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東亞貨幣怎麼弄

東亞貨幣怎麼弄

發布時間: 2022-06-19 02:18:03

❶ 為是摸說通縮的壓力是否來臨,貨幣貶值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

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一般指因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現象。

紙幣流通規律表明,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它象徵地代表的金銀貨幣量,一旦超過了這個量,紙幣就要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在金銀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因為金銀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作為貯藏手段的職能,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相適應。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因為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它只是代表金銀貨幣的符號,不能作為貯藏手段,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就會貶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只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在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

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
根據目前客觀現象表明,現在是通貨緊縮。

什麼是通貨緊縮?

與通貨膨脹(通脹)引起物價持續上漲、貨幣貶值,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一樣,通貨緊縮也是一個與每人都息息相關的經濟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淮認為,職工下崗,物價負增長,企業負債率高漲,投資「套牢」,經濟增速下滑,銀行利率連續下調,資源消耗量萎縮,干什麼都不賺錢了,這些都是通貨緊縮的徵兆。(主力目標已經圈定 大反攻馬上開始!)

與通脹相比,通縮的危害在於:消費者預期價格將持續下跌,從而延後消費,打擊當前需求;投資期資金實質成本上升,回收期價格下跌,令回報下跌,從而遏止投資。此外,陳淮說:「通縮使物價下降了,卻在暗中讓個人和企業的負債增加了,因為持有資產實際價值縮水了,而對銀行的抵押貸款卻沒有減少。比如人們按揭購房,通縮可能使購房人擁有房產的價值,遠遠低於他們所承擔的債務。」

與通脹相比,通縮是一個更讓各國經濟政策制定者頭痛的問題,因為它更加難以治理。」通貨緊縮出現的原因,主要包括下述一些方面:(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一是生產過剩,產品供給大於需求,促使大量產品銷不出去,結果,造成了通貨緊縮的發生。這是因為,鑒於一些國家的經濟尚未從根本上擺脫生產過剩的制約,以至於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

二是需求不振,除少數國家和地區外,今年以來,各國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資減少的制約等負面影響,使得其消費物價指數與以往相比有所下降。這也是通貨緊縮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是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雖然目前該國經濟走出衰退轉入復甦,但從今年第二季度其GDP下降以來,美國經濟一直復甦不力,這對依賴美國經濟帶動的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同時,也促使這些國家的通貨呈現下降之勢。

有必要指出,通貨緊縮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害遠遠大於通貨膨脹,一旦前者和龐大的負債結合起來,必然造成嚴重的財政問題。而龐大的財政問題則又在較大程度上,加劇著通貨緊縮,從而給本已虛弱的世界經濟復甦罩上陰影。

作者:office2008回復日期:2008-10-1823:42:10
與通脹相比,通縮的危害在於:消費者預期價格將持續下跌,從而延後消費,打擊當前需求;投資期資金實質成本上升,回收期價格下跌,令回報下跌,從而遏止投資。此外,陳淮說:「通縮使物價下降了,卻在暗中讓個人和企業的負債增加了,因為持有資產實際價值縮水了,而對銀行的抵押貸款卻沒有減少。 比如人們按揭購房,通縮可能使購房人擁有房產的價值,遠遠低於他們所承擔的債務。」
----------------------------
最後一句話,是目前最頭痛的事情。

--------------------------------------------------------------------------------

��也許還是談論中國會不會通縮的時候吧,談怎麼樣通縮大概還為時尚早。

中國有很大機會發生通縮,並不是什麼深不可測的理論,也不需要水晶球。
道理很基本:兩個國家或地區C和E,出口的東西大體類似,匯率也同輸入國A掛鉤,E現在匯率貶值,C保持不變,那麼C會發生通縮。
翻譯過來:中國和東亞(日本除外),都有一大部分經濟是向美國出口,出口的品類相似度也不低。若東亞經濟體的匯率對美元貶值,中國保持不變,那麼,中國將引入通縮。
有點眼熟,是嗎?這正是97年中國發生的故事。

09年,歷史還會重演嗎?
是的,有很大機會。

那麼,重演要發生,就得是東亞的匯率貶值,而我們不貶值。
我們不貶值,當然。因為我們是「負責任的大國」。
東亞貶值,嗯,是的。
為次貸融資的7000個億,會引導資金從東亞的開放經濟體迴流----不論是避險還是抄底;放緩的美國消費會加劇東亞的出口競爭。兩個因素的協同,意味著,東亞的貨幣將普遍貶值,----老虎基金是不是又要回頭?希望它不會。比起老虎,量子回頭的概率要更小一些。據說,索羅斯先生想當美國財長,官員行事總得跟江湖好漢有些區別是吧。

附帶說兩個小問題。

一是中國會不會金融危機?答案是「不會」。一則中國的金融不開放,索羅斯想下口沒地方;二則中國的FDI比短期負債多,即短借長貸的貨幣錯配程度較低。
二是中國的財政貨幣政策雙放鬆能不能防止通縮?答案是「不能」。但是,會使股市、房市多維持一段時間,甚至回升到泡沫再現。換言之,兩市的炒家不僅可以逃命,還能順帶手摟上個把兔子。

作者:藕莢回復日期:2008-10-1023:15:01

二話次貸

一、兩個悖論,一個公式
美國悖論:「聯儲降息,股市向下。」
「降息按說有利於股市,為什麼股市會向下,並且還將反復向下?」
中國悖論:「央行降息,通縮加劇。」
這是個預言。今後的三五年內,是這個悖論的存活期。
這個公式值得琢磨:實質利率=名義利率—預期通脹

二、美國股市:向下,反復向下

「利息不高,誰借給你錢?」
美國要為次貸融資,它的利率就必須走高。注意這里走高的是實質利率。
為了緩解擠提的風險,聯儲必須放鬆銀根,也就是名義利率必須走低。
你看,悖論來了。等式左邊變大的同時右邊的第一項卻在變小,怎麼辦?
短期結果就是,出現信貸配給(融資需要糧票),資產市場的價格向下反復調整----這就是美國股市反復向下的原因。
長期而言,若不想進入通縮,則美國將進入加息周期。

不能夠忘記的是,調整後的美國公司將變得非常牛。相形之下,歐洲公司、日本公司都將變弱。

三、東亞?主震在後頭

可憐的東亞。索羅斯們又要回來了。
東亞正在承受來自美國的沖擊,並且是資本和消費兩個方向的沖擊。這意思是說,東亞貨幣又要新一輪貶值了。
如此機會,要指望索羅斯老哥會打眼,單求菩薩恐怕還不夠。
有沒有敗中求勝的招?有一招。就是比鄰居們更先貶值、更狠貶值。至於這招叫曉事,還是叫陰損,只好是見仁見智了。

四、中國:降息與通縮齊舞

嚴格來說,中國即將出現的是價格下降,而不是通縮。
通縮是貨幣不夠,我們還會不斷降息,貨幣當是充分的。
我們的悖論是等式右邊的第一項在變小,第二項居然也在變小,而且變得更小,小的使等式的右邊變大。這可不是事不關己的有趣了。
我們的價格下跌是東亞貨幣貶值傳導進來的。這個下跌需要漫長的調整過程。
我們的固定匯率和勞資法例都會延長這個調整的過程。

五、一流是不足夠的

學到一個乖。
牛是不夠的,最牛也不保險,要牛就得是超牛。
看看美林黎曼,再比比摩根高盛。多大的差距?一口氣。
一口氣差距,平時也不咋顯;可生死關頭,多一口氣是活,少一口氣就是死。
所謂超一流,就是多了一口氣。

六、當不得也,老大

坊間紛紜說次貸是中美易位、強弱互換的轉折點,七嘴八舌者頗眾。
翻成大白話,就是「中國做老大的機會來了」。真的嗎?
宋公明做過老大,人上尊號「及時雨」。這含義是老大有紓困解難之能力,更有扶危濟艱之義務。能力是一回事,義務則是另一回事。
再譯回術語,就是「老大者,承擔提供公共品之義務者也。」
加冕老大的峨冠固然風光,可維持老大的身份,代價可不菲,有時,代價還很高。
我們這會子為支持老大,就要付出嚴重通縮的代價,要當老大,是不是得好好盤一盤

❷ 東亞貨幣合作的可行性以及亞元的可能性

可能性不大,因為各國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日本與東南亞各國的矛盾未了。

❸ 請問克羅東亞的這個貨幣現在還能使用嗎和人名幣匯率是多少

10萬面值的應該不是克羅埃西亞庫納,而是克羅埃西亞第納爾。克羅埃西亞1994年5月30日起就改用庫納了,兌換率是100克羅埃西亞第納爾=1庫納,也就是10萬第納爾等於1000庫納
那麼克羅埃西亞庫納

人民幣
=
1
:
1.1970
也就是1197元左右

❹ 東亞貨幣一體化

相當小,政治經濟體制相差太遠,沒有一體化的基礎

❺ 東亞銀行可以換港幣么

中國銀行可以直接辦理 2.27日 人民幣/港幣=0.88182
東亞銀行雖然是港資的 但是似乎不能直接換吧

❻ 亞元的面臨困難

「亞元區」的設想最早是由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於1997年在東盟國家首腦會議上提出的。2003年,有「歐元之父」美譽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建議在亞洲地區設立由某一組貨幣組成的共同貨幣——「亞元」在該區域流通。在200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香港特別行政區代理行政長官曾蔭權再次提到了在亞洲實行「亞元」貨幣問題。然而,願望不能代替現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亞元」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第一,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較大。亞洲目前的情況和當時的歐洲有所不同,亞洲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已成為「亞元」區建立的關鍵性障礙。在這個區城內,既有世界經濟強國、大國,也有以傳統農耕作業為主的經濟小國。國與國之間、甚至一國不同地區之間的總體經濟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都有較大差距。在經濟結構上,中國和東盟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內經濟中比重較高、出口產品相互替代、經濟增長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較大等,從而在許多重要經濟領域都是競爭關系。經濟上大體的均衡發展是建立「亞元」的基礎性條件,沒有這個基礎性條件,「亞元」就無從談起。
第二,亞洲國家缺乏共同的政治意願。由於歷史、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的差異,亞洲國家之間普遍缺乏必要的凝聚力。與歐洲的情況相比,亞洲的國家不具備歐洲國家那種政治上的協同性,缺乏共同的政治意願。一是對亞洲的歷史、現狀和未來,亞洲各國認識存在很大差異。二是一些亞洲國家之間存在領土、領海等的主權爭議,這種爭議甚至有戰爭的風險。三是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差異很大。四是宗教信仰差異很大。「亞元」的創立實際上意味著加入「亞元」區國家主權的部分讓渡,如果亞洲選擇了單一貨幣,意味著一種高度的政治整合,而這種整合程度在缺乏共同政治意願的亞洲是很難被接受的。
第三,亞洲沒有錨貨幣。亞洲現階段難以解決建立貨幣聯盟所遇到的「第N種貨幣問題」。成員國之間建立貨幣聯盟的初衷就是通過最小的權利讓渡代價,以獲取最大的公平收益。所以在N種獨立貨幣的經濟主體之間,如果要建立貨幣聯盟,就會遇到「第N種貨幣問題」。於是,究竟選擇哪一種貨幣作為錨貨幣便成為「第N種貨幣問題」。亞洲與歐共體相比,在現階段很難確定錨貨幣,區域內的兩種主要貨幣——日元和人民幣在現階段都難以成為錨貨幣。亞洲能與德國的經濟實力相比的只有日本,但日元並不是亞洲的德國馬克,雖然日本學者提倡在東亞建立以日元為中心的匯率聯動機制,就像德國馬克在歐洲匯率聯動機制中所發揮的作用一樣。但是,日元並不像當年的德國馬克那樣,是強硬的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貨幣。日元在外匯市場交易中所佔的比重只有13.5%,在官方外匯儲備中佔6.2%,在國際銀行貸款中只佔0.2%,在國際債券發行中佔8.6%,而在國際貿易結算中也僅佔5%。區域內第二經濟大國的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壯大,人民幣在東南亞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強勢貨幣,但現階段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剛剛起步,前景還不確定,嚴格的資本管制、薄弱的國內金融業以及人民幣至今仍無自由兌換的時間表等,使得人民幣短期內難以成為東亞貨幣合作的錨貨幣。因此,東亞現階段尚面臨建立貨幣聯盟前期所遇到的「第N種貨幣問題」。
上述影響「亞元」創立的障礙,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難以克服的。因此,亞洲各國應該立足於當前,從經濟一體化的初級階段入手,加強區域內經濟合作;同時,在金融領域注重對風險的共同防範,建立相應的金融危機防範機制,尋求亞洲各國共同穩定發展。

❼ 美國是怎麼搞垮日本和韓國的經濟的

1.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廣場協議是美國對日本發動的赤裸裸的金融戰和金融掠奪。通過廣場協議推動放大日本的經濟泡沫,然後強力刺破泡沫,抽離美元引發日本經濟崩潰,美國從中吸血日本資產。 ,「廣場協議」對日本經濟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因為,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對日本以出口為主導的產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為了要達到經濟成長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調降利率等寬松的貨幣政策來維持國內經濟的景氣。從1986年起,日本的基準利率大幅下降,這使得國內剩餘資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產等非生產工具上,從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經濟。這個經濟泡沫在1991年破滅之後,日本經濟便陷入戰後最大的不景氣狀態,一直持續了十幾年,日本經濟仍然沒有復甦之跡象。http://ke..com/view/67984.htm?fr=aladdin
2.1997年7月2日,以美國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為首及老虎基金一些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熱錢,瘋狙擊泰銖;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泰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香港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此時,日本政府試圖從政治角度加以干預,日本政府最先提出了建立高達1000億美元的「亞洲貨幣基金」的東亞貨幣合作框架建議。這個提議受到了亞洲各國的支持,但在最後一刻,IMF和美國出來阻止了日本對IMF的主導權的挑戰。柯林頓政府聯合西歐國家對東南亞國家施加影響,從而使日本的計劃徹底破產。此後,美國和西歐國家為了打擊日本的威脅,積極促成了印尼、韓國等與IMF的貸款協議。 韓國為滿足OECD成員國的條件,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起實行金融自由化,但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
1997年11月韓國爆發金融風暴,6日至17日韓國政府開始韓元保衛戰,11月11日當天韓國的外匯存底只有38.4億美元,兩周後需要償還的外債就達100 億美元。而當時韓國從外國輸入生活必需食糧,一年也需要120億美元。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17日起韓國政府關閉了外匯市場三天。11月20日韓國請求日本政府說服日本的銀行借短期貸款給韓國,但此時日本的金融機構已被深深地捲入到這場危機中,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一的亞馬馳四天後破產。美國拒絕以韓金融幫助的請求,21日韓國政府宣布向IMF尋求援助,12月4日韓國和IMF達成總值為570億美元的協議。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21日,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資本熱錢令韓國幾乎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大宇、金星等大企業相繼倒閉,韓國兩大商業銀行韓國第一銀行和首爾銀行破產。此後破產、失業、自殺等陰霾伴隨很久,
09年金融危機又被歐美再耍了一次,韓國民眾們才從四小龍夢逐漸醒過來,當時韓國民眾沉醉在泡沫經濟中,貸款買房買車,刷卡消費,他們熱衷於海濱別墅,瑞士歐米茄、法國XO、德國賓士。像美國人一樣,他們每年也瀟灑地安排去歐洲旅行;孩子送到私立學校……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銀行貸款壞呆賬;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大量存在只有破產了,也算自作自受。
一方面許多東亞國家的信貸市場畸形發展,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國內信貸額與GDP之比均高達115%—200%;另一方面,其資本市場又不成熟或發育不全,致使企業過度依賴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而銀行又過於依恃政府的「主導」與擔保,導致銀行信貸過度擴張,銀行不良債權或壞賬過大。如韓國、泰國的銀行不良資產佔到其GDP的34%—40%。與此同時,東亞銀行制度的不成熟性還表現在金融監管不力、法規不健全上。許多東盟國家的中央銀行並沒有隨著不良債權增大而增加貸款損失准備金,菲律賓在金融危機爆發前三年間銀行貸款增大了38%,而貸款損失准備金在貸款總額中的比重卻從 3.5%減到1.5%,比重最高的馬來西亞也只有2%。這么孱弱的金融體系。
正因為如此,國際熱錢看到其中的弱點,在美國默許下,一舉擊潰日韓。

❽ 關於貨幣轉換的問題

老兄你自己說的要原文阿,昏死

1、1。清邁協議的**原文**
內容太多,自己看原文:http://www.mof.go.jp/english/if/chiangmai.htm
2。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貨幣互換協議簽定時間
2003年12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與印度尼西亞銀行(印尼中央銀行)行長阿卜杜拉(Mr. Abllah)在北京簽署了中國人民銀行與印度尼西亞銀行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2005年10月17日,為體現在加強《清邁倡議》有效性方面所取得的進展,中國人民銀行和印度尼西亞銀行根據《清邁倡議》框架再次簽署貨幣互換協議。
3。中國和菲律賓貨幣互換協議的簽定時間
2003年8月30日,中國和菲律賓在此間舉行了中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的換文儀式。根據中菲兩國政府簽署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中國人民銀行可在必要時向菲律賓中央銀行提供多達十億美元的信貸資金,作為對國際金融機構援助資金的補充,支持菲律賓解決國際收支問題和維護金融穩定。

菲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是雙方在東盟加中國、日本、韓國( 「十+三」)框架下落實「清邁倡議」的又一具體行動。這也體現了中國推動東亞地區貨幣金融合作持續發展,維護本地區金融穩定,以及進一步鞏固中菲兩國睦鄰友好關系的努力。

中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是中國簽署的第五份類似協議。二OO一年和二OO二年,中國先後與泰國、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涉及金額分別為廿億美元、三十億美元、二十億美元和十五億美元。

二OOO年五月在泰國舉行的第二屆「十+三」財長會議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清邁倡議」,決定建立以雙邊協議為基礎的區域貨幣互換機制,以幫助成員應對國際收支方面出現的困難和穩定金融市場。

熱點內容
股票交易怎麼設置自動止損點 發布:2025-05-14 20:08:22 瀏覽:413
基金三買三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20:01:55 瀏覽:929
股票多少個交易日無買賣退市 發布:2025-05-14 19:40:40 瀏覽:669
退市股票不確權重新上市能交易嗎 發布:2025-05-14 19:40:34 瀏覽:918
如果退市持有股票怎麼辦 發布:2025-05-14 19:30:44 瀏覽:668
一般至少多少億市值沒有莊家 發布:2025-05-14 19:24:04 瀏覽:907
股東拋售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5-14 19:15:34 瀏覽:833
退市的股票一般還留有散戶嗎 發布:2025-05-14 19:14:08 瀏覽:396
如何認識世界貨幣 發布:2025-05-14 19:08:35 瀏覽:456
注冊制股票退市有提示嗎 發布:2025-05-14 18:56:06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