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當當市值多少

當當市值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4-05 20:20:46

1. 當當和亞馬遜都是賣書起家的,為什麼市值差距這么多亞馬遜除了賣書還有其他什麼大頭收入

亞馬遜是從事大眾零售的科技公司;當當是假裝科技導向的銷售公司。

2. 當當網是不是要倒閉了

當當網是已經倒閉了。早先從當當網買書的時候,覺得當當網買書比較劃算和方便,但是越到後來越發現當當網和一個淘寶店沒有任何的區別,它的客服也不能給人親民的感覺。不過就我而言的話。單純是買書還是不錯的,我也從當當網上買過打折的水果,但是實際上吃起來和網上宣傳的差別很大,簡直不是一個檔次。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每一個行業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做企業一定要保持著對市場的警惕性,隨著做好改變的准備。否則,在面臨危機的時候才能臨危不懼,在這個變幻莫測的市場上求得生存的希望。

不僅要做好風險預測,還要保持著創新精神,否則沒有堅持創新的企業,都難逃「一死」。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商行業也是步步高升,各家公司競爭激烈。有後來居上的黑馬,也有苟延殘喘的老馬。

談起電商行業,最出名的莫過於馬爸爸的阿里巴巴了,旗下的天貓和淘寶齊頭並進,成為電商行業的領頭羊。當然了,劉強東的京東也不甘示弱,實力不容小覷,以及唯品會等等,這些都是經過戰爭的硝煙和時間的洗滌沉澱。

才能夠在如今競爭激烈的電商行業,屹立不倒站穩腳跟。在這場激烈的斗爭中,淘汰者中最讓人惋惜的,莫過於當初勢頭猛進被人看好的當當網了。20年前,當當網和京東同時起步,之後的發展更是勢如破竹。

一路高歌猛進。只用了六年的時間,就獲得了圖書銷售突破4.4億的絕佳戰績,月活用戶量最高突破2000萬,這是何等榮耀的成績啊。當時京東無論是銷量上,還是月活用戶量都比不過當當網,甚至還沒有當當網的零頭多。在當時,當當網一度被人認為是中國的亞馬遜。

就當年的發展趨勢來看,如果一直保持到現在,可以說是改變了中國電商歷史的存在。但是,誰能想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當網已經淪落到無法堅持運營下去的地步,要將自己賤賣了。2010年,當當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

創始人李國慶於2016年9月將其私有化並成功退市。此時的當當網市值僅為5.36億美元,與市值最高時的30億美元相比較,現在不及當時的五分之一。

當當網的創始人李國慶自嘆不如京東劉強東,當人們再次將當當網與京東放在一起比較時,當初被當當網看不上的京東市值現在已經突破580億美元。

反觀當當網的現狀,不禁讓人感到惋惜。近日,當當網突然宣布將自己以75億的價格賤賣給海航,這也預示著從此之後再無當當網,當年名盛一時的當當網將徹底被淹沒在,這競爭激烈又變幻莫測的電商行業中。

當當網成也圖書,敗也圖書,要知道圖書的利潤是非常低的。但靠著這一先天性價比很低的單品作為招牌,並不能做大做強。劉強東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發展圖書的同時,也大力發展電器和3C數碼品牌。

劉強東曾經在采訪中就說,李國慶夫婦的格局比較狹隘。很少有人能夠承受從最輝煌到最落魄的那一瞬間,彷彿一切榮耀都只是過眼雲煙而已。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沒有勇氣能夠重新再開。當年只算是「小嘍啰」的京東現在做的如此強大。

曾經作為電商的「老大」已經光輝不再,得意時看淡,失意時看開,或許嶄新的未來正在等著你開拓,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

3. 京東商城估值60億到100億美元,為什麼

其中的一個焦點是京東的IPO估值問題。據說,京東管理層開價100-120億美元,但遭投行打對折,只認同60億美元的估值。 以下為成一蟲的正文: 一般來說, 京東商場是B2C的網站,目前沒有盈利,所以,PE法不合適。PB法也不是非常妥當,因為這類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可能低於面值,變現值、清算值不高,同行業內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可能相差較大。 所以,要對京東商城IPO時的股票進行估值,主要考慮的方法應該是比較另類的市銷率法、客戶價值法等。這些方法在前期投入大、經營虧損、潛在想像空間較大的互聯網公司身上應用較多。社交網站Facebook可能比較適用客戶價值法,而京東是零售企業,我個人認為市銷率法比較有參考意義,也方便進行簡單比較。 根據新聞報道,京東商場2011年收入為212億元人民幣(33.5億美元),如果包括上平台(公司只提供網路平台,由商家自行銷售)的收入則為269億元。2011年公司毛利率為5.5%。成本費用的結構中,配送費佔比6.6%、廣告佔2.3%、技術和管理費用率在1.5%左右。公司銷售收入凈虧損率約為5%。應付帳期天數是38、存貨周轉35天,屬於比較高效的營運水平。京東商城還稱,2012年預計收入為450億元,2013年預計收入為700億元,2015年收入預計為1900-2200億元。 我們主要採取市銷率法來估值。可比公司主要是亞馬遜、當當等。亞馬遜2011年銷售收入約為480億美元。目前市值約為959億美元,市銷率約為2倍。當當目前市值接近4億美元,銷售收入2011年為35.5億元人民幣,約合5.61億美元,市銷率約為0.7倍。如果取2011年市銷率為2-3倍,則京東商城估值約為60-100億美元。如果對2012年預測銷售收入取2-3倍市銷率,則估值可提升至140-210億美元左右。 亞馬遜的銷售凈利潤率約為1%。考慮到國內的競爭形勢,也許到2015年甚至是此後幾年,京東的銷售凈利潤率也可能只有這個水平,即3億美元左右凈利潤。亞馬遜目前PE是176倍,很高,主要是最近半年業績不好。按此PE,則京東市值可達500億美元左右,進行三年或三年半的折現,則目前合理市值是300多億美元左右。 筆者個人比較傾向於保守估值,則60-10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國內B2C市場競爭激烈,且要完成洗牌還得三五年。 此外,由於IPO需要對投資者有一定讓利,以便二級市場有上漲空間,則IPO詢價結果應該有10-20%折讓,京東總體估值會降至50-80億美元左右。 (來源:虎嗅評論)

4. 現在當當網的市值是多少

它還沒有上市所以從公開渠道還不能獲得這類信息,但你可以從它下面的發展歷程來對它進行估值:
http://union.dangdang.com/transfer/transfer.aspx?from=P-265913&backurl=http://static.dangdang.com/topic/744/180267.shtml

5. 當當網相當於多少個實體超市(比如家樂福)

這個沒有可比性,因為一個是實體,一個是虛擬商城。
不過可以從營業額上對比一下。
家樂福在發達地區的單個門店,一天營業額七八十萬,一年大概2-3億。
而當當網去年的總營業額是36億。
這么算下來,當當相當於12家家樂福門店。

6. 當當網美國上市代碼是多少

當當網美國上市股票代碼為「DANG」中國領先的B2C電子商務公司當當網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8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DANG」,IPO發行價16美元,開盤價24.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53%。當當網本次IPO共發行1700萬份美國存托股票(ADS),每份ADS相當於5股普通股。其中1320萬份ADS由公司發行,380萬份由公司股東出售。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是當當網此次IPO的主承銷商。


當當網是中國最大的圖書零售商,擁有中國網上出版物零售市場50%左右的份額,並佔全國一般圖書(教材教輔除外的書)10%左右市場份額。2007年當當網將產品線擴充至百貨領域,並在2008年底推出了百貨招商平台,准許第三方賣家在當當網上銷售他們的商品。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7. 曾經的電商大佬如今淪落到「賣身」的地步,當當為什麼輸了

當當網75億元賣身已塵埃落定,海航系天海投資為接盤者。

陪伴愛書者一路長大的「當當」網,先是跑輸了淘寶,後又輸給京東這支後起之秀,現在竟然要「賣身」給天海投資?我們不禁一次次問到:當當怎麼了?其實不止我們不了解當當的發展,連當當CEO李國慶都一段時間內沒有弄清楚自己輸在哪兒了。

當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零售平台興起,各自用燒錢的方法野蠻生長,而當當還在堅持賺一分就是一分的時候就落後了。無奈今天又要為各位朋友分享當當近10年的黯然發展史了。

3.曾經的電商大佬為什麼輸了

當當的定位是綜合性電商平台,但是現在落在我們心裡的映像只有圖書。縱使當當公布的圖書銷量遠超天貓和京東,但是離定位越來越遠的當當,一定意義上已經跑輸了。

當當跑輸了還體現在成績單上,在2015年第三季度,當當最後一次發布財報,京東的營收已經是當當的18倍。

當當CEO李國慶曾公開表示,「燒錢」的做法不可取,無法贏利的銷售額毫無意義。基於此觀念,當當的經營策略對比其他電商平台便顯得保守。在京東阿里都不斷開拓新邊界時,因為當當的經營只重視中短期利潤,所以錯失了發展時機。

曾經的電商大佬為什麼輸了?你們怎麼看

8. 當當網從建立到上市歷經多少年,做了那些事

建業

當當網一開始成立的時候是一個基於網上的賣圖書的公司,2010年上市公司大概有23億銷售額,幾乎全部是圖書,圖書佔19億,在2010年年底我們上市的。那時候公司無論從商品的品類到經營的模式都比較單一,就是賣圖書。三年後,當當網13年預計整體的銷售規模是100億,這中間圖書仍然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門類,圖書的銷售從10年的19億增長到13年的40億,但更重要的是圖書以外的新品種比如說服裝嬰童等等增長很快。

當當從一個網上書店成長為綜合性的商城。另外當當的經營模式也從自營式的電子商務,也就是自己把貨放在庫房送出去銷售,到了一個有招商的商業模式,自營還是像以前一樣,招商是邀請其他的品牌和商店通過當當網的平台各自進行銷售。業績表來看,我們從10年23億到13年的100億,是非常好的增長。當當作為一個公司對股東的價值這三年來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挫折

當當10年底上市的時候,市場非常非常看好,我已經忘了當時我們上市的PE是多少倍,是170倍還是270倍呢?所以當當上市是16塊錢定價,一開盤26塊錢。10年底的時候,當當的股價是27美金,在業績增長了將近5倍之後,三年後今天的當當股價不到10美金。我們對於股東的價值來講,在業績增長的這三年裡蒸發了將近一多半。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發生的事情是很多企業家都會面臨的事情。因為當當的上市非常成功,因為資本市場很追捧當當,當當以上百倍的PE上市,融資兩億美金之後,投資界的一個共識是,當當是一個用4000萬美金做出來的公司,4000萬美金的公司做出市值十幾、二十幾億美金的公司,如果我們砸4億進去,我們有可能復制很多個當當網。因此在當當網上市的幾個月之內,引發了一輪國際資本對B2C行業的狂潮。

在當當網上市一年內,幾十億美金VC、PE的錢湧入了電商的行業。這么多錢湧入這個行業的結果是什麼?大家可以看到,當當的曲線從27美金到10美金,伴隨這件事情的是當當網毛利和盈利能力受到挫折。三年前的當當是一個毛利22%的盈利公司,這么多熱錢一進來,立刻發生的事情是很多公司開始低於成本進行銷售。

所以當當網連續兩年毛利從20%幾被打到了13%,公司從盈利走向了虧損。一直到2013年這個情形才慢慢得到了好轉,然後我們的毛利從逐步恢復到16%、17%、18%。所以在上市之後這三年,當當網面臨的困難是短時間內太多的錢湧入這個行業,這些錢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不計成本粗放性地進行擴張,很多公司進行負毛利銷售。

比如說這個椅子10塊錢進貨,誰的采購成本都是10塊錢,但是8塊錢在網上進行銷售。這樣當然有擴張,當然銷售額來得很容易。作為一個上市公司,我們也是毛利受到了損失,因此盈利能力受到了傷害,股價造成了重創。所以,上市這三年業務依然往前發展,但是這三年的挫折是非常非常大的。

創新

作為一個創始人,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我覺得無論是順境當中還是在逆境當中,帶領團隊不斷地發展、不斷地成長,這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我們的工作。所以在這三年裡,我和國慶以及我們當當的團隊,從來沒有停止過在我們公司和行業進行創新。我覺得當當的創新集中在幾個方面:

第一,是在精密化程度上的創新。第二,在顧客體驗。第三,從PC當當網到手機當當網。第四,流程方面的創新。其他很多行業一說創新,大家想僅僅是新產品,其實不是。我認為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對公司和團隊的錘煉是如何在精益化方面創新。一個企業家的精神是別人5塊錢可以做到的事情我們1塊錢可以做到,極大地節約社會成本,以別人幾分之一的代價作出比另一個公司更好的業績和產品,這是企業家的價值所在。

所以這三年我們在精益化方面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工作。我們的購物中心還有IDC、倉儲運作中心,每年都會追求15%到20%效率上的提升。這些效率方面的提升是很多是來自於技術方面的改革,改變工藝、改變演算法和搜索邏輯。比如說客戶在網上買東西,搜索和精確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作為一個網站我們切詞是和大眾網站的切詞技術是很不一樣的。

比如說有一本書叫《黑色金屬性交易》。這裡面有一個詞叫性交,如果這個詞切在性和交之間還是切在這個詞之後,而面對其他的產品,切詞的技術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技術創新和追求效益政府的方面,每個季度可能都要做幾十件事情。從不同的方面全方位地讓我們在精益化和效率上得到很好的提升。

另外一個是顧客體驗,對一個網上購物公司來說,顧客體驗基本上分兩類,線上體驗和線下體驗,線上體驗就是讓顧客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商品,甚至不找通過個性化推薦,那些商品就可以自動呈現在顧客的面前。線下的顧客體驗是什麼?包裹是不是整齊漂亮,是不是顧客希望的時間內送到辦公室了,碰到航班延誤的時候,當當網幾十萬包裹如何在限定的時間內送到顧客的手中,這都是顧客的體驗需要努力的方向。

另外這三年我感覺很深的是,如果前十年我們把所有的精力構築PC端的當當,這三年手機網當當正在崛起。而且手機當當對PC當當來講是自己革自己的命,各種體驗都不一樣。

而這時候我覺得智能手機這些年的發展,以及4G等的應用,顧客的行為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顧客上PC端可能是一天上一兩次,購物可能是一個月幾次,但有了手機之後,我們的顧客是每6分鍾到每8分鍾,在手機上看看微博有什麼消息,別人在買什麼。所以商場的位置十年前是從地面移到了網上,三年後這個購物地點已經從PC到了口袋裡,從PC到了手機上,我們正在重建一個新當當。

所以手機當當和PC當當,這些方面的建設和變化,我們這三年也是進行了很大的改造和推動。到今天來講,在手機當當上我們的流量已經佔到了將近40%,所以我覺得下一個階段把PC端的當當網改成手機端的當當網,是我們這個團隊很興奮的事情。

在做當當網十幾年的時間里,我們是以圖書起家的,我看到這十幾年的變化是電子化的變化,首先是渠道電子化。以前大家買書是在書店,現在當當的圖書銷售已經占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所以我說渠道首先電子化了,大家獲得圖書的商品地面已經是補充渠道,而網上是主流渠道。

我看到產品本身是電子化,電子閱讀、無線閱讀正在取代紙質圖書。在過去一年裡,當當大概賣了兩億本書。當當的下載有多少?有2000萬冊。那就是說無線端的當當電子書已經佔到了主流產品的10%。我覺得今後三五年可能書越來越多地以紙介的方式消失,慢慢地成為了喜愛和收藏。而大家對閱讀的主要來源也許是電子書,也許是不同終端的閱讀設備。

所以我覺得無線閱讀正在取代我們以前對報紙、雜志、書籍的閱讀。這種電子化的其實首先是發生在音樂,十幾年前有人買CD,現在大家不會買CD,而是下載和收聽,我們所在的商品領域也在發生著變化。但音樂是一個死了的行業,今天中國的音樂人和歌手是很可憐的,除了靠走穴掙不到其他的錢,我希望這樣的事情在圖書領域不會發生。

因為像當當網這樣的公司,就是要引領新的產品形式和潮流,把電子化和產品化這件事情做得顧客非常高興,做得顧客願意花很少的錢進行下載和支付,而且讓作者也能夠在這個生態圈中得到很好的利益,之後圖書的生態圈完全能夠顛覆和不重復音樂等於其他的被互聯網帶來厄運的企業。所以我希望當當網在電子書方面的發展,不僅是一個公司的發展,還能讓這個行業更健康,能讓更多的人願意寫書,從中受益。過了三五年之後有更好的圖書產品能夠和亞布力的企業家見面,能夠和全國的消費者見面。

流程創新這方面我不再多講了,因為跟剛才的精益化創新這兩方面有雷同。但做公司有幾個忌諱,有很多人一談創新僅僅談的是產品的創新,我對創新的理解是無所不在的,財務也能創新,出納也能創新。今天花3分鍾做的事情,怎麼讓明天花25秒鍾做完。今天可以10個人做這一件事情,明天這10個人是不是可以同時看5件事情。所以我覺得全公司上上下下都要有一個用新方法和新思維做原來的事情,做出新事情的心態,這樣這個公司才能有一種很新鮮、很激動、互相挑戰、互相推動的創新氛圍。

成長

我們經歷了成長,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做了很多的發展和創新,我覺得三年後我再來到亞布力的時候,真正的成長和進步在哪裡?是作為創始人的成長和團隊的成長。首先作為創始人的成長,三四年前無論是國慶還是我,都是屬於性格急躁脾氣火爆的創始人。

上市後的三年面對很多的壓力和挑戰,面對非常多的機遇和進步的時候,我們需要不斷地重新要求自己。因為我覺得首先成長來自於創始人。團隊這三年的成長也是非常棒的,現在當當推出了新產品線,推出新業務線,新業務拓展。很多是團隊中副總們、總監們甚至是經理以及還有很多來自中層和基層的員工,他們在成長。這些成長顧客體驗很完善,因此帶來公司整體方面的成長。

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作為創業企業者我們會遭受挑戰和對手挖人等等。我想想這三年的歷程,很深的感受是,作為公司的領頭人,產品創新永遠是第一的,團隊成長也是非常靠前的,而資本也許是排在第三位、第四位的事情。我們這三年的境遇就是說當當當初的上市,只是拿了3億多美金,1億多美金給了原來投資的股東作為回報,有2億左右的美金進入公司支持我們的發展。

但是在當當上市之後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里,幾十億投資湧入我們這個行業的時候,我的競爭對手是拿到了20億美金,拿到了5億美金。所以這三年,當當網在資本層面上做的是以一當五和以一當十的事情。而這沒有別的訣竅只能靠產品好,我這三年是面臨著別人百分之百漲薪的競爭,我們是電子商務的黃埔軍校。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感受是產品好、團隊好、其他什麼都可以。

在短期內,幾倍的資金量和10倍的資金量對於公司和創始人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抓住產品、抓住顧客體驗抓住自己的團隊,一切所謂都會有,而且會不斷地改善。我覺得在創業的過程中,企業家成長的過程中,在座的很多人已經經歷或者是即將經歷我們過去這三年走過的路車。

堅持自己當初創業的理念,想想我們是什麼樣的產品站住腳,我們是有哪幾把硬刷子能讓我們永遠領先於競爭對手一二三步,只要堅持住這些,自己的企業會不斷成長,業績會不斷提升。暫時的股價低迷我相信資本市場很快也會意識到這一塊,也會回來。

熱點內容
如何分析股市籌碼分布 發布:2025-05-10 02:09:41 瀏覽:309
香港九龍倉股票歷史 發布:2025-05-10 01:52:32 瀏覽:37
期貨交易怎麼看大小 發布:2025-05-10 01:38:40 瀏覽:656
萬得股票交易系統 發布:2025-05-10 01:30:47 瀏覽:826
什麼是期貨電子盤 發布:2025-05-10 01:29:25 瀏覽:291
常寶股票歷史交易記錄 發布:2025-05-10 01:16:24 瀏覽:804
恆大股票歷史股價 發布:2025-05-10 01:12:41 瀏覽:773
股票行情吉鑫科技 發布:2025-05-10 01:04:03 瀏覽:344
黃金股市軟體怎麼下載 發布:2025-05-10 01:03:19 瀏覽:372
買入信息科技產業股票的理由 發布:2025-05-10 00:55:46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