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市值多少
Ⅰ 美團和肯德基那個市值高
這個別看肯德基是快餐界的巨頭,但市值和美團差遠了,你要拿麥當勞比美團還行,麥當勞是世界五百強,肯德基就從來沒上過,今年肯德基也就是百勝的市值也就300億美元左右。而美團市值是5500億港元,摺合美元700多億了,是肯德基兩倍。
Ⅱ 美團市值蒸發1.2萬億,為何網友說:罪有應得
近日,美團市值三個月蒸發1.2萬億港元上了熱搜,一些網友認為這是美團最有應得。之所以會這么說,主要還是因為美團之前被曝出過大數據殺熟的行為,令不少網友有些憤怒。此外,也有之前美團頻頻被曝出苛刻商家和騎手的事件有關。
綜上所述,因為美團自身存在諸多問題讓消費者、商家、騎手都有些不滿,因而也讓美團的口碑也變得不太好,所以在其市值蒸發後,才會有人說“罪有應得”。
Ⅲ 美團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接下來王興該如何破局
經過數據顯示,美團點評暴漲近8%,自獲得內資不斷買入,今年股值呈現空前態勢,王興的身價隨之增加,躋身於內地十二大富豪榜位。那王興是怎樣一步步到現在這樣的姿態的呢?
現在的社會5G時代也到來了,王興無疑是有遠見的,大多數人都是對短期的生活持有樂觀態度,而王興卻覺得,現在的社會就像股價一樣,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也無法對中間跌宕起伏的過程表示出援助之手。而且一直有消息AI智能時代即將到來,各種以此為基礎的行業也越來越吃香,並且離不開我們的生活,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耐心等待的,你對未來越有信心,並且為之努力,那你成功的機率也是更大的,把握住你的機遇,你也會有一個輝煌的未來。
以上僅代表個人發言,如有不當之處,歡迎留言批評。
Ⅳ 美團市值多少億2021
「8月30日,美團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4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美團二季度經調整凈虧損環比減少至22.2億元。目前,美團市值為1.40萬億港元,今天上漲1.51%。」
Ⅳ 美團有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市值超過1000億美金的互聯網公司
美團今年是資產市場的寵兒,股價不斷創新高,而幾乎在同時上市的小米卻備受冷落,股價跌得只剩一個零頭,筆者寫過關於兩者的文章,對美團的比較看好,但是美團近期如此後的股價表現,筆者是很詫異的,認為是好的「過頭」了。1、美團確實好美團最新的股價是98港元,市值5700億港元,換算成人民幣是5127億人民幣,相當於730億美元,已經是中國上市互聯網企業中的第三高,看起來市值沖擊千億美元也是可以期待的。
餐飲外賣貢獻的收入占平台總收入比例的56.7%,餐飲的增速和毛利率就決定了平台收入和凈利潤的未來,平台成交額在放緩,第三季度完成了275億元的收入,凈利潤是13億元,凈利潤率是4.7%,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盈利表現。如果未來的媒體我們要按照盈利的互聯網企業來估值,起碼要有100億元人民幣的凈利潤,也就是說,如果今年990億元的收入,要完成100億的凈利潤,凈利潤率要達到10%,那麼毛利潤率至少整體要提高5個百分點,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平台的商家會答應嗎 ?
Ⅵ 同期上市,美團市值超5000億,小米已不足2000億,雷軍為什麼會輸
去年9月王興攜著美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市值約483億美元;同年的7月,中國互聯網公司小米也在港交所正式上市,發行市值約550億美元。兩家同期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在經過一年半時間後,交出了兩份截然不同的「成績單」。
或許這就是雷軍輸給了王興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小米也為社會為消費者做出了不少貢獻;雖然不敢說是小米拉低了整個手機行業的價格,但絕對少不了小米的一份力量。對此你有什麼看法,你是否看好小米未來的發展?雷軍是否還有機會實現小米5000億元的「夢想」?
Ⅶ 美團2020年凈利潤才40多億,為什麼市值有1.6萬億
你可以參考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觀點。
價值與估值的本質差距。
美團的PE接近300倍。如果按今天估值來講確實是嚴重高估。但是市場是非理性的。高估也可以持續很久。低估也可以持續更久。
但是通常看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而是要計算美團的年化復合成長率。
2018年以前都是一直虧損狀態。2019年2020年爆發增長。美團已經壟斷了外賣市場。而且客戶黏性越來越高。如果未來年華增長率持續大幅增加,那麼過幾年看現在的價格就不算高了。
也就是說估值的變化會隨著企業成長率越高而變得合理或者低估。以現在的價位看肯定是高估。至於要不要投資看你怎麼給它估值和看它的前景。
我個人是不會投資美團。理由是比它好的標的大把。
Ⅷ 美團股票代碼是多少
美團股票代碼是03690,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登陸港交所,開盤大漲5.7%,報72.9港元,市值4000億港元(約510億美元),超越京東。
(8)美團市值多少擴展閱讀
美團股票基本信息
1、證券簡稱:美團點評
2、交易市場:港交所主板
3、發行機構名稱:美團點評
4、上市狀態:正常上市
5、主要股東: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19.19%);王興 (10.44%);紅杉資本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