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在什麼時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貨幣在什麼時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發布時間: 2022-04-26 01:56:26

① 貨幣的本質和職能是什麼

1、 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貨幣之所以能夠表現其它商品的價值,是由於金或者銀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
2、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貨幣具有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
貨幣的含義:任何一種能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或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
貨幣的本質:貨幣之所以能夠表現其它商品的價值,是由於金或者銀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因此,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貨幣的職能:貨幣的本質體現在貨幣的職能之中,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
(1)貨幣在什麼時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擴展閱讀:
價值尺度含義:
1、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自身也具有價值,因而能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
2、貨幣發揮價值尺度的職能其特點是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3、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量來計量的,因此,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是衡量商品價值的內在尺度。但是,商品的價值量不能用勞動時間來直接表現,只能在交換過程中通過等於多少貨幣間接地表現出來。因此,貨幣作為價值尺度無非是商品價值的外在尺度,它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即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
流通手段含義:
1、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2、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其特點是必須是現實上的貨幣,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貨幣,因而可以是紙幣。
3、商品流通。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W)—貨幣(G)—商品(W)。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換分離為買與賣兩次行為,突破了物物交換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從而有利於商品交換的發展。但因此也可能出現買賣脫節,從而使經濟危機的產生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

② 貨幣的四種職能分別是什麼

貨幣的四種職能分別是: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即貨幣充當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尺度。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取決於它所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長短。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就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的職能。在貨幣出現之前,商品交換是物物直接交換,即商品-商品。

3、貯藏手段

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即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貨幣在執行清償債務時所執行的職能。在商品交換中,商品買賣可以不用現款,採用賒賬的方式,到一定時期後再付現款。由於先購買,後支付,賣者成為債權人,買者成為債務人。



(2)貨幣在什麼時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擴展閱讀:

貨幣的種類

1、硬幣

硬幣是一種小面額的輔幣。它是銅質的、鋁制的或是鎳質的。

2、紙幣

紙幣是一種法定貨幣,稱為法幣(legal tender)。法幣是政府強制流通的貨幣。紙幣發行的基本權力為政府所有,具體由中央銀行掌握。紙幣和硬幣的總和稱為通貨或現金。

3、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是指可以隨時提取的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它也稱為需求存款。由於活期存款可以隨時轉換成現金,所以銀行的活期存款和通貨沒有區別。它也是一種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貨幣

③ 為什麼說執行流通手段的貨幣則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但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貨幣

由於貨幣價值總是處於波動狀態,所以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貨幣,但執行流通手段必須一現實的貨幣為基礎,否則就容易引發通貨膨脹或緊縮的!
(3)貨幣在什麼時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擴展閱讀:
貨幣五大職能
價值尺度
職能
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和表現商品價值的一種職能,是貨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
正如衡量長度的尺子本身有長度,稱東西的砝碼本身有重量一樣,衡量商品價值的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沒有價值的東西,不能充當價值尺度。電子貨幣除外。
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
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把各種商品的價值都表現為一定的貨幣量,以表示各種商品的價值在質的方面相同,
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較。各種商品的價值並不是由於有了貨幣才可以互相比較,恰恰相反,只是因為各種商品的價值都是人類勞動的凝結,它們本身才具有相同的質,從而在量上可以比較。
貨幣產生以後,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由貨幣來表現,商品價值的大小就表現為貨幣的多少。
商品的價值量由物化在該商品內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
但是商品價值是看不見、摸不到的,自己不能直接表現自己,它必須通過另一種商品來表現。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貨幣成為一般等價物,可以表現任何商品的價值,衡量一切商品的價值量。貨幣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把各種商品的價值都表現在一定量的貨幣上,貨幣就充當商品的外在價值尺度。
而貨幣之所以能夠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是人類勞動的凝結。可見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即勞動時間的表現形式。
流通手段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
在這里,貨幣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貨幣充當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它作為流通手段職能的前提,而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價值尺度職能的進一步發展。
物物交換轉化為商品流通
在貨幣出現以前,商品交換是直接的物物交換。貨幣出現以後,它在商品交換關系中則起媒介作用。
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就是商品流通,它由商品變為貨幣(W-G)和由貨幣變為商品(G-W)兩個過程組成。W-G即賣的階段,是商品的第一形態變化。這一階段很重要,實現也比較困難。
因為,如果商品賣不出去,不能使原來的商品形態轉化為貨幣形態,則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都不能實現,從而商品所有者就有可能破產。
G-W即買的階段,是商品的第二形態變化,由於貨幣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價物,如果商品充足,有貨幣就可以買到商品,這一階段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由於貨幣在商品流通中作為交換的媒介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換和地方的限制,擴大了商品交換的品種、數量和地域范圍,從而促進了商品交換和商品生產的發展。
貯藏手段
貨幣退出流通領域充當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儲存起來的一種職能。貨幣能夠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是因為它是一般等價物,可以用來購買一切商品,因而貨幣貯藏就有必要了。
貨幣貯藏的發展
貨幣作為貯藏手段,是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
在商品流通的初期,有些人就把多餘的產品換成貨幣保存起來,貯藏金銀被看成是富裕的表現,這是一種樸素的貨幣貯藏形式。
隨著商品生產的連續進行,商品生產者要不斷地買進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但他生產和出賣自己的商品要花費時間,並且能否賣掉也沒有把握。
這樣,他為了能夠不斷地買進,就必須把前次出賣商品所得的貨幣貯藏起來,這是商品生產者的貨幣貯藏。
隨著商品流通的擴展,貨幣的權力日益增大,一切東西都可以用貨幣來買賣,貨幣交換擴展到一切領域。
誰佔有更多的貨幣,誰的權力就更大,貯藏貨幣的慾望也就變得更加強烈,這是一種社會權力的貨幣貯藏。
支付手段
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如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和租金等)時所執行的職能。
產生和特點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是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
因為商品交易最初是用現金支付的。但是,由於各種商品的生產時間是不同的,有的長些,有的短些,有的還帶有季節性。
同時,各種商品銷售時間也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就地銷售,銷售時間短,有些商品需要運銷外地,銷售時間長。
生產和銷售時間上的差別,使某些商品生產者在自己的商品沒有生產出來或尚未銷售之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產者賒購一部分商品。
商品的讓渡同價格的實現在時間上分離開來,即出現賒購的現象。賒購以後到約定的日期清償債務時,貨幣便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開始是由商品的賒購、預付引起的,後來才慢慢擴展到商品流通領域之外,在商品交換和信用事業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就日益成為普遍的交易方式。
世界貨幣
貨幣在世界市場上執行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由於國際貿易的發生和發展,貨幣流通超出一國的范圍,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於是貨幣便有世界貨幣的職能。作為世界貨幣,必須是足值的金和銀,而且必須脫去鑄幣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塊、銀塊的形狀出現。
原來在各國國內發揮作用的鑄幣以及紙幣等在世界市場上都失去作用。
在國內流通中,一般只能由一種貨幣商品充當價值尺度。
在國際上,由於有的國家用金作為價值尺度,有的國家用銀作為價值尺度,所以在世界市場上金和銀可以同時充當價值尺度的職能。
後來,在世界市場上,金取得了支配地位,主要由金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
世界貨幣除了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以外,還有以下職能:
①充當一般購買手段,一個國家直接以金、銀向另一個國家購買商品。
②作為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國際貿易的差額,如償付國際債務,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產性支付等。
③充當國際間財富轉移的手段。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可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例如,支付戰爭賠款、輸出貨幣資本或由於其他原因把金銀轉移到外國去。在當代,世界貨幣的主要職能是作為國際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的差額。

④ 貨幣在什麼情況下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貨幣在通過它來實現商品的交換與流通的時候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一、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亦稱「購買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藉以實現商品價值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貨幣證明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大價值; 作為流通手段,貨幣實現這種價值,即W—G或G—W。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流通手段有如下幾個特點:
(1) 它必須是現實的貨幣而不再是觀念上的貨幣,因為它要發生持有者的變化。
(2) 它可以是貨幣代用品而不一定必須是金屬貨幣,因為流通手段只是一種媒介,轉瞬即逝。
(3) 它可以多種多樣,而不具有排它性。
(4) 它有一個必要量問題,而不再是可多可少的,這個必要量等於商品價格總額除以貨幣流通速度。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也就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我們平常從商品買賣過程中所看到的貨幣的作用,就是屬於這一種,所以,這種職能又叫做購買手段。


二、拓展資料

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把各種商品的價值都表現為一定的貨幣量,以表示各種商品的價值在質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較。各種商品的價值並不是由於有了貨幣才可以互相比較,恰恰相反,只是因為各種商品的價值都是人類勞動的凝結,它們本身才具有相同的質,從而在量上可以比較。貨幣產生以後,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由貨幣來表現,商品價值的大小就表現為貨幣的多少。商品的價值量由物化在該商品內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但是商品價值是看不見、摸不到的,自己不能直接表現自己,它必須通過另一種商品來表現。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貨幣成為一般等價物,可以表現任何商品的價值,衡量一切商品的價值量。貨幣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把各種商品的價值都表現在一定量的貨幣上,貨幣就充當商品的外在價值尺度。而貨幣之所以能夠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是人類勞動的凝結。可見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即勞動時間的表現形式。

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時,並不需要有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例如,1輛自行車值1克黃金,只要貼上個標簽就可以了。當人們在作這種價值估量的時候,只要在他的頭腦中有金的觀念就行了。用來衡量商品價值的貨幣雖然只是觀念上的貨幣,但是這種觀念上的貨幣仍然要以實在的金屬為基礎。人們不能任意給商品定價,因為,在金的價值同其他商品之間存在著客觀的比例,這一比例的現實基礎就是生產兩者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量。在商品價值量一定和供求關系一定的條件下,商品價值的高低取決於金的價值的大小。

⑤ 為什麼貨幣能執行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職能

1、價值尺度是指貨幣表現其他一切商品是否具有價值和衡量其價值量大小的職能。這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貨幣把一切商品的價值表現為同名的量,使它們在質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較。貨幣之所以能執行這種職能,是因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價值。當商品的價值用貨幣來表現的時候,商品的內在價值就異化為外在價格。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是物化在商品內的勞動的貨幣名稱。

2、流通手段亦稱「購買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藉以實現商品價值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貨幣證明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大價值; 作為流通手段,貨幣實現這種價值,即W—G或G—W。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應答時間:2021-07-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⑥ 把錢存在銀行是貨幣在執行什麼職能呢

執行的是貨幣的流通手段,因為你存到銀行錢後,你再次取出來這個錢其實已經不是你存進去的錢本身了,在這個過程中,銀行代替你執行了貨幣的流通手段。
拓展資料:
1.貨幣的基本職能:
價值尺度:貨幣價值尺度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即貨幣充當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尺度。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取決於它所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長短。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就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的職能。在貨幣出現之前,商品交換是物物直接交換,即商品-商品。貨幣出現後,商品交換就通過貨幣作為媒介來進行,即商品-貨幣-商品。在這里,貨幣在兩種商品交換關系中起著媒介物的作用,執行著流通手段的職能。
貯藏手段: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即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貨幣就退出流通;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增加時,部分被貯存的貨幣就進入流通。充當貯藏手段的貨幣,必須是實在的足值的金銀貨幣。只有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才能發揮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
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貨幣在執行清償債務時所執行的職能。在商品交換中,商品買賣可以不用現款,採用賒賬的方式,到一定時期後再付現款。
2.貨幣是什麼:
貨幣 CCY(Currency)本質上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它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系。
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貨幣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延期支付標准和記帳單位。實物貨幣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人們的商品價值觀的物質附屬物和符號附屬物。
既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

⑦ 貨幣在什麼中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在這里,貨幣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1、充當流通手段的貨幣,最初是以金或銀的條塊形狀出現的。由於金屬條塊的成色和重量各不相同,每次買賣都要驗成色,秤重量,很不方便。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金屬條塊就為具有一定成色、重量和形狀的鑄幣所代替。鑄幣的產生使貨幣能夠更好地發揮它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鑄幣在流通中會不斷地被磨損,貨幣的名稱和它的實際重量逐漸脫離,成為不足值的鑄幣。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可以是觀念上的貨幣,但必須是足值的;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則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但它可以是不足值的。這是因為貨幣發揮流通手段的職能,只是轉瞬即逝的媒介物,不足值的鑄幣,甚至完全沒有價值的貨幣符號,也可以用來代替金屬貨幣流通。用賤金屬,例如用銅鑄成的輔幣,是一種不足值的鑄幣。
2、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紙幣,則純粹是價值符號。紙幣沒有價值,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無論發行多少紙幣,它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發行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那麼,每單位紙幣代表的金量就減少了,商品價格就要相應地上漲。
3、由於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使商品的買和賣打破了時間上的限制,一個商品所有者在出賣商品之後,不一定馬上就買;也打破了買和賣空間上的限制,一個商品所有者在出賣商品以後,可以就地購買其他商品,也可以在別的地方購買任何其他商品。這樣,就有可能產生買和賣的脫節,一部分商品所有者只賣不買,另一部分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就賣不出去。因此,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已經孕育著引起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⑧ 貨幣在什麼時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

貨幣在作為價值的單方面轉移時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貨幣執行支付手段職能的特點是:貨幣作為價值的獨立形式進行單方面轉移,沒有商品在同時、同地做相向運動,貨幣只是作為價值的單方面轉移,是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特徵。
1、貨幣職能是指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貨幣的這五大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貨幣首先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然後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
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如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和租金等)時所執行的職能。
2、支付手段是在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礎上進一步產生的。由於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才能使商品與貨幣相交換;由於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才能產生商品買和賣的行為;只有在買賣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買賣商品時的賒銷方式,支付手段的職能才會產生。為了到期支付,必須進行貨幣貯藏。可見,支付手段必須以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貨幣貯藏職能的存在為前提。
拓展資料:
貨幣性資產是指持有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這里的現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
一般來說,資產負債表所列示的項目中屬於非貨幣性資產的有:股權投資、預付賬款、存貨(在途物資、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委託代銷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生產成本)、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

⑨ 什麼情況下貨幣能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分期付款購房

您好,您想問的分析付款購房是不是執行貨幣流動手段的職能?是的,流通手段:比如看中 10000 元的電腦,於是拿著錢就買了,將錢給商場,將電腦 拿回,幾乎是同時進行的行為,此時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所執行的職能稱為流通手段。

(9)貨幣在什麼時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擴展閱讀
貨幣職能是指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貨幣的這五大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貨幣首先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然後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在這里,貨幣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貨幣充當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它作為流通手段職能的前提,而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價值尺度職能的進一步發展。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過程中,不斷地當做購買手段,實現商品的價格。商品經過一定流通過程以後,必然要離開流通領域最後進入消費領域。但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卻始終留在流通領域中,不斷地從購買者轉移到出賣者手中。這種不斷的轉手就形成貨幣流通。貨幣流通是以商品流通為基礎的,它是商品流通的表現。貨幣作為流通手段,需要有同商品量相適應的一定的數量。在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由待售的商品價格總額和貨幣流通的平均速度二者決定(見貨幣流通規律)。
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商品價格總額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便多;商品價格總額小,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便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貨幣流通速度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少;貨幣流通速度慢,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多。在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等於全部商品價格總額除以同一單位貨幣流通的平均速度,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商品流通所需的貨幣量=商品的價格總額/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

熱點內容
中歐基金公司哪個牛 發布:2025-05-14 05:36:56 瀏覽:532
為什麼退市的股票看不到 發布:2025-05-14 05:29:04 瀏覽:26
基金募集戶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5:06:03 瀏覽:404
理財賬怎麼做 發布:2025-05-14 05:05:49 瀏覽:653
債券基金什麼時候給錢 發布:2025-05-14 05:03:29 瀏覽:264
股票交易中凈流入額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04:57:52 瀏覽:257
廣西農村合作銀行的開戶金融機構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4:56:11 瀏覽:901
公司股票交易量和交易價 發布:2025-05-14 04:38:25 瀏覽:247
炒股不適合什麼東西 發布:2025-05-14 04:00:38 瀏覽:62
原始基金怎麼來得快 發布:2025-05-14 03:59:54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