產收益率要高,例如:凈資產 5塊,每股收益 0.6元,凈資產收益率就是 12%。
6 、行業跟准政策(只做輔助參考),毛利率要高,一般限定在 30%以上 ,越高越好。
7 、中小板的優先、國資委旗下的中小板股優先、國資委旗下的上市公司里中小型的優先
❷ 現在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基本實現了股票全流通
你的基本定義是什麼?在2005年以前,A股市場的流通股比例是很小的,可能10%都不到,2005年股改後流通股的比例大大的增加了,但現在許多公司中還有所謂的大,小非存在,尤其是一些在近期上市且對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大公司;如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他們的大,小非還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為A股市場離全流通還很遙遠.
❸ 股票:中國中冶
中國中冶現在已經呈現底部背離現象,雖然上方壓力重重,但是一個月內必有一波上漲,放心拿著吧,都拿了那麼久了,解套的機會絕對有的。
❹ 中國中冶股票是不是創業板
中國中冶 601618 是屬於滬深300板塊的,創業板都是30開頭的,比如 300012 300687 這樣的
❺ 中國中冶是有色金屬的股票嗎
提起中國中冶,投資者一般就會想到工程承包;實際上,公司擁有四大業務板塊,包括工程承包、裝備製造、資源開發和房地產開發。
在資源開發方面,公司已經成功向上游發展采礦冶金業務,目前在海內外已經獲取大量礦權並處於開發建設中,其鐵、銅、鎳儲量均位居國內同類企業前列,是兩市名副其實的有色金屬礦業龍頭之一;同時強勢向新材料領域擴張,其多晶硅和鋼結構產量均居A 股上市公司第一。此外,公司旗下的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擁有稀土稀有金屬冶煉專長技術以及綜合利用和環保治理專利技術,將是稀土行業大整合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自媒體,網路「泰澤小謝」即可,謝謝支持!
❻ 中國中冶是好股票還是垃圾股票
垃圾,就是圈錢來了,才不會管股市的漲跌呢,股民賠錢誰管啊
❼ 中國中冶這股票到底前景如何,感覺後勁不大啊!
中國中冶長期不看好
葯業應該長短期都不錯。
❽ 中國中冶這個股票怎樣
中國中冶這只股票基本面業績還可以,但是總股本太大,流通股也很大的,總股本將近200個億,目前流通股有160多億,這類超級權重股的股性一般都很呆滯,無論今天市場有多少漲停或跌停,它們的波動都很小,比如工商銀行,中國石化之類的,無論是做長線投資,還是做短線投機,這類股票都最好不要碰,建議選擇流通盤2個億之內的中小盤比較好,流通盤小的股票股性很活躍,同時兼顧到基本面,只要業績好,盤子小,這樣的股票可以操作,但具體的進出位置就需要自己的實戰經驗了。
❾ 中國中冶股票是怎麼回事
三季度業績符合預期:中國中冶公告1-9月實現收入1446.5億元,同比增長5.4%;凈利潤24.9億元,EPS0.13元,同比增長17.8%,符合預期。3Q單季實現收入484.8億元,同比增長5.1%;凈利潤6.8元,同比增長7.4%,環比下降2.0%。收入穩健,資源板塊增長顯著。前三季度收入穩步增長,資源板塊增速最快,同比增長54.8%,其中瑞木鎳鈷礦達產率73%,減虧6.7億元,多晶硅滿產,減虧2.5億元;工程承包和裝備製造增速分別為7.8%和2.2%;僅房地產增速下降17.3%,與行業趨勢一致。從結構看,工程承包仍是核心業務,收入佔比81%,其次是地產9%,裝備製造5.2%,資源開發2.2%。費用率下降明顯,抵消毛利率下滑,凈利率提升。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0.4ppt至12.1%,主要因為轉型後非冶金類工程佔比較大,該板塊毛利率較低,今年又受到宏觀形勢影響,出現小幅下滑;地產板塊毛利率下滑也符合行業趨勢。三項費用率合計下降1ppt,其中財務和管理費用率分別降0.6/0.4ppt,營業費用率持平,顯示公司改善管理和負債結構的成果。凈利率提高0.2ppt至1.7%,其中3Q單季同比持平,環比小幅提高0.1ppt。發展趨勢:新簽訂單大幅增長,結構體現轉型發展。前三季度累計新簽訂單2434.5億元,大幅增長45.7%。從結構看體現公司轉型成果:非冶金訂單同比增97.1%,未來逐步轉換成收入後該業務佔比亦將提升;冶金工程新簽414億元,同比下滑25%,預計明年新環保法實施後來自鋼廠的節能環保訂單將明顯增多。改革方向明確。公司放緩收入規模增長,注重資產管理和盈利能力:1)資源板塊扭虧明顯,預計明年可實現盈利;2)地產退出高風險的三、四線城市,集中資源發展優勢區域;3)傳統冶金業務抓住環保節能機遇,重視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盈利預測調整:維持14/15年盈利預測40/55億元,對應EPS0.21/0.29元。估值與建議:當前A/H股價對應12x/7x14eP/E,公司積極推進改革和轉型,將戰略重點從規模轉移至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