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三井物產市值多少

三井物產市值多少

發布時間: 2024-06-10 05:52:27

⑴ 綜合實力對比來看,索尼公司強大還是蘋果強大還是三星呢

首先我們說索尼可能只是三井財團旗下的一個企業而已,三星我們一般不單單指三星的手機,或者是三星的電子,而是指整個三星,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三星電子相比於一個索尼顯然是大太多。



眾所周知,三星在韓國的存在感是非常強大,而且占據了國內各個行業的佼佼者的地位,同時在半導體電子產品領域里又處於世界領先狀態。而很多人也笑稱,一個韓國人的一生是無法逃脫稅收和三星的。

而三星也是涵蓋了,包括重工業,半導體硬體以及一些服務行業,可以說三星幾乎就是韓國經濟包括工業的一個縮影。



對於索尼來說,可能只是電子消費品以及感測器部分在世界的排名遠遠的被三星拉開。如果是索尼母公司三井財團,那就完全可以和三星硬碰硬了,比如我們在金融保險,商業商社地產建設,礦產冶金 汽車 ,船舶石油,化工機械製造,電子通信,輕型工業流通倉儲,科研情報交通運輸等等,三井集團在這些行業里都有諸多企業!

所以在三星電子占據韓國的半壁江山之後,我們再去看三井集團,就會發現另一個龐然大物,三星集團擁有三家世界500強,分別是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保險和三星物產。但如果我們對比三井財團的話就會發現,世界500強的企業有豐田 汽車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井物產東芝,還包括了索尼等等8家500強企業。



同時兩者各自領域其實也都做到了頂尖水準,比如說三星電子在電子產業屬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不過三井集團的豐田在 汽車 工業也是世界級別的企業。不過三井財團有三井住友金融以及三井物產這兩者是三星遠遠不及的地方。

此次韓日半導體之中我們也發現了韓國的半導體雖然非常強勢,可惜很多關鍵性的材料仍然是來自於日本,這讓三星,包括韓國的一些半導體企業,其實是非常難受的。



所以如果單單拿索尼來和三星對比的話,那麼索尼當然是處於劣勢,你就在於說你在三井財團里只是一個重要的分支,可以算作是八強之一,但三井集團還有7個索尼級別的重要企業。從整體的影響力,包括核心競爭力來看,三井財團都在三星之上。

三星、索尼和蘋果三家公司綜合實力誰強大?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有水平,因為這三家都是超級企業,在世界上都是響當當的,就算是一個普通的人也應該聽說過這三個名字。

如果這三家企業要排個名次的話,還真的不好排。

首先三星並不是我們看到的三星手機,它還包含了其它行業,比如重工業、半導體、服務行業等等,可以說是一個超級綜合體。

三星指的是一個集團,下面有很多分公司,而其中 最大的一個 是 三星電子,也就是我們平時非常熟悉的也那個,主要以手機等為主,韓國六分之一的GDP是由三星集團創造的,就算是韓國政府也要對三星畢恭畢敬禮讓三分的存在,三星一聲咳嗽韓國還要抖一抖。

三星旗下的三個子公司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

其次索尼也是一個強大的企業,索尼是世界視聽、電子 游戲 、通訊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者,同時也是世界最早研發攜帶型數碼產品的開創者。

三個最大: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世界電子 游戲 業三大巨頭之一、美國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之一,三大行業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不過現在大家最熟悉的索尼手機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野,而索尼的鏡頭感測器則是目前最好的之一,也是我們最熟悉的。

索尼被網友稱為「索尼大法」不是沒有道理的。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索尼位列97位。

最後就是蘋果了,在2018年蘋果的市值就超過了1萬億美元,並且股價也刷新 歷史 最高位達到了203.57美元。

蘋果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有電腦硬體、電腦軟體、消費電子產品、數字發布、手機數碼等,現在蘋果手機在國內已經成為了街機,差不多隨處可見,甚至前些年還有人為了iPhone手機而不惜賣腎,徹夜排隊都是小孩子過家家。

2019年7月,入選2019《財富》世界500強,連續11年榮登《財富》雜志「全球最受尊敬公司」榜單。

如果非要給這三家企業排個名次,你覺得誰能排在前面,要我選的話那就是三星了,帝國一般的存在。

三星>索尼>蘋果!

索尼今年真的很輝煌,用4800萬的索尼攝像頭,俘獲了多少國產手機的「芳心」。然而,即使它再優秀,三星立馬給出了更優秀的產品,不管是紅米note 8 pro即將使用的6400萬三星攝像頭,還是未來的1億800萬像素的攝像頭,三星確實在技術方面不容忽視。

那麼,三星>索尼>蘋果真的准確嗎?我們都知道三星電子,並非是三星的全部。三星電子只是三星集團的一部分,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知道最多的,不過就是三星電子罷了。

可是你不能忽略這個以賣魚出家的企業,如今的三星已經成為了龐然大物,這種龐然大物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比擬的。

有這樣一段話,描述三星,三星集團旗下擁有85個公司,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300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20餘萬人,它的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各個領域,看一份三星集團的企業分類:

當然,我們說索尼比不過三星,並不是說索尼的股東比不過三星。沒錯,索尼還有股東,就是三井集團,雖然索尼集團並非是三井集團的小弟,可是作為索尼集團的前身,三井集團確實隱藏於強者之中,不比三星弱。

而索尼,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世界電子 游戲 業三大巨頭之一、美國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之一,實際表現雖然不及三星,可是你也不能忽略它的成績。

而蘋果為什麼排在最末,因為我覺得蘋果時刻就像諾基亞一樣,會被新興的企業所替代,而且現在蘋果的頹勢,已經可以慢慢見到端倪了。

你只要知道,喬布斯的偶像,是盛田昭夫;喬布斯的最終理想,是把蘋果「建設成索尼那樣的公司」!

我猜題主的本意肯定不是對比蘋果手機業務,三星手機業務,和索尼手機業務,那沒可比性,必然是 蘋果>三星>索尼 ,這里只說營收、利潤,影響力,不說銷量。

而如果要對比的是蘋果公司,三星集團,索尼集團。如果這樣對比的話是 三星>索尼>蘋果。

先說說三星集團,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上至飛機火箭,下至坦克潛艇,還有大炮、手機、晶元、 汽車 ,它都能生產,以及生物醫葯、化妝品,生活用品等,可以說沒有三星不能製造的。

目前三星集團含三星電子在內共有79家公司,有超過23萬雇員,同時三星集團旗下有世界500強企業三家,分別是三星電子,三星保險,三星C&T公司,分別位列世界500強的第15、426、444位。

除此之外,三星集團還有三星SDI、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路、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三星軍工和三星生命等。

而索尼公司母公司三井財團,也是和三星集團一樣的存在,涉及到金融保險,商業商社地產建設,礦產冶金 汽車 ,船舶石油,化工機械製造,電子通信,輕型工業流通倉儲,科研情報交通運輸等等。

日常我們理解的索尼,只是類似於三星電子在三星集團中的位置,只做手機、CMOS晶元、相機等這些數碼電子產品。

至於蘋果,雖然市值很高,但主要是手機強,另外還有iOS系列,iPad,macbook等,要和三星集團、索尼的母公司三井財團比起來,就稍差了一點。

蘋果、索尼、三星作為美日韓明星企業,其影響力甚至堪比某些國家。從19年財報數據中即可感受一番。


蘋果營收1.84萬億人民幣,凈利潤3902億元,市值1.4萬億美元;


三星營收1.37萬億人民幣,凈利潤1647億元,市值3200億美元;


索尼營收5511億人民幣,凈利潤614億元,目前市值769億美元;



論市值,蘋果是吊打三星和索尼的。但商業世界中,並非單純的唯市值論。下面來看看三巨頭的軟硬實力。


三星

1938年成立的三星,如今營業收入占韓國所有企業營收的33%,韓國GDP的20%。


我們所熟知的三星手機,是屬於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而三星集團有85家子公司。


這些公司包括:韓國最大的壽險公司——三星生命;韓國最大的建築公司——三星物產,這個名字你不熟悉沒關系,但它的作品你一定知道:迪拜塔、吉隆坡雙子塔、台北101大廈;更可怕的是,韓國最大的軍火商也是三星,沒錯,意思就是三星也能造坦克、裝甲車、戰斗機。





一個韓國人無法避免的事情有三件:死亡、稅收和三星


一個韓國人的一生是這樣的:在三星的醫院出生,在三星的學校上學,用三星的電子產品,在三星的公司上班,在三星的醫院里去世……


只是17年之後,三星帝國似乎開始走向下坡路了,利潤驟降;最近又曝出大量的負面新聞,神話能否延續尚未可知。


索尼

電子產品可以上升到用戶信仰層面的,除了蘋果估計就只有索尼了,「索尼大法」真香。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索尼的手機幾乎奄奄一息,但索尼的其他產品依舊風生水起。


小到耳機,大到轉播車,只要你想買,沒有索尼造不出來的,而且還兼具好用和顏值。





據說那個年代,有索尼的隨身聽,班裡的漂亮女孩子都會和你多說幾句話;


論耳機,無論是降噪、還是藍牙,各類榜單里幾乎都有索尼的影子;


5000塊錢朝上的電視,索尼的銷量也遙遙領先;


另外,索尼的重磅圈粉神器PS,當年把 游戲 霸主任天堂拉下王座的傳奇主機;聽說PS5也快發布了,索粉們可以備好錢袋子了;





索尼,不僅僅是電子產品,還搞影音哦。許多大IP的版權都在索尼手中,比如蜘蛛俠、007系列,另外索尼音樂也憑借海量的版權,躺著賺錢。


由於手機業務的潰敗,以及隨身聽等產品的淘汰,索尼電子產品進入大眾視野的能力很難和蘋果相比了。


蘋果

關於蘋果,不用多說了。這是一個不斷重新定義各個行業的企業,電腦、MP3、手機、pad、手錶、耳機……


很多領域,它都不是先驅者,但每次都因為它的進入,某領域往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如果要論市值,蘋果無疑是第一,如果論實際價值,三家公司中,三星無疑第一。對於國家和 社會 來說,最沒有根基的是蘋果。三星之於韓國的重要性無須諱言,索尼對於世界電子行業的支持也並非可有可無,美國不能沒有洛馬,波音,微軟,英特爾,IBM,但沒有蘋果無關痛癢。畢竟蘋果除了造消費終端產品外,並沒有影響國計民生的能耐。

從利潤市值中來看蘋果最好

蘋果手機拍的圖

近些年索尼走著下坡路,說白了沒有資格跟第一梯隊蘋果和三星攀比。論營收和利潤,索尼早已成為第二梯隊了。

你比的是什麼?你是要把蘋果和整個三星集團比,索尼整個集團比?那就沒有可比性,因為三星,索尼,涉及的行業太多了。

三星涉及的行業有:通訊,電子,晶元,醫療,教育,建築,地產,航海,航空,民生,金融,電子商務,農業等等非常多的行業。

索尼涉及的行業有:電子,晶元,通訊,光學影像,醫療,航空,金融等等。

蘋果涉及的主業就比較單一了。

你只能說,蘋果公司在同行業里,比三星,索尼的子公司都要出色(市值,盈利,營收),但是你如果去和三星,索尼整個集團比,拿沒有意義。

說點八卦,韓國企業三星集團,實力最大股東是美國華爾街的各大金融機構和財團。

⑵ 三井財團市值多少萬億日元

 三井財團(Mitsui Business Group),是日本四大財閥之一。資產總額為至少36萬億日元,雇員近24萬人。核心成員有24家大壟斷公司,其中銀行2家、保險公司2家、工礦企業15家、商社1家、大百貨商店1家、房地產行業1家和運輸企業2家。

⑶ 世界上所有的大家族,或財團 有那些

羅斯柴爾德家族?跟是大財團有關系嗎? 他們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世界最大財團,無與倫比。。現在的羅斯柴爾德,對於大企業來說,算不上什麼。

洛克菲勒,摩根,第一花旗銀行,杜邦,梅隆,克利夫蘭,芝加哥,加里福利亞,得克薩斯。這些是二戰後形成的世界最大的財團。

美國十大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摩根財團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 杜邦財團
波士頓財團 梅隆財團 克利夫蘭財團 芝加哥財團
加利福尼亞財團 得克薩斯財團(美國十大財團)
日本六大財團
三菱、三井、住友、芙蓉、第一券業銀行、三和。
至於你所說的世界十大,貌似沒這個排行,根本不能排行,
資產都會浮動·········
再說如果和羅斯柴爾德家族這樣,根本就不清楚它到底有多少財富。

中國共產黨聯合集團, 世界第一大財團。
(我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SO,中國共產黨的財力是世界其他財團無法比擬的,可以無視其他財團)

⑷ 世界500百強企業有哪些

2009年《財富》世界 500強排名榜單 排名 公司標志 中文常用名稱 總部所在地 主要業務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 1 皇家殼牌石油 荷蘭 煉油 458,361 2 埃克森美孚 美國 煉油 442,851 3 沃爾瑪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405,607 4 英國石油 英國 煉油 367,053 5 雪佛龍 美國 煉油 263,159 6 道達爾 法國 煉油 234,674 7 康菲 美國 煉油 230,764 8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銀行 226,577 9 中國石化 中國 煉油 207,814 10 豐田汽車 日本 汽車 204,352 11 日本郵政 日本 郵政服務 198,700 12 通用電氣 美國 多元化 183,207 13 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181,123 14 大眾汽車 德國 汽車 166,579 15 國家電網 中國 公用事業 164,136 16 Dexia Group 比利時 銀行 161,269 17 埃尼 義大利 煉油 159,348 18 通用汽車 美國 汽車 148,979 19 福特汽車 美國 汽車 146,277 20 安聯 德國 保險 142,395 21 匯豐控股 英國 銀行 142,049 22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 俄羅斯 能源 141,455 23 戴姆勒 德國 汽車 140,328 24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銀行 136,096 25 家樂福 法國 食品、葯品店 129,134 26 意昂 德國 能源 127,278 27 委內瑞拉石油 委內瑞拉 煉油 126,364 28 安賽樂米塔爾 盧森堡 金屬 124,936 29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美國 電信 124,028 30 西門子 德國 電子、電氣設備 123,595 31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產 119,235 32 惠普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118,364 33 瓦萊羅能源 美國 煉油 118,298 34 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118,257 35 西班牙國際銀行 西班牙 銀行 117,803 36 國家石油 挪威 煉油 116,211 37 美國銀行 美國 銀行 113,106 38 蘇格蘭皇家銀行 英國 銀行 113,087 39 花旗集團 美國 銀行 112,372 40 三星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設備 110,350 41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保險 107,786 42 麥克森 美國 保健品批發 106,632 43 興業銀行(法興銀行) 法國 銀行 104,378 44 日本電報電話 日本 電信 103,684 45 國際商用機器 美國 信息技術服務 103,630 46 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03,582 47 忠利保險 義大利 保險 103,103 48 雀巢 瑞士 食品 101,565 49 摩根大通 美國 銀行 101,491 50 麥德龍 德國 食品、葯品店 101,217 51 本田汽車 日本 汽車 99,652 52 日立 日本 電子、電器設備 99,544 53 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 法國 能源 99,419 54 德國郵政 德國 郵政包裹快遞 98,708 55 韋里孫通訊 美國 電信 97,354 56 特易購 英國 食品、葯品店 94,300 57 法國電力 法國 公用事業 94,084 58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義大利 銀行 94,036 59 巴斯夫 德國 化學 91,193 60 卡地納健康 美國 保健品批發 91,091 61 德國電信 德國 電信 90,260 62 義大利電力 義大利 公用事業 90,005 63 CVS Caremark 美國 食品、葯品店 87,472 64 菲亞特 義大利 汽車 86,914 65 盧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86,340 66 西班牙電信國際集團 西班牙 電信 84,815 67 日產汽車 日本 汽車 83,982 68 寶潔 美國 家居個人用品 83,503 69 樂金 韓國 電子電氣設備 82,082 70 德意志銀行 德國 銀行 81,360 71 聯合健康 美國 醫療保健和保險 81,186 72 鮮京 韓國 煉油 80,810 73 安盛 法國 保險 80,257 74 蒂森克虜伯 德國 金屬 80,210 75 標致 法國 汽車 79,560 76 雷普索爾YPF 西班牙 煉油 79,177 77 法國電信 法國 電信 78,290 78 寶馬 德國 汽車 77,864 79 松下電器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77,298 80 馬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76,965 81 索尼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76,945 82 克羅格 美國 食品、葯品店 76,000 83 巴克萊銀行 英國 銀行 75,136 84 美國郵政 美國 郵政包裹快遞 74,932 85 諾基亞 芬蘭 網路通訊設備 74,224 86 馬拉松石油 美國 煉油 73,504 87 現代汽車 韓國 汽車 72,542 88 好市多 美國 專業零售 72,483 89 萊茵集團 德國 能源 71,851 90 家得寶 美國 專業零售 71,288 91 美國人伯根 美國 保健品批發 70,594 92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銀行 70,568 93 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 美國 食品生產 69,816 94 沃達豐 英國 電信 69,138 95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保險 67,515 96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險 66,621 97 東芝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66,239 98 博世 德國 汽車零件 66,052 99 中國移動通信 中國 電信 65,015 100 塔吉特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64,948 101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64,198 102 聖戈班 法國 建材玻璃 64,109 103 強生 美國 制葯 63,747 104 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 荷蘭 航天國防 63,326 105 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62,993 106 馬士基集團 丹麥 海運 62,637 107 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 英國 銀行 62,400 108 摩根士丹利 美國 銀行 62,262 109 鴻海精密 中國台灣 電子、電氣設備 61,861 110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國 銀行 61,551 111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保險 61,343 112 Wellpoint 美國 保健 61,251 113 西班牙對外銀行 西班牙 銀行 61,184 114 三菱商事 日本 貿易 61,182 115 戴爾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61,101 116 波音 美國 航天國防 60,909 117 微軟 美國 計算機軟體 60,420 118 泰國國家石油 泰國 煉油 59,985 119 瑞銀集團 瑞士 銀行 59,882 120 必和必拓集團 澳大利亞 采礦、原油生產 59,473 121 聯合利華 英國/荷蘭 食品、消費品 59,313 122 沃爾格林 美國 食品、葯品店 59,034 123 聯合技術 美國 航天國防 58,681 124 東京電力 日本 公用事業 58,605 125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 銀行 57,977 126 歐尚 法國 食品、葯品店 57,792 127 陶氏化學 美國 化學 57,514 128 三菱聯合金融控股集團 日本 銀行 56,514 129 7&I控股 日本 零售 56,107 130 雷諾 法國 汽車 55,314 131 三井物產 日本 貿易 55,098 132 大都會人壽 美國 保險 55,085 133 中國人壽 中國 保險 54,534 134 力拓集團 英國 采礦 54,264 135 威立雅 法國 公用事業 53,901 136 高盛 美國 銀行 53,579 137 聯合聖保羅銀行 義大利 銀行 52,947 138 邦基 美國 食品生產 52,574 139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險 52,012 140 永旺 日本 食品、葯品店 51,945 141 太陽石油 美國 煉油 51,652 142 富國銀行 美國 銀行 51,652 143 聯合包裹運輸 美國 郵政包裹快遞 51,486 144 卡特彼勒 美國 工農業設備 51,324 145 中國銀行 中國 銀行 51,317 146 美可保健 美國 醫葯保健 51,258 147 利安德巴塞爾工業 荷蘭 化學 50,996 148 布拉德斯科銀行 巴西 銀行 50,930 149 伊塔烏投資銀行 巴西 銀行 50,216 150 萬喜 法國 工程與建築 48,972 151 德國聯邦鐵路 德國 鐵路運輸 48,963 152 輝瑞 美國 制葯 48,296 153 勞氏 美國 專業零售 48,230 154 拜耳 德國 化學 48,182 155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 銀行 48,063 156 布依格 法國 工程與建築 47,882 157 新日鐵 日本 金屬 47,479 158 俄羅斯石油公司 俄羅斯 煉油 46,985 159 時代華納 美國 娛樂 46,984 160 西爾斯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46,770 161 富士通 日本 計算機辦公設備 46,714 162 巴登-符騰堡州銀行 德國 銀行 46,137 163 沃爾沃 瑞典 汽車 46,057 164 瑞信 瑞士 銀行 45,296 165 荷蘭合作銀行(拉博銀行) 荷蘭 銀行 45,215 166 義大利電信 義大利 電信 45,118 167 百思買 美國 專業零售 45,015 168 葛蘭素史克 英國 制葯 44,654 169 Supervalu 美國 食品、葯品店 44,564 170 中化集團 中國 貿易 44,457 171 羅氏 瑞士 制葯 44,268 172 KOC集團 土耳其 汽車和零件 44,168 173 西夫韋 美國 食品、葯品店 44,104 174 巴西銀行 巴西 銀行 43,984 175 百事 美國 食品、消費品 43,251 176 法切萊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43,133 177 卡夫 美國 食品、消費品 42,867 178 南蘇格蘭電力公司 英國 公用事業 42,855 179 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 航天國防 42,731 180 伍爾沃斯 澳大利亞 食品、葯品店 42,196 181 賽諾菲安萬特 法國 制葯 42,179 182 日本電氣公司 日本 計算機及辦公設備 41,962 183 諾華 瑞士 制葯 41,459 184 赫斯 美國 煉油 41,094 185 中國南方電網 中國 公用事業 41,083 186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 沙烏地阿拉伯 化學 40,203 187 皇家阿霍德 荷蘭 食品、葯品店 40,117 188 哈尼爾集團 德國 保健品批發 40,001 189 丸紅 日本 貿易 39,839 190 佳能 日本 影象器材、辦公設備 39,611 191 思科系統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39,540 192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 德國 銀行 39,370 193 森特理克 英國 公用事業 39,140 194 日本鋼鐵工程式控制股公司 日本 金屬 38,903 195 皇家飛利浦電子 荷蘭 電子、電氣設備 38,807 196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保險 38,482 197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險 38,082 198 江森自控 美國 汽車零件 38,062 199 埔項制鐵 韓國 金屬 37,976 200 聯邦快遞 美國 郵政包裹快遞 37,953

⑸ 日本的三井集團,和韓國的三星集團,哪個綜合實力更強悍一些

一部人認為三星是絕對可以碾壓三井的存在,畢竟好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三井。你可能知道三菱,卻鮮有知道三星。 可一部人認為三井才是真正的帝國形式的存在,三星在它面前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了解三井

可能你知道三井壽,但是你知道三井嗎?三井集團是日本的四大壟斷財閥之一,是由三井家庭統治的財閥而發展起來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它一直是日本四大財閥之首。

如果說幾個名字,你可能知道三井的厲害之處,豐田、東芝、索尼、櫻花銀行等等。從金融——化工、重型機械—— 汽車 ——半導體等等,都會涉及。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曾經在1993年三井物產位居世界500強首位,如今它位居157位:

而旗下的豐田公司,目前的排名為第十:

東芝為371名:

三井的強大,並非是所有企業的集合,而是它的企業是分散的。為什麼分散,因為樹大招風呢,為了 隱藏實力,各子公司財務都是獨立計算。

三星和它相比,怎麼樣?

實際上,如果單純的比較三井目前的一些三井企業,可能與三星相比比不過。三星更被稱為韓國GDP的五分之一,三星是韓國人一生不可避免的企業。

而三星目前進入世界五百強的所有企業:

營收加起來,可能只和豐田集團相當,可見如果不拆分的三井,並不是三星可以比擬的。三星雖然厲害,卻沒有悶聲發大財的三井厲害!

說到三星集團估計大家都知道,目前三星集團業務遍布世界各地,不論是手機業務還是晶元業務都是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大家使用的電子產品很多都是跟三星集團息息相關,即便沒有直接使用三星品牌的產品,但是很多電子產品上可能使用的是三星集團的晶元或其他零部件。

但是說到日本的三井集團,估計很多人都不怎麼熟悉,但這並不妨礙三井集團巨無霸式的存在,目前三井集團是日本最大的財閥之一,其業務非常廣泛,業務同樣是遍布世界各地。

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三井集團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集團組織,而是一個非正式組織,它由關相關利益和財務結構的大企業的非正式組織。

如果非得拿三星集團去跟三井集團對比,那三星集團肯定不是三井集團的對手,我們通過兩者的產業和成員就知道。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財團,旗下擁有85個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300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20餘萬人,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如下:

1、三星電子,2018年世界500強排名第12位,營業收入2119.42億美元,利潤365.75億美元,三星的支柱產業是半導體和只能手機,只能手機銷量全球第一,晶元銷量也是全球第一。

2、三星人壽,2018年世界500強排名第421位,營業收入282.72億美元,利潤10.31億美侍胡笑元。

3、三星物產,2018年世界500強排名第458位,營業收入259億美元,利潤5.66億美元。

此外三星還其他企業,2018三星集團的整體營收大概是在3200億美元左右,利潤在300億美元以上。

三井物產目前的業務范圍包括 汽車 、鋼鐵、紡織、機械、化工、能源、電子和信息、糧油食品、有色金屬、輕工建材的內貿、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等。1993年,三井物產排名世界500強第老含一,在其後的10年間也都基本排名500強前10位。2003年以後,三井物產將能源部門等重要產業機構獨立核算,並且在全球設立獨立法人公司,隨後三井集團在世500強的排名當中的排位迅速下降,但是實際它的產業很大,隨便拿出幾個企業合並財務報表都可以成為世界500強第一,只是它比較低調而已。我們來看下三井集團的成員就知道它由有多牛叉。

先說下真正意義上的三井集團

大家所理解的三井一般指的是三井集團,其資產總額為至少36萬億日元,雇員近24萬人。核心成員有24家大壟斷公司,其中銀行2家、保險公司2家、工礦企業15家、商社1家、大百貨商店1家、房地產行業1家和運輸企業2家,其中三井銀行、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公司是財團的三大支柱企業。

1、三井物產,三井物產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商社。經營范圍包括鋼鐵、紡織、機械、化工、能源、電子和信息、糧油食品、有色金屬、輕工建材的內貿、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等。2017營業收入441.5億美元,排名世界500強第246位。

2、三井住友金融集團,這是由住友集團做尺的中核銀行住友銀行與三井集團的櫻花銀行合並而成,目前是日本第三大金融機構。2017年營業收入520.26億美元,排名世界500強第192位。

再來看下三井財團的其他成員

上面我們所列舉的是從法律意義的組織所看到的三井集團,但實際上三井集團的產業並不這么簡單,目前三井集團旗下還有很多獨立運營的成員。

1、豐田集團。很多人都知道豐田很牛叉,目前是世界最大的 汽車 製造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豐田集團也是三井財閥的一個成員,2018年豐田集團旗下有4家500強企業,其中豐田 汽車 汽車 營收2651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六,豐田通商營收585.8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65,電裝公司營收461億美元,排名全球第229,愛信精機營收352.8億美元,排名全球第329。也就說光一個豐田集團的營收就達到4000億美元以上,可以完勝三星集團。

2、索尼集團,索尼是世界視聽、電子 游戲 、通訊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者,是世界最早攜帶型數碼產品的開創者,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世界電子 游戲 業三大巨頭之一、美國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之一,2017年營收771.15億美元,排名世界500強第97位。

3、東芝,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其業務業務覆蓋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 社會 基礎設備、家電等,2017年營業收入356.3億美元,排名世界500強第326位。

4、松下集團(旗下還有三洋),松下集團目前在全世界設有230多家公司,員工總數超過290,493人,其業務涵蓋及家電、數碼視聽電子、辦公產品、航空等,2017年營業收入720.45億美元,排名世界500強114位。

三井財團旗下還有很多企業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三井財團的產業非常龐大,三星集團跟三井財團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的兩個企業!三井物產旗下有一千一百多家知名企業,經營理念都不一樣!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三井物產吧!稍後做一下對比就一目瞭然啦!

三井的經營理念不是製造業,它經營的是人,當然價值無法用財務報表去衡量,1979年時任三井物產社長的八尋俊郎推進「rds」運動主要是把三井經營恢復到「人」,消除官僚主義,以人為中心的經營組織「人的三井」!

93年三井物產世界500強排名第一,其旗下有總多成員子公司有豐田,東芝,索尼,三井住友銀行,商船三井,三井造船,石川島播磨重工,三越百貨等等大批重量級企業,三井對500強不屑一顧,三井財團體系內的500強企業眾多,旗下企業參股的關聯的企業延伸到西門子,通用,愛立信全球頂級陣營!

三井高利於1711年創建三井物產。1868年三井家族為倒幕勢力提供資金,是明治維新大功臣成為了政商三井。三井家族與明治政府互相支持互相利用,推動日本的經濟和 社會 發展,1876年三井家族開設了第一家私人銀行三井銀行,並成立了全日本規模最大的三井物產公司!

在抗戰時期三井物產旗下公司都參與了為侵華日軍提供物資支持,曾積極推動日本侵略中國的三井物產發跡史和中國所遭受哪些血淚屈辱災難密不可分的時候,三井旗下哪些一千多家企業還能不能在中國繼續發展下去呢,這就是三井把旗下子公司單獨合算分離的根本原因吧!
國外都驚嘆國人對 歷史 的遺忘和對祖先的背叛,哪些驚嘆著根本不知道不是中國人遺忘 歷史 而是接觸不到 歷史 !同一家日本企業侵華時期生產坦克,打炮,飛機,毒氣彈,生化武器,等等!三井把自己藏你起來也不是沒有這個因素吧!論實力三井很牛!

下邊介紹一下三星公司旗下企業眾多多達44家之多,公司成立於1938年最初是做蔬菜水果生意的!

1950年擴展製糖,制葯,紡織,確立為家族企業!53年成立第一家製糖公司,58年成立三星保險,68年成立三星醫院,69年成立三星電子,80年以賣冰箱為主,78年三星半導體成立開始出口彩電業務,83年開發出64K動態隨機儲存器,只為韓國本國服務!三星世界500強排名第十五位!總資產為1739.57億美元
數據可能不準確,僅作為對比參考!

您好,首先我來給您介紹一下您所提及的兩家財團的大致情況:

三井財團: 目前有25家大企業組成。其中三井銀行、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公司是財團的三大支柱企業。其核心企業有櫻花銀行、三井物產、新王子制紙、東芝、索尼、三洋、NEC、豐田 汽車 、三越、東麗、三井不動產等。該財團在化工、重型機械、綜合電機、 汽車 製造、房地產、核發電、半導體、醫療及辦公電子設備等行業擁有優勢。從摩根大通數據了解到,旗下的大型企業估值大約是4226億美元(當然,其中還不包括豐田集團旗下的各大公司市值)。

三星集團: 是大韓民國第一大企業,同時也是一個跨國的企業集團,三星集團包括眾多的國際下屬企業,旗下子公司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生命、三星航空等等,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三星電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商、全球營收最大的電子企業,三星集團是家族企業,李氏家族世襲,旗下各個三星產業均為家族產業,並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員管理,目前的集團領導人已傳至李氏第三代。其所有大企業的市值總和約3200億美元。

所以,單從兩家財團旗下的各大企業市值粗算來比較,是企業 歷史 更悠久的三井財團占優,而從對國家所產生的GDP比重來看,毫無疑問,三星佔了韓國四分之一的GDP產值。有一句話說的好,為了本國的經濟發展,韓國是不會讓三星集團倒閉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讓您滿意,謝謝。

三星集團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家非常厲害的企業,因為它韓國有龐大的影響力,因此被稱為三星共和國。它旗下有很多子公司,最為知名的就是三星電子。當然,除了三星電子,三星集團旗下還有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就是三星物產和三星人壽保險。

三井集團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和三星集團不一樣,三井集團並不是一家正式的企業組織。簡單一點說,三井集團並不是一個法律實體,只是一些有相關利益和財務結構大企業的非正式組織。

在日本有很多以三井命名的企業,包括三井住友金融、三井物產。但他們並不是三井集團的子公司,而是獨立的法律實體。剛才說過三井集團並不是一家正式的法律實體,只是一個非正式組織。

日本和韓國都一樣,在經濟發展中壯大起來很多財閥集團。在韓國,三星集團是全國最大的財閥。在日本,三井集團則是四大財閥之一。

在二戰之前,三井集團確實是一家企業。是在二戰之後,美國對日本進行了改造,將三井集團予以拆分,因此就有了很多獨立的公司,包括三井銀行、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等知名公司。

韓國的財閥這沒有被拆分,反而在戰後不斷壯大。目前三星集團下屬85個子公司,以及數不勝數的孫公司,曾孫公司。

但實際上三星集團和三井集團是有 歷史 淵源的。由於在很長一段時間,朝鮮半島是日本的殖民地。因此,日本將其經資本主義制度移植到了朝鮮半島。三星集團是模仿三井集團而創建的。否則這兩個國家怎麼在財閥經濟上那麼相像呢?

一個是學生,一個是老師。你說誰的實力更強呢?當然是三井集團的實力強於三星集團。

有人說韓國的三星已經超越了三井財團,可能是因為近年三井財團過於低調了吧。

三井財團是日本最大的財團之一。資產總額為佔了日本GDP 總額大頭,重點在於持有24家大壟斷公司注意是壟斷,其塑造的綜合商社形態(經營從核電到雞蛋...)

三井旗下的主要公司大多數人都耳熟能祥:

豐田 汽車 新日鐵 索尼 東芝 愛普生 奧林巴斯

三井造船 三井銀行 三井xx...等等

三井憑借對產業鏈最上游資源類企業一般不超過10%的參股、入股作為潤滑劑,取得資源品的長期價格控制優勢,同時藉助龐大的物流和 貿易網路,三井把這種優勢進一步鞏固。這樣的路徑,在三井帝國的版圖上進行了最大限度的復制,幾乎囊括了所有能夠想像的產業。

無論是原材料、中間件亦或是終端商品,在所有的生產、貿易和物流環節,三井都扮演著「幕後推手」的角色,將自己的下屬公司以及關聯企業推到台前,不斷地擴大著市場、資源和疆土,謀求著利潤最大 化,而自己則隱藏起來,像極了「影子帝國」里的王者。

三井的經營策略,就是如影子般站在企業背後,利用自己雄厚的資本、發達的貿易體系以及 佔有的豐富資源,在推動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向著世界微觀經濟的每一個角落滲透。通過化整為零隱藏於大小各類企業背後的三井帝國。

再說韓國三星集團,三星真正能看家的產業也就三星電子,而三星電子真正看家的是半導體和顯示器

至於其他零零碎碎的——什麼物業、大樓、、軍工、家電、保險之類的更是笑話完全不值一提,它只是徒增了三星集團的營收體量,對三星的強大沒有什麼助力。一個集團的強大在於強而不是大。保險、礦業、房地產、物業等一些服務業。這些產業只是充當了三星集團營收體量的贅肉。

我們在談談三星集團強的部分,那就是盡人皆知的三星電子了,其中真正看家的又是三星半導體和顯示器,至於手機那確實是厲害,世界上唯一軍工品質的智能手機,手機用起來跟手雷似的,note 7爆炸事件讓全世界看到你韓國企業的吃相不要太難看。資本之間的競爭很激烈,但像韓國這樣功利到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真是不知臉為何物。三五年內衰落是可以預見的。

總結來說,三星集團在韓國是天,在世界上算個消費電子巨頭,在信息產業算個一流尾,二流頭的公司吧

人們總是淺薄的認為多和大就一定強,而三星集團這種靠美國扶持的子公司竟然也成了信仰?

兩國貿易戰,如果你的產品或服務能成為你母國要挾對方國家的籌碼, 不用討論,你肯定是強大的。

相反,你成為了對方要挾你母國的人質,何來強大一說呢?

三星是一家韓國跨國集團公司,總部位於首爾三星鎮。它包括眾多子公司和附屬企業,其中大多數是三星品牌聯合,並且是韓國最大的財閥(商業集團)。

三星工業子公司包括三星電子(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公司,按2012年收入計算,市值排名第四),三星重工(按2010年收入衡量全球第二大造船企業),和三星工程和三星C&T(分別是全球第13和第36大建築公司)。其他值得注意的子公司包括三星人壽保險(全球第14大人壽保險公司),三星愛寶樂園(韓國最古老的主題公園愛寶樂園的運營商)和Cheil Worldwide(按2012年收入衡量的全球第15大廣告代理商)。

三星對韓國的經濟發展,政治,媒體和文化產生了強大影響,並成為「 漢江奇跡 」背後的主要推動力。其附屬公司的產量約占韓國總出口量的五分之一。三星的收入相當於韓國的10.82億美元GDP的17%。

三井集團是由獨立的日本公司組成的鬆散財團,由巨大的家族企業三井業務合並而成商社,包括水泥,石化,商業,建築,能源,工程,金融和保險,食品,機械,采礦,有色金屬,房地產和航運業。所有主要公司都是大型跨國公司,總部設在東京或Ōsaka,並在海外設有辦事處和子公司; 一些人與外國公司合資。

主要成員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三井化學,三井工程與造船,三井不動產,三井礦業冶煉有限公司,三井OSK系列,三井住友保險集團,三井人壽保險公司,三井植索控股,三井礦業和冶煉,Nihon Unisys,JA三井租賃,伊勢丹三越控股,化工業,王子制紙公司,住友三井金融集團,住友三井信託控股,三井住友建設,三井住友銀行,新日本空氣技術公司,札幌啤酒廠,Sanki工程,目的服務有限公司,東麗工業,東洋工程公司,東芝,日本鋼鐵廠。

其他和三井有密切關系的是,索尼,伊藤洋華堂,相模鐵路,東京廣播系統,嘉娜寶(花王公司),東方之地,豐田集團,小松有限公司,淡水河谷(礦業公司),力拓集團,必和必拓,雅馬哈,洋馬,模擬金屬管理公司 - 三井公司擁有該公司18%的股本,並在其董事會中有代表,哥倫比亞亞洲,IHH Healthcare Berhad - 三井擁有該公司20.5%的股本,並在其董事會中有代表。它們是因為商業合作進行交叉持股。

三井財團的成員大多都是獨立的不是從屬關系,它們因為商業合作組成一個商社,更好的進行商業合作。論總量的話一定三井財團大,但是他們根本不是一個概念,無法進行比較。

三星作為韓國第一大財團,近年來伴隨著韓國經濟的崛起,在 氣勢上壓過了傳統的日本電子巨頭索尼,松下,佳能等企業,尤其是三星財團的旗艦企業三星電子在全球智能手機,平板電視,半導體等領域已經占據了第一的寶座,三星電子作為亞洲第一 科技 企業的名頭是當之無愧的。

不過因此就說三星已經超過了日本企業集團,就言之過早,估計三星自己也不敢誇下這樣的海口。

日本財團背後的實力深不可測,六大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以及第一勸銀控制了日本國內總資產的60%和營業收入,這一點韓國四大財團比較類似。不過畢竟日本財閥有上百年的 歷史 ,產業布局之廣,影響之深遠都遠超韓國財閥。以三井為例,表面上看不出它的影響力有多大,不過掀開三井神秘的面紗,就會發現這家財團的真正實力。

熱點內容
期貨指標自編的程序怎麼設置 發布:2025-07-13 17:00:36 瀏覽:286
膠州維修基金去哪裡交 發布:2025-07-13 16:51:26 瀏覽:580
炒股為什麼不虧不賺 發布:2025-07-13 16:51:25 瀏覽:239
股市2911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3 16:43:58 瀏覽:551
金融ic卡什麼時候可以降級 發布:2025-07-13 16:28:09 瀏覽:999
炒股莊家拉點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3 16:26:45 瀏覽:1000
美國股市為什麼上漲不緊張 發布:2025-07-13 16:22:12 瀏覽:45
股權凍結通俗來講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3 16:02:54 瀏覽:847
期貨業怎麼做 發布:2025-07-13 15:59:59 瀏覽:176
公司基金儲備是干什麼的 發布:2025-07-13 15:55:33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