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力回購股票
Ⅰ 中國重工回購兩大船企股權對船舶製造業有怎樣的影響
航空製造業、鐵路以及海運之後,新一個「巨無霸」看起來將在船舶製造業產生,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CSIC,下稱中船重工)近期一系列資產重組的進程中,外界觀望已久的「南北船」合並似乎也在一點點掃清最後的障礙。
中國重工旗下則有5家A股上市公司,除中國重工之外,還有中國動力、樂普醫療及華舟應急和久之洋。
Ⅱ 什麼叫回購部分a股社會公眾股份
回購就是公司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就是回購。通過二級市場購買。
Ⅲ 限制性股票回購注銷是什麼意思
限制性股票回購注銷是上市企業的一種股權、期權的獎勵機制,上市企業經中國證監會准許可以對公司職員實行股權或期權激勵,假如獲得激勵的員工離職,而股權、期權激勵還沒有實施,那麼離職人員所相對應的份額就相應的注銷。公司將會回購已經注銷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也就是保留起來,之後不會再參與股票發行,也不參與股份預期收益計算和分配。回購已經注銷的股票也可以用於轉換債券、變為員工福利、或者在公司需要的時候進行出售。股票回購本身的作用就是上市企業為了維護公司的價值,穩定股價、甚至是提高股價而存在的。
【拓展資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一)股票是企業籌集資金的一種有效手段,這是股票最原始的作用。通過發行股票,上市公司可以充分的吸收投資者手中的閑散資金,轉化為自己的經營資本。
(二)股票是企業分散自身風險的一種方法,無論是那一類企業,總會有經營風險存在,當發起人難以或不願承擔所面臨的風險時,他們總會想方設法地將風險轉嫁或分攤與他人,而通過發行股票來組成股份公司就是分散投資風險的一個好方法。
(三)通過發行股票來實現創業資本的增值,當一家業績優良的企業發行股票時,其發行價都要高出其每股凈資產的許多,股票的溢價發行使股份公司發起人的創業資本得到增值。
(四)通過股票的發行上市起到廣告宣傳作用,一家公司上市發行股票自然就進入到了廣大投資者的視野,而且上市往往是品質的保障,對於普通客戶來說也更有吸引力。
此外,股票市場對於國家經濟建設也有重大的作用遠,即保證了企業改制的順利實施,又增強了企業的發展動力,還能增加稅收,壯大國家經濟實力。因為這諸多原因,我國乃至世上的股票市場都發展迅速。
Ⅳ 國內研發動力鋰離子電池的企業有哪些呀
我國動力電池市場繼續向頭部企業集中。十大龍頭企業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孚能科技、比克電池、億緯鋰能、國能電池、中航鋰電、卡耐新能源。
01 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可以說是當今動力電池產業的「領頭羊」,公司成立於2011年,目前公司在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等產業鏈關鍵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及可持續研發能力。寧德時代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解決方案。
目前,寧德時代的電池,已處於國內新能源整車企業競相爭搶的態勢。上汽、廣汽等整車企業紛紛與寧德時代建立合資公司。除了國內整車企業,寧德時代還拿下了大眾集團MEB項目動力電池訂單,又與戴姆勒簽署合同,進入戴姆勒電池供應體系。今年年初,寧德時代宣布修改在德國建造動力電池工廠的產能計劃,從最初設計的產能14GWh,提升至原來的7倍多,達到了98GWh,以此來迎合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信部近日發表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年第3批)》中,寧德時代配套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數量達70款,遠超其他企業。
02 比亞迪
比亞迪是國內老牌動力電池製造商,公司於2007年6月成立,是國內動力電池第一梯隊企業。公司主要經營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鋰離子電池(鐵動力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汽車車身外覆蓋件沖壓模具、汽車夾具檢具設計與製造;汽車關鍵零部件製造及關鍵技術研發等業務。
自2017年電池產業「龍頭老大」的地位被寧德時代搶走之後,比亞迪開始奮起直追,僅憑一家企業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顯然無法與面向所有車企提供配套的寧德時代相比,為了改變動力電池自產自銷的發展現狀,走出舒適圈進入更廣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8年,比亞迪與多家主機廠建立了戰略合作的強關聯,董事長王傳福也曾對媒體表示,計劃將比亞迪電池業務拆分出來,獨立融資上市。
2018年動力電池的增長主要來自三元電池,而主打磷酸鐵鋰電池的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在2018年也取得了102.43%的增長,事實上在傾向於磷酸鐵鋰電池的專用車領域,比亞迪依舊是一家獨大,隨著鼓勵高能量密度的補貼退坡,磷酸鐵鋰的性價比優勢又會凸顯出來,比亞迪依舊有機會實現反撲。
03 國軒高科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是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成立於2006年5月,是一家專注於能源存儲與應用的技術型公司,其主要產品為磷酸鐵鋰材料及電芯、三元電芯、動力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及儲能型電池組。國軒高科早期生產的動力電池主要搭載新能源客車,通過企業轉型,國軒高科現在已經成為一家生態型的動力電池企業。
2017年之後,國軒高科調整發展戰略,工作重心開始向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傾斜,為了打開乘用車三元電池市場,國軒高科先後與北汽新能源、眾泰、奇瑞等新能源乘用車企達成了合作,通過合資建廠、交叉持股等方式不斷增加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權重。
2018年12月8日,國軒高科發布系列公告,其中有兩個關鍵內容:1、國軒高科擬設立上限為1億元的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股票來源為公司回購專用賬戶回購的股份,購買回購股票的價格為回購均價的50%;2、國軒高科擬發行不超過20億元的公司可轉換債券用於南京和廬江基地的動力電池產業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產能方面,截止到2018年底,國軒高科已形成13GWh產能,全年出貨量約5GWh,產能利用率較高。2018年國軒高科處於三元電池產能建設的高峰期,2019年三元電池產能在經過半年的爬坡期後將大幅放量。從客戶角度來看,江淮汽車仍是國軒高科的乘用車主力客戶,2018年10月,國軒高科與江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在2019年向江淮供應4GWh動力電池,金額約40億元。同時奇瑞、眾泰等客戶在2019年有望帶來更大的業績增量。
04 力神
力神電池是國內鋰電老牌企業,創立於1997年,是一家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高科技企業。材料體系包含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產品覆蓋五大系列,上千個型號,是全球少數兼備圓柱、方形、軟包等全產品系列鋰電池研發與製造能力的企業之一。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支持下,2018年力神電池研發出NCA三元高比能量動力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302Wh/Kg,體積能量密度大於642Wh/L,25℃下1C充放電循環710次(100%DOD),容量保持率達到80%;同時通過優化電解液配方,循環性能明顯改善,目前循環285次(100%DOD)容量保持率高達96%。這一研發成果為開發出比能量300Wh/kg、循環壽命1500次的鋰離子電池單體奠定了基礎。
2018年9月,天津力神與福田汽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動力電池合資企業,未來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銷售、服務、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新能源汽車全價值鏈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此外,力神電池同歐尚、長沙眾泰、海馬汽車、小鵬汽車等乘用車企業建立了長期供貨關系,同時還與中通客車、南京金龍、華晨鑫源等車企在物流車領域展開了深度合作。
05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成立於2009年,由美國法拉賽斯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從事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整車控制系統的研發。早年間,孚能科技在動力電池領域並沒有很大的聲音,直到寧德時代一家獨大,使得供應過程中主動權慢慢向供應商傾斜,很多企業意識到需要扶持自己的電池供應商。孚能科技抓住了這個機會,憑借三元軟包電池正式打開市場,與北汽等大客戶展開合作,而後變更股權成功進入動力電池規范目錄,產量和出貨量更上一個台階。
2017年,孚能動力電池系統出貨量進入全球前十位,乘用車電池裝機總量4.37萬台,排在國內乘用車電池裝機量第三名,僅次於寧德時代、比亞迪。憑借與北汽新能源的戰略合作,孚能一直保持著軟包電池領域第一的地位,曾在2018年8月份一度占軟包市場份額的37.8%,就電池出貨量的情況來看,孚能動力電池在軟包電池領域短期內不會有對手。
2018年7月,孚能科技在鎮江簽約建設20GWh產能的動力電池項目,每年可為四十萬台左右的新能源車提供配套動力電池。同時,孚能科技2018年也進入了戴姆勒的電池供應商體系,5月又完成了C輪10億美金的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興業銀行、北汽產投等等,「獨角獸」實至名歸,核心競爭力有很大的提高。
06 比克電池
比克電池2001年於深圳創立,是一家集鋰離子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梯次利用三大核心業務為一體的新能源企業。比克主攻三元材料的圓柱電池,作為最早第一批進入鋰電池行業的企業,比克電池一直在消費電池領域有著很高人氣。
2017年起,比克開始在動力電池領域發力,先後與眾泰、一汽、奇瑞、江淮大眾等企業配套動力電池。由於特斯拉使用的就是18650、21700等型號圓柱電池,因此比克的圓柱電池,也得到了不少造車新勢力的青睞,小鵬、奇點、雲度等車型紛紛搭載了比克的動力電池。
目前可以滿足高端市場的新能源電池產品還遠遠不夠,為了順應市場需求,比克電池正提前布局,包括繼續擴張產能,提升產線的智能化。此外,未來新能源動力電池進入退役期的數量越來越多,所以比克電池也布局電池回收。比克電池希望打造從電池到整車,到後市場的一個完善的生態鏈條。
07 億緯鋰能
億緯鋰能創立於2001年,屬於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包含方型磷酸鐵鋰、三元圓柱、三元軟包和三元方型等四種技術方案,主打以不同技術路線的產品對應不同目標市場的經營策略。近三年來,億緯鋰能將重心轉移到了動力、儲能市場領域,採用自動化與信息化的生產方式 ,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億緯鋰能自2015年進入動力電池領域,在動力儲能領域投資達到50億,廣東惠州、湖北荊門等地有其多個生產基地,目前產能在9GWh左右,主要產品為圓柱電池和方殼電池。
2018年以來,億緯鋰能將重心聚焦於國際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公司與SKI進行合作,針對選擇軟包電池技術路線的高端乘用車企客戶,制定了軟包三元電池的供貨方案,成功進入戴姆勒供應鏈,同時藉助戴姆勒示範效應帶動方形三元電池業務在乘用車領域的發展以及圓柱三元電池業務在專用車領域的發展。
08 國能電池
國能電池成立於2011年11月,是一家致力於鋰電池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在鄭州、海寧、襄陽、南昌等地都建有生產基地,目前約產能約3.3GWh。
國能電池的主打產品長壽命軟包裝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具有相當不錯的競爭優勢,多項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近兩年工信部批量的公告和推家目錄車型詳細配套情況來看,國能電池所配套的車型數量和電池性能長期處於前列。
09 中航鋰電
中航鋰電成立於2009年,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常州地方政府共同投資組建,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源系統研發及生產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公司現有洛陽、常州兩大生產基地及一個專業研發機構中航鋰電技術研究院。
公司現有產能5GWh,產線採用機器人系統集成技術,其模塊生產主要工序均採用機器人配合工藝設備實現,能夠提高整線效率和產品合格率。電池與結構件組裝採用等離子清洗、塗膠及焊接技術,可以保證模塊的安全性與結構穩定性。電池之間的連接採用了焊接面激光清洗與大功率激光焊接技術,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對設備、物料、產品狀態進行全面監控,實現了生產過程自動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國家標准委下發通知,批准全國26家單位(包括10個示範園區和16個試點企業)開展2018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准化試點工作。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是全國僅有的兩家獲批鋰電池企業之一。
10 卡耐新能源
卡耐新能源成立於2010年,最初是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日本英耐時株式會社等共同出資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最早的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主要從事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及儲能設施所需鋰離子電池單體、模組、系統及其零配件等研發、生產和銷售。
在產品方面,卡耐新能源技術水平在以下三個指標有一定的競爭優勢:1、卡耐新開發的50AH電芯能量密度達250wh/kg,在國內屬於相對領先的水平;2、在針刺測試時,三元電池產品不冒煙不起火,僅表現出溫度稍微升高現象,產品安全系數相對較高;3、公司的三元電池根據新國標可承受1.5倍終止電壓過充電測試。
目前,卡耐新能源主攻乘用車動力電池市場,主要給上汽通用五菱、江鈴新能源、前途汽車等提供動力電池。2018年,由於上汽通用五菱和江淮新能源的新能源車型銷量表現良好,同時,造車新勢力前途汽車的量產車也開始交付,卡耐新能源順勢沖進前十。但卡耐新能源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並未與11-15名的企業拉開差距,2019年能否繼續保持在前十隊列,還需要尋找新的爆款車型。
>>>總結
目前看來,寧德時代占據我國動力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但依舊不敢有身居高位者的鬆懈,各大頭部企業都在努力擴大市場佔比,比亞迪拆分電池業務蓄勢待發,孚能科技憑借軟包電池異軍突起,國軒高科統籌布局,天津力神迎來圓柱電池豐收,比克電池高能電芯取得突破,億緯鋰能正發揮戴姆勒效應。這些企業各自發揮著他們的優勢,推動著我國新能源事業持續發展。
盡管動力電池裝機量再創新高,但行業內相關企業卻正面臨著不小的發展壓力,這種壓力不僅來自於產能過剩帶來的競爭升溫,也來自於新能源產業補貼政策調整帶來的挑戰。兩年前,我國動力電池企業數量達155家,但是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已經下滑到了105家。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還面臨著上下游企業的壓力:一方面,下游車企面臨補貼退坡要求電池企業降低配套價格;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近年來上漲也給電池企業帶來壓力。
與此同時,海外的對手也正在悄悄接近,對中國動力電池市場虎視眈眈。從2018年4月開始,包括三星、LG、SKI在內的韓系三大電池公司紛紛打破沉默狀態,高調啟動在中國的新一輪投資。目前,日本松下、韓國LG化學、三星SDI動力電池在國際市場的市佔率高達76%。有分析指出,最遲在2020年,中國會放開對國內電池市場的保護,日韓廠商將進入中國市場。彼時,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將直面國外競爭對手的沖擊,行業洗牌會大幅加速。
在成本方面,本土電池企業與海外企業的差距確實在不斷縮小,但是在技術層面,中國企業依舊相對落後,雖然我國動力電池企業的規模很大,但卻並未造出像特斯拉一樣高能量密度的電池。除此之外,我們的化學體系甚至使用的材料都是一樣的,但製造出來的電池合格率和一致性相差很大,其原因在於我們的製造能力和管理水平,與松下、三星SDI、LG相比,中國企業還存在明顯差距。
因此,如何在後補貼時代突破技術瓶頸、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能利用率,將是每個電池企業都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只有持續維持技術上的領先,並實現營收、利潤的增長,才能在激烈的洗牌階段存活。
Ⅳ 一些銀行股為什麼不回購
銀行股的估值一直都比較低,在整個資本市場都是一個「異類」,常年個位數估值,熊市的時候就五六倍,牛市也才十來倍,這是一種低估嗎?因為回購是不少企業應對股票低估後的一個措施。銀行做的是杠桿生意和牌照生意,不良資產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刀,不良資產率一抬頭就把利潤侵蝕了。最近有一家銀行就被接管了。這個也是估值不高的一個原因。為什麼不回購股票呢?因為沒有必要!下面說說具體理由:一、股本過於集中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總股本3564.06億股,但是前十大股東持有3440.95億股,佔比達到96.54%,當然這其中有871億股的H股(在香港上市的股份數量),這個佔比是24%,即便除去在H股上市的股份,在A股的十大股東之外的股東持股佔比也不超過10%,股份已經如此集中了,再回購有什麼用呢?而最大的兩個持股股東是財政部和中央匯金,這兩個持股人的持股數量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三、銀行需要不斷的融資補充核心資本充足率,銀行雖然有錢,也很賺錢,但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更穩健的經營,滿足監管的要求,就得不斷的補充核心資本金。本文開頭就講了,銀行做的是杠桿生意,風險也大,不良資產像一把刀一樣懸著,所以必須不斷的補充資本金,銀行的經營才能穩健,才能穩定的渡過經濟周期的起伏。銀行通過發行優先股、定增、永續債、可轉債等方式補充資本金(補血),一個經常需要補血的機構,怎麼會有錢用來回購股票?今年以來,截止2019年6月10日,工商銀行獲得銀監會的批准,發行優先股融資不超過700億元,中國銀行獲准發行優先股募集資金1000億元!據測算,今年商業銀行整體需要補充資本金4500億-6000億元,這個數據是 遠高於往年的。總結:基於以上三個原因,股本高度集中,大股東依靠分紅獲利,銀行需要不斷的補充資本金,需要不斷的從市場輸血。所以沒有必要在二級市場去回購股票。
Ⅵ 公司回購股票意味著什麼
1、穩定公司股價,維護公司形象。公司進行股份回購是由於公司管理層認為股價遠遠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希望通過股份回購將公司價值被嚴重低估這一信息傳遞給市場,從而穩定股價,增強投資者信心。這是公司為什麼要回購股票關鍵目的。
2、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當公司可支配的現金流大大高於公司投入項目所需的現金流時,公司可以用富裕的現金流回購部分股份,從而增加每股盈利水平,提高凈資產收益率,減輕公司盈利指標的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說,股份回購也是公司主動進行的一種投資理財行為。
3、作為實行股權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如公司實施管理層或者員工股票期權計劃,直接發行新股會稀釋原有股東權益,而通過回購股份再將該股份賦予員工則既滿足了員工的持股需求,又不影響原有股東的權益。
4、股份回購使公司股價上升。相當於以一種特別股利來回報股東,但股東無需繳納現金紅利稅,這是公司為什麼要回購股票的重要原因。
5、上市公司進行反收購的有效工具。股份回購將導致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減少,潛在的敵意收購人可從市場上購買的股份相應減少,沒有足夠多的股票對抗原來的大股東,從而大大減小了公司被敵意收購的風險。
(6)中國動力回購股票擴展閱讀:
公司回購股票意味著防止兼並與收購,維持穩定公司股票價格,維持或提高每股收益水平EPS,重新資本化。
回購本公司股票,以維持控制權。例如日本,1960至1980年,為了防止本國企業被外國資本吞並,企業界進行了著名的「穩定股東工作」——職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員認股制度。
近期隨著中美貿易戰的不斷摩擦, A股也是不斷走弱,跌破了2700點,大部分股票價格也是不斷下挫,為了防止因股價繼續暴跌而出現的經營危機,例如股權質押平倉、員工持股爆倉等等,公司推出回購計劃,刺激股價回升。
假設股東資金100億元, 已發行普通股數為100億股, 即每股資產凈值為1元, 股東資本回報率(ROE)10%, 表示每年股東凈利潤有10億元或每股盈利0.1元. 假設市場給予該公司的估值P/B=1, 那麼股價為1元.假設用凈利潤回購股票, 第一年可以回購10億股,普通股數會降至90億股, 股東資金保持不改變, 依然是100億元, 但每股凈資產因股數下降而增至1.11元。
若大規模借債用於回購股票或支付特殊紅利,可以迅速和顯著提高長期負債比例和財務杠桿,優化資本結構。回購攀升是大股東向市場表明信心,回購潮愈發洶涌,體現出上市公司對自身公司較有信心,但這並不百分之百意味著個股股價一定上漲,投資者仍需結合價值成長派進一步剖析公司。
三十餘年來學者們對此已經積累起了頗為豐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下就依據這些成果來展示美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的實際狀況,探尋回購背後的動力,以及回購產生的經濟影響。在此基礎上進行制度性反思,針對中國現有的相關制度提出改革建議。
Ⅶ 中國銀行逆回購什麼意思
回購的具體意義是什麼?上市公司和央行這兩者的回購有什麼區別呢?回購對股價是有益的還是無益的?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迫不及待了,學姐這就來給大家做個全面介紹。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證券市場中的回購是什麼
證券回購和證券回購交易其實是相同的意思,所指的就是證券買賣雙方會在成交的同時就約定於未來的某一時間用某一價格雙方再反向成交。股票回購和債券回購其實就是證券回購中的一種。
1、股票回購:其實就是指上市公司運用理財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買進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的舉動。股票回購完成後,公司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會讓回購股票看做「庫藏股」保存,短時間內不插手交易,也不會干擾到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以後可用作別的地方,譬如執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是需要資金的時候將其出售了。2、債券回購:是指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使用上契約方式約定好在將來的某一天里按照著約定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由債券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從交易發起人的角度出發,凡是要抵押出債券的,借入資金的交易就稱為進行債券正回購;只要是主動借出資金的情況,通過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被稱為進行逆回購。想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若是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話會因為這些原因:①實行股權激勵計劃;②避免惡意收購;③提高公司收益率;④穩定公司股價,提高公司形象。那回購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呢?還是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
1、回購後注銷:要是在股價低估的情形下,回購股票並且注銷,這樣就會引起公司總股數的降低,增長了每一股的獲益程度,這樣的回購後注銷是利好。若是在沒有出現股價被低估的情況下就回購股票,蓄意吸引一些不知道實情的民眾來哄抬股價,股東的權益就會遭到打擊,這就是一種隱藏的利空。
2、回購不注銷:倘若公司在低位回購股票的情況之下,而且是作為庫存股沒有注銷股份,之後在股價處於高位時,派發股份用為其他用途。公司有自己炒自己股票的嫌疑,於是不注銷的意思就是利空。自然,如果從短期角度看的話,回購股票就可以說是大資金買入股票,對股價來說是比較友好的。
三、央行正、逆回購
央行只有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方法,正回購與逆回購都是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能說是一種貨幣政策。央行進行逆回購主要是為了進行以下調節,一是調節市場的資金流動性,二是調節利率。正回購簡單來講就是一方用一定規模的債券作為抵押,這樣去融入資金的行為,還會做出保障在日後再購回所抵押債券的交易行為。也屬於央行常用的公開市場的操作方法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購操作就可以實現從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逆回購其實是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也在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其實是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要是到期了就說明是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一個操作。那麼央行回購到底有好處還是沒好處呢?我們要分不同的情況來看:
1、逆回購:中國人民銀行(也就是央行)使用資金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其實是向市場投放資金,要是資金在進入實體企業之後,這樣的話就可以刺激企業運轉,那麼對於股市是利好的。等市場上的資金在增加後,那就能有多餘的資金進入股市,進而就刺激股市上漲了。
2、正回購:央行在做出賣出逆回購的行為時就是在回籠資金,市面上流動資金變少會導致沒有多餘的資金流入股市,從而引起投資情緒的悲觀,使得股價下跌。所以及時的知道回購消息非常重要,【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Ⅷ 公司回購股票意味著什麼
公司回購股票意味著防止兼並與收購,維持穩定公司股票價格,維持或提高每股收益水平EPS,重新資本化。
回購本公司股票,以維持控制權。例如日本,1960至1980年,為了防止本國企業被外國資本吞並,企業界進行了著名的「穩定股東工作」——職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員認股制度。
近期隨著中美貿易戰的不斷摩擦, A股也是不斷走弱,跌破了2700點,大部分股票價格也是不斷下挫,為了防止因股價繼續暴跌而出現的經營危機,例如股權質押平倉、員工持股爆倉等等,公司推出回購計劃,刺激股價回升。
三十餘年來學者們對此已經積累起了頗為豐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下就依據這些成果來展示美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的實際狀況,探尋回購背後的動力,以及回購產生的經濟影響。在此基礎上進行制度性反思,針對中國現有的相關制度提出改革建議。
Ⅸ 公司回購股票意味著什麼
公司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流回購在二級市場發行的一定數量的股票。股份回購完成後,公司可以注銷回購股份或將其作為公司管理團隊的股權激勵。
股票回購可以增強投資者對公司股票的信心,短期內可能會有大量購買,從而略微提振股價。然而,這一趨勢保持了相對較短的時間,建議投資者認真考慮投資時機。
公司回購股份意味著防止合並和收購,保持穩定的股票價格,保持或改善每股收益,以及重新資本化。
股票回購提高了公司的股價,相當於向股東返還特別股息,但股東不必支付現金股息稅,這是公司回購股票的一個重要原因。
Ⅹ 航發動力為什麼不漲
做為中國軍用航空發動機龍頭公司,航發動力在本輪牛市中滯漲,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炒股炒預期,航發動力未來預期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成為世界級的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生產製造單位,這得益於國家的戰略支持,但是為什麼它會不漲?今天姐就講一下原因:
1、公司經營績效太差,做為一個壟斷行業的老大,它的業績實在是讓人不敢直視,每股收益多年在0.4元左右徘徊,除了自身的成本控制太差外,就是軍品定價採用的是計劃經濟形式,其實不利於公司的研發與進步的,每年都差不多,沒有大的起色,所以研發投入也較少,因為產品沒有較高的毛利率,賺錢太少了;
2、國營企業,人浮於事,人員過多,過雜,拿工資不幹活的多了去,這種情況下,公司費用太高。對有能力的人是一種不公平,所以整個體制管理上存在巨大問題;
3、公司做為軍工股票,它與中國重工,中航飛機,是所有軍工相關指數的標配,機構屬於被動配置,所以都不存在大幅向上拉升的動力,誰也不笨,都不是蠢材,當然游資也不會看這一類公司的,所以它的股價總是漲點跌點,因為融資投機的太多了;
4、公司產品研發遲緩,沒有實質性的突破,產品還是以仿製為主,沒有核心的技術與能力,人才是瓶頸,研發費有投入不足,加上國外的封鎖,設備也進不來,沒有人才,設備老化,投入不足,如何上去?
5、市場認知不足,我們市場對國家重要行業與方向的上市公司,沒有足夠的容忍度,由於業績較差,所以得不到市場的關注,沒有人願意投入資金來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做出貢獻,都喜歡炒熱點,而真正的核心科技公司沒有人問津,因為沒的題材,也沒有市場的寬容度,這正是中國科技落後的主要原因,全國股民包括機構,都喜歡喝酒吃葯,沒有人願意為科技股,軍工股給高溢價,整個國家的短視,導致民族的悲哀;
6、市公司主要股東不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做為公司主要股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已公告減持1%的股份,其實這種行為,在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對市場的投機,不看好公司的未來,因為它們都是央企,只是分家而已,但是它卻大量減持,這對投資者來說,就是一個信號,不看好公司的未來;
7、管理人員沒有股權,核心技術人員沒有股權,無法激發活力;
8、公司不注重市值的管理,在股價80元時與股價20元時,都沒有一個良好的管理能力,象徵性的回購了一點,但是如中航工業一樣,漲點就會減持,所以沒有回購注銷,或用於股權激勵,這就是央企國企的最大毛病,搞一年還是那樣,投資者看不到未來;
9、管理者能力較差,我們從經營,費用控制,產品研發等各項指標上來看,它遠不如民營企業,市值反映了一個公司的管理,這種差的市值表現,正說明了管理者的無能
10........你們補充吧,姐就寫到這,看到中國相對高的科技股走成這個樣,有些難受,也有些思考,希望年輕人勇於去探求中國航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