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新鴻基市值為什麼那麼低

新鴻基市值為什麼那麼低

發布時間: 2022-04-25 18:24:55

❶ 香港新鴻基地產郭氏三兄弟緣何郭炳湘僅擔任非執行董事之職,而郭炳江、郭炳聯卻擔任副主席及非執行董事

新鴻基地產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勝於1972年創立並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子承父業,公司主要股權由三人,

❷ 91歲老太太,花450億買兩塊地,為何卻不向銀行借一毛錢

如果一個企業不靠銀行貸款,想要拿出500億用來投資項目是非常困難的,但是香港的新鴻基地產卻做到了。說起地產巨頭,我們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恆大、碧桂園這樣的房企,不過你可能忽略了香港的新鴻基。恆大集團目前的市值為2700億,而新鴻基的市值為2900億。

目前來看,上海稍微好一點的地方幾乎都被香港人買下了,而北京的繁華商圈也是香港富商的天下,例如北京的東方廣場就是李嘉誠投資修建的。

鄺肖卿不僅在內地擁有大量物業,在香港的產業范圍也十分巨大,比如香港著名地標建築ICC和IFC都是鄺肖卿家族的產業,單單IFC這一棟大樓每年就能收租90億,而鄺肖卿每年的租金總收入可達到200億,要知道王健林300座萬達廣場每年也只不過收租270億,但是兩人公司的負債率卻相差太多。

❸ 市值低股價高為什麼

如果一個股票流通盤很少就會出現市值低,但是股價很高的情況。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小盤股。

❹ 新鴻基地產有什麼業務,怎麼市值那麼高

香港地產界龍頭,地產很多。

❺ 郭得勝去世後,新鴻基地產經歷了什麼變化

郭得勝去世後,新鴻基地產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其長子郭炳湘出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聯則出任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氏兄弟順利接班,並使公司更上一層樓。1992年底,新鴻基地產市值超越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地產,成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產公司,堪稱「地產巨無霸」。新鴻基地產在內地的投資項目包括:北京王府井的新東安市場、方庄的新城市廣場、上海的中環廣場等。除了主業房地產,新鴻基集團還積極投入酒店、交通、電訊、金融等多元化經營,是市場公認的子承父業最成功的家族企業。

❻ 新鴻基地產公司經歷了哪些重要事件

1972年7月14日,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並於8月23日上市,市值為港幣4億元。僱傭員工約30名,主要從事地產發展和投資。

進入20世紀80年代,新鴻基地產已經發展成為香港地產界的五虎將之一。

1987年10月,新鴻基地產與信和集團合作,以33.5億港元的巨資投得灣仔一塊地皮,興建了當時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中環廣場。

1990年10月,郭得勝因心臟病復發去世。參加葬禮的有李嘉誠、包玉剛、邵逸夫、霍英東、鄭裕彤、李兆基等工商業巨子,當時報刊評論:「這幾位扶靈者就已掌握了半個香港的經濟命脈。」那時,新鴻基地產的市值已達254億港元,與上市時相比,增長了63.5倍。

❼ 為什麼京東方市值這么高股價卻這么低

你好,市值的高低與股價沒有必然聯系的。股票的市值等於每股價格乘以總股數。京東方的總股本達到348億,每股價格5.96,所以市值2074億。就像中石油的市值上萬億,股價也才4.13。

❽ 新鴻基~郭氏三兄弟簡歷如何

郭炳湘: 出生日期:1959 學 歷:碩士 專 業:土木工程 單位職務: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長子。郭得勝1963年與李兆基(本榜排名第3位)等人合資創辦新鴻基公司,並出任董事局主席。

郭炳江: 郭炳聯之兄長。少時曾遠赴英國留學,並獲得英國倫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土木工程系學士學位。 郭炳江現是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郭炳聯: 郭炳湘及郭炳江的弟弟。少時曾遠赴英國及美國留學,並獲得劍橋大學法律系碩士學位、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香港公開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及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郭博士現任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新意網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並為數碼通電訊集團主席,亦是九龍公共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之董事、渣打銀行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三號干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和機場空運中心有限公司之董事。

新鴻基郭氏三兄弟

郭炳湘,香港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獲土木工程學士及結構工程碩士學位。1989年郭炳湘任新鴻基總掌門。

新鴻基集團業務多集中在香港。主要業務包括物業投資,發展及管理,酒店業和電訊業方面。新鴻基集團是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在中國大陸,美國舊金山市及加拿大也擁有不少的投資。

在2004年世界富豪榜,前50名的世界首富中,中國香港上榜者仍只有李嘉誠及新鴻基地產郭炳湘三兄弟排名在提前。李嘉誠排名為第19位,身家約124億美元;郭氏兄弟,排名升至第22位,財富上升至114億美元。

子承父業創輝煌

郭炳湘三兄弟,是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的傳人。

新鴻基地產創立於1972年,主要從事地產發展和投資。目前物業銷售和租金收入分別佔到盈利來源的63.3%和26.6%,其他業務包括酒店經營、建築、財務、保險、戲院、貨倉、制衣、公共運輸和電訊等。

提到郭炳湘三兄弟,就不能不提他們的父親--郭得勝。郭得勝原籍廣東中山,早年隨父經營雜貨批發,戰後移居香港,1952年設立鴻昌進出口公司,專營洋貨批發。後來郭得勝取得日本YKK拉鏈的獨家代理權,當時正值香港製衣業興隆,生意源源不斷,他一舉奪得"洋雜大王"的稱號。1958年,郭得勝與好友李兆基、馮景禧合夥進軍地產業。1963年,3人各投資100萬港元創辦了新鴻基公司。郭得勝為董事局主席,李兆基、馮景禧任副主席。

1972年7月14日,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並於8月23日上市,市值為港幣4億元。僱傭員工約30名,主要從事地產發展和投資。

進入20世紀80年代,新鴻基地產已經發展成為香港地產界的五虎將之一。

1987年10月,新鴻基地產與信和集團合作,以33.5億港元的巨資拍得灣仔一塊地皮,興建了當時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中環廣場。

1990年10月,郭得勝因心臟病復發去世。參加葬禮的有李嘉誠、包玉剛、邵逸夫、霍英東、鄭裕彤、李兆基等工商業巨子,當時報刊評論:"這幾位扶靈者就已掌握了半個香港的經濟命脈。"那時,新鴻基地產的市值已達254億港元,與上市時相比,增長了63.5倍。

郭得勝去世後,新鴻基地產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長子郭炳湘出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聯則出任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氏兄弟順利接班。

1992年底,新鴻基地產市值超越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地產,成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產公司,堪稱"地產巨無霸"。新鴻基地產在內地的投資項目包括:北京王府井的新東安市場、方庄的新城市廣場,上海的中環廣場等。除了主業房地產,新鴻基集團還積極投入酒店、交通、電訊、金融等多元化經營,被市場公認為子承父業最成功的家族企業。

新鴻基廣泛涉獵

郭炳湘是英國倫敦大學,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員。他同時出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董事、東尖沙咀地產發展商聯會有限公司董事及香港酒店業聯會名譽司庫。郭炳湘還是全國政協常委及北京市、廣州市榮譽市民。

新鴻基地產的業務主要集中於香港,土地儲備量在香港地產商中保持數一數二的地位。截至1994年底,土地儲備達369.75萬平方米,其中包括117.06萬平方米已建成收租物業及252.69萬平方米是發展中的地盤,以分布於新界各主要市鎮之大型住宅發展項目為主。目前物業銷售和租金收入分別佔到盈利來源的63.3%和26.6%,其他業務包括酒店經營、建築、財務、保險、戲院、貨倉、制衣、公共運輸和電訊等。

以地產起家的郭氏家族,地產收益仍是主要收入來源。除地產外,新鴻基同時致力開拓電訊業務,這樣一方面可以減輕對地產收益的依賴,二來為旗下物業增值,有利於銷售。

繼1992年將旗下本地流動電話業務數碼通分拆上市後,郭炳湘在1999年8月投資1000萬美元,與北京控股合作,成立一個專門投資國際定位系統的風險基金。同年9月推出Cyberlncubator,以免租形式換取中小型科技公司股權;另外還注資Quamnet進軍金融互聯網。

此外,新鴻基地產與一些國際知名電腦商如SunMicrosystem及微軟(Microsoft)成立策略聯盟。除與SunMicrosystem合作發展AsiajavaVentureCapitalFund外,亦合作推出SuperHome、net網站,介紹旗下住宅及商業樓盤。另與微軟合作發展數碼儀錶板(DigitalDashboard),向旗下租戶提供。新鴻基地產旗下物業做資訊增值,被視為未來物業發展的趨勢。

目前新鴻基在大陸的業務主要是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發展房地產。他們與北京東安集團公司攜手重建和經營的新東安市場,項目成本約35億人民幣。在上海建設的中環廣場,是淮海中路設備最先進的國際甲級商廈之一。此外,新鴻基在上海徐匯區發展的上海名仕苑,也受到駐上海外資企業的歡迎。僅此兩項在上海的物業就投資30億元。

郭炳湘和他的兄弟們

郭炳湘兄弟在美國、加拿大也擁有大量的房地產。此外,他們家族在北美等地亦有不少物業和投資,價值約1.5億美元。在香港擁有新鴻基地產外,他們通過新鴻基地產控有上市的九龍巴士31.6%股權和富聯國際25.02%股權。

在企業得到蓬勃發展的同時,郭炳湘和他的兄弟們還積極推動祖國的教育事業,連續多年為北京清華大學設優秀青年教授獎,獎勵業績優良的青年教授。

他增設了信息學科獎學獎教金,獎勵逾百學業優秀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2000年新鴻基資助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00萬港元。

除獎勵內地學者外,他們還在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新鴻基地產集團獎學金",支持內地多名傑出青年來攻讀中大的學士學位課程。首批獲得資助的內地學生已於2002年畢業。

新鴻基地產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談及新鴻基地產致勝之道時曾表示,新鴻基地產的三大優勢為卓越管理、強大品牌和優秀人才,三項元素互相配合,在逆市中取勝。所以,新鴻基對於教育事業、人才培養方面是大力支持的。

多年的蓬勃發展,使新鴻基贏得社會的肯定。新鴻基地產被財經雜志《Euromoney》評選為"香港最佳公司"和"亞洲最佳地產公司"。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繼承了父輩巨額財富的基礎上,郭氏三兄弟同心協力,不斷開拓,在潮起潮落的地產業中,郭氏兄弟正是依靠團結一心,一次次突出重圍,使新鴻基得以蓬勃發展

❾ 全球前十名房地產公司有哪些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1名,全球富豪第8名:K.P.辛格
印度最大房地產商DLF集團主席K.P.辛格(KushalPal Singh),凈資產300億美元。憑借DLF集團2007年7月上市,DLF的IPO共籌資23億美元。辛哈的財富伴隨印度股市繁榮而劇增,所擁有的資產達到300億美元。DLF集團於20世紀80年代在拉吉夫·甘地總理幫助下,以開發新德里近效的衛星城古爾岡起家,目前已經建成了超過2,500萬平方英尺的住宅、辦公樓和零售商鋪,還有超過4,500萬平方英尺的建築正在施工。
根據2008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全球房地產十大富豪在全球富豪榜分別排名8--132位,排名最高的是來自印度的KP Singh。十大富豪合計凈資產1351億美元,平均凈資產135億美元,最高達300億美元,最低70億美元,100億美元上下各5名,資產都同比上升。
從地域看,除英、美各一名外,其餘都來自亞洲,這得益於亞洲經濟近年的快速發展和地位提升,其中三名來自香港,兩名來自印度,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各一名。十大富豪平均年齡61歲,除來自中國大陸的26歲的楊惠妍外,年齡都在55歲以上,其中六名年齡在70歲以上,而楊惠妍也是代父持有家族資產,所以房地產十大富豪都是經過長期積累形成今天的地位和財富。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兄弟,香港第二富豪,凈資產199億美元。新鴻基地產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勝於1972年創立並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子承父業,公司主要股權由三人母親鄺肖卿名下的信託基金掌控。2008年2-5月家族紛爭,導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權力核心。
新鴻基地產除在高檔住宅開發領域在香港處於領導者外,還是香港最大的甲級寫字樓和高檔商場的擁有者。目前香港最高的寫字樓—國際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級酒店—四季酒店都屬其名下物業。新鴻基地產目前正在建設的環球貿易廣場,高490米、共118層,2010年落成後將是全球第三高樓。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3名,全球富豪第29名:李兆基
號稱亞洲股神的李兆基,香港第三富豪,凈資產190億美元。現任香港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及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恆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總裁,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4名,全球富豪第46名:威斯敏斯特家族
英國第六代威斯敏斯特公爵,凈資產140億美元。英國最成功的房地產公司格羅夫納的董事長。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是威廉王子的教母,而公爵則是查爾斯王子的密友。
格羅夫納集團的總部位於倫敦梅費爾區(Mayfair)中心的格羅夫納街。公爵是100多家組織和慈善機構的總裁或贊助人。該富豪曾被媒體暴光六周內召妓4次,與前紐約州州長斯皮策有同好。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5名,全球富豪第56名:唐納德·布倫
美國房地產首富唐納德·布倫,凈資產130億美元。今年75歲的布倫為人低調,學藝術出身的他投資眼光敏銳。布倫在1958年以1萬美元開始其房地產生涯,如今已經擁有多幢寫字樓、購物中心、公寓樓群和超豪華酒店。不僅在地產領域,布倫在政治領域的投資眼光也一樣獨到,這一點在他對阿諾·施瓦辛格的慷慨贊助上得到了最好的驗證。唐納德·布倫是美國著名的慈善家。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6名,全球富豪第86名:拉米什·錢德拉
拉米什·錢德拉,印度房地產開發公司Unitech老闆,凈資產96億美元。其上市公司Unitech由兩個兒子打理,目前正在建設一個350英畝的位於新德里郊區帶有高爾夫球場的豪宅社區。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香港第四富豪,凈資產77億美元。兼任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團)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主席,恆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為信德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主席。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8名,全球富豪第124名:Akira Mori
子承父業的日本首富Akira Mori,凈資產75億美元。1993年在其父去世後,與其兄Minoru Mori繼承家族事業。後與其兄因事業發展分歧,分道揚鑣。名下物業包括酒店,公寓,辦公樓和度假村等。其兄Minoru Mori是台北101大廈和正在建設的上海第一高樓環球金融中心的開發商老闆。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9名,全球富豪第125名:楊惠妍
代父持有家族資產的中國首富楊惠妍,凈資產75億美元。其父楊國強是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碧桂園集團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2005年楊國強將其名下全部權益轉讓給其女兒楊惠妍。2007年4月碧桂園集團於香港上市,家族財富暴增,成為中國首富。楊國強與香港富豪李兆基私交甚好,李兆基借款30億助其收購香港最大電視台TVB。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10名,全球富豪第132名:黃廷芳
新加坡首富黃廷芳,凈資產70億美元。新加坡遠東集團及香港信和集團主席。黃廷芳早年赴新加坡,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進軍地產業,他在新加坡商業中心烏節路擁有多塊地皮,被譽為烏節地王。黃廷芳積極在香港發展,分別透過兩家上市公司及一家私人公司投資香港地產。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一: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科或萬科集團,證券簡稱:萬科A、證券代碼:000002,證券曾用簡稱:深萬科A、G萬科A。公司總股本1099521.02萬股(2008年2季度),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環梅路33號萬科中心,現任董事長為王石,總經理為郁亮。萬科集團在地產中國網舉辦的紅榜評選活動中,連續三次上榜。
少林方丈——王石
淡薄名利:禪讓權位,他創立並領導著萬科,但他本人並非公司的所有者。
悲天憫人:關注大氣候,關注環保,他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大力推廣住宅產業化與綠色建築理念。
世外"高人":他成功登頂7大洲最高峰之中的三座,並有信心要完成其他四座的攀登。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二:恆大地產集團

恆大集團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遊、快消、農業、乳業、畜牧業及體育產業為一體的企業集團。總資產4600億,員工8萬人。2013年銷售額1004億;2014年前八個月銷售900億,納稅119億;2015年有望躋身世界500強。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三: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保利集團控股的大型國有房地產企業,是中國保利集團房地產業務的運作平台,國家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企業 。總部位於廣州。2006年7月31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在股權分置改革後,重啟IPO市場的首批上市的第一家房地產企業。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四: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5月21日大連萬達與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AMC簽署並購協議,萬達以26億美元並購AMC。北京時間2012年9月5日凌晨,萬達集團宣布完成對AMC娛樂控股公司價值26億美元的收購,成為全球最大影院運營商。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五: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外發展」或「本公司」)於一九七九年在香港注冊成立,是中國最大建築聯合企業——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一九九二年八月,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首開中資企業以香港本地業務資產直接上市之先河。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六: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綠地集團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截止2013年)唯一一家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集團。2014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268位。綠地集團房地產開發項目遍及全國主要省區市,特別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及產業園開發領域遙遙領先,目前的世界十大高樓近一半來自綠地。2013年實現經營收入超過3283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約占總營收60%左右),較上年增長33%,預計2015年經營收入突破5000億。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七: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龍湖地產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碼:960),創建於1993年,成長於重慶,發展於全國,是一家追求卓越、專注品質和細節的專業地產公司。龍湖在地產中國網舉辦的紅榜評選活動中,兩次上榜。 2011年被評為最具風險控制能力的多業態領軍企業」; 2010年被評為最具成長性的標桿企業。集團總部設在北京,現有員工12012多人,業務領域涉及地產開發、商業運營和物業服務三大板塊。累計已開發項目超過100個,建築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待開發土地儲備約3949餘萬平方米,年銷售額達481億元人民幣,公司於2009年11月1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八: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HK 1109)是華潤集團旗下的地產業務旗艦,是中國內地最具實力的綜合型地產開發商之一,從2010年3月8日起香港恆生指數有限公司把華潤置地納入恆生指數成分股,成為香港43隻藍籌股之一。截至2009年底,公司總資產超過960億港元,凈資產超過390億港元,土地儲備面積超過2210萬平方米,是中國地產行業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地產企業之一。截止到2013年10月,華潤置地已進入中國內地39個城市,正在發展項目超過70個。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九: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世茂集團是一家國際性、綜合性的投資集團,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房地產、旅遊、酒店、百貨、進出口貿易等多個領域,目前擁有滬港兩家上市公司,實力雄厚、業績卓著。 本著「締造生活品位,成就城市夢想」的開發理念,世茂集團積極投身於中國大中型城市的運營改造。集團以每年超過200萬平方米的開發速度,在北京、上海、江蘇、福建、黑龍江等地建造了具有21世紀水準,集現代新型示範住宅區、超五星級酒店、行政辦公、旅遊娛樂、休閑購物於一體的新城,業績驕人,成果斐然。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十: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編號:2777)成立於1994年,總部在廣州,注冊資金8.06億人民幣,集房地產設計、開發、工程監理、銷售、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等業務為一體,擁有國家建設部頒發的一級開發資質、甲級設計資質、甲級工程監理資質、一級物業管理資質及一級房地產中介資質,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房地產企業之一。

❿ 新鴻基地產簡介

香港新鴻基地產集團為香港上市之大型地產發展集團,是香港最大地產發展商之一,擁有雇員近三萬名。本集團的核心業務為發展銷售及收租業務,亦經營多項地產相關業務,包括酒店、金融服務、保險、物業管理等,另外,本集團亦有投資電訊、信息、科技、運輸、基建及物流等行業。至今,集團市值已超過二千多億港元,位列香港藍籌股前茅。 集團經營穩健、恪守〔以客為先,以心建家〕的宗旨,多年來,憑著優質產品及服務,建立起強大的品牌,成為了顧客心目中〔信心的標志〕,曾獲海內外專業及金融機構評定為中國香港及亞洲最出色企業之一。 集團在各地更擁有多項的投資物業,包括最令人矚目的便是全亞洲最高的IFC(國際金融中心)和興建中的ICC(國際商業貿易中心),將成為香港的新地標。 隨著中國內地經濟持續增長,集團在中國各主要城市開展了房地產項目,如北京、上海、成都及廣東,未來繼續在全國各地拓展業務。 中山新鴻輝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香港新鴻基地產集團屬下公司,坐落於偉人孫中山的故里——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高新技術開發區大環工業區,提供企業管理咨詢;建築工程項目、裝飾工程項目管理及咨詢服務。 公司環境優美,提倡人性化管理,為各位員工創造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本著「以心建家」的理念,遵照法律法規提供各項福利,如年假、產假、婚假等。公司抱著求賢若渴的精神,誠邀您的加盟

熱點內容
中鋼天源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5-14 06:02:30 瀏覽:296
中歐基金公司哪個牛 發布:2025-05-14 05:36:56 瀏覽:532
為什麼退市的股票看不到 發布:2025-05-14 05:29:04 瀏覽:26
基金募集戶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5:06:03 瀏覽:404
理財賬怎麼做 發布:2025-05-14 05:05:49 瀏覽:653
債券基金什麼時候給錢 發布:2025-05-14 05:03:29 瀏覽:264
股票交易中凈流入額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04:57:52 瀏覽:257
廣西農村合作銀行的開戶金融機構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4:56:11 瀏覽:901
公司股票交易量和交易價 發布:2025-05-14 04:38:25 瀏覽:247
炒股不適合什麼東西 發布:2025-05-14 04:00:38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