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即財富怎麼解釋

貨幣即財富怎麼解釋

發布時間: 2022-02-20 04:37:34

❶ 解釋一下貨幣,資產,財富,金融之間的關系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6

❷ 貨幣是真正的財富嗎

貨幣是指任何一種可以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和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以及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是所以貨幣並不是真正的財富。貨幣只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認為的認定,只是一種符號,真正的財富是金銀。

❸ 貨幣即財富,這種說法對嗎

這種說法不正確,貨幣本質是國家發行的一種可流通的憑證,你有貨幣是需要交換才能體現他的價值,就像建國初期,國民黨發行了大量的金圓券把老百姓手中的銀元黃金都換走了,老百姓拿著大捆的金圓券連盒火柴買起來都費勁,這說明貨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他需要能夠有效的交換才能體現價值。貨幣另外還起到金融防火牆的作用,NHK曾經做過一期紀錄片,介紹日本在侵略亞洲其他國家的時候,如何通過發行殖民區專用的貨幣起到保障戰爭持續,已經不會因為濫發貨幣而沖擊本國經濟的。所以,貨幣控制不好,會比洪水猛獸還要厲害,並不是真正的財富

❹ 如何理解貨幣、收入和財富三者之間的關系

貨幣就是一般等價物,用來作為交易中間物的

收入是一個組織或者個人在一定時期的資產收入

財富是一個組織或者人的資產(有形的 現金 房子 票券;無形的 聲譽)的總和

貨幣可以作為收入和財富的計量
收入是財富的一個組成部分
(自我創作。 。 。 。 )

❺ 為什麼說貨幣是財富的代表

財富的范圍比貨幣的范圍要大的多,它不僅包括現金、存款,還有債券、股票、珠寶、收藏品等等。據統計,在美國貨幣大約只佔財富總量的2%,即使是最廣義的貨幣也不超過財富總量的10%。可見,把貨幣定義為財富范圍太大,也不適合。

❻ 貨幣等同於財富嗎

貨幣的本質是貨幣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同時也體現了一定的社會關系;
1.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一般等價物,首先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這是貨幣與其他商品相交換的基礎;其次,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特殊性體現在它可以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並且能夠與一切商品直接交換。
2.貨幣體現著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
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都只是表面現象;
從本質上看,貨幣體現的是一種社會關系,也就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生產交換關系,即不同生產者所生產、佔有的產品,通過等價交換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聯系。
貨幣是流通工具,貨幣只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認為的認定,只是一種符號,所以貨幣並不是真正的財富。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❼ 經濟學家是如何看待財富的:貨幣等於財富嗎

公元前四五世紀,古希臘有位歷史學家叫色諾芬,他是蘇格拉底的弟子,以記錄希臘歷史和蘇格拉底語錄著稱於世。

1928年,美國經濟學家阿林?楊格在就任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經濟科學與統計學分部主席一職發表的就職演說《報收遞增與經濟進步》中,對斯密定理做了深入發展,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上述問題。

楊格的觀點是「分工取決於市場規模,而市場規模又取決於分工,經濟進步的可能性就存在於上述條件之中」,這就是著名的「斯密-楊格定理」。

楊格的結論簡單又符合事實:如果市場只需要一輛車,定然不值得新建一個輪胎廠、玻璃廠、塑料廠、木材廠、皮革廠、組裝廠等分工生產,然而如果是100萬輛汽車,分工生產更具效率和福利。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斯密-楊格定理似乎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反復論證之中。其實不然,楊格引入了報酬遞增的邏輯,解釋分工經濟中出現報酬遞增導致規模經濟。他認為,分工既是經濟進步的原因又是其結果,這個因果累積的過程體現出的就是報酬遞增機制。

實際上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一章《論分工》中就已經提出了報酬遞增的邏輯,「其中技術變遷以分工加速知識積累的形成,成為報酬遞增永不枯竭的源泉」。

不過,古典經濟學家發現,亞當?斯密強調分工加速知識積累引發的報酬遞增,必然導致壟斷的出現,這一動態理論與靜態的自由競爭均衡自相矛盾。簡而言之,就是自由競爭導致壟斷。這就是著名的「馬歇爾悖論」。

現實中,存在知識積累引發報酬遞增和規模效應的行業,都容易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例如鐵路、電信、自來水、石油、操作系統、互聯網、飛機製造等都具有規模效應,也稱網路效應,最終走向壟斷。

馬歇爾認為,內部經濟的差異瓦解競爭均衡導致壟斷,但是外部經濟決定了整個產業的規模。因此,外部經濟的自然增長成為報酬遞增的唯一源泉。

楊格藉助了馬歇爾關於內外部經濟的分析,認為「某一產業的增長率是以其他產業的增長率為條件的」。外部經濟哪裡來的?什麼因素導致報酬遞增?楊格認為,「其中最有力的因素可能是新自然資源及其應用的發現,科學知識的增加」。所以,斯密-楊格定理揭示了一個經濟增長的規律,即是一個報酬遞增的動態累積過程。

在經濟學歷史上,楊格這篇文章價值非常之大,楊格自己將其視為「在全部經濟學文獻中是最有闡述力並富有成果的基本原理之一」。 然而,這篇文章被埋沒了50年之久,無人問津。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也感到奇怪:「令人不解的是在楊格精闢的文章之後,經濟學界競對這個問題長期保持沉默。」

這里應該有兩個原因:馬歇爾對「斯密定律」的兩難解釋不夠充分,報酬遞增導致的壟斷問題是新舊古典主義的禁區。還有一個原因是,強大的邊際主義長期占據經濟學主流地位。

邊際主義和新古典主義這兩個學派都擅長數學分析,以經濟模式來論述經濟運行的完美均衡。雖然新古典主義也構建了資本、勞動、土地、技術在內的經濟要素模型,但是出於對均衡性的絕對崇拜,經濟學家很難接受包括來自資本、技術沖擊帶來的生產力變革這一理念。實際上,邊際主義的「邊際」概念更好解釋報酬遞增和規模效應,但是邊際主義對邊際遞減規律的教條式推崇,邊際遞減規律與斯密-楊格定理的報酬遞增格格不入,斷然不會接受規模遞增的經濟增長邏輯。

期間,雖有楊格、馬歇爾零星的閃光,但是經濟增長這一主題被埋沒在兩大學派強大的學術論證之下長達一百多年。如此,人類浪費了發現經濟增長密碼的機會,當「知識累積」、「技術變遷」再次進入經濟學家的視野時,已經是《國富論》發表200年以後的事情了。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❽ 如何理解貨幣是財富的象徵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本身就有價值 並且能夠表示其他商品的價值 所以 一本等價物越多 表示價值量越多 那麼 財富就相應的越多

❾ 為什麼說貨幣是財富的象徵

因為它可以買到所有的物質,車子,房子,各種奢華的都可以,。

熱點內容
日本股市什麼時候開始有了 發布:2025-05-19 20:39:09 瀏覽:993
股市如何拜師 發布:2025-05-19 20:39:09 瀏覽:681
私人企業如何進行股權轉讓 發布:2025-05-19 20:27:03 瀏覽:1
除息會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19 19:43:03 瀏覽:792
600030歷史股票行情 發布:2025-05-19 19:42:59 瀏覽:541
怎麼買入石油期貨 發布:2025-05-19 19:42:58 瀏覽:522
成交量和流通市值比是什麼 發布:2025-05-19 19:11:36 瀏覽:382
期貨極速交易系統怎麼用 發布:2025-05-19 18:57:07 瀏覽:82
金融和會計哪個好就業 發布:2025-05-19 18:55:00 瀏覽:844
如何做民營企業股權激勵 發布:2025-05-19 18:54:54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