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美國股市多少家

美國股市多少家

發布時間: 2022-02-20 16:38:14

㈠ 美國股市現在有多少只股票

美國的證券交易所有三家。目前在這三家交易所進行交易的上市公司共有7679家。中國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或中國概念股)已經突破 200 家(達到 204 家),其中,通過買殼方式上市的大約 108 家,直接上市的 95 家。

㈡ 美國股市有多少只股票 美國有多少只股票

美股的2大市場納斯達克(NASDAQ)和紐約證交所(NYSE)共6643支股票
(2011年4月22日數據)

㈢ 美國股市的基本情況有多少家證券交易所有多少家公司上市

美國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
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NASDAQ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X
店頭市場Over-the-Counter

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美國歷史最長、最大 且最有名氣的證券市場,至今已有 208 年的歷史,上市股票超過 3,600 種,包括大部份歷史悠久的『財星五百大企業』,股價總值達七兆美元,上市條件也較為嚴格,還沒賺錢就想上市集資的公司無法進入紐約證交所。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幾家美國大公司都選擇在這里將其股票上市,例如IBM計算機公司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波音公司 ( The Boeing Company)、奇異電器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等等。
相較之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Nasdaq只有二十六歲,雖有5540支股票,但多半是小型的新公司。兩家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股票買賣方式。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在場內走動叫喊來尋找最佳買賣主。在Nasdaq,買賣在電話或計算機上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約有 4,100 多家,而約有近 2,000 家是高科技公司。在美國上市的網路公司中,絕大部份都在納斯達克上市。而與計算機及電訊相關的公司則佔了納斯達克一個大比數。美國市值最大的全 5 家公司中,納斯達克就擁有了英特爾 (Intel)、微軟 (Microsoft)、思科 (Cisco) 三家。
美國證交所是美國第二大的證券交易所,超過1,131支股票在此上市。 美國證交所的交易場所和交易方式大致都和紐約證交所相同,只不過在這里上市的公司多為中、小型企業,因此股票價格較低、交易量較小,流動性也較低。美國證交所在1998年被那斯達克證券市場並購,不過目前這兩個證券市場仍然獨立營業。
店頭市場,即指那斯達克證券市場。之所以叫做店頭市場,是因此它的交易方式不同於傳統的證交所,證交所的交易方式是由經紀人在交易場內為客戶買賣股票,但是店頭市場的交易方式,是經由龐大的計算機系統來進行,投資人想要買賣店頭市場的股票,需要透過坐在櫃台後面的專業經紀人利用計算機來進行,故被稱為店頭市場。
以下是在美國店頭市場里銷售的一些股票、證券:
公債 ( Corporate Bonds )
市政公債 ( Municipal Bonds )
新股票( New Issues of Corporations )
美國政府證券 ( U.S. Government Securities )
開放型投資公司 ( Open-end Investment Company )
外國公司證券 ( Securities of Foreign Corporations )
未在證券交易所登記,而在店頭市場買賣的股票 ( Unlisted Stocks )
全國證券商公會自動報價系統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 )

㈣ 美國股市裡一共有多少只上市公司

摘要 你好,非常高興的為你解答這個問題。美國股市裡面的這個上市公司數字是變動的。每一天都是變動。也可以說是每一刻都在變。因為人家只要查出來他不符合上市要求或者不符合上市標准,就會立刻把它清除出去。

㈤ 美國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美國總共有三家證券交易所,總共有7679支股票數,其中持有股票數最多的就是歷史悠久的紐約(房產)證券交易所,總共有3459家股票股,源於這家證券交易所的歷史悠久,有將很多近300年的歷史,這里的歷史厚重感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在這里。第二名是納斯達克證券市場,這家證券市場是新興的證券所,這里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以科技股為主的,近些年上市的科技公司也是居多的,這里有3159家股票股。剩餘的股票股則在美國證券交易所。

㈥ 請問美國股市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紐交所 3600多家
納斯達克 4100多家
美國證交所 1100多家
加上其他的,總共近萬家
查來不容易,把分給我吧

㈦ 美國有幾個股市

  1. 紐約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2. 美國證券交易所 (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3. 以及店頭市場 ( Over-the-Counter (OTC) )

  4. 納斯達克。

紐約股票交易所( NYSE )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資本主義的大禮堂,企業成長的兵工廠。盡管讓人一夜致富的微軟,英代爾都在Nasdaq交易,紐約證交所仍是最大、最老、最有人氣的市場。電影中股市內人聲喧騰,比手畫腳的鏡頭,在使用電腦和電話交易的Nasdaq看不到。要感受那種金錢游戲的熱氣,只有來華爾街十一號的紐約證交所。
紐約證交所有二百零五年的歷史,目前約有2920支股票,包括大部份歷史悠久的『財星五百大企業』,股價總值達七兆美元。相較之下,Nasdaq只有二十六歲,雖有5540支股票,但多半是小型的新公司。兩家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股票買賣方式。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在場內走動叫喊來尋找最佳買賣主。在Nasdaq,買賣在電話或電腦上談。
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依客戶所開的條件在埸內公開尋找買賣主,本身不左右價格,買方與賣方,實是在直接交易。在Nasdaq,買方或賣方跟交易員打交道,交易員隨意開價,買賣方無從得知他的成本。
紐約證交所的場內共有十七個馬蹄形的『交易站』,每支股票固定在某個交易站買賣。埸內人員分『專家』和『經紀人』兩批。專家守在交易站不動,只買賣自己分配到的六支股票。他們主持競標、執行買賣、記錄和傳送價格資訊。經紀人代表證券商,他們遊走各交易站,可買賣任何股票。電影中的股市鏡頭,多是一群經紀人在交易站前競標。專家就像拍賣會主持人,他必須從面前眾多經紀人的叫聲中選出最好的價碼。交易所里不準有任何秘密交易。
場內另一陣營是牆邊的『會員』攤位。紐約證交所共有四百八十名會員,多是證券商。會員攤位接到公司買賣的指令,立刻用行動電話告訴遊走的經紀人,經紀人再到交易站尋找買賣主。近年來,為增加效率,單純的指令已由證券商用電腦網路直接送到交易站,經紀人只處理大宗或復雜的指令。
紐約證交所電視廣告的口號是:『我們不僅是一個場地,更代表一種做生意的方式。』不管科技怎樣進步,面對面的交易永遠讓人覺得誠信與踏實,這就是紐約證交所獨特的魅力。
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幾家美國大公司都選擇在這里將其股票上市,例如IBM(行情 論壇)電腦公司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波音 公司 ( The Boeing Company (BA(行情 論壇)) )、奇異電器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行情 論壇)) )…等等。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它跟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座落於紐約市的華爾街附近。
大致上的營業操作都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是一個中、小企業股票上市的場所。一般在美國交易所的股票價格較為偏低,所以投資者之股票買賣會高於一百股。

一些美國大公司在公司創立之初,都選擇在這里將其股票上市。舉例來說,像艾克森美孚公司( Exxon Mobile Corporation (XOM(行情 論壇)))以及通用汽車公司(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M))。

店頭市場( Over-the-Counter (OTC) )

它是一個進行非上市股票、債券、及其他證券交易的地方。每位買者或賣者都是經過協議與議價來達成股票的買賣。不像證券交易所里一個專業經紀商底下只有一位經紀人,在店頭市場有許多位市場推動者 ( Market Makers ) 在幫客戶買賣股票

㈧ 美股現在一共有多少只股票

美股現在一共有2800多家。2020年3月9日,紐約股市開盤出現暴跌,隨後跌幅達到7%上限,觸發熔斷機制。3月12日,美股標准普爾500指數跌幅達到7.02%,觸發市場熔斷停盤15分鍾。3月16日,美國三大股指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跌逾7%,觸發熔斷機制,停盤15分鍾。3月18日午間,紐約股市暴跌再度觸發熔斷機制。

1999年12月,2000年9月微軟市值一度超越6400億美元,最高峰為6616億美元,成為人類歷史市值最高峰.,算上通貨膨脹相當於今日9130億美元,由於1995年以後,微軟一度被反壟斷官司控告,2000年股價極度受挫,不然當年預估能夠漲破9000億美元市值,相當於今日的13000億美元。

㈨ 美股有多少只股票

美國的證券交易所有三家。目前在這三家交易所進行交易的上市公司共有7679家。三個市場的股票總數是2,125,811,000股股票萬1.5開戶,我們公司是國有控股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也是全國首批承銷保薦機構之一。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了經紀、投資咨-詢、財務顧問、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資產管理、基金代銷、期貨IB、直接投資、融資融券、做市、股票期權等領域。

㈩ 美國每年需上市的公司有多少家

多年來,在美國股市上市的企業可謂風光無限。美國資本市場從19世紀中期引入企業上市制度後,美國股市一直是引領全球資本市場發展的引擎。近年來,赴美上市也成為很多中國企業海外圈錢的途徑,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股市的發展不太順利。

最近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在對美國的上市公司經過一番調查後發現:在美國股市,不僅中國概念股「水土不服」,美國本土企業也並非看上去那般風光——由於受到的約束太多,過去10年,美國上市公司的數量減少了38%,留下的則正將時間浪費在遵守這樣或者那樣的規章制度上,而面對私人股權公司的蓬勃發展,美國上市企業的優勢正日漸削弱。

並非家家都願意上市

美國股市眼下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臉譜上月的上市。盡管臉譜上市後的股價表現得不太漂亮,但作為全球互聯網界最大的IPO(首次公開招股),臉譜仍然吸引了不少投資者。

不過,讓臉譜上市卻並非其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初衷。在很長一段時間,扎克伯格都對外界表示暫不會上市。在臉譜上市前,也曾有不少人勸說扎克伯格不要讓臉譜上市。但按照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的規定,股東數量達到500人的公司必須向投資者披露財務信息,也就是需要上市。臉譜被很多投資者看中,股權交易頻繁發生,今年年初就達到了500名股東的上限。所以,扎克伯格不得不讓臉譜上市。

和臉譜一樣,不願意上市的美國企業還有很多。微軟(微博)與谷歌(微博)當年都是被「逼」著上市的。1975年創立的微軟直到1986年才進行IPO,因為此前風險投資者僅持有微軟很少的股份,而微軟的盈利能力又很強,幾乎沒有上市融資的需求。但為招募編程人員,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向大量員工分發了股票,使其股東數量超過了500位的界限,蓋茨只得同意讓微軟IPO。在2004年,谷歌也因同樣的情況「被迫」上市。

《經濟學人》的統計數據顯示:從1980年到2000年,美國每年平均有311家公司上市,而從2001年到2011年,這個數字下降到99家;從1980年到2000年,年銷售收入低於5000萬美元的小型公司每年有165家上市,而從2001年至2009年,此類小型公司在美國的上市數量平均每年只有30家。

上市公司面臨太多約束

《經濟學人》說,過去10年,美國股市上市公司如此之少,主要因為上市公司面臨著太多的約束。

「上市意味著一家私有公司變成一家公眾公司。這其中需要經過一場繁瑣的程序——企業不得不公開財務數據,公司高管也將承受更多來自投資者的壓力,包括業績的要求;公司股價也將會成為判斷公司經營情況的最重要標准;企業的重大經營活動及經營決策都必須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管理層一定程度上喪失了經營靈活性。 」如,為了取得成長所需的大量資金,蘋果在1980年12月第一次公開上市招股。但1984年,由於喬布斯斥巨資開發的Mac項目銷量情況並不好,公司業績下滑,他與財務出身的時任CEO斯庫利因而產生很大分歧,並受到股東大會質疑,最後迫不得已憤然離去。

「因此,並非所有的公司都有足夠的動力成為一家公眾公司。」《經濟學人》說。而且,隨著私人股權公司等融資渠道的出現,優秀的企業已經可以不再通過上市獲得資金。

對股東和早期投資者來說,企業上市的誘人之處在於,能為他們提供一個賣出股權的退出機制,不過現在有很多渠道幫助股東和早期投資者將手中的股票變現。如,臉譜在2009年就安排了一個項目,使其員工可將至少價值1億美元的股票賣給俄羅斯投資公司數字天空技術公司(DigitalSky Technologies),高盛等投行也完全可以幫助臉譜的員工將他們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出售給有錢的客戶。此外,員工所持有的股票還可以在非公開市場拍賣掉。美國目前有兩大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市場SecondMarket和Shares Post,分別位於紐約和洛杉磯。它們從2009年上半年開始提供私有公司股票交易服務,並為其假設估值。

呼籲為上市公司「松綁」

《經濟學人》認為,走過了150多年歷程的上市公司,如果這樣衰落下去勢必對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首先,上市公司是創新和創造就業的核心。IPO為初創企業提供了資金,它們可以藉此僱傭新員工,還可以打破既有市場的壟斷。如果那些初創公司不通過上市做大,而是被出售給老企業,就絕對不可能出現創造性的創新。試想一下,如果初出茅廬的蘋果或谷歌當年被IBM(微博)收購,今天會怎樣。其次,上市公司更加透明。它們必須發布季報,召開股東大會,「對付」分析師並且用比較公開的方式管理自己,而非上市企業卻相反,它們的運作都非常隱秘。最後,上市公司給了普通民眾機會。他們可以直接投資資本市場最重要的財富創造機器,而能共享經濟的發展成果。如果IPO越來越少,則意味著普通人投資下一個「谷歌」的機會也越來越少。私人股權公司的興起,將投資的權利再次交到了一小撮特權投資者手中。

《經濟學人》說,制定美國股市規則的政治家總是覺得,從長遠考慮,企業要做大做強最終都會選擇上市。但是,如今很多公司為了避免各種繁文縟節開始退市或者乾脆不上市,而讓更多商業活動在私下裡進行。美國上市公司面臨的愈加嚴苛的監管規定有必要「松綁」了。

熱點內容
日本股市什麼時候開始有了 發布:2025-05-19 20:39:09 瀏覽:993
股市如何拜師 發布:2025-05-19 20:39:09 瀏覽:681
私人企業如何進行股權轉讓 發布:2025-05-19 20:27:03 瀏覽:1
除息會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19 19:43:03 瀏覽:792
600030歷史股票行情 發布:2025-05-19 19:42:59 瀏覽:541
怎麼買入石油期貨 發布:2025-05-19 19:42:58 瀏覽:522
成交量和流通市值比是什麼 發布:2025-05-19 19:11:36 瀏覽:382
期貨極速交易系統怎麼用 發布:2025-05-19 18:57:07 瀏覽:82
金融和會計哪個好就業 發布:2025-05-19 18:55:00 瀏覽:844
如何做民營企業股權激勵 發布:2025-05-19 18:54:54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