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總市值什麼意思
A. 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沒有預期收益、不承諾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開放式凈值型理財期限靈活、流動性強,每個月、季度都設有開放日,根據合同上的期限可以贖回或追加。和開放型基金比較類似,開放式基金可投向股票期貨、期權等等,其投資風險明顯高於凈值型理財產品。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只和每日/周/月公布的凈值有關,具體收益的計算方法為:年收益率=(當前凈值-原始凈值)/原始凈值/成立天數*365天。
一.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特點
1. 沒有預期收益率。凈值型產品一般有業績比較基準,但不等於實際收益,往往差別較大。投資者在購買凈值型產品時,只能看到過去的收益情況。
(「業績比較基準」反應的是產品的業績表現,它是投資管理人力爭達到或超越的一個目標值。)
2.凈值型理財產品流動性高。凈值型理財產品,特別是開放式理財產品流動性高,可以按日或定期贖回。
3.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會有一定的波動。凈值取決投資基礎資產的價格,基礎資產的價格漲跌將反映為凈值的上漲或下降。
4.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取決於用戶購入和賣出時的凈值差值,凈值的變化將決定投資者的盈虧。(假設用戶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用戶的收益就是1.2-1=0.2;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
5.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有申購和贖回費的,頻繁的申購贖回將降低實際收益。(買入的時候有申購費,賣出的時候有贖回費,所以不建議頻繁買入賣出。)
B. 理財產品凈值型是什麼意思
理財產品凈值型是指該理財產品的收益是通過凈值來體現的,而非傳統的預期收益率。以下是關於理財產品凈值型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
- 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明確的預期收益和投資期限,其收益完全取決於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和市場表現。
- 此類產品可以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封閉式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只能在到期時贖回;開放式則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二、特點
- 運作透明度高:凈值型產品定期披露運作公告,投資者可以准確掌握投資情況及凈值信息。
- 真實反映市場價值:在市值法的估值體系下,凈值能夠直接反映出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
- 非保本浮動收益:投資者需要承擔凈值波動的風險,但同時也可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 流動性較高:相比傳統理財產品,凈值型產品通常具有較高的流動性,投資者可以在開放期內自由申購或贖回。
三、運作方式
-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運作方式類似於開放式基金,通過凈值來計算收益。
- 投資者在購買或贖回產品時,按照申請當日收市後的理財產品份額資產凈值為基礎計算其買入的份額或賣出所獲得的金額。
四、風險與收益
- 凈值型理財產品通常被歸類為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類型。
- 投資者在享受可能的高收益的同時,需要承擔凈值波動的風險,並具備一定的市場判斷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綜上所述,凈值型理財產品以其運作透明度高、真實反映投資資產市場價值、非保本浮動收益以及較高的流動性等特點,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靈活性。在選擇此類產品時,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產品的特點和風險收益情況,並結合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決策。
C. 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
可以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
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凈值型理財產品在投資,運作模式上跟以往理財產品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收益率,當產品到期時,需要根據產品實際市場投資報價來計算產品收益率,如果是開放式的,則是根據開放時間的市場報價進行估價計算。
凈值型理財產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投資者的收益跟產品凈值相關。凈值型產品能更為准確、真實的反應資產的價值,投資者根據產品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收益或者承擔虧損。
凈值型理財產品投資的東西很多,幾乎包括所有類型的資產,主要是標准化資產,常見的包括現金、債券、商品、股票、期權期貨等投資標的,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政策的變化,產品可投資的范圍也會越來越擴大。
從監管方面,理財產品凈值化有利於降低系統風險。傳統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對對銀行發展諸多不利,比如兌付壓力使得銀行投資風險累積,錯配風險激增,而且在銀行負債成本和投資收益難以平衡的情況下,銀行會選擇風險較低的投資標的,會導致預期收益產品的收益下滑,產品吸引力下降。
而選擇凈值型產品既能順應監管需要,又能緩解自身投資風險,提升產品差異化程度,推動銀行良性發展,可以增強自身理財意識,幫助投資者更清晰了解產品資產變化情況和風險狀態,改變投資習慣,豐富投資者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