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如何調節就業
❶ 貨幣政策一般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
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目標,通過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這一政策是現代各國政府幹預和調節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貨幣政策的核心目標在於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以及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為了達到這些目標,中央銀行會採取一系列具體措施。
在貨幣政策的具體實施中,中央銀行會設定一系列中介指標,如貨幣供應量、利率等,這些指標反映了貨幣政策的效果。中介指標是衡量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的關鍵,中央銀行會根據這些指標的變動來調整政策力度。
操作指標則是中央銀行在實際操作中直接控制的工具,如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中央銀行通過調整這些指標,可以影響中介指標,從而實現對貨幣供應量的調控。
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具體手段,包括調整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操作、調整准備金率等。這些工具的選擇和運用,直接關繫到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
綜上所述,貨幣政策是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體系,包括政策目標、中介指標、操作指標以及政策工具,各個層面相互作用,共同實現宏觀經濟目標。
❷ 貨幣政策的基本目標
貨幣政策的基本目標主要包括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但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具體為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和促進經濟增長。
穩定物價:這是指通過貨幣政策來控制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使物價水平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波動,從而維護經濟的穩定。
充分就業:貨幣政策可以通過影響經濟活動來促進就業水平的提高,減少失業人數,使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但需注意,充分就業並不意味著零失業,而是指失業率保持在一個社會可接受的水平。
促進經濟增長:貨幣政策可以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和利率等手段,來刺激或抑制經濟活動,從而促進或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
平衡國際收支:這指的是通過貨幣政策來調節國家的進出口和資本流動,使國際收支保持平衡,避免過度順差或逆差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然而,在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中,並不特別強調平衡國際收支,而是更側重於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和促進經濟增長。
特別指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這兩個目標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我國貨幣政策的基本框架。
❸ 貨幣政策調節的重點是
3部門經濟中貨幣政策調節的是總需求,推導機制中最關鍵的是利率,貨幣供給增加之後,銀行存貸快利率會降低。那麼你買房貸款就有了積極性,企業家貸款開廠也有了積極性。那麼總需求增加,GDP增加。經濟向充分就業方向挺近。
4部門經濟就比較復雜了。(增加的進出口)
貨幣政策的調節是否有效果,還要看匯率制度。固定匯率下,擴張的貨幣政策不能增加GDP。基本是完全失效的。浮動匯率下,擴張的貨幣政策能引起本幣貶值,貶值能引起出口增加,進口減少。那麼GDP增加,經濟向充分就業邁進。
調節的重點有兩個,利率和匯率。
調節的目標有兩個
1)正向目標,刺激經濟,提高就業,提高國民收入
2)反向目標,抑制經濟過熱,防止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