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市值為什麼上漲
『壹』 京東股價漲了為何總市值降了
回購,京東回購了部分股份。
『貳』 拼多多一夜大漲15%,超越京東追平淘寶,市值暴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拼多多一夜大漲15%,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超越京東和網路之和。拼多多CEO黃崢身價一夜增長500億人民幣,超越馬化騰成為中國第三富豪,比馬化騰高出400多億,基本追平馬雲,僅次於農夫山泉鍾睒睒。
拼多多是國內移動互聯網的主流電子商務應用產品。專注於C2M拼團購物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體會更多的實惠和樂趣。通過溝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獨特的新社交電商思維。
拼多多在部分二三線城市正式上線「多多買菜」。顧名思義,這是一個關於買菜的社區團購業務。而社區團購和生鮮到家,也是今年疫情以來,最火爆的賽道。拼多多的CEO陳磊卻不認為「多多買菜」是一個純粹的社區團購。「多多買菜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業務板塊,它是融合與現有的拼多多,那麼用戶也可以在這個平台上選擇不同的服務,可以選擇次日自提,也可以選擇上門配送,這個過程大概是需要3~4天的配送時間。」陳磊表示,為滿足多多買菜的消費者,拼多多將在基礎設施、配送商等做大量的投資,來確保這一切能夠順利的發生。「保證從農田到家門,整個配送過程是快速並且成本低廉的。」陳磊表示。
大家都知道,拼多多這邊平台的銷售模式向來是以「燒錢」著名,動不動就推出百億補貼,是不少羊毛黨的摯愛。不少消費者從中薅到了羊毛,自然就會推薦給自己身邊的朋友、家人一起參與進來,就這樣,拼多多在非常迅速的時間里收獲了一大批活躍買家。
『叄』 京東和百度市值之爭是怎麼回事
這正如大家習慣拿BAT比較一樣,幾家的核心業務各不相同,但在中國互聯網行業,這三家公司曾經就是爸爸一樣的存在,代表著它們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掌握的巨大流量,也就是影響力。
BAT這個寶座,曾經在後面跟上過J(京東),也曾經有人認為該去掉B。不可否認的是,從財務數據上,京東和網路的盈利能力,似乎在往相反方向走。
網路和京東的利潤,似乎走在了相反的方向上。網路曾經在2011年以462億美元的市值超過了騰訊,但如今,它和騰訊以及阿里的市值,相差了不止5倍,而是跌到了跟京東這個追趕者相同的水平。
雖然從利潤絕對值上來說,網路比京東多太多,但市值告訴我們,似乎在投資者眼中,網路代表了過去,京東代表著未來。
去年四季度,網路的營收和利潤增速均跌至歷史最低。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182.12億元(約合26.23億美元),同比下滑2.6%;凈利潤為人民幣41.29億元(約合5.94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3%。2016財年全年總營收為705.49億人民幣(約合10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凈利潤為116.32億,僅為2015年的1/3。
京東集團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京東2017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為3.557億元人民幣(約5170萬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Non-GAAP)凈利潤為14億元人民幣(約2.1億美元),去年同期,這兩個數字分別為凈虧損為8.673億元人民幣和2億元人民幣。京東的毛利率從2011年的5.45%,上漲至2014年的11.63%,再到2016年的15.16%,最後到2017年Q1的16.05%。
BAT要變成ATJ的言論愈發熱烈。雖然誰都知道,兩家公司一家做搜索一家做電商,完全不處於同行業。然而市值代表資本市場對一個公司未來價值的認可,只有投資者認為公司有巨大成長空間,市值才會持續上漲。
『肆』 為什麼京東虧損越大市值越高
市值並不僅僅取決於當前的盈利狀況。
如果京東不自建物流,如果京東不擴張全品類,如果京東不做金融業務,那麼京東08年就開始大規模盈利了。
投資人看好的是京東的市場規模,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伍』 為什麼拼多多的市值在飆升
拼多多的市值飆升的原因有:其出色的表現以及申請注冊了商標「多多健康」。
1、出色的表現
股價上漲的很大原因在於其出色的表現。今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剛剛完成了在迎來上市後的第一個盈利季度。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拼多多營收達到142.098億元,同比增長89%,遠超市場預期。第三季度,拼多多月活躍用戶6.434億,單季增長7460萬,同比增長50%。截至今年9月底,該平台活躍買家數量達到7.313億,同比增長36%。
過去12個月,拼多多成交總量達到14576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是行業平均水平的8倍。拼多多平台上日和物流的峰值訂單已經超過1億單。
11月12日發布《財報》之後,拼多多股市一度先於大盤上漲20%以上,而日拼多多股市收盤上漲20.41%。市值一舉突破1500億美元,達到1607.33億美元,然後日拼多多繼續其上升趨勢,上升12.73%,市值突破1800億美元。拼多多也超越了京東,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2、申請注冊「多多健康」商標
數據顯示,拼多多,的附屬公司上海尋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於12月1日在日申請注冊商標「多多健康」,涉及國際分類科學儀器和設計研究,商標狀態為「正在申請注冊」。
今年8月,多多健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萬元,法定代表人朱健翀,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依託實體醫院的互聯網醫院服務、醫療服務、食品管理、保健食品銷售。
(5)京東市值為什麼上漲擴展閱讀:
拼多多的使用人群
很多人對拼多多有一個誤解,他們認為用拼多多的人是三四線城市小城鎮的年輕人,是每天關注「東方菜市場漲價2分錢,我去西邊」的大媽。事實上,這些人確實是拼多多的一些用戶。然而,如果我們把這看作是拼多多用戶的肖像,我們就會看不起這個被3億人使用的「拼多多」。
拼多多的用戶都是價格敏感型用戶,他們是一群強烈要求性價比的人。綜上所述,他們就是那些擁有「閑求省」的人,無論在那個社會發展階段,這群人永遠是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
綜上所述,用戶分為:小城鎮、小城鎮、大城市的務工人員、老人、學生,這些人的規模可能有8-1億,但是電子商務覆蓋的人數遠遠達不到這個數值,這是由於電子商務學習成本的因素,以及這些人之間的信任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
『陸』 拼多多市值為什麼這么高跟京東差不多
首先你需要明白,流量就是錢!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打開微信的各種群,出現最多的就是「砍一刀」。
基於中國的人情社會,「砍一刀」促進了龐大的消費級數,有了這么大的消費群體,直接催生了平台數量最大的商家。
雖然平台的廣告服務費少,但是你架不住他數量特別巨大啊!
比如中國人口14億,每人給你一毛,一毛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值一提,但乘上14億之後,就是1.4億元!
最後告訴你為什麼流量就是錢。
比如你無聊時逛淘寶,隨便亂看,看著看著你就能發現一兩件你覺得很劃算的東西,於是自然就買了。
這種套路就是一定要想盡辦法讓你逛淘寶,才有你下單的可能性。
對於投資機構來說,流量就是錢!
『柒』 一直虧損的京東為什麼市值
公司虧損還是不虧損,並不完全決定市值,還在於公司有沒有未來的前景。
『捌』 京東市值曾經是拼多多的N倍,為何現在被反超了
因為拼多多本身的基數小,增長的非常的快,所以才看起來比京東的發展好。當然現在看起來是反超的,但是未來來說拼多多要走的路還是非常的長的。
京東的收入都比拼多多強,這主要是因為增長率變小了。但是他的總收入非常的高,所以說他也不可能增長得很快。不然未來幾年他的收入可能要超過全世界的購物平台市場了。拼多多本身基數少,所以說按照市場數據來看,它的增長率達到了697%。
雖然拼多多發展的非常的快,也非常的厲害,在今年的財務數據中也顯得很突出,但是客觀來講拼多多未來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整體實力來看肯定是弱於京東的。
『玖』 京東商城估值60億到100億美元,為什麼
其中的一個焦點是京東的IPO估值問題。據說,京東管理層開價100-120億美元,但遭投行打對折,只認同60億美元的估值。 以下為成一蟲的正文: 一般來說, 京東商場是B2C的網站,目前沒有盈利,所以,PE法不合適。PB法也不是非常妥當,因為這類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可能低於面值,變現值、清算值不高,同行業內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可能相差較大。 所以,要對京東商城IPO時的股票進行估值,主要考慮的方法應該是比較另類的市銷率法、客戶價值法等。這些方法在前期投入大、經營虧損、潛在想像空間較大的互聯網公司身上應用較多。社交網站Facebook可能比較適用客戶價值法,而京東是零售企業,我個人認為市銷率法比較有參考意義,也方便進行簡單比較。 根據新聞報道,京東商場2011年收入為212億元人民幣(33.5億美元),如果包括上平台(公司只提供網路平台,由商家自行銷售)的收入則為269億元。2011年公司毛利率為5.5%。成本費用的結構中,配送費佔比6.6%、廣告佔2.3%、技術和管理費用率在1.5%左右。公司銷售收入凈虧損率約為5%。應付帳期天數是38、存貨周轉35天,屬於比較高效的營運水平。京東商城還稱,2012年預計收入為450億元,2013年預計收入為700億元,2015年收入預計為1900-2200億元。 我們主要採取市銷率法來估值。可比公司主要是亞馬遜、當當等。亞馬遜2011年銷售收入約為480億美元。目前市值約為959億美元,市銷率約為2倍。當當目前市值接近4億美元,銷售收入2011年為35.5億元人民幣,約合5.61億美元,市銷率約為0.7倍。如果取2011年市銷率為2-3倍,則京東商城估值約為60-100億美元。如果對2012年預測銷售收入取2-3倍市銷率,則估值可提升至140-210億美元左右。 亞馬遜的銷售凈利潤率約為1%。考慮到國內的競爭形勢,也許到2015年甚至是此後幾年,京東的銷售凈利潤率也可能只有這個水平,即3億美元左右凈利潤。亞馬遜目前PE是176倍,很高,主要是最近半年業績不好。按此PE,則京東市值可達500億美元左右,進行三年或三年半的折現,則目前合理市值是300多億美元左右。 筆者個人比較傾向於保守估值,則60-10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國內B2C市場競爭激烈,且要完成洗牌還得三五年。 此外,由於IPO需要對投資者有一定讓利,以便二級市場有上漲空間,則IPO詢價結果應該有10-20%折讓,京東總體估值會降至50-80億美元左右。 (來源:虎嗅評論)
『拾』 京東股價午後大漲超7%,股價大漲的原因是什麼
京東集團發布其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一時之間引發媒體熱議。一方面,第三季度雖然虧損達到5億多,但其美股收盤漲幅超7%。而前段時間,唯品會公布財報之後,股票大跌30%。
那麼,京東財報都講了啥?一個虧,一個漲?裡面透露了京東的什麼狀況?反映了中國電商的什麼狀況?我們能透析哪些內幕?
這些數據是否漂亮?
需要注意的是,大促期間移動端的訂單佔比並不具備代表意義,因為很多都是提前選好,到了大促時候,手機下單。
但平時的移動端佔比更有意義,這代表了你的老用戶活躍度。
3、物流倉儲核心競爭力持續加強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京東完成訂單量為3.297億,與第三季度1.782億相比,同比增長85%。訂單量的巨大增長一方面證明了京東強大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得益於京東物流倉儲能力的提升。
物流方面,超過85%的自營訂單都是當日送達或者次日送達,這一點是任何一家其他平台做不到的。劉強東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經過京東過去八年打造的物流體系,比目前市場上任何一家競爭對手都至少要領先五年。
倉儲方面,第三季度京東在廣州和武漢正式啟用了兩座新的“亞洲一號”倉庫。此外,京東計劃將在未來一兩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添加更多的亞洲一號倉庫。
4、用戶男女比例,更均衡
在品類分布上,日用商品及其他品類商品核心交易總額為542億元人民幣,交易佔比達到48.9%,同比增長98%。這說明京東用戶在男女性別比例上逐漸平衡,也說明京東正在逐漸改變其3C網購商城的印象,走向一個真正的綜合商城。
5、京東服務項目未來增長有保證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來自於服務項目與其他項目的凈收入為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1%。相比於京東自營凈收入52%的增長,服務項目與其他項目的凈收入增勢可謂強勁。
服務項目的數據增長也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是一致的。商品網上零售額5030億元,增長43.1%(大於實物零售33%的增長值)。
6、關閉拍拍網利好京東未來業績
在雙十一前夕,京東正式宣布關閉拍拍網的C2C業務。在三個月過渡期後,將完全關閉拍拍網。
出於對假貨控制的目的,關閉拍拍網,對於京東下一步的輿論氛圍將會更有優勢,同時,也會讓京東的增速至少提升五個百分點。
整體增長放緩是怎麼回事?
總的來看,京東保持了強勁的連續增長姿態,但是,相比較去年,京東的增長速度是放緩的,441億的凈收入甚至不比第二季度(452億)。
盤子達到一定規模,自然增長放緩,京東去年保持的100%增長是不可能長期保持的,另一方面,國內整體經濟大環境的增速放緩,也是主要原因,從第三季度開始,經濟寒冬論開始流行,居民消費指數連續走低。
不過,自從上市之後,京東每個季度業績均實現環比增長,沒有呈現出618、雙十一猛增,後續季度增長乏力的狀況。
京東沒有刻意追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穩扎穩打、內外兼修,本著長遠經營的理念,表現出了一個穩健的耐力型長跑選手的素質,而這種素質所體現出來的穩定性和高成長性,正是華爾街和投資人所不斷追尋和看好的,估計,這就是股票上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