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算貨幣時間價值綜合的最終值
Ⅰ 關於貨幣時間價值,這個方案三它的現值是多少
要計算這個方案三的現值,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貨幣時間價值的概念和計算方法。貨幣時間價值指的是同樣數額的資金在不同時間點的價值是不同的,因為時間價值的存在會導致資金的價值發生變化。
現值是指未來現金流的現值總和,根據現值原理,未來的現金流需要進行折現,才能和譽弊得到當前時刻的現值。
根據題目所給的信虛梁息,我們可以將三種付款方式的現金流列出:
方案一:
-1次性付款:-240,000元
方案二:
-第1年初:-50,000元
-第2年初:-50,000元
-第3年初:-50,000元
-第4年初:喚族-50,000元
-第5年初:-50,000元
方案三:
-第1年初:-40,000元
-第2年初:-40,000元
-第3年初:-60,000元
-第4年初:-60,000元
-第5年初:-60,000元
利用貼現因子公式計算現值,其中利率為8%:
PV = CF / (1 + r)^n
其中,PV表示現值,CF表示現金流,r表示利率,n表示現金流發生的期數。
將三種方案的現金流代入上式計算現值,最終得到:
方案一:PV = -240,000元
方案二:PV = -206,773元
方案三:PV = -217,810元
由此可見,以現值計算,企業應選擇第一種方案,即一次性付款,因為其現值最小,節省了企業的資金成本。
Ⅱ 什麼事終值,現值,年值,等值
終值是把現在的資金折算到未來時點的價值,現值是把未來時點的資金折算到現在的價值。年值(Annualvalue):發生在(或折算為)某一特定時間序列各計息期末(不包括0期)的等額支付系列價值;等值:某件物品與某件物品的價值相等。
資料擴展:
現值是將來(或過去)的一筆支付或支付流在當今的價值。或理解為:成本或收益的價值以今天的現金來計量時,稱為現值。一般計算現值計算會涉及到年金現值系數P/A和復利現值系數P/F:①P/A(年金現值系數):在一段時期內,你每期期末都收付相等的年金A,然後這些金額全部折現到第一期期初的到的金額P。計算的時候一般會給出年金A和年金現值系數P/A,只要用年金×年金現值系數就能得出現值P②P/F(復利現值系數陵戚):復利是指「利滾利」的形式。就是在一段時期內,期初你要付多少金額P,才能在期末得到一定的復利終值F。計算的時候一般會給出復利終值F和復利現值系數P/F,只要用復利終值×復利現值系數就能得出現值P
單期終值與現值①終值終值(FV)或復利值是指一筆資金經過一個時期或多個時期以後的價值,即未來時間點上現金流的價值,也稱未來值。②現值現值是指一個時期或多個時期以後的資金折現到現在的價值。
單期的終值與現值我們可以用以下的例子來闡述:例:吉姆想要出售位於阿拉斯加的一片土地。昨天,有人提出以1萬美元購買,吉姆正打算接受這一報價時,又有一人報價11424美元,但是一年後才付款。假設兩個買著均有支付能力。吉姆的財務茄祥顧問指出,如果接受第1個報價,他可以將這1萬美元以12%的利率存入銀行,這樣一年後,他可以得到:10000+(0.12_10000)=10000_1.12=11200(美元)這一數目要少於第2個報價所出的11424美元,所以,吉姆想要接受後者。在這一過程中,11200美元就是現在的10000美元在一年後的尺納陵終值。吉姆的財務顧問又用另一種方法來討論兩個買者的報價:吉姆先生需要存入銀行多少錢才可以在一年以後得到11424美元呢?即有PV_1.12=11424所以現值(PV)==10200(美元)。
Ⅲ 資金現值和終值的計算
方法一:
一年後的終值為:100×(1+10%)=110(元)
二年後的終值為:100×(1+10%)×(1+10%)=100×(1+10%)2=121(元)
三年後的終值為:100×(1+10%)2×(1+10%)=100×(1+10%)3=133.1(元)
以此類推,十年後的終值為: 100×(1+10%)10=259.37(元)
通過計算,可知今天的100元錢的價值等於十年後的259.37元錢的價值,所以你應該選擇得到今天的100元錢,而不應該選擇得到十年後的200元錢。
在經濟學中,我們通常用p表示現值,用s表示終值,用i表示利率,用n表示時間,那麼,復利終值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S=p(1+i)n
方法二:
由於復利現值是與復利終值的相對稱的一個概念,根據上面的復利終值公式:S=p(1+i)n,我們可以推導出復利現值公式:P=s/(1+i)n=s(1+i)-n
根據復利現值公式,我們計算十年後的200元錢的現值是:P= s(1+i)-n=200×(1+10%)-10=200×0.3855=77.1(元)
通過計算,我們可知十年後的200元錢的價值等於今天的77.1元錢的價值,所以你應該選擇得到今天的100元錢,而不應該選擇得到十年後的200元錢。
式中,n是期數(若r為年利率,則n為年數);r是利率、投資報酬率或通貨膨脹率。
現值是如今和將來(或過去)的一筆支付或支付流在當今的價值。或理解為: 成本或收益的價值以今天的現金來計量時,稱為現值。
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例如:在確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可收回金額時,通常需要計算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對於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等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通常需要使用實際利率法將這些資產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再通過相應的調整確定其攤余成本。
除非貨幣的時間價值和不確定性沒有重要影響,現值原則應用於所有基於未來現金流量的計量。這意味著現值原則應被用於:
(1)遞延所得稅;
(2)確定IAS36未包含的資產(特別是存貨、建築合同餘額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以用於減值測試。
對於僅僅基於未來現金流量計量的資產和負債,現值概念應:
(1)在其影響是重要的少有情況下,原則上被用於預付款和預收款;
(2)被用於建築合同,以允許在不同時期發生在現金流量的更有意義的加總;
(3)不被用於決定折舊和攤銷,因為這時運用現值概念的成本將超過其效益。
折現是為了符合三個主要的計量目標。
(1)當不能直接從市場上觀察到公允價值時,估計某項目的公允價值;
(2)決定某資產或負債的特定個體價值;
(3)決定使用實際利率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實際利率指將從現在開始至到期日或至下一個以市場為基礎的重新定價日預期會發生的未來現金支付額,精確地折現為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當前帳面凈值所用的利率。IAS39要求對某些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使用實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