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消費市場網股票最新情況

中國消費市場網股票最新情況

發布時間: 2022-10-31 13:02:34

A. 中國股市現狀及前景

無論是融資規模還是市值,中國股市都位居全球第二。特別是進入疫情和貿易保護主義陰影以來,中國股市受益於穩定的市場政策,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然而,盡管市場不斷吸引外資,擴大機構投資者規模,但市場上能賺錢的投資者仍然不多。原因是什麼?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股市的高層定位!面對美國股市的上漲和內地投資者的抱怨,政府不止一次定下基調,發揮市場融資支持市場主體的發展。由此可見,政府主導的市場只是引導投資者參與公司上市融資的一種融資工具。說白了就是拿著投資人的資金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然而,投資者要求回報。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產生矛盾。一方面投資者希望股市大漲,另一方面高層抑制股票上漲。如果幹預過多,肯定會打擊市場的信心,就像4、5月份新股大規模破發一樣。但如果沒有干預,高層怕股市變成投機市場。

我們來分析一下政府為什麼要干預股市,防止市場過熱。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當所有參與股票投資的人每天都在盈利的時候,試想一下這些人會不會賺更多的錢去參與其中。當那些辛辛苦苦經營企業的人,每天還在虧損的時候,看到股市賺錢會不會吃醋,會不會放下主業,拿著大把的錢去參與其中?最終市場上所有的錢都會流入股市,實體經濟崩潰。慢慢的,股市泡沫會越吹越大,總有一天會破滅,就像現在的房地產一樣。到時候各種踩踏現象都會導致投資者蜂擁而出。屆時,即使國家參與救市,也是杯水車薪。

這就是為什麼,只要國家對一個行業出台相關政策,相關板塊就會大漲,因為這是國家給的方向,指明了這個方向,短時間內不會介入。你以為每天流出的國內資本就是機構之間的出貨嗎?你這么想就錯了,因為流出的資金很大一部分是政府資金,是在實行動態控制,避免市場大起大落。

這種行為,說實話,很傷投資人的心。雖然我們參與了投機,但我們也為這個市場做出了貢獻。這些稅收的很大一部分,如印花稅和交易稅,是由我們的散戶投資者貢獻的。所以我還是希望國家在制定方針政策的時候多考慮一下我們個人投資者,不要讓機構把錢全賺了。

B. 2022年中國軟體股票還能漲到100嗎

只要你想,就可以。
全年總成交額創新高、全年IPO上市企業數量創新高、全年IPO合計募資創新高、北向資金加倉A股金額創新高,伴隨著四項紀錄誕生,A股2021年正式收官。

截至12月31日收盤,當天滬指漲0.57%,報3639.78點,成交額達4335億元;深成指漲0.41%,報14857.35點,成交額達6267億元;創業板指收平,報3322.67點,成交額達2393億元。

從2021年全年來看,A股三大股指均實現上漲。2021年度,滬指全年漲4.8%,深證成指漲2.67%,創業板指大漲12.02%。值得注意的是,滬指在時隔28年後再次收獲年線三連陽。

今年年內熱點行業板塊迸發,年初至今鹽湖提鋰板塊漲88%、碳中和板塊漲近60%、元宇宙概念漲41%,市場關注的焦點股寧德時代全年大漲68%,而貴州茅台全年漲超3%。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選取了2021年初至12月28日的市場數據進行研究發現,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的年內漲幅為9.1%,高於上證指數漲幅。分類型來看,今年普通股票型和靈活配置型基金的收益率更為可觀。

荀玉根說,2019年開啟的A股牛市已經延續近三年,從三年滾動年化收益率角度看,A股收益率已經明顯高於歷史均值。

他提醒,長期來看,任何事物都存在均值回歸規律,股市運行也是如此。今年以來普通股票型和靈活配置型基金的收益率已經較為可觀。從三年滾動年化收益率視角看,A股2021年收益率已經高於年度均值。從均值回歸的角度看,明年指數或許會相對平淡,投資者需降低年度收益率預期。

明年還能繼續漲下去嗎?

「中國的龐大消費市場長期向好,加上國內政策著重刺激增長,令我們對2022年及之後A股的前景倍感樂觀。」安本董事兼中國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鴻耀如是說。

他認為,中國政府擁有充分條件,能利用財政和貨幣措施來支撐經濟,不致造成通脹蠶食本地消費者購買力。

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在《2022年全球投資展望報告》中,再次強調對中國資產的看好,並維持對中國股票的小幅超配。

高盛此前發布的展望報告也稱,將中國離岸股市從「標配」再度提升為「超配」,並且對A股維持「超配」的判斷。

高盛表示,一般股市表現由兩條腿支撐,一個是盈利增長,另一個是估值擴張。「我們認為適度寬松的政策會緩和中國國內宏觀壓力,相對維穩的政策或有望支撐中國股市。」

瑞銀證券A股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展望明年,在盈利增長疊加估值微幅提升的推動下,預計A股市場約有10%的上行空間。「高品質成長」消費股有望因其盈利的穩定性和逐步復甦的基本面,重回市場焦點;而與疫情相關的出行限制或是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說,2021年其主要投資建議是超配A股,進入2022年這個策略仍然奏效。「我們認為中國目前股票市場在結構性機會上、在主題性機會上,有很多個股層面選擇。」

具體到板塊方面,摩根士丹利判斷,未來A股受益板塊將是與綠色經濟、網路安全、技術國產化、高端製造等相關的題材板塊。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明年整體A股波動或將有所加大,但不意味著明年資本市場缺乏投資機會。明年貨幣政策仍有空間,流動性整體仍將維持較為充裕水平,這將利好股市,A股整體仍將維持震盪向上,指數逐步新高,結構性機會將出現層出不窮的態勢。

C. 海天味業跌超5%,導致該股下跌的原因是什麼醬油未來能降價嗎

海天味業跌超5%,導致該股下跌的原因是什麼首先是因為有網路達人揭示了海天味業涉及到雙標,其次就是海天味業沒有誠懇的道歉沒有讓消費者滿意,再者就是醬油在未來還是可以降價的主要就是因為醬油的市場口碑整體不好,另外就是醬油降價知識部分的品牌會降價,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海天味業跌超5%,導致該股下跌的原因是什麼,以及醬油未來能降價。

一、有網路達人揭示了海天味業涉及到雙標

首先就是有網路達人揭示了海天味業涉及到雙標 ,對於網路達人而言他們揭示了對應的海天醬油涉及到雙標的情況這樣子對於消費者的感情是屬於傷害的行為。

海天味業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多渠道的合作,並且主動改正自身的錯誤,同時積極服務好市場的需求。

D. 截止至今天2020年3月1日,過去的一年間,我國股票市場中漲幅最大的行業是哪一

滬指漲5.71%,報3332.88點;深指漲4.09%,報1291.72點;創業板指漲2.72%,報2529.49點。

滬指單日漲幅超5%,這樣的情形2010年以來曾發生過4次,其中3次是在2015年,另有一次在去年2月。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和復工復產推進,股民們對今年下半年市場抱有期待,但最近數日股市表現,還是大大超出很多人的預期——滬指從突破3000點到站上3300點,僅僅用了4天時間。

(4)中國消費市場網股票最新情況擴展閱讀:

百元股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畢竟A股是要以1手為單位進行買入,最為熟知的就是貴州茅台,1手就要10幾萬。

截至2020年7月,港股、美股市場,美股股價居前的有伯克希爾哈撒韋、NVR均超過3000美元,亞馬遜(AMAZON)最新股價接近3000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更是高達289435美元,港股市場股票價格居前的騰訊控股、香港交易所股價均不超過600港元。

根據以上對比不難看出,美、港股市場股價占據龍頭地位的多以科技股為主。相比之下,A股「股王」是消費類白酒。

E. 消費類股票有哪些

消費類股票就是指以生產和銷售日用消費類產品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股票,涉及商業連鎖、釀酒、酒店、旅遊、家用電器等之類的股票。比如廣州友誼,武漢中百,西單商場,王府井,古井坊,貴州茅台等。
【拓展資料】
消費類股票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仍將是市場主要機會的所在。短期通脹是影響因素之一。中長期來看,隨著國內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費領域的支出將得到較大的提升。因而在大環境下,消費領域仍存在較大機會。
消費類股票重新受到追捧,與當前市場環境密不可分。次貸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不少美國大型公司都發布了虧損公告,業內人士擔心樓市危機會導致美國經濟步入衰退期,而失業率等指標表明,美國經濟2008年將至少呈現增長放緩的態勢。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影響中國企業的出口額,進而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那麼中國經濟將可能進入另一個周期內運行,周期類股票的估值中樞也一定會出現下移。在這種形式下,投資者一方面有規避風險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需要找到經濟增長的潛在拉動因素,消費行業由此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美國經濟不出現顯著正面因素,短期消費類股票可能將繼續被市場追捧。
我們進行做股票交易的時候,需要繳納的費用是印花稅、過戶費和傭金。
印花稅:大家在賣出股票的時候需要繳納一定的印花稅,收取成交金額的0.001,最終稅局會收取印花稅。
過戶費:過戶費是過戶時所需支付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費用,但前提是在股票成交後,券商幫機構代為收取。在A股里是按照成交金額的0.002%比例收取,不管是買賣的哪一方都要出。
傭金:傭金則是股民給券商的一筆錢,在股民交易中這部分的成本佔比是最大的,不管是買賣的哪一方都要出。現下收取的開戶傭金中不會高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但超低傭金也不是沒有。假設每股以10元/股買入10000股,傭金按最高的千分之三計算,則買入總成本為302元,不計較盈虧的情況下,股票賣出去要402元的手續費,轉瞬間,一次買賣能達到704元的交易成本。
印花稅和過戶費是不能改動的,從購買賬戶這一方面著手改變,不失作為一個投資者節省成本的好辦法,為了節省傭金紛紛找一些低佣開戶的渠道。
可是單有低佣賬戶還是差點,股市的交易中,最好不要頻繁地交易,錢大多時候是在頻繁的交易中損失了,所以大家盡量不要盲目操作,盡可能多觀察,看準了機會再出手。

F. 大消費龍頭股排名前十

消費類股票龍頭有:*ST運盛、樂普醫療、貴州茅台、沱牌捨得、長春高新、誠志股份、中國國旅、海天味業、絕味食品、雙匯發展等等。
大消費股就是涉及人的衣、食、住、行的上市公司股票。消費股是一個大類,名下還細分很多行業。比如說有:白酒類、乳製品、食品、調味品、教育、醫療服務、免稅消費、美妝、醫美、家電等。在上市的企業當中,屬於這些行業、以這些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就是消費概念股。

(6)中國消費市場網股票最新情況擴展閱讀

大消費,就是新的消費方式的升級。經過10餘年的經濟發展,中國消費正在向第三次升級邁進,中國消費需求正在發生實質性轉變,已向房地產、汽車和醫療保健「新三大件」轉移,同時在這第三次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旅遊、高端白酒、乳品、葡萄酒、平板彩電等子行業龍頭及以5G、互聯網有線電視為代表的新一代通訊產品,文化傳媒、電子信息等創新性消費概念股,使人們的消費多樣化。
改善民生成為2010年兩會的熱點議題,政府已將提高居民收入提到了一個戰略性的新高度。促民生不但是民生保障問題,更是國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所在。政策催生熱點,熱點帶來機遇,如今市場的普遍預期為2010年A股市場區間震盪的可能性較大,而個股與板塊在大盤波動中交易性機會不斷涌現。因此建議投資者不妨從兩會熱點議題中把握新的交易主題脈絡。
除2009年中國近幾年GDP一直保持二位數增長態勢,然而,在2005年—2008年這一輪經濟增長高峰中,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卻逐漸下降,同時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也在下降,這導致中國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一直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G. 截止2020年3月中國股市百元以上有多少只

截止2020年3月中國股市百元股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06家,貴州茅台更是成為第一隻「千元股」,在7月7日創下1744.82元/股新高。

挖貝研究院數據顯示,106家「百元股」中,有29家來自科創板,佔比超過25%。安集科技(688019)453.2元/股成為科創板「股王」,在整個市場中位居第三位,排在貴州茅台和吉比特之後。

石頭科技(688169)以443元/股位居科創板第二,財富趨勢(688318)以416.8元/股位居第三位。

曾經百元股數量是一個衡量牛市過熱的指標,(因為投機炒作,而發生的階段性高價),而現在一批百元票在這有些常態的意味。

曾經百元股與高價發行相關度大,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真正在成長,並且受到市場資金認可的股票。所以,當下的百元股給市場的印象,越來越接近:高價,基本面扎實,成長確定。漸漸在成為一種價值的標桿。

而在美股,超級慢牛,高價的優質上市公司比比皆是。你去看看那些真正的核心資產,包括伯克希爾哈撒韋26萬美元一股、英偉達322美元一股、亞馬遜2409美元一股,都是上百上千甚至上萬美元的價格。

(7)中國消費市場網股票最新情況擴展閱讀:

百元股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畢竟A股是要以1手為單位進行買入,最為熟知的就是貴州茅台,1手就要10幾萬。

截至2020年7月,港股、美股市場,美股股價居前的有伯克希爾哈撒韋、NVR均超過3000美元,亞馬遜(AMAZON)最新股價接近3000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更是高達289435美元;港股市場股票價格居前的騰訊控股、香港交易所股價均不超過600港元。

根據以上對比不難看出,美、港股市場股價占據龍頭地位的多以科技股為主。相比之下,A股「股王」是消費類白酒。

H. 專家稱中國股市能跑贏美國股市,兩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是怎樣的

美國的股市成交額依然高於中國的股市,而且美國的創新能力依然高於中國的創新能力,並且美國的 GDP依然領先於中國。

雖然美國相對於中國經濟擁有著較多的優勢,但是我們國家擁有著更大的發展潛力,我們國家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都保持在6%~7%的水平,但是美國的經濟增長只能夠保持在2%~3%的水平,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國家在未來超過美國的經濟大有希望。

中國擁有著更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空間。

我們國家的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人口是制約經濟發展最大的一個因素,擁有更多的人口,也就意味著國家擁有著更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在這一方面相對於美國來說是更具有優勢,中國擁有著超過14億的人口,美國的市場只有三個億,這一點占絕對的優勢。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的優勢確實存在,但是我們也必須要看到中國擁有著更廣闊的市場,而且中國的科技實力也在不斷的增強,超過美國的經濟指日可待,不過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持。

I. 阿迪達斯發布業績後股價下跌超過63%,想要靠中國消費者翻身難嗎

我個人認為阿迪達斯基本上是不可能靠中國消費者翻身了,因為之前就惹怒了中國消費者。而且隨著國產品牌的發展,阿迪達斯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總的來說,就目前阿迪達斯在國內的口碑來說,中國消費者是不可能幫助阿迪達斯翻身的。

J. LVMH旗下,手握250億美元的大PE,正在用錢給消費賽道投票

最近發生的兩件「小事」,把老牌消費投資機構L Catterton重新拉入到人們的視線。

第一件事發生在3月底,元氣森林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60億美元,據悉元氣森林這輪的份額非常搶手,L Catterton和紅杉、華平一起笑到了最後;第二件事是在6月中旬,L Catterton北京辦公室開業,並宣布發起第一隻人民幣基金。

事實上,只要研究一下L Catterton的 歷史 就能發現,這家管理近250億美元資產、有著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支持的私募股權機構,雖然在海外取得了驕人戰績,但在內地和香港將近10年的投資 歷史 ,不論出手的次數還是取得的戰績都不算亮眼。

而最近一連串動作的背後,L Catterton正在改變中國市場的投資布局,特別是瞄準快速崛起的中國本土品牌。在其今年2月發布的一篇報告中,L Catterton向投資者強調:未來3-5年,鑒於中國電商巨頭們將不斷發力扶持本土品牌,新興品牌和垂類Top品牌中將出現一大批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這條來自太平洋東海岸的鯊魚,已經聞到了中國消費市場的血腥味。

LCatterton

L Catterton的前身是美國私募基金Catterton和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的投資機構L Capital,2016年雙方合並後更名為L Catterton。目前L Catterton管理的資產總規模超過250億美元,比剛合並時(約120億美元)增長了一倍以上。

Catterton最早成立於1989年,由Frank Vest、華裔投資家J. Michael Chu(朱邁賢),以及前美國財政部長William E. Simon創立。成立之初,Catterton專注投資飲料行業。而隨著公司的發展,投資范圍逐漸擴大到更廣的消費領域,其最有名的投資案例是收購美國網紅連鎖餐廳澳拜客牛排館(Outback Steakhouse)和美式傢具品牌RH(Restoration Hardware)。

L Capital則是LVMH旗下的私募股權基金,這個成立於2001年的機構,最初的定位是投資價格低於LVMH的「負擔得起的奢侈品」。其投資的項目包括服飾品牌Gant,義大利美妝連鎖店La Gardenia,以及數個歐美地區的豪華商業地產項目。

根據紐約時報當時的報道,合並前主要聚焦歐洲市場和亞洲市場的L Capital正考慮向北美拓展,同時以北美和拉美為主陣地的Catterton正考慮向歐洲、亞洲擴張。這兩家消費投資機構背後的出資人都有LVMH創始人伯納德·阿諾特,後者從1998年開始成為Catterton基金的投資者。最終在阿諾特的撮合下,L Capital與Catterton成功合並,締造了這個消費投資行業的「巨無霸」。

從結果來看,這次合並將二者的優勢互補結合,從而得到了「1+1大於2」的結果。

第一點體現在投資范圍的結合。合並前Catterton主要業務是北美和拉丁美洲的私募股權投資,與L Capital的歐洲和亞洲私募股權業務,以及房地產業務正好互補,合並後形成了六大投資平台在全球進行投資。

LCatterton Portfolio:控股型投資

這六大平台分別是主投北美和歐洲7500萬-5億美元規模公司的「L Catterton Flagship Buyout」;主投1000-7500萬美元的「L Catterton Growth」;主投5000萬美元-1.5億美元的「L Catterton Asia」;主投西歐3000萬至1億歐元公司的「LCatterton Europe」;主投3000-7500萬美元的「L Catterton Asia」;以及主投2500萬美元到1.25億美元規模奢侈品零售地產項目的「L Catterton Real Estate」。

此外二者的優勢也正好互補。Catterton的優勢是作為老牌消費投資機構的專業性,合並後Catterton的團隊得以保留,並成為新公司的骨幹,兩位管理合夥人J. MichaelChu和Scott A. Dahnke分別出任新公司的全球聯席CEO。

L Capital最值錢的當然還是LVMH這塊奢侈品之王的金字招牌,這點也在L Catterton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在L Catterton的官網和官方宣傳資料中,這家機構反復強調自己與LVMH集團的關系,而這也成為了L Catterton啃下一些「硬骨頭」時最好的幫手。

一位參與的投資人告訴投中網,在元氣森林最新一輪融資中,L Catterton能在一眾搶破頭的VC、PE中脫穎而出,拿到這一輪的領投份額,唐彬森看中的就是其背後LVMH的品牌價值。

不論是消費者還是消費企業,沒有人能拒絕LV、迪奧的誘惑,盡管L Catterton與LVMH的關系,可能遠不如國內投資人更加熟悉的順為之於小米,又或者雲鋒之於阿里。

L是面子,Catterton是里子

研究L Catterton的前提,是弄明白這家投資機構與其背後的LVMH集團的真實關系。

表面上看二者的關系並不復雜,有點類似順為資本和小米,或者雲鋒資本和阿里的關系。合並前的LCapital是LVMH旗下的戰略投資基金,合並後LVMH集團的控股股東阿諾特集團控制L Catterton約40%的股權,同時LVMH和阿諾特也以投資人(LP)的身份參與了L Catterton管理的基金。

在官網上,L Catterton將其與LVMH的關系定義為「戰略夥伴關系」。稱作為「持續性合作夥伴關系的一部分」,雙方在集團共有的投資組合中,在消費者洞察、品牌戰略、零售擴張和規模經濟等領域展開積極的合作。

但從現實來看,LVMH對LCatterton的Portfolio賦能,遠弱於小米之於順為,或者阿里之於雲鋒。在國內投資圈很多人會認為,拿到順為和雲鋒的投資,意味著拿到了米家和阿里系的入場券,但拿到L Catterton的錢,並不意味著企業拿到了與迪奧、LV或者絲芙蘭合作的敲門磚。

LVMH集團有自己的戰略投資部門,包括2017年成立的新銳奢侈品牌投資部門LVMH Luxury Ventures,如上圖所示,成立以來這個部門一共進行了7筆投資,投資對象多是一些早期的品牌和渠道。

與之相比,L Catterton大多時候是以一個財務投資人的角色進行投資,回報率是其追求的核心指標,LVMH集團整體的品牌和產品戰略並不與L Catterton相關。但創業者並非不清楚這點,他們看中的是L Catterton入股後帶來的品牌和渠道運營能力。

除了LV這張虎皮,L Catterton真正的內功是傳承自Catterton和LVMH集團的品牌運營能力,其核心的投資理念,是在品牌成長期入股後,藉助投後團隊的運營能力和LVMH集團的渠道和品牌資源,來促進企業成長,從而在3-5年的投資周期內,收獲可觀的回報。

L Catterton Asia大中華區負責人黃晗躋2017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幫助被投企業:

第一是地域擴張,例如投資韓國美妝品牌卡萊歐(CLIO)和小CK(Charles & Keith)後幫助二者進入中國市場,2017年時小CK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就已經超過新加坡本土;

第二是品類拓展,例如將小CK的產品品類從鞋履拓展到了包袋;

第三是兼並與收購,例如2016年投資GXG後,L Catterton幫助GXG與澳大利亞運動品牌2XU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藉此從男裝拓展到運動 時尚 領域。

最後是人才和管理,L Catterton的官網顯示,其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250名員工,除投資團隊外還有一隻強大的投後團隊,裡面既有奢侈品領域的高管,頂尖咨詢公司的分析師,還有零售企業的人才、產品專家等。

而作為大股東,LVMH給予的更多是渠道和資源方面的支持。例如幫助小CK拓展渠道的時候,會用到LVMH現有的渠道資源,去跟商場打交道;幫助丸美進入香港DFS和絲芙蘭,也是直接藉助LVMH的資源體系。

這種產業資本的打法不可謂不先進,2017年高瓴400多億收購鞋王百麗後,也走上了相近的道路。但只看大中華區的成績,入華10年的L Catterton卻難言成功,不僅出手項目寥寥無幾,回報也不算亮眼。

投資中國本土品牌,收割Z世代

L Catterton Asia的前身是L Capital Asia。2010年12月L Capital Asia完成募集,其中LVMH出資10%,其餘由歐美金融機構和高凈值人群出資,該基金主要的目標是尋找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的投資機會。

L Capital Asia在大中華區的第一任負責人是上文中提到的黃晗躋。根據官網和領英的資料,黃晗躋此前先後在Intel資本和香港對沖基金DE Shaw任職,2010年以創始成員的身份加入L Catterton Asia,此後一直是L Catterton Asia投委會的成員之一。

入華以來,L Capital Asia在國內相繼投資了擁有多個高端女裝品牌的欣賀公司,Ochirly的母公司赫芬國際集團,廣州的葯妝品牌丸美,以及香港的英皇珠寶和明豐等,但除了香港的兩家珠寶公司,其餘三家內地公司都未能如預期般幾年內上市退出。

L Capital Asia 2011年投資欣賀公司,當時L Capital對這筆投資寄予厚望,不僅合作後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小組與欣賀對接,還幫他們拿下了澳門威尼斯人一個欣賀心儀已久的門店,以及請來前迪奧設計師加盟欣賀。

但這些都沒能鋪平欣賀的上市之路,後者幾次沖擊A股失敗,直到2020年才登陸深交所中小板。而早就失去耐心的L Capital,2018年1月將其持有的7%股份由欣賀回購,在後者IPO成功前已經退出。

赫芬國際的上市之路也不平坦,2017年赫芬國際申請IPO,但幾度沖擊未果,最終低調撤回。

還有2013年投資的丸美上市之路也幾經波折,2018年7月丸美IPO進程被暫停,而從2014年6月首次報送IPO材料算起,這是丸美第四次在A股IPO路上折戟。但總算LCatterton沒有完全失去信心,2019年7月丸美第五次申請IPO終於成功,L Capital也在次年陸續減持,套現將近17億元,7年時間賺回6倍回報。

2016年與Catterton合並之後,新公司也沒有逆轉在中國區的頹勢。2016年L Catterton和另一家投資機構Crescent Point投資GXG母公司慕尚集團3億美元,2019年慕尚上市時LCatterton持有約38%的股份,CrescentPoint持有14%,按照當時的發行價計算,這些股票的市值約3.7億美元,3年時間回報只有20%。

2019年之前LCatterton只在大中華區進行了不到10筆投資,除了投資策略,業績不佳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但從2020年開始,L Catterton悄然轉變中國內地的投資策略,開始加大中國市場的布局力度。

2020年初,LCatterton挖來前TPG亞洲合夥人陳悅擔任管理合夥人。公開資料顯示,陳悅是TPG在華投資的奠基人,在TPG期間曾經長期參與了李寧等消費企業的投資和投後管理。

李晶介紹

此外,L Catterton還募集了第一期人民幣基金,總額達數十億元,並請來前國力民生集團CIO李晶擔任人民幣基金主管和L Catterton Asia的董事總經理。

而對於中國策略轉變的原因,L Catterton在其2021年初發布的一篇名為《Fads vs. Facts: Hunting forUnicorns in China』s Booming Consumer Market》的報告中進行了詳細的闡釋。

首先從行業來看,2020年是中國本土消費品牌崛起的一年,天貓雙11期間有357個本土品牌登上榜單,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僅有11個。而完美日記和泡泡瑪特上市後得到的追捧也令消費投資機構瞠目結舌,按照首日收盤價計算,完美日記的P/S達到15.6倍,泡泡瑪特達到35.2倍。

L Catterton認為這種消費市場的熱度不是泡沫,其背後是中國Z世代消費群體的崛起。這群1996年至2010年出生的新生代約佔中國人口的17%,但其消費支出卻佔中國新國貨品牌總銷售額的25%。盡管這裡面一半的人還在上學或者初入職場,收入相當有限,但從家庭消費支出的佔比來看,中國年輕世代支出占家庭支出的13%,遠高於美國(3%)、英國(3%)、德國(4%)或者全球平均水平(8%)。

L Catterton在報告中提出,中國Z世代顯然更具全球意識,更精通數字技術,更能接受「中國製造」的產品。年輕的中國消費者並沒有把產品來源作為唯一的購買標准,而是被那些可以作為「自我表達」和「個人價值觀」的產品所吸引。鑒於中國在全球舞台上日益活躍帶來的民族自信,年輕人中日益增長的民族自豪感已經轉化為對本土品牌的喜愛。

此外,中國Z世代還培養了與全球其他同齡人不一樣的消費習慣,例如美妝行業直播帶貨的興起,食品行業對快速食品的喜愛,以及服裝領域興起的漢服文化等。

L Catterton認為,中國新消費品牌將誕生一批獨角獸,而投資者可以從三個維度衡量一個品牌的發展潛力。

第一,品牌的創新速度是否夠快;第二品牌是否能以更加直接和更有創造性的方式觸達消費者;第三,企業是否專注於建設品牌,建立用戶的品牌忠誠度。

熱點內容
股市融券多少倍 發布:2025-05-22 17:56:54 瀏覽:402
我國股票市場上證指數歷史 發布:2025-05-22 17:34:19 瀏覽:871
2019年科技技術世界領先股票 發布:2025-05-22 17:32:01 瀏覽:711
怎麼判斷什麼樣的基金適合定投 發布:2025-05-22 17:24:05 瀏覽:376
期貨界面下面的綠柱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2 17:14:55 瀏覽:531
皖通科技股票今天股價 發布:2025-05-22 17:14:11 瀏覽:245
太極實業股票歷史 發布:2025-05-22 17:11:10 瀏覽:777
中化國際股票歷史最高價格 發布:2025-05-22 17:09:03 瀏覽:281
貨幣如何提高存款率 發布:2025-05-22 17:03:07 瀏覽:970
美元股市怎麼樣 發布:2025-05-22 16:43:27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