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燕麥股票
『壹』 三主糧股票代碼
農業類股票
內蒙古三主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包頭市邦達興草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7年6月,是以專業交易市場為主的房地產開發公司。至1997年底,公司就已完成了鋼材市場市場、物流市場的建設。
內蒙古三主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元,總資產1.2億元,年燕麥生產加工能力4萬噸,可實現年銷售額10億元,是全球唯一一家生產經營全胚芽燕麥米公司。集燕麥種源繁育,推廣種植、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專注於燕麥的深加工研究和市場運營。三主糧致力於解決糧食安全生產、應對西部生態危機、調整農牧業生產結構、助益城市人口飲食健康、帶動農牧民脫貧增收、推動西部新農村和新牧區建設。內蒙古三主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四年的發展積累,八年的燕麥研究,取得了用市場經濟的手段解決農業產業經濟發展的成績。公司開發生產了核心產品燕麥米和附屬產品燕麥素,成為人們食療養生的健康主糧。
『貳』 燕谷坊集團在「中國燕麥故鄉」武川實踐的模式是什麼
燕谷坊集團在「中國燕麥故鄉」武川實踐的「企業+協會+科研單位+基地+農戶」模式
『叄』 中國燕麥種質資源的形態有什麼差別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燕麥科學家對中國燕麥種質資源的植物形態和農藝性狀進行了統一的觀察鑒定。鑒定結果表明,它們的形態和農藝性狀千差萬別,十分多樣,例如,株高一般100~120cm,最矮的只有53.2cm,最高的達175.4cm,最高與最矮的相差3倍多。成熟期有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特晚熟5類,北方最早熟類品種的生育期僅70d左右,而最晚熟的為120d,兩者相差50d。穗子形狀的類型分為周散型和側散型。周散型中還分為周鬆散型和周緊密型;側散型中也分為側鬆散型和側緊密型。稃殼顏色有白、黃、褐、紅、紫、黑色。芒性分無芒和有芒,芒的形態又分短芒和長芒,曲芒和直芒、粗芒和細芒。籽粒形狀有紡錘、橢圓、長筒、卵形。籽粒顏色有白、黃、褐、紅、黑色。籽粒的千粒重差別亦顯著,如裸燕麥品種的千粒重一般為15~25g,低者11~12g,高者32~35g;皮燕麥的千粒重比裸燕麥的高,大多數為20~30g,低者15g左右,極低者11~12g,高者35g左右,極高者達40g以上。
『肆』 燕麥生產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道數據統計,將1961—2000年世界和中國燕麥的種植面積、單產和總產按年代分別列入表5-3和表5-4。
表5-3世界燕麥1961—2000年各年代的種植面積、單產和總產
表5-4中國燕麥1961—2000年各年代種植面積、單產和總產
從表5-3可以看出,世界燕麥的種植面積在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逐年代遞減,90年代的面積僅為60年代的53%,幾乎減少了一半。單產的發展與種植面積正相反,是逐年代增加的趨勢,每10年分別增加278kg、122kg和493kg。總產量與種植面積的發展趨勢一致,90年代的總產僅為60年代的63%。
從表5-4不難看出,中國燕麥的種植面積、單產和總產的發展趨勢,雖然與世界的大致相似,但是不盡相同。種植面積總的發展趨勢是減少,80年代和90年代的種植面積約為60年代的35%,其中90年代後5年的平均年種植面積僅為383800hm2。單產是逐年代遞增,90年代比60年代幾乎增加了1倍。總產的發展總趨勢是減少,但是90年代有所回升,這主要是因為單產大幅度提高的結果。
『伍』 燕麥在中國的分布和產量情況怎麼樣
燕麥在中國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的海拔較高的冷涼地帶,如華北地區內蒙古土默特平原、陰山南北,山西省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晉西北高原、太行山和呂梁山,河北省張家口壩上等地。西北地區的甘肅省賀蘭山、六盤山南麓的定西、臨夏,青海省湟水、黃河流域的山區,陝西省秦嶺北麓、榆林、延安等地,新疆中西部,寧夏固原等地。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四川的大、小涼山和川北的甘孜、阿壩,以及雲南的高黎貢山等地。其次在長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浙江等省海拔較高地帶也有零星種植。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道數據統計,1996—2000年中國燕麥平均種植面積為383800hm2(在亞洲居第一位,在世界居第八位),單產為1927kg/hm2,總產為741200t。近年來,種植燕麥較多的省份是內蒙古、雲南和甘肅,其次是四川、河南、陝西、山西以及廣西、重慶、河北、湖南、江西、湖北和浙江(表5-2)。
表5-2中國燕麥主產省份的種植面積單位:hm2
河南省種植面積為3年平均數。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編,《中國農業統計資料》,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2000年。
『陸』 燕麥的主要產區在哪裡
燕麥別名:鈴鐺麥、有殼燕麥、香麥;燕麥是一種重要而優良的麥類飼料作物和糧食作物。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廣泛分布在世界的40多個國家。重要產區是歐洲的俄羅斯、烏克蘭、波蘭、芬蘭等;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亞洲的中國等。燕麥在世界禾穀類作物中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次於小麥、玉米、水稻、大麥和高粱,居第六位。據FAO報道,1996—2000年平均全世界燕麥種植面積為14238711平方hm,單產1958kg/平方hm,總產27846356t。其中種植面積上前三位的國家是俄羅斯(4927640平方hm,、加拿大(1494300平方hm、美國(1052424平方hm),中國居第九位。在國際上種植燕麥主要用作飼草飼料,其次為食用。
中國種植燕麥的歷史比較悠久,在《黃帝內經》(公元前500~前300)、《爾雅釋草》(公元前476~前221)等古籍中均有燕麥的記載。據此,我國種植燕麥已有2300~2500年的歷史。燕麥在中國的分布比較廣泛,以華北、西北和西南為主,其次在華中、華東、東北,青藏高原也有種植。因為我國燕麥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形成了比較豐富的種質資源的多樣性。1996—2000年中國燕麥平均種植面積為383800平方hm(居亞洲第一位),單產為1927kg/平方hm,總產741200t。目前,我國種植燕麥較多的省區是內蒙古、甘肅、雲南、四川等地,其次是陝西、山西、河南、廣西、重慶、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和浙江。燕麥為優等飼料作物,各種家畜、家禽均喜食。隨著畜牧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農區、半農半牧區畜禽數量的增長,人工飼料基地的不斷擴大,燕麥的種植面積及其產業化相應得到較大的發展。
『柒』 中國燕麥品種是怎樣演變的
中國種植燕麥的歷史雖有2000多年,但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生產上種植的幾乎都是農家(地方)品種。這些農家品種多種植在冷涼、乾旱、土壤貧瘠的各個生態區,經過長期自然和人工選擇形成了獨自的特點,如早熟、抗旱、多花多實等。然而,農家品種的莖稈細軟,不抗倒伏,籽粒較小,產量較低。50~60年代開始了國內品種的收集整理和國外品種的引進鑒定,並開展了系統選育和聯合區域試驗,評選出優良品種三分三(山西省五寨地方品種)、華北2號(ВИР1998)、華北1號(山西省李家場地方品種)。70年代區域試驗又評選出永492(小46-5即法國的Nuprime)、73-7(加拿大的Ot-195)、376-39(壩選3號即匈牙利的1-6-800)等。與此同時,開展雜交育種,主要採用國內裸燕麥品種與國外引進裸燕麥品種雜交,從70年代初開始了皮、裸燕麥的雜交育種,陸續選育出裸燕麥新品種推廣,使我國燕麥單產大幅度增加。
『捌』 中國燕麥品種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燕麥品種在本地自然條件下,形成了獨具的特點,如裸粒型多、早熟、多花多實、抗旱。
1.裸粒型多
中國自古以來主要種植裸燕麥,是主產區的重要糧食作物。因此,中國燕麥品種中絕大多數是裸粒型。國內的燕麥種質資源共2187份,其中裸燕麥1901份,占總數的86.9%。而國外引進的共1015份,其中裸燕麥36份,只佔國外資源總數的3.5%。
2.早熟
中國燕麥品種的早熟性亦很突出,現舉兩例鑒定結果就可充分證明。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在北京市,對國內外540份皮燕麥、475份裸燕麥進行了鑒定,鑒定結果表明,皮燕麥中,國內的屬極早熟的(生育期75d以下)有43份,而國外的僅有1份;裸燕麥中,國內的屬早熟和極早熟的20份,而國外的28份均為中熟和晚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對國外500份皮燕麥和國內140份皮燕麥、450份裸燕麥進行了鑒定,其中國外的早熟品種僅2份,佔0.2%;而國內的皮燕麥早熟品種占皮燕麥總數的30%以上,裸燕麥早熟品種占裸燕麥總數的10%。中國皮燕麥極早熟品種的生育期僅60多d,如青海黃皮(57)為64d,青海紅燕麥66d,青海黑珠68d。
3.多花、多實
一般裸燕麥小穗的花數和結實粒數比皮燕麥多,裸燕麥每小穗有小花3~8朵,多者可達5~11朵,而皮燕麥只有2~3朵。多花、多實是中國裸燕麥的顯著特點,如廣靈小裸燕麥的主穗小穗數12.1個,小穗粒數4.6個;雁紅10號的小穗數20個,小穗粒數3.7個;神池大裸燕麥小穗數17.1個,小穗結實3.0個;陝西安康地區旬陽、鎮平、平利一帶的裸燕麥主穗小穗數達50~70多個,穗粒數60~120粒。
4.抗旱
中國種植燕麥的地區基本上沒有灌溉條件,燕麥品種經長期的乾旱選擇形成了較強的抗旱性。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於1981年,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黃塔鄉對1082份燕麥種質資源進行了鑒定,該地區當年遇到了百年沒有的特大乾旱,6月份3次測定土壤含水量,結果是0~20cm土層含水量為3%,20~40cm土層含水量為5%,40~60cm土層含水量為10%;而7月份又基本沒有降中雨。在這種乾旱條件下,大部分材料不能抽穗,但仍有200多份材料能抽穗,它們大都為國內材料,其中抗旱性很強的有79份,如山西省臨縣的小裸燕麥、內蒙古化德縣的小裸燕麥等;有一部分植株雖已萎蔫,但7月初降雨後仍能恢復生長發育,只是比正常條件下的生育期延長,推遲了成熟。
『玖』 從「中國燕麥故鄉」是指哪裡
武川縣是中國的燕麥故鄉,也是中國的帝王之鄉。
『拾』 中國燕麥的品種是怎樣演變來的
中國種植燕麥已有2100~2300年的歷史。燕麥在中國的分布較廣泛。由於地區間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農業條件都相差較大,因此,中國燕麥經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形成了比較豐富的種質資源。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種質信息室統計,截止2000年入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的資源共3202份,其中皮燕麥1265份,裸燕麥1937份。
中國燕麥具有較豐富的多樣性,可依據生態類型差異顯著和植物形態及農藝性狀的千差萬別來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