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現代貨幣數量論對貨幣需求函數是如何表述的

現代貨幣數量論對貨幣需求函數是如何表述的

發布時間: 2022-06-21 21:16:45

⑴ 貨幣需求函數的貨幣需求方程式

貨幣需求函數的雛形是有關貨幣需求的方程式,主要有I.費希爾的現金交易方程式(MV=PT),劍橋學派的現金余額方程式(M=kPy)(見劍橋方程式),以及J.M.凱恩斯的物價方程式。這些方程式因變數單一,主要說明貨幣數量與物價的關系並帶有恆等式的屬性,不宜視為規范的函數式。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 凱恩斯根據其對貨幣需求動機的分析,把貨幣需求分解為交易(含預防)需求和投機需求兩類。指出,交易性貨幣需求是收入的遞增函數,投機性貨幣需求是利率的遞減函數。投機需求的提出及分析系凱恩斯首倡。凱恩斯通過對貨幣與債券的流動性進行分析後提出,投機貨幣需求產生於債券利率的不確定性。個人預期利率仍將上漲時,將持有債券而不持有貨幣;預期利率將會下跌時,寧願持有貨幣而不持有債券,因此,利率對投機性貨幣需求具有很大的影響。就整體而言,投機性貨幣需求對利率具有很高的彈性,並且是利率的遞減函數。因此,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可用函數表示為:
L=L1(Y)+L2(i);L1Y>0,L2i<0
式中L為總的貨幣需求,L1為交易性貨幣需求,L2為投機性貨幣需求,Y為名義收入,i為利率。L1Y為L1對Y的導數,L2i為L2對i的導數。L1與收入同方向變動,所以L1Y>0;L2與利率反方向變動,所以L2i<0。
後凱恩斯學派的貨幣需求函數 J.托賓、W.J.鮑莫爾等後凱恩斯派學者對凱恩斯流動偏好的貨幣需求理論作了進一步修改和發展,根據「平方根定律」、「資產選擇理論」等新的分析指出,首先交易性貨幣需求不僅是名義收入的遞增函數,而且是利率的遞減函數,即交易性貨幣需求也受利率的影響。其次,投機性貨幣需求不僅僅限於在無風險的貨幣與有風險的債券間作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在同時持有多種資產下根據風險、收益、流動等原則進行選擇。這種經修改的凱恩斯學派的貨幣需求函數可一般地表述為:
M=f(Py,I)
式中P為一般物價水平,y是實際收入,Py為名義收入,M是Py的遞增函數和i的遞減函數。由於f是P的一階齊次式,因此: 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 M.弗里德曼將一般需求理論作為分析的起點,認為影響人們貨幣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四個:①總財富;②財富構成;③持有貨幣和其他資產的預期權益;④其他因素。由以上四種考慮推演出的貨幣需求函數可表述為: 式中P為價格水平;rb;re;(1/P)(dP/dt)分別為債券、股權和實物資產的預期收益率;w表示人力資本與實物資本的比例;y為收入;u為其他隨機變數。
由於f是P的一階齊次式,該式又可表示為: (M/P)表示實際貨幣需求,是y的遞增函數,是rb、re、(1/P)(dP/dt)的遞減函數,與w和u的變動方向不確定(見貨幣數量論)。
麥金農的貨幣需求函數 R.麥金農關於發展中國家的貨幣需求函數式可表述為: 式中y為實際收入,I/Y為實際投資率,d為各類存款利率的加權平均數,π*為預期物價上漲率,d-π*為實際存款利率。麥金農指出,f的所有偏導數都是正數,即實際貨幣需求與式中三個變數均呈同方向變動關系。由於實際貨幣需求與實際投資同步增長等原因,麥金農強調,在發展中國家,貨幣需求與實質資本間存在替代關系,即實際貨幣余額與實際資本有一種互補性。麥金農斷言:貨幣同實際資本互補性的基本命題,意味著實質現金余額M/P大量和迅速地增加,有助於投資和總產出的迅速增長。

⑵ 現代貨幣數量論的貨幣需求函數

現代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數量論不是關於產量、貨幣收入或價格水平的理論,而首先是一種貨幣需求理論。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的M.弗里德曼。1956年,他在《貨幣數量論──重新表述》中提出的貨幣需求函數,後來他又將它擴展。 貨幣需求函數的經濟意義是:單個財富持有者的貨幣需求決定於三類因素:
①財富持有者的財富總量或總收入,即y和w;
②各種形式的財富的價格與收益,即rm、rb、re、(1/P) (dP/dt);
③財富持有者的偏好即u。
弗里德曼認為,若將M、y、w分別視為人均持有貨幣量、人均真實收入、人均財產收入,則這一貨幣需求函數公式可應用於整個社會。 弗里德曼提出這樣的貨幣需求函數式是要表明:
①貨幣需求與其決定因素之間具有極為穩定的關系;
②貨幣需求獨立於貨幣供給,即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與貨幣供給完全無關,還需要建立一個貨幣供給函數,才能完善貨幣分析。
在弗里德曼看來,由於貨幣需求函數是極為穩定的,因而物價的變動決定於貨幣的供給。從貨幣供給的變動去研究對物價的影響是貨幣數量論的特點。不僅如此,貨幣供給的變動還影響產量和名義收入,但貨幣量的增長對名義收入的增長的影響有一個時間間隔,因為名義收入是個綜合性指標,它包括價格和產量。貨幣供給量的增長先影響產量後影響價格。這一點又區別於早期的貨幣數量論,早期的貨幣數量論假定充分就業,即假定產量不變。

⑶ 現代貨幣數量論有哪些研究結論 當代西方經濟思潮

1956年,弗里德曼在《貨幣數量論——一個重新表述》一文中發展了貨幣需求理論。弗里德曼探討人們持有貨幣的原因採取了與凱恩斯不同的方法,他不再具體研究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而將貨幣作為構成財富資產的一種,通過影響人們選擇資產的種類來保存財富的因素來研究貨幣需求的,實際上是資產需求理論在貨幣需求理論上的應用 。弗里德曼看來,貨幣是債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貨幣需求是個人擁有的財富及其他資產相對於貨幣預期回報率的函數。凱恩斯的經濟理論認為,宏觀的經濟趨向會制約個人的特定行為。18世紀晚期以來的「政治經濟學」或者「經濟學」建立在不斷發展生產從而增加經濟產出,而凱恩斯則認為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發,他認為維持整體經濟活動數據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觀上平衡供給和需求。因此,凱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凱恩斯理論基礎上的經濟學理論被稱為宏觀經濟學,以與注重研究個人行為的微觀經濟學相區別。

凱恩斯經濟理論的主要結論是經濟中不存在生產和就業向完全就業方向發展的強大的自動機制。這與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所謂的薩伊法則相對,後者認為價格和利息率的自動調整會趨向於創造完全就業。試圖將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聯系起來的努力成了凱恩斯《通論》以後經濟學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領域,一方面微觀經濟學家試圖找他他們思想的宏觀表達,另一方面,例如貨幣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試圖為凱恩斯經濟理論找到扎實的微觀基礎。二戰以後,這一趨勢發展成為新古典主義綜合學派

⑷ 貨幣數量公式

MV=PT。

1911年,費雪在其代表作《貨幣購買力:其決定因素及其與信貸、利息和危機的關系》中提出現金交易方程式。指出,在商品交易中,買者支出的貨幣總額總是等於賣者收入的貨幣總額,如以M代表貨幣供應量,以V代表貨幣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價水平,以T代表社會交易量,則:

MV=PT

費雪認為M由現金和活期存款組成,因而:

M = M1 + M2

V = V1 + V2

(4)現代貨幣數量論對貨幣需求函數是如何表述的擴展閱讀

以研究貨幣在經濟運行中是否發揮作用的貨幣主義學派被稱作「現代貨幣數量論」。這一學派的最傑出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他在1956年發表了《貨幣數量論:一種新表述》一文,提出了純貨幣需求理論,即現代貨幣數量論。

現代貨幣數量論試圖用穩定的貨幣需求函數來重新表述貨幣數量論,它不考慮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而只是象劍橋學派那樣設定貨幣具有效用,然後考察什麼因素決定人們想要持有貨幣的多少。其貨幣

需求函數可以表述為:

(M/P)d=f(r,Yp,h,ze,u)

其中,M/p是實際貨幣需求,r是一組收益率,如債券利率和股票市場收益。YP是永久性收入,h是人力資本對非人力資本的比率,ze是預期通貨膨脹率,u是一個混合變數,它反映了嗜好和偏愛的變動。

⑸ 現代貨幣數量論的解析現代貨幣數量論

經濟發展問題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每一個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在向現代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又突出反映於經濟的貨幣化過程。因而,各發展中國家尋求適合於其本國情況的貨幣理論以指導其經濟發展,就成為了突出重要的問題。
由於現代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種貨幣經濟,因而,在現代經濟學中貨幣理論流派眾多,可以說,每一位經濟學大師都有其自己的貨幣觀。而在這流派紛呈的貨幣理論中,最有影響的莫過於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米爾頓·弗里德曼所創立的貨幣主義一一現代貨幣數量論。
這里通過對現代貨幣數量論的理論分析及對發展中國家主要是中國的現實考察,提出發展中國家不應照搬現代貨幣數量論,現代貨幣數量論不是指南針而是參照物。各發展中國家應結合本國情況進行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改革是發展中國家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因。 以研究貨幣在經濟運行中是否發揮作用的貨幣主義學派被稱作現代貨幣數量論。這一學派的最傑出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他在1956年發表了《貨幣數量論:一種新表述》一文,提出了純貨幣需求理論,即現代貨幣數量論。
現代貨幣數量論試圖用穩定的貨幣需求函數來重新表述貨幣數量論,它不考慮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而只是象劍橋學派那樣設定貨幣具有效用,然後考察什麼因素決定人們想要持有貨幣的多少。其貨幣需求函數可以表述為:
(M/P)d=f(r,Yp,h,ze,u)
其中,M/p是實際貨幣需求,r是一組收益率,如債券利率和股票市場收益。YP是永久性收入,h是人力資本對非人力資本的比率,ze是預期通貨膨脹率,u是一個混合變數,它反映了嗜好和偏愛的變動。
現代貨幣數量論認為,只要貨幣需求函數穩定,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就將引起價格水平的變化;由於貨幣具有作為商品的媒介的功能,使它具有很高的生產性,這種生產能力同現金余額持有量的實際規模直接有關,因而確定了資本存量規模,M/p的擴張就會增加總產出。任何理論的成立都包含一定的前提假設,現代貨幣數量論也不例外。這里我們不打算探討其理論自身的前提假設,而是要著重揭示現代貨幣數量論隱含的前提假設, 即:經濟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運行;資本市場是完善的;經濟運行中各經濟主體產權邊界清晰,行為獨立。正是在這一系列假定前提下,貨幣主義者得出了上述現代貨幣數量論的基本結論一一價格水平會隨貨幣量的增加而上升;實際貨幣量的增加會導致實際產出的增加,即增加貨幣即可促進經濟發展。 各發展中國家在其經濟發展中,都存在著著名經濟學家劉易斯提出的二元經濟現象。因而,在發展中國家,一方面其經濟具有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的過渡性;另一方面,在其金融領域,也相應存在著金融二元機制,即在有組織的貨幣市場和無組織的貨幣市場之間,貨幣需求存在著不同行為。前一市場由於存在貨幣的投機需求,因而對利率比較敏感。如果以M.代表貨幣投機需求,r.為利率,則其運行機制為:
r.↑→M.↓ 或 r. ↓→M.↑
但在後一市場,人們重視實物資產的風險和報酬,所以對利率的變動不太敏感,即:dMd/dr
該式表明利率升降率大於貨幣需求的降升率。這是問題的第一方面。
其次,在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一般可以表現為由非貨幣經濟向貨幣經濟的轉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增加的貨幣供給量,並不一定必然引起價格水平的上漲。拿中國情況來看,1979~1984年期間,由於農村的體制變革,鄉鎮企業的發展等情況,中國經濟逐漸貨幣化。在這一期間,流通中貨幣大約每年超額發行13.5%,但通貨膨脹卻並不顯著,反映了超額貨幣供給量被經濟的貨幣化所吸收。
再次,在發展中國家,通過增加貨幣數量,並不必然會促進實際產出的增加。因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經常受到舊體制的束縛,其不成熟的市場經濟和體制的過渡性,成為了影響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變數。例如在中國,大量國有企業長期虧損,政府和銀行通過財政補貼或優惠信貸不斷給其投入大量貨幣,但由於企業制度的落後和經營機制的不健全,因而並沒有使其擺脫虧損,實際產出可以說是個負數。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結論:在發展中國家由於金融二元機制的存在,利率這個變數並沒有起到現代貨幣數量論所強調的那種重要作用.因而,發展中國家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培育和健全金融市場,消除市場分割性,逐步使金融機制一元化。唯此,才能使利率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必須考慮到經濟貨幣化問題。特別是中國,由於其幾十年的計劃經濟,使經濟非貨幣化程度極高,那麼在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其貨幣化程度必然加深,也就要求有足夠的貨幣供應量與其相適應。否則,會抑制經濟的發展及市場化改革。
在發展中國家,制度變數往往比貨幣量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要大。就中國來看,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不是來自於貨幣量的增加,而是來自於體制變革。如80年代初的農村改革,人還是那些人,地還是那塊地,資金還是那麼多,工具還是老樣子,可產量卻大幅度地增加了,因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必須對原有體制進行變革。而且,就貨幣數量論的隱含假定前提之一一一經濟主體產權邊界清晰,行為獨立,結合當前中國情況看,金融改革必須引起重視的一個問題,是產權的界定,中國幾次金融領域中出現的混亂,究其深層原因,都與金融產權模糊有關,這正嚴重抑制了中國的經濟發展。金融領域的深層次制度創新就在於金融產權的重組與界定。
總之,弗里德曼所創立的現代貨幣數量論為我們提供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促進經濟發展的另一個視角.然而,現代貨幣數量論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參照物而不是一枚指南針」,從某種意義上講,使現代貨幣數量論得以成立的隱含假設前提,正是我們所要努力達到的目標,而這種目標的達到,只有一條途徑一一改革。現代貨幣數量論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是:無論是產權邊界明晰、行為獨立的市場主體的確立,還是市場經濟的成熟,這些都需依靠改革來達到。改革,是發展中國家促進經濟發展的最終動力。

⑹ 現代貨幣數量論的基本內容

現代貨幣數量論(modern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重定向自現代貨幣數量論(modern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現代貨幣數量論是貨幣主義的理論核心。
早期的貨幣數量論大致可分為以費雪為代表的貨幣數量論和以馬歇爾等人為代表的劍橋學派的數量論即現金余額說。弗里德曼是沿著劍橋方程式來重新表述他對貨幣數量論見解的。認為可以把劍橋方程式M=kPT=ky看作是貨幣需求函數,其中PT是貨幣需求中的兩個變數,而把k代表所有其他變數,因此,在數值上不能看作是一個常量,把k當作包含其他變數的函數。同早期的貨幣數量論一樣,貨幣主義也承認貨幣數量在經濟生活中起支配作用。區別在於貨幣主義的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既影響物價水平的變動,也影響總產量或國民收入的變動。
凱恩斯主義並不否認貨幣的重要作用,認為「貨幣也重要」,但他們更強調的是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而貨幣主義從現代貨幣數量論出發,得出的是「貨幣最重要」的結論,認為經濟波動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應過快和無規則的變化。至於貨幣供應,弗里德曼認為貨幣供應基本上取決於貨幣制度,即由法律和貨幣當局決定貨幣量。 在弗里德曼看來,貨幣是債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貨幣需求是個人擁有的財富及其他資產相對於貨幣預期回報率的函數。據此,弗里德曼將他的貨幣需求公式定義如下:

其中,
Md/p表示對真實貨幣余額的需求;
Yp表示永久性收入,即理論上的所有未來預期收入的折現值,也可成為長期 平均收入;
rm表示貨幣預期回報率;
re表示債券預期回報率;
η表示股票預期回報率;
πe表示預期通貨膨脹率。
在弗里德曼看來,貨幣需求主要取決於總財富,但總財富實際上是無法衡量的,只能用永久性收入而不是用不穩定的現期收入來代替。
對於Yp而言,它是永久性收入,一般而言,隨著收入的增加即財富的增加,貨幣需求增加。弗里德曼認為,人們永久性收入是穩定的,它是人們長期收入的平均預期值,在商業周期擴張階段,人們的暫時性收入大於永久性收入。收入變動幅度平均來說是比較穩定的,趨於永久性收入,即永久性收入是穩定的。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是由非人力財富和人力財富組成的。
永久性收入在弗里德曼的貨幣函數中起主導作用,在凱恩斯的消費函數中,消費是現期收入的函數,並用消費支出增量和現期收入增量的關系——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說明消費不足和短期經濟波動。而根據永久性收入假說,即使現期收入增加,消費是按永久性收入而穩定變化的,與現期收入關系不大。同時,永久性收入假說的一個必然邏輯是既然收入與貨幣需求正相關,那麼永久性收入的穩定性必然要求貨幣需求的穩定性,這就是弗里德曼的「單一規則」的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
相對而言,凱恩斯認為貨幣預期回報率是常量,而弗里德曼認為不是常量。當經濟中利率上升時,銀行可以從貸款中獲得更多的利潤,從而用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所以以銀行存款形式持有貨幣回報率隨著債券和貸款利率的上升而上升。銀行存款競爭一直到沒有超額利潤為止,這一過程使rb-rm保持相當穩定。弗里德曼這種觀點意味著利率變動對貨幣需求影響極小,那麼利率的變動在長期中對產量和就業的影響就小,這也使弗里德曼反對將變動利率作為政府調控經濟的理論淵源。
取決於持有的商品價格上漲時預期通貨膨脹率πe,它的值是穩定的。弗里德曼不同於凱恩斯之處之一是弗里德曼將貨幣和商品視為替代品,商品和貨幣互為替代品的假設表明,貨幣數量的變動可能對總產出產生影響。
所以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是決定貨幣需求主要因素,貨幣需求對利率不敏感,永久性收入的穩定導致了貨幣需求的穩定。

⑺ 現代貨幣主義數量論,能不能細說一下

以弗里得曼為首的貨幣主義學派一方面採納凱恩斯將貨幣作為一種資產的思想,採納了相同的需求動機和影響因素的分析方法,並利用它把傳統的貨幣數量論改寫為貨幣需求函數,另一方面又基本肯定貨幣數量論的結論,即貨幣量的變動影響物價水平。
弗里德曼認為:
第一,在貨幣需求中,利率的影響很小,貨幣需求函數中的各項機會成本會保持相對穩定。
第二,由於利率對貨幣需求沒有影響,因此,貨幣的流通速度是穩定的、可以預期的。依據經驗,它與收入水平保持「正的一致性」。
第三,永久收入是貨幣需求的決定因素。所謂永久收入意指預期未來年度的平均收入,它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變數,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短期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因此,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函數也是相對穩定的,並且據此得出了著名的「規則貨幣供應」的政策主張。

⑻ 貨幣數量論的理論發展

以研究貨幣在經濟運行中是否發揮作用的貨幣主義學派被稱作「現代貨幣數量論」。這一學派的最傑出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他在1956年發表了《貨幣數量論:一種新表述》一文,提出了純貨幣需求理論,即現代貨幣數量論。現代貨幣數量論試圖用穩定的貨幣需求函數來重新表述貨幣數量論,它不考慮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而只是象劍橋學派那樣設定貨幣具有效用,然後考察什麼因素決定人們想要持有貨幣的多少。其貨幣需求函數可以表述為:
(M/P)d=f(r,Yp,h,ze,u)
其中,M/p是實際貨幣需求,r是一組收益率,如債券利率和股票市場收益。YP是永久性收入,h是人力資本對非人力資本的比率,ze是預期通貨膨脹率,u是一個混合變數,它反映了嗜好和偏愛的變動。
現代貨幣數量論認為,只要貨幣需求函數穩定,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就將引起價格水平的變化;由於貨幣具有作為商品的媒介的功能,使它具有很高的生產性,這種生產能力同現金余額持有量的實際規模直接有關,因而確定了資本存量規模,M/p的擴張就會增加總產出。任何理論的成立都包含一定的前提假設,現代貨幣數量論也不例外。這里我們不打算探討其理論自身的前提假設,而是要著重揭示現代貨幣數量論隱含的前提假設,即:經濟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運行;資本市場是完善的;經濟運行中各經濟主體產權邊界清晰,行為獨立。正是在這一系列假定前提下,貨幣主義者得出了上述現代貨幣數量論的基本結論一一價格水平會隨貨幣量的增加而上升;實際貨幣量的增加會導致實際產出的增加,即增加貨幣即可促進經濟發展。 馬歇爾的觀點,由他的學生、劍橋學派的主要代表庇古(ArthurCecilPigou,1877-1957)加以系統化,並用方程式予以表述,即:M=KPY或P=M/KY。這一方程式稱為現金余額方程式或劍橋方程式。式中,M代表一國的貨幣供應總量;Y代表實際國民收入或國民總產值即總產量;P代表平均物價水平或貨幣價值的倒數;K代表人們手中經常持有的貨幣量(現金余額)與以貨幣計算的國民收入(或國民總產值)之間的比例。劍橋學派注重分析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認為K將由於以下原因而變動:人們的財富有三種用途:(1)投資於生產,以獲取利潤或利息;(2)用以直接消費,以得享受;(3)保持貨幣形態,使其成現金余額,以得便利與安全。這三種用途互相排斥,必須權衡利弊而作出最佳選擇。當人們感到保持現金余額所得利益大於因放棄投資和消費而受的損失時,則必然增加現金余額。相反,則要減少現金余額。由此可見,現金余額說的最大特點在於重視了人的行為因素——持幣動機對貨幣需求進而對貨幣價值或物價水平的影響,它為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新思維。無論是後來凱恩斯的貨幣資產需求論,還是費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穩定論,都受益於劍橋學派的這一重大貢獻。

⑼ 弗里德曼的現代貨幣數量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現代貨幣數量論的理論內容
在弗里德曼看來,貨幣是債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貨幣需求是個人擁有的財富及其他資產相對於貨幣預期回報率的函數。據此,弗里德曼將他的貨幣需求公式定義如下:



其中,

表示對真實貨幣余額的需求;

Yp表示永久性收入,即理論上的所有未來預期收入的折現值,也可成為長期 平均收入;

表示貨幣預期回報率;

re表示債券預期回報率;

η表示股票預期回報率;

πe表示預期通貨膨脹率。

在弗里德曼看來,貨幣需求主要取決於總財富,但總財富實際上是無法衡量的,只能用永久性收入而不是用不穩定的現期收入來代替。

對於Yp而言,它是永久性收入,一般而言,隨著收入的增加即財富的增加,貨幣需求增加。弗里德曼認為,人們永久性收入是穩定的,它是人們長期收入的平均預期值,在商業周期擴張階段,人們的暫時性收入大於永久性收入。收入變動幅度平均來說是比較穩定的,趨於永久性收入,即永久性收入是穩定的。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是由非人力財富和人力財富組成的。

永久性收入在弗里德曼的貨幣函數中起主導作用,在凱恩斯的消費函數中,消費是現期收入的函數,並用消費支出增量和現期收入增量的關系——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說明消費不足和短期經濟波動。而根據永久性收入假說,即使現期收入增加,消費是按永久性收入而穩定變化的,與現期收入關系不大。同時,永久性收入假說的一個必然邏輯是既然收入與貨幣需求正相關,那麼永久性收入的穩定性必然要求貨幣需求的穩定性,這就是弗里德曼的「單一規則」的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

對而言,凱恩斯認為貨幣預期回報率是常量,而弗里德曼認為不是常量。當經濟中利率上升時,銀行可以從貸款中獲得更多的利潤,從而用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所以以銀行存款形式持有貨幣回報率隨著債券和貸款利率的上升而上升。銀行存款競爭一直到沒有超額利潤為止,這一過程使rb-rm保持相當穩定。弗里德曼這種觀點意味著利率變動對貨幣需求影響極小,那麼利率的變動在長期中對產量和就業的影響就小,這也使弗里德曼反對將變動利率作為政府調控經濟的理論淵源。

取決於持有的商品價格上漲時預期通貨膨脹率πe,它的值是穩定的。弗里德曼不同於凱恩斯之處之一是弗里德曼將貨幣和商品視為替代品,商品和貨幣互為替代品的假設表明,貨幣數量的變動可能對總產出產生影響。

所以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是決定貨幣需求主要因素,貨幣需求對利率不敏感,永久性收入的穩定導致了貨幣需求的穩定。

⑽ 簡述貨幣需求理論的四個表達式,貨幣銀行學

簡述貨幣需求理論的四個表達式貨幣銀行學,但貨幣裡面的話有四種表達方式,一是。內定的貨幣而且市場上流通的貨幣而且虛擬貨幣再加上1定的數字貨幣形成了四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熱點內容
股票投資分析財務分析報告 發布:2025-05-14 06:03:49 瀏覽:418
中鋼天源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5-14 06:02:30 瀏覽:296
中歐基金公司哪個牛 發布:2025-05-14 05:36:56 瀏覽:532
為什麼退市的股票看不到 發布:2025-05-14 05:29:04 瀏覽:26
基金募集戶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5:06:03 瀏覽:404
理財賬怎麼做 發布:2025-05-14 05:05:49 瀏覽:653
債券基金什麼時候給錢 發布:2025-05-14 05:03:29 瀏覽:264
股票交易中凈流入額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04:57:52 瀏覽:257
廣西農村合作銀行的開戶金融機構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4:56:11 瀏覽:901
公司股票交易量和交易價 發布:2025-05-14 04:38:25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