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國衛通和北斗星通
A. 北斗三號股票有哪些
北斗三號股票包括:海格通信002465、北斗星通002151、振芯科技300101、天奧電子002935。
1、海格通信
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學城,是520戶國家重點企業集團、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之一的廣州無線電集團的主要成員企業。
2、北斗星通
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以推動北斗產業化應用、助力導航產業發展為己任,為全球用戶提供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
3、振芯科技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3年6月12日在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莫曉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設計、開發、銷售集成電路、微波組件及相關電子器件等。
4、天奧電子
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1月4日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徐建平,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子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B. 北斗導航最受益的股票有哪些
第一為高端製造業,包括導航晶元和模塊、多種多樣的通信晶元和模塊、接收機組件、顯示器件與整機集成等。主要上市公司有:中國衛星(600118)、北斗星通(002151)、國騰電子(300101)、海格通信(002465)、合眾思壯(002383)、華力創通(300045)、四川九洲 (000801)、江蘇三友(002044)等;
第二為軟體業,包括系統類軟體、導航定位授時軟體、地圖引擎與各種嵌入式應用軟體等。主要上市公司有:超圖軟體(300036)、合眾思壯(002383)等;
第三為與導航相關的現代服務業。主要上市公司有:啟明信息(002232)、四維圖新(002405)、中海達(300177)等;
第四為綜合數據業。主要上市公司有:航天科技(000901)、合眾思壯(002383)等。
在北斗產業成長初期,上游產業鏈中的晶元和終端設備提供商將擁有行業話語權,國騰電子(300101)、北斗星通(002151)、合眾思壯 (002383)等主營晶元及導航終端的企業受益最大。而隨著下游應用推廣,用戶數大幅增長和規模效應加強,行業話語權將逐漸轉移到下游服務提供商。
GNSS產業未來5-10年的成長將蘊含於把握住以下四大核心趨勢的企業中:單一GPS系統向多系統轉變,如北斗星通、國騰電子、GNSS與GIS加速相互促進融合的超圖軟體(300036),GNSS與移動通信、互聯網、汽車的結合的啟明信息(002232)、四維圖新(002405),以及產品應用向服務轉變的如合眾思壯、中海達(300177)。
北斗導航衛星相關概念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中國衛星(600118):發射提速的衛星研發製造壟斷性龍頭
北斗星通(002151):導航應用領域的龍頭、並正在研發北斗SOC 晶元
航天電子(600879):為衛星產品配套使用地各種電連接器、繼電器、電子儀器設備、 電纜網及開關設備。
C. 關於北斗星通股票的分析
可以說,這個股票能漲到現在這個位置,泡沫是相當的大。
保險,基金,機構都不大喜歡這種股票,因為風險太大。
只有游資進入博傻,看誰接最後一棒。建議還是見好就收吧。
D. 北斗導航衛星相關概念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華力創通公司、合眾思壯、振芯科技、中海達等。
1、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2009年4月,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重組基礎電信業務正式並入中國電信;衛星通訊業務並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從事衛星運行服務業的核心專業子公司。
緊緊圍繞構建航天科技工業新體系的發展戰略,中國衛通確立了構建天地一體衛星運營服務體系,成為服務水平和品牌價值高、國際化競爭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強,亞洲第一、國際一流的衛星綜合信息服務企業的發展目標,發展固定衛星服務、數字發行服務和衛星通信網路服務三大業務。
2、華力創通公司
華力創通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嵌入式實時系統技術領域的公司之一。華力創通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從事基於計算機技術的模擬測試系統及其相關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重點服務於中國的國防軍工領域,為中國國防及相關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裝備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提供模擬技術產品和服務。
3、合眾思壯
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衛星導航定位領域企業,技術涵蓋GPS、GLONASS、北斗及多系統組合導航定位,主營北斗高精度、北斗移動互聯 和時空信息應用三大板塊 ,不斷深化中國精度、中國位置、中國時間三大時空平台產品的應用。
4、振芯科技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06月12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設計、開發、銷售集成電路、微波組件及相關電子器件等。公司擁有視頻圖像領域雄厚的技術實力,以「視頻監控-智能安防」為發展戰略,致力於為國內安防監控行業的用.
5、中海達
中海達全名廣州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領域第一家上市企業。
公司以"創中國GNSS第一品牌"為目標,定位於做"中國GNSS專家",始終引領中國GNSS行業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是中國GNSS產業的領軍企業。公司穩居國內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以創 "國際一流GNSS品牌"為己任。
E. 新風口衛星互聯網:戰火早已熊熊燃燒
4月20日,衛星互聯網首次被明確列入「新基建」的范圍之內。
互聯網,人們很熟悉,但是加上衛星二字,就變得難以理解。其實衛星互聯網,指的是利用大量的衛星組成通訊網路,利用衛星通信覆蓋面廣、容量大、不受地域影響等優勢,有效解決邊遠、分散地區以及空中、海上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問題。
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和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一同構成了新型的信息基礎設施,也就是所謂的「新基建」。 搭上「新基建」順風車的衛星互聯網,也成為了一個不小的風口。
新基建風口
新基建的春風猛烈,也為衛星互聯網這個風口帶來了一陣不小的春風。
在政府的新聞發布會結束之後,當日下午衛星互聯網概念股走強,多家相關公司股票股價上漲。截至當天收盤,中國衛通漲停,中國衛星上漲7.83%,華力創通上漲5.25%,北斗星通上漲4.5%。此外,航天信息、四維圖新、航天電子、航天發展均有小幅上漲。
衛星通信是目前僅有的可同時實現抗毀性強、覆蓋范圍廣、部署快速靈活、傳輸容量大、性能穩定可靠、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的通信技術。衛星通信可以實現有線電話網和地面移動通信網均無法實現的廣域無縫隙覆蓋,尤其適用於傳統陸地通信不宜覆蓋的地區。
對於廣大低業務密度地區與通信基礎設施嚴重缺失地區人口來說,搭建衛星互聯網基礎設施來使其接入全球互聯網是核心解決方案之一。而根據聯合國披露的關於全球互聯網接入數據顯示,全球有49%的人口依然未進入互聯網世界。
可想而知,如果衛星互聯網真的可以將這近一半地球人口開發成其用戶,將會取得何等的收益。
而衛星互聯網的這種覆蓋率剛好和即將商用的5G實現互補。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區,5G保證了大量用戶同時使用的高速網路,而在5G覆蓋較少的偏遠地區,諸如大海、沙漠、林區等人煙罕至的地區,衛星互聯網確保了區域之中用戶的網路使用。
衛星互聯網:商業沃土
廣袤的太空不再是一片神秘空間,而是一片商業沃土。
2019年,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營業總收入總和為1.41萬億元。按照「太空狂人」馬斯克推出的「星鏈」系統客戶約占傳統電信用戶的3%—4%比例來估算,未來我國衛星互聯網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420—560億元。
當然,衛星互聯網也將為全產業鏈提供投資機會,從衛星製造到火箭發射,每一個細分行業都充滿了商機。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主要由衛星製造及火箭發射、地面基站及終端設備和衛星通信運營三部分。按照美國衛星協會(SIA)的預測,三部分的市場規模佔比約為7.5%、44.6%和47.9%。
因此,與衛星製造和火箭發射相關的公司將首先受益,與終端設備和衛星通信運營相關的公司將在後期受益,但市場空間更大。
根據天風證券預估,我國衛星互聯網年產值將有望於2028年達到0.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衛星製造年產值403.62億元,火箭發射年產值180.7億元,地面設備1716.1億元,衛星應用1733.9億元。
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的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全球航天經濟規模已經到達3600億美元。不難看出,未來在這方面的市場仍然有十分巨大的發展潛力。
當然,如此巨大的市場中,早已經是風起雲涌。
率先發力的國外 科技 巨頭
雖然人類出生在地球、生長在地球,但是人類的眼光卻不僅僅局限於地球。
馬斯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15年,馬斯克正式提出「星鏈計劃」 ,計劃將在2019-2024年間發射約1.2萬顆衛星組成「星鏈」網路,並在全球范圍內提供低成本的互聯網服務。
2019年5月,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用獵鷹9號火箭將「星鏈計劃」首批60顆衛星送入軌道。截至2020年3月,SpaceX已成功將第六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根據報道,SpaceX今後將計劃每兩周發射一批衛星,以完善其「星鏈計劃」。
雖然與計劃的1.2萬顆衛星相比,已經發射的180顆衛星僅僅是九牛一毛,但這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商業衛星 星座 。
此外,OneWeb公司作為星鏈計劃的主要競爭對手,其造星能力也不容小覷。
OneWeb公司聲稱,它是第一個利用商業化和批量生產技術大大降低衛星生產時間和成本的公司。相比於行業內製造每顆衛星一般需要12—18個月的速度,OneWeb衛星公司的衛星製造速度高達每天2顆。
同樣發力衛星的還有亞馬遜。其「柯伊伯項目」計劃將3236顆衛星發射入軌,並為全球提供低延遲、高速度的太空互聯網服務。盡管亞馬遜官方還沒有表示何時發射其第一顆柯伊伯衛星,但根據亞馬遜向國際電信聯盟申請了為期7年的頻段來看,衛星升空指日可待。
而根據彭博社的報道,蘋果公司也正在研發衛星網路技術,試圖找到將數據(如互聯網連接)直接傳輸到其設備上的方法。報道中提及,蘋果已經擁有約12名相關行業的工程師,預計五年內部署其成果。
無論是SpaceX還是OneWeb,或者是亞馬遜和蘋果,他們早已經瞄準了廣袤無垠的太空,正在或是已經建設了其衛星互聯網體系。這也讓他們捷足先登,搶佔了市場。
窮追不舍的國內企業
當然,仰望星空的不只是馬斯克他們,在國內,依舊有不少的企業將目光匯聚在了頭頂的那片天空。
盡管在衛星互聯網這個賽道中,相比於美國的建設進度,中國落後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但目前兩國仍然同處於第一梯隊。
央企集團方面,早在2015年中國航天 科技 和中國航天科工就分別提出自己的低軌通信項目「鴻雁 星座 」和「虹雲工程」。這兩項工程均在2018年底發射了自己的首顆驗證衛星。
鴻雁 星座 計劃由300顆低軌道小衛星及全球數據業務處理中心組成,可以為用戶提供全球實時數據通信和綜合信息服務。虹雲工程計劃發射156顆衛星,計劃組成一個星載寬頻全球移動互聯網路。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航天 科技 下屬的上市公司中國衛通,作為一家從事衛星運營服務的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衛星通信運營企業。
除了這些「國家隊」之外,同樣發力的還有民營航天公司。
2020年1月16日,銀河航天成功發射其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頻通信衛星,該衛星可通過衛星終端為用戶提供寬頻通信服務。九天微星則計劃用72顆衛星,構建低軌物聯網 星座 。按照計劃,九天微星的物聯網衛星 星座 ,將在2022年前完成部署。
而 汽車 企業吉利 科技 旗下的時空道宇公司,也著手招聘火箭工程師,預備涉足火箭領域。並得到了吉利 汽車 集團副總裁楊學良的證實。
雖然我國對商業衛星產業規劃及低軌小衛星組網技術的 探索 起步相對較晚,但目前國企和民營衛星 星座 計劃整體呈現出更加多樣化和多點位的格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起步晚的不足。
衛星互聯網早已是一片紅海
不難看出,這一片風起雲涌的市場,早已不是一片藍海。但是身處「新基建」的風頭浪尖之上,難免會有人被熱情沖昏頭腦,失去理智。
事實上,所謂太空互聯網或者衛星互聯網並非是一個新興概念。在上世紀90年代,摩托羅拉就推出了由11條軌道、每條軌道7顆衛星組成的低軌移動衛星通信系統——銥星計劃。其理念和如今的衛星互聯網計劃別無二致,都是通過衛星網路來保證通信。
但是銥星計劃本身的優勢並沒有掩蓋掉高昂成本帶來的劣勢。在銥星計劃還沒有完成衛星網路布局的時候,通信運營商已經實現了蜂窩移動通信的全覆蓋,在加上網速的提升和費用的下降,直接讓銥星公司在本世紀初宣布破產。
同樣深陷破產危機的還有之前提及的OneWeb公司。在疫情影響之下,OneWeb正在考慮申請破產,以解決在應對高成本和激烈競爭之時出現的資金短缺問題。
不難看出,成本問題依舊是衛星互聯網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此外,盡管發展潛力巨大,但是想在市場中保持一席之地,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還有如何在競爭中生存。
衛星這種硬 科技 行業,需要的不是噱頭和風向,而是 科技 含量和技術壁壘。這片市場早已被頭部玩家占據,如果不能確保自身的 科技 實力和差異化競爭能力,僅僅將衛星互聯網作為噱頭,那還是遠離這個行業為妙。
新風口的風很大,未來的市場也同樣巨大,衛星互聯網更是不可否認的未來趨勢。但這個行業並非想像中的藍海一片,市場中的競爭依舊十分劇烈。新基建的確吹來了春風,但是能不能順勢而上,需要的卻是更加基礎的實力。
F. 衛星股票有哪些龍頭
華力創通(股票代碼300045)北京華力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覆蓋了衛星應用、模擬測試、雷達信號處理、無人系統、軌道交通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向用戶提供先進的技術、產品、系統解決方案及服務。
北斗星通(股票代碼002151)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產品、基於位置的信息系統應用和基於位置的運營服務業務,形成了"產品系統應用運營服務"的經營模式。
多倫科技(股票代碼603528)南京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智能交通領域的多元化發展,圍繞技術創新和科技強警的主線開拓產品
中國衛星(股票代碼600118)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主營衛星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銷*;衛星應用技術綜合信息服務等業務。
海格通信(股票代碼002465)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通信設備、導航設備的研製、生產、銷*和服務。公司主要產品為軍用通信設備、導航設備。
天奧電子(股票代碼002935)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時間頻率產品、北斗衛星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時間頻率產品包括頻率系列產品和時間同步系列產品兩類:其中頻率系列產品通過產生和處理頻率信號,生成電子設備和系統所需的各種頻率信號
合眾思壯(股票代碼002383)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北斗導航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多年來始終堅持以北斗高精度應用為主營業務方向,面向行業市場提供北斗高精度產品服務和時空信息「雲+端」全方位行業解決方案。
中海達(股票代碼300177)廣州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NSS)軟硬體產品的研發、生產。
華測導航(股票代碼300627)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北斗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相關軟硬體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為行業客戶提供數據應用及系統解決方案,為中國北斗高精度衛星導航領域領先企業之一。
天銀機電(股票代碼300342)公司已連續多年獲得華意壓縮以及加西貝拉授予的「年度優秀供應商」榮譽獎項,並且已經成為恩布拉科全球20家戰略合作夥伴之一,成為這家全球最大的冰箱壓縮機生產廠商的零部件供應商之一。
G. 北斗星通股票為什麼不漲
北斗星通股票不漲的可能原因有:公司業績一般、看好的散戶太多等。
北斗星通股價不漲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公司的業績一般,三季報凈利潤同比下滑94.68%.第二,三季報股東戶數增多,說明籌碼分散了。從技術面看,該股是大箱體震盪走勢,24.90元附近就是箱體的上沿,今日最高24.77元沖高回落就是箱體上沿遇阻的。操作建議,明日盤中逢高退出觀望,後市突破25元回踩有效再進場。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2)北斗星通不漲的原因是看好的散戶太多,個個都等著抬轎,股東共17多萬戶,要磨3年以後股東戶數減少到1.7萬戶才有可能起飛。
拓展資料:
1.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重要性不必多說,以前都是GPS的天下,現在北斗也逐步開始民用搶市場,戰略意義突出。
2.股票買賣的具體流程:
1)計算好您所想要買入股票的金額(考慮手續費)
2)將綁定券商的銀行卡上的錢轉入到證券賬戶里
3)在軟體中,買股票欄輸入股票代碼、價格委託,要買入的股票數量,點買入、確定即可。
3.買股票的注意事項:
1)上市公司與基本面分折時一定要善於識別真偽,用火眼金晴來防止上當受騙。
2)股市中重視基本面和技術面是二大派別各有其詞,其實應該是基本要好,一定要有技術面支撐(基本面+技術面)才是好股票。
3)技術面就是說要買入趨勢向上的股票,因為趨勢線是一切的一切,趨勢上就是股價在上升通道,可能受消息面等影響或主力震倉洗盤,使股票有回落,但總趨勢向上。因為上升中的股票走勢是上升、回襠再上升。
4)股價在下降中的股票受利好利多的沖擊,股票會回升,或主力誘多騙錢,但股價還會繼續下跌,因為走勢決定它一切,那就是下跌、回升再下跌。
H. 中國衛星和北斗星通是什麼關系
中國衛星和北斗星通都是北斗系統概念股,其中中國衛星注重於衛星研製及衛星應用,兼具軍工概念,北斗星通是衛星導航定位龍頭,北斗概念更純正,直接服務北斗衛星定位系統。
中國衛星(600118)是真正意義上的軍工概念股,小衛星研製、衛星商業應用等令公司的航天主業十分突出,壟斷優勢明顯。隨著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組網,公司有望直接受益,採用 OEM 方式進行生產,專注於晶元設計。
北斗星通(002151)國內衛星導航定位領域的領軍者,服務於我國自主開發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相比GPS北斗具有抗電磁干擾和攻擊,實現無源定位等優勢.未來2 年將發射10 顆左右。我國導航產業有望藉助北斗系統實現跨越發展。
I. 中國衛星和北斗星通是什麼關系
北斗星通是中國衛星的領軍者。
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斗星通」)成立於2000年,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以推動北斗產業化應用、助力導航產業發展為己任,為全球用戶提供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
如今北斗星通已成為一家總資產超60億元,員工人數逾4000人的國際化產業集團,形成了基礎產品、汽車電子、國防業務、行業應用及運營服務四大業務板塊。
(9)股票中國衛通和北斗星通擴展閱讀:
北斗星通公司是首批獲得授權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分理服務單位,專致力於衛星導航定位事業。
以其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對北斗系統的深刻理解,著力探討推動北斗一號系統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從市場引導、需求分析、產品供應、系統集成、運營服務、技術咨詢服務等方面為用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GNSS衛星導航定位產品業務、板卡系列產品、接收機系列產品、軟體系列產品、產品配置方案、星站差分產品、GPS天線及附件、測姿產品線、GNSS模擬器系列產品、北斗導航產品。
J. 什麼是低軌衛星概念股
低軌衛星概念股就是為低軌道衛星出現後的一支概念性的股票。低軌道通信衛星(即低軌通信衛星)上升為國家戰略,低軌通信衛星概念股成2020年最佳投資機會之一。
A股中,低軌通信衛星概念股相關龍頭公司主要有: 中國衛星(600118)、北斗星通(002151)、中國衛通(601698)、航天科技(000901)、振芯科技(300101)、四創電子(600990)、合眾思壯(002383)、超圖軟體(300036)、航天電子(600879)、天銀機電(300342)、華力創通(300045)。
拓展資料:
航空天信息產業的主要基礎設施是衛星,低軌衛星通信網路的建設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一方面通信、導航和遙感三大衛星系統獨立運作的模式已逐漸不再適應2022年高效利用空間資源的宗旨與需求,「通導遙」一體空天信息網路市場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隨著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和各類新興技術的普及,我國對空天信息也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
低軌衛星通信網路恰逢其時。首先,低軌衛星通信所需的技術支持已逐步完善,科技的發展,使得掉線率、通信網速等困擾早期銥星系統的技術問題被有效解決,為低軌衛星通信的普及應用掃清了障礙。
其次,衛星製造成本和火箭發射成本在逐步降低,隨著同一型號的衛星製造數量上升,單個衛星的研發成本會得到有效平攤而大幅降低,以SpaceX為代表的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也突飛猛進,從Star-link的幾批已成功入軌的衛星看,該系統衛星的製造和發射成本已大幅降低,未來還有繼續降低的空間。
成本的降低意味著同樣的投資可支持更多數量的衛星,對地面的覆蓋也更加完備,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低軌衛星通信系統的性價比要高於地面通信系統(4G、5G),因此可有效對地面通信系統不易覆蓋或無法覆蓋的地區進行補足,以較低成本實現全球互聯網接入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