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縮性貨幣政策怎麼傳導
① 論述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一般模式
20世紀90年代以前形成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_般理論包括兩條作用渠道:一是實際利率渠道;二是銀行渠道。開放經濟下的實際利率渠道即為匯率途徑。 Obstfeld & Rogoff(1995)、Corsetti&Presenti(2001, 2002)、Betts&Devereux(2000)、Kollmann(2001)、Lane (2001)、Engle(2002)等學者在以個體最優行為和浮動匯率為基礎的開放經濟兩國模型中引入壟斷競爭市場和菜單成本價格粘性假設,來說明實際利率傳導渠道中的匯率途徑。
以貨幣供給增加為例,這個過程可以表示為: 即貨幣政策首先通過實際利率影響到匯率,名義匯率下降使進口品價格上升,帶動本國一般價格水平上升,使生產增加,按永久收入假說,當期消費增加要小於生產增加,所以多餘的部分將用於出口,出口的收入增加意味著對未來貿易夥伴國的商品要求權在增加,由此使兩國之間的財富分配發生永久性的變化。
希望採納
② 緊縮性貨幣政策一般可以採取哪些手段
國家減少自己的支出,將少投資,增加稅收,冷卻經濟,給經濟降降溫。你可以簡單理解財政政策就是國家花錢的態度。
緊縮性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宏觀經濟目標所採用的一種政策手段。這種貨幣政策是在經濟過熱,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經濟中出現通貨膨脹時,所採用的緊縮貨幣的政策。中央銀行將採用緊縮性貨幣政策旨在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使利率升高,從而達到減少投資,壓縮需求的目的。總需求的下降,會使總供給和總需求趨於平衡,降低通貨膨脹率。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而採取的政策手段。
貨幣政策是涉及經濟全局的宏觀政策,與財政政策、投資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資政策等關系十分密切,必須實施綜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幣值穩定。
如何緊縮性貨幣:
1、減少貨幣發行
這項措施的作用是,鈔票在原有數量上不再增加。中央銀行可以掌握資金來源,作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活動的基礎。中央銀行可以利用貨幣發行權調節和控制貨幣供應量。
2、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貸款助長通貨膨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規定以短期貸款為限,當稅款或債款收足時就要還清。
3、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通過它的公開市場業務,起到調節貨幣供應量,擴大或緊縮銀行信貸,進而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常見措施為在公開市場發放政府債券,買國債的多了,市場上流通的錢就相應變少了。
4、提高存款准備金率
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准備金率,據以控制商業銀行貸款、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③ 中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是什麼
貨幣的傳導機制是從運營貨幣政策到實驗貨幣政策目標的過程,他直接影響到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和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④ 政府可以利用哪些貨幣政策工具影響國民產出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如何
由 於 不 同 經 濟 體 系 的 規 模、結 構 與 開 放 程 度 各 有 不 同,因 此 其 貨 幣 政 策 的 傳 導 機 制 的 性 質 及 成 效 亦 各 異。
我 們 討 論 貨 幣 政 策 時 往 往 會 提 到 它 的 傳 導 機 制。大 體 上 來 說,這 是 指 調 整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以 達 致 預 期 宏 觀 經 濟 效 果 的 過 程。假 使 貨 幣 政 策 的 目 標 是 要 遏 抑 或 預 防 通 脹,而 所 選 的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是 利 率,它 的 傳 導 機 制 便 是 指:調 高 利 率 如 何 能 夠 遏 抑 整 體 物 價 水 平 的 升 勢。若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是 屬 於 市 場 為 本 的 性 質 ( 如 利 率,即 資 金 成 本 ),而 不 是 行 政 主 導 ( 如 信 貸 控 制 ),其 傳 導 機 制 便 會 牽 涉 市 場 力 量 發 揮 的 作 用。利 率 上 升 會 增 加 工 商 企 業 的 借 款 成 本 及 減 少 其 投 資 意 欲;另 外 由 於 加 息 會 增 加 儲 蓄 的 利 息 收 入,因 而 亦 會 減 少 消 費 ( 盡 管 這 種 影 響 會 因 儲 蓄 的 利 息 收 入 增 加 而 被 部 分 或 全 部 抵 銷 )。此 外,利 率 上 調 會 令 資 產 貶 值,對 財 富 以 致 消 費 造 成 負 面 影 響。由 於 資 產 價 格 向 下 會 令 抵 押 品 貶 值,銀 行 亦 可 能 不 再 願 意 以 現 行 利 率 提 供 貸 款。對 於 實 行 浮 動 匯 率 及 開 放 資 本 帳 的 經 濟 體 系 來 說,利 率 上 升 往 往 會 令 匯 率 上 升,從 而 促 使 消 費 者 將 本 地 貨 品 及 服 務 的 開 支,改 而 投 向 外 來 貨 品 及 服 務。整 體 而 言,這 些 影 響 會 拖 慢 經 濟 增 長 步 伐,並 減 少 通 脹 壓 力。上 述 是 在 實 行 貨 幣 管 理 下 貨 幣 政 策 傳 導 機 制 的 大 致 運 作 情 況。
然 而,實 際 情 況 總 會 比 上 述 的 略 為 復 雜 些:有 些 經 濟 體 系 對 市 場 為 本 的 偏 重 程 度 會 較 其 他 的 低,即 借 款 人 對 資 金 成 本 會 較 不 敏 感,盈 虧 亦 未 必 是 商 業 決 定 的 首 要 考 慮。同 樣 地,左 右 貸 款 機 構 的 授 信 決 定 的,可 能 是 政 府 對 某 些 經 濟 環 節 的 支 持 政 策,多 於 其 對 信 貸 風 險、資 金 成 本 或 盈 利 的 考 慮。此 外,銀 行 借 貸 利 率 對 主 要 政 策 利 率 變 動 的 敏 感 度,亦 可 能 會 較 低。基 於 這 些 原 因 及 其 他 因 素,貨 幣 政 策 傳 導 機 制 ( 由 利 率 上 升,以 至 通 脹 下 降 或 貨 幣 供 應 增 長 等 中 期 目 標 減 慢 ) 的 效 率 可 能 會 下 降,甚 至 令 利 率 作 為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變 得 缺 乏 成 效。在 貨 幣 政 策 的 決 策 過 程 中,若 是 滲 入 太 多 對 加 息 所 帶 來 的 痛 楚 或 反 對 加 息 的 考 慮,抗 拒 使 用 利 率 可 能 不 應 令 人 感 到 太 意 外。
我 們 很 明 顯 需 要 明 白 傳 導 機 制 如 何 發 揮 作 用,以 能 對 某 經 濟 體 系 的 貨 幣 政 策 有 更 清 楚 的 了 解,甚 至 作 出 有 關 預 測。已 發 展 的 市 場 經 濟 體 系 所 推 行 的 貨 幣 政 策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都 相 近,但 政 策 的 傳 導 機 制 卻 存 在 很 大 差 距,因 此 對 不 同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都 各 有 不 同 的 偏 重。在 這 方 面,經 濟 體 系 本 身 的 規 模 及 開 放 與 外 向 程 度,全 部 都 是 考 慮 因 素,因 此 匯 率 的 靈 活 度 亦 各 有 不 同。大 家 不 難 想 像 到,為 遏 抑 通 脹 而 調 高 利 率,可 能 會 造 成 大 量 資 金 流 入 及 相 關 的 貨 幣 影 響,以 致 抵 銷 了 當 初 調 整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的 預 期 效 果,亦 可 能 引 發 匯 率 過 度 調 整,影 響 金 融 穩 定。調 高 利 率 未 必 是 理 想 做 法 的 另 一 個 理 由,就 是 當 利 率 上 升 時,奉 行 審 慎 及 減 少 風 險 的 原 則 的 工 商 企 業 與 消 費 者 便 可 能 會 對 貸 款 申 請 三 思 ( 起 碼 相 對 較 勇 進 及 冒 風 險 的 貸 款 者 而 言 ),而 這 種 趨 勢 往 往 會 對 銀 行 的 貸 款 組 合 產 生 系 統 性 的 影 響。
再 者,若 仍 未 建 立 妥 善 的 架 構 以 推 行 有 效 率 的 市 場 為 本 的 傳 導 機 制,在 衡 量 過 所 有 因 素 後,行 政 主 導 式 的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可 能 較 市 場 為 本 的 工 具 發 揮 更 大 成 效,牽 涉 的 風 險 亦 較 小。但 由 於 行 政 主 導 的 工 具 涉 及 政 府 當 局 的 行 政 決 定 ( 如 誰 可 以 借 貸 及 可 以 借 多 少 等 ),因 此 會 減 低 金 融 資 源 的 分 配 效 率,亦 會 影 響 銀 行 體 系 金 融 中 介 活 動 促 進 經 濟 增 長 與 發 展 的 成 效。由 此 來 看,兩 者 之 間 實 際 需 要 作 出 平 衡,而 我 相 信 沒 有 一 個 機 構 能 比 有 關 的 中 央 銀 行 更 能 達 致 這 種 平 衡。藉 著 政 治 手 段 或 其 他 方 法 過 分 簡 單 化 地 將 某 些 方 案 加 諸 其 他 經 濟 體 系 上,是 行 不 通 的。
由 於 內 地 正 過 渡 至 市 場 經 濟,各 種 市 場 與 架 構 逐 漸 成 形,有 關 方 面 已 切 合 實 際 情 況 愈 加 重 視 采 取 市 場 為 本 的 工 具。但 同 樣 是 基 於 對 實 際 情 況 的 考 慮,行 政 主 導 的 工 具 ( 包 括 由 行 政 機 關 進 行 游 說 或 發 出 指 令 ) 的 使 用 亦 不 能 完 全 被 否 定。
⑤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中介目標以及傳導機制是什麼
一、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指通過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所期望達到的最終目的,這是作為貨幣政策制定者的中央銀行的最高行為准則。
當代各國的貨幣政策一般可以概括為五項:
1、穩定物價
2、充分就業
3、經濟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
5、金融穩定
二、貨幣政策中介指標(intermediate target) 又稱遠期指標,是處於貨幣政策最終目標和操作指標之間的中介性政策變數.如市場利率、貨幣供應量等.
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指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影響中介指標,進而最終實現既定政策目標的傳導途徑與作用機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三個主要環節:
1、從中央銀行到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
2、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到企業、居民等非金融部門的各類經濟行為主體。
3、從非金融部門經濟 行為 主體到社會各經濟變數,包括總支出量、總產出量、物價、就業等。
⑥ 說明什麼是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及其主要理論解釋;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影響中介指標,進而最終實現既定政策目標的傳導途徑與作用機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指從運用貨幣政策到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過程,貨幣傳導機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以及對經濟的貢獻。
主要理論解釋:
1、利率渠道
這個應該是比較容易被想到的,也是最直接的效果。因為貨幣供給的增加或者減少將會直接影響利率,這個過程也很容易通過IS-LM模型來解釋。
比方說,實際貨幣供給MS/P增加,短期來看,會引起利率的降低,從而LM曲線向下移動,在相同產出水平下,利率降低,而利率的降低會刺激投資,投資反過來又會增加產出,產出的增加對貨幣需求會增加,貨幣需求的增加會提高利率。總的來說,利率降低,產出增加。
2、信貸渠道
貨幣政策對實體市場產生影響的另外一種方式是信貸,一般而言,如果央行以更低的利率提供信貸給商業銀行,那麼貨幣需求將會增加,整個貨幣市場的總供給會增加。貼現率就屬於這一種方式。
3、匯率渠道
考慮貨幣緊縮的狀況,在給定產出水平的情況下,貨幣存量的減少會使得利率上升,高利率增加了對國內貨幣的需求,資本流入,國際市場上本幣減少,那麼匯率下降,貨幣升值。出口商品價格升高,進口商品價格下降。
根據馬歇爾-勒納條件,匯率的下降導致凈出口的惡化,那麼國內資本凈外流加速。由於低成本的進口,那麼國內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比較穩定,同時貿易平赤字對產出有收縮作用,這就達到了其政策效果。
(6)緊縮性貨幣政策怎麼傳導擴展閱讀:
1、貨幣政策傳導途徑一般有三個基本環節,其順序是:從中央銀行到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響的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准備金、融資成本、信用能力和行為,以及金融市場上貨幣供給與需求的狀況;
2、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到企業、居民等非金融部門的各類經濟行為主體。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根據中央銀行的政策操作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對各類經濟行為主體的消費、儲蓄、投資等經濟活動產生影響;
3、從非金融部門經濟行為主體到社會各經濟變數,包括總支出量、總產出量、物價、就業等。
⑦ 西方貨幣政策一般傳導機制P→W→C→Y各代表什麼意思
P代表:
資產(股票)價格
W代表:
財富
C代表:
消費
Y代表:
總產出
⑧ 1、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如何 2、對我國面前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看法
1.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指從運用貨幣政策到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過程,貨幣傳導機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以及對經濟的貢獻。貨幣政策傳導途徑一般有三個基本環節,其順序是:
從中央銀行到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中央銀行的貨幣政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策工具操作,首先影響的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准備金、融資成本、信用能力和行為,以及金融市場上貨幣供給與需求的狀況;
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到企業、居民等非金融部門的各類經濟行為主體。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根據中央銀行的政策操作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對各類經濟行為主體的消費、儲蓄、投資等經濟活動產生影響;
從非金融部門經濟行為主體到社會各經濟變數,包括總支出量、總產出量、物價、就業等。
2.中國近年來資本市場發展迅速,一方面,資本市場投資與銀行儲蓄存款的替代關系越來越明顯,客戶保證金對貨幣層次結構的影響越來越大,致使M2指標的全面性受到挑戰,需要建立包括保證金等在內的貨幣供應量新指標。
但另一方面,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不顯著,資產價格變化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投資與消費的影響並不大。因此,中國的貨幣政策需要關注資產價格的變化。但不能以資本市場變化為目標。在具體操作中應該主要以實體經濟的穩定和增長為目標,適當兼顧資本市場的需要。 (3)生產者一消費者信心使預期因素的傳導作用趨於增強,對於貨幣政策效果造成了比較復雜的影響,需要在中國貨幣政策實踐中加以考慮。中國的貨幣政策實踐應當適當地考慮預期因素的作用,在貨幣政策決策之前,對預期因素的作用有一個「預期」,以保證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⑨ 什麼是貨幣政策,央行實行緊縮貨幣政策,應如何操作。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採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用以達到特定或維持政策目標——比如,抑制通脹、實現完全就業或經濟增長。直接地或間接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設置銀行最低准備金(最低儲備金)。貨幣理論和貨幣政策是同一事物的兩面,一個是從經濟理論角度講,一個是從政策措施講。
判斷通貨緊縮有兩個標准:一個是價格同比下降,一個是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下降或負增長。
1、 貨幣政策方面。為治理通貨緊縮,防止經濟的進一步下滑一系列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以啟動消費和增加投資。
2 財政政策方面,證券交易印花稅免除,增值稅改革,實行減稅政策。加大民生工程建設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解放消費。
3刺激消費方面。消費需求是經濟增長的真正和持久的拉動力,投資需求其實也是消費需求的衍生物,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尤其需要刺激的是消費需求。目前中國存在消費意願不足的現象,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國有企業改革使工人下崗的數量不斷上升,人們對經濟發展的信心不足,預期收入下降等;同時,由於住房制度、醫療制度等改革使居民增加對遠期消費支出的預期,消費支出的期限結構發生變化,使得當前的消費傾向降低。因此,啟動消費的手段就是要增加居民的即時消費傾向,使遠期消費轉化為即期消費,其中增加居民收入是刺激消費的首要辦法,因為「要想讓人花更多的錢,就必須讓人有更多的錢」。同時,消費信貸也為此提供了一個手段。但目前發展消費信貸的約束條件在於銀行對家庭的信譽和還款能力缺少信心,為此需要從法律上加強對借款人的約束,重建社會信用關系,以促進消費信貸的發展和消費需求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