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股票
Ⅰ 中科微至普通人能入股嗎
不可以的。中科院微電子所(全稱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系一家專門從事微電子領域研究與開發的國立研究機構,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中國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事業的開創者與開拓者。
2016年,中科院微電子所決定通過旗下的中科微投參與設立微至有限(中科微至的前身),以其擁有的3項專利作價150萬元來認繳150萬元注冊資本;自然人李功燕、姚亞娟、朱壹分別以貨幣資金出資了740萬元、60萬元和50萬元。2020年3月,公司整體變更為了股份有限公司。
由於中科院微電子所與公司在人員、技術、業務拓展等方面存在關聯,其因此也被認定為是中科微至的間接控股股東。 在上述出資的自然人當中,李功燕系中科微至的實際控制人。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李功燕直接持有公司20.08%的股權,並通過微至源創、群創眾達間接控制27.38%、20.08%的股權,合計控制中科微至67.54%的股權。
拓展資料:
公司的這位實控人,身上也帶有著中科院微電子所的「烙印」。 公開信息顯示,2008年至2010年,李功燕曾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10年8月至今歷任中科院微電子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中科院微電子所智能製造電子研發中心主任、智能物流裝備系統工程實驗室主任。 還需指出的是,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中科院微電子所共有包括公司實控人李功燕在內的5名人員在中科微至兼職工作,其人事關系保留在中科院微電子所。其中,李功燕已向中科院微電子所申請辭職。
招股書顯示,中科微至2017、2018和2019年及2020年1-9月分別實現營收1.53億元、3.25億元和7.51億元及6.0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21.75%。凈利潤分別為0.26億元、0.43億元、1.34億元及0.77億元。其中,2019年凈利潤同比增長達211.63%。
Ⅱ 股價11.09的晶元股份是哪支
晶元龍頭股有哪些股票 晶元龍頭股一覽表 下面就由小編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匯頂科技,603160,公司主要產品為電容觸控晶元和指紋識別晶元,除此之外為固定電話晶元產品。
兆易創新,603986,公司是目前中國大陸領先的快閃記憶體晶元設計企業
捷捷微電,300623,公司專業從事功率半導體晶元和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綜藝股份,600770,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江蘇綜藝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同投資創辦的,主營為晶元設計及應用
通富微電,002156,公司為獨立封裝測試廠家,面向境內外半導體企業提供IC封裝測試服務,是國內目前唯一實現高端封裝測試技術MCM,MEMS量化生產封裝測試廠家。
盈方微,000670,主營晶元類業務,國內領先的SoC晶元設計企業,業務包括移動智能終端、智慧家庭及車聯網等領域的晶元設計與軟體開發方面的研發。
北京君正,300223,2017年公司推出了H.265的晶元產品,完成了XBurst2CPU核的設計、優化和相關的驗證工作,基於Xburst2CPU的晶元產品研發完成,並進行了樣片投產。
士蘭微,600460,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IDM廠商,在功率器件、模擬電路、感測器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已掌握和擁有的技術可從事中高端產品的開發,核心技術在中國同行業中處於較高水平
國民技術,300077,國內信息技術安全IC設計行業領軍者,擁有「通信介面 加密演算法 計算模塊」的架構傳承,提供金融信息安全通用解決方案,產品涉及安全主控晶元、智能卡晶元、可信計算等整體解決方案
兆日科技,300333,是業內領先的可信計算安全晶元研發和生產商,在可信晶元領域積累了技術和客戶等多重優勢。
紫光國微,002049,國內智能卡晶元的龍頭公司,公司二代身份證晶元、電信SIM卡系列晶元、金融支付類智能卡晶元等核心產品技術水平居於國內領先地位
華微電子,600360,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的設計研發、晶元加工及封裝業務,功率半導體器件龍頭。2018年1月披露配股募資預案,擬募資不超10億元,全部用於新型電力電子器件基地項目(二期)的建設。
長電科技,600584,封測絕對龍頭,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傢具有RF-SIM卡封裝技術的廠商。【回答】
股價隨著每天的股市交易都有漲跌,你這個11.09,你要說的是昨天閑市時的價格嗎?【回答】
Ⅲ A股市場上有關電子晶元技術開發的股票有哪些
電子晶元開發概念股:
1、綜藝股份(600770),2002年8月,公司出資4900萬元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等科研開發機構共同投資成立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並持股49%成為第一大股東。2002年9月,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成功開發出國內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通用CPU晶元「龍芯一號」;2002年12月,由中科院計算所、海爾集團、長城集團長軟公司、中軟股份、中科紅旗、曙光集團、神州龍芯等國內七大豪門聯手發起的「龍芯聯盟」正式成立; 2003年12月20日,中科院宣布將在04年6月研發出「實際性能與英特爾奔騰4CPU水平相當的「龍芯2號」。
2、大唐電信(600198),大股東大唐集團開發的TD-SCDMA標准成為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三大標准之一,在目前整個電信行業面臨重組和突破的前景下,大唐電信面臨著新一輪發展機遇。公司控股85%的大唐微電子也正成為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貢獻的利潤已佔到主營利潤的52%,2002年該公司就實現凈利潤3800萬元,其開發的SIM卡和UIM卡成為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指定用卡,而公司與美國新思科技、上海中芯國際等共同開發的手機核心晶元平台將在2004年上半年投入試商用,2004年第三季度進入批量生產,在目前手機用戶大量增長以及未來3G手機晶元等方面發展前景廣闊。大唐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2003年銷售額達到了6.2億元,與2002年相比增長了199.0%,成為2003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一個亮點
3、清華同方(600100),公司控股51%的清華同方微電子依託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的雄厚技術基礎,致力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C卡集成電路晶元的設計、研發及產業化,在數字晶元方面具備的技術優勢也相當明顯,和大唐微電子一起入選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晶元的設計廠商。
4、上海科技(600608),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江蘇意源科技有限公司相繼投資設立了蘇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創奇信息安全晶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明證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基地有限公司等。其中,蘇州國芯作為國家信息部選定的企業,在國家信息部的牽頭下,於2001年8月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簽約,由摩托羅拉公司無償轉讓32位RISC微處理器技術。
2003年2月26日,中國首個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漢芯一號」DSP晶元在上海經過了技術鑒定。負責「漢芯一號」研製的上海交大晶元與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陳進的另一個身份是上海交大創奇(上海科技控股子公司)總經理。江蘇意源董事長鄭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32位DSP是交大研究中心和交大創奇聯合開發,而16位DSP是由研究中心開發,交大創奇負責產業化。」2003年 4月底,交大創奇將與廣東、深圳兩家廠商簽約,供應量達百萬片。此外,創奇還為台灣的企業大量定製「漢芯」,已接到一廠家30萬片的訂單。
Ⅳ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是什麼性質的
中科院下屬從事微電子技術研究的科研機構。
http://ke..com/view/729735.htm#1
應該算國有的。
Ⅳ 中科院的微電子研究所在國內微電子領域怎麼樣
首先申明我本人不是微電子所的,但我有同學曾經保送微電子所的研究生,據我所知,微電子所是中科院系統中微電子方面最好的研究所,實力很強,師資和設備也都很好,最重要的是一般中科院系統給研究生的待遇都要比高校高出許多,就全國范圍來看,微電子領域最出名的就算中科院和復旦了(這是成都電子科大的一個老師這樣認為的),但中科院從事微電子方面的研究所很多,力量相對分散,半導體所、微系統所等都從事微電子方面的研究,而且一般中科院的研究生都是要求讀博士的,復旦大學的微電子出名很早,社會影響較大,同時又有全國唯一的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不過研究生的待遇相對中科院來說就低很多,現在一般也就一個月幾百塊錢,所以中科院微電子所和復旦是各有利弊,就看樓主的選擇了,不推薦中科院系統中除了微電子所以外的其他從事微電子研究的研究院所。
Ⅵ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怎麼樣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前身原中國科學院109廠成立於1958年,1986年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微電子學部加入,合並為中國科學院微電子中心,2003年9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微電子研究所是一所專門從事微電子領域研究與開發的國立研究機構,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技術總體和中國科學院EDA中心的依託單位。微電子研究所現有11個研究室,在職員工742人,科研與專業技術人員628人(其中科學院院士2名,高級研究人員179名)。設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在讀研究生328人。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歷史輝煌,1958年,因研製「兩彈一星」和高頻晶體管計算機,微電子研究所的前身中國科學院109廠應運而生,並先後為我國第一台鍺晶體管計算機——「109乙機」研製出合格的半導體晶體管;為我國第一台硅晶體管計算機——「109丙機」研究生產了硅平面晶體管,提供了半導體器件;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提供了半導體晶體管;為我國首台1000萬次/秒的晶體管計算機757機承擔全部集成電路的研製生產任務。在幾十年的變革與發展歷史中,微電子研究所幾代科技工作者為中國微電子技術與產業的發展付出了持續不懈的艱苦努力。承擔並完成了上百項國家科研任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中國微電子技術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秉承「惟精惟一、求是求新」的辦所精神,確立了當前的辦所方針和發展目標;打造現代化的高技術研究機構。面向國家在微電子領域的戰略需求,加強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承擔重點科技攻關與產品開發;面向產業發展需求,建設開放平台,通過全方位合作積極推進成果的應用開發和產業化;拓展前沿技術與基礎研究領域,發展交叉學科方向,成為我國IC技術和產業領域一個技術創新基地和高素質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為促進國家微電子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多年來,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與國內外眾多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與交流,在中國微電子領域擁有廣泛的影響。為直接服務於社會,微電子研究所還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通過技術服務、成果轉讓和產品銷售面向市場,進行成果轉化。1998年4月、2002年6月微電子研究所分別通過了ISO9002及ISO9001(2000版)質量體系認證。
Ⅶ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是中國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事業的開創者與開拓者。
成立時間:1986-01-16
工商注冊號:事證第110000000143號
企業類型:事業法人
Ⅷ 中科院概念股有哪些
1、德爾未來(002631)
德爾未來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12月02日在蘇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汝繼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整體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等。
2、中鋼國際(000928)
隨著中鋼集團國際化經營戰略的不斷推進,中鋼國際控股將逐漸吸收中鋼集團其他海外機構業務和資產,逐步成為中鋼集團實施國際化經營和全球化運作的重要戰略平台。
3、道氏技術(300409)
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於2007年09月21日在江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榮繼華,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色釉料及原輔料等。
4、東旭光電(000413)
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石家莊寶石電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石A)成立於1992年,199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國內最大的集液晶玻璃基板裝備製造、技術研發及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5、 華麗家族(600503)
華麗家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10月18日,注冊地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瞿溪路968弄1號202室,法人代表為李榮強。經營范圍包括股權投資管理,實業投資,投資咨詢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