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計量假設包含什麼假設
『壹』 貨幣計量的假設
是指當會計為持續經營的會計主體進行核算時,是以採用幣值穩定的貨幣來綜合計量為前提的。會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該系統採納復式簿記原理進行相關賬務處理。復式簿記的一個必備條件就是採納統一的貨幣進行計量。因為只有貨幣才具備可加總性,才能夠將各種經濟活動綜合地反映出來,否則不同屬性項目之間的加總就彷彿一個桶子與一個蘋果的加總一樣毫無意義。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是商品內在價值尺度中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
貨幣計量假設包括兩個層次,一個是貨幣計量單位,另一個是貨幣的幣值穩定與否的問題。
『貳』 貨幣計量假設的介紹
貨幣計量假設是指當會計為持續經營的會計主體進行核算時,是以採用幣值穩定的貨幣來綜合計量為前提的。但是貨幣計量假設並不表示貨幣是會計核算中唯一的計量單位。在有些情況下,統一採用貨幣計量也有缺陷
『叄』 簡述四個會計假設
1、主體假設
會計主體假設是指從事經濟活動並需要對其進行會計處理和定期報告的特定單位。會計主體假設規定了財務會計應處理的交易、事項的空間范圍,從而規定了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與邊界。
會計上假設企業法人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會計關注的中心是企業而不是業主、合夥人。會計主體假設產生的原因在於恰當地維護業主投入到企業的資本的需要。
2、持續經營假設
即假定每一個企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面臨破產和清算,因而它所擁有的資產將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擔的債務,也將在同樣的過程中被償還。若企業不能持續經營,就需要放棄這一假設,在清算假設下形成破產或重組的會計程序。
持續經營假設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所揭示的只是財務會計信息產生的前提,以便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這些信息。如果企業出現了不能持續經營的狀況,例如企業進入了破產清算程序,會計便由持續經營會計轉向清算會計。
3、分期假設
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對象的時間界限,將企業連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分割為若干較短時期,以便提供會計信息,是正確計算收入、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4、貨幣計量假設
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它暗含了兩層意思,即幣種的唯一性和幣值的不變性。
由於貨幣是衡量一般商品價值的共同尺度,其它的計量單位,如實物計量和時間計量,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無法在量上進行比較,也不便於匯總經濟信息。因此,採用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可以全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收支等情況。
(3)貨幣計量假設包含什麼假設擴展閱讀
會計核算的四項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關系。具體地說:會計主體確立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確立了會計核算的時間長度,而貨幣計量則為會計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沒有會計主體,就不會有持續經營;沒有持續經營,就不會有會計分期;沒有貨幣計量,就不會有現代會計。
『肆』 貨幣計量單位假設的內涵是什麼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該假設包括兩個意思:
1.會計僅反映那些能以貨幣表達的信息,如果一個信息本應納入會計核算體系,但苦於無法用貨幣來表達的,則只能無奈地排除在會計核算范圍之外。比如,人力資源就應該作為企業的一個關鍵資產進行賬務反映,但人力資源的貨幣計量尚無法廣泛地達到實踐的可操作性,因此大部分企業是不反映人力資源的。
『伍』 貨幣計量假設的名詞解釋
貨幣計量假設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會計提供的信息主要以貨幣為計量尺度,二是幣值穩定。
『陸』 貨幣計量假設具體內容是什麼啊幣值穩定不變又怎麼理解
您好,一點通網校回答您的問題
記賬用貨幣記賬比較方便,因此貨幣計量假設就是用貨幣作為主要計量手段。用貨幣計量潛在假定不通貨膨脹,10年前一套房子10萬,現在賬面上仍然是10萬,不考慮通貨膨脹。假定歸假定,跟現實有出入,但是仍然按假定記賬。
如果考會計從業資格證報班,選擇網上教學方式,隨時學習,靈活機動,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效率高,不僅能聽課而且能全程輔導答疑,現在面授班很多,良莠不齊。運氣好,沒有白花你的銀子,如果不好,就是打水漂了,另外現場上課,必須費車馬勞頓之苦,聽不懂就過去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教師上完課就走人,想問問題幾乎不太可能。而網上培訓則不同。448元請能隨時答疑的家教老師,全程答疑輔導,全程監督學習,輔導包通過,,分三輪復習:
第一輪,主抓各科基礎知識
第二輪,瘋狂做題
第三輪,留一周查缺補漏
第一輪主要是掌握知識,腦袋多裝知識點。第二輪,知識點的梳理,最終達到爐火純青,第三輪准備考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