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國家如何計算貨幣流通次數

國家如何計算貨幣流通次數

發布時間: 2022-06-22 14:50:17

A. 貨幣流通次數要如何計算

第一個情況。商品總量10(兩根筆),兩人互相花錢(10元)買筆,流通中的貨幣量是10元(都參加了流通交換)。根據公式流通算1次。
第二個情況。商品總量10(兩根筆),A花了一次,B花了一次,根據公式流通中的貨幣量是5元(一張在家睡覺)。也就是說是流通了2次。

請注意計算流通次數的關鍵是:流通中的貨幣量。。。躺在櫃子里的是紙。是貨幣符號,價值尺度,但不是貨幣。即使Y是金幣,它也就是塊金屬。

B. 國家是如何確定社會商品價值用量和商品流通次數的

1.商品交換規模。也就是一個時期內進行交換的商品價格總額,它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即商品的數量和各種商品價格的乘積。假如價格已定,流通的商品量愈大,需要的貨幣量也愈大。如果投入流通的商品量是已定的,那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取決於商品的價格水平。價格愈高,所需要的貨幣量也就愈多。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總是與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也就是同商品數量和商品價格這兩個因素的變化成正比。
2.貨幣流通速度,也就是同一貨幣在一定時期內轉手的次數。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即貨幣的流通次數增加,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減少;貨幣的流通次數減少,貨幣量就會增加。正是由於貨幣流通速度這一因素的作用,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總是小於商品的價格總額。
因此,商品流通中的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之間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商品價格總額/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次數=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可以看出,根據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物價水平和社會商品可供量同流通中的貨幣必要量成正比;而貨幣流通速度同流通中的貨幣必要量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是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提出的。在不兌現的紙幣流通條件下,因紙幣本身沒有內在價值,過多的紙幣也不會自動退出流通。因此,在社會商品可供量和貨幣流通速度一定時,流通中的紙幣數量倒決定了一般物價水平。
但影響流通中貨幣量的因素可以依不同方向、不同比例發生變化。因此,待實現的價格總額以及受價格總額制約的貨幣流通量,也可能有多種多樣的組合。在商品價格不變時,由於流通的商品量增加,或者貨幣流通速度減慢,或者這兩種情況同時發生,貨幣流通量就會增加。反之,由於商品量減少,或者貨幣流通速度加快,貨幣流通量就會減少。在商品價格普遍提高時,如果流通的商品量依相同比例減少或流通的商品量不變,而貨幣流通速度依相同比例增加,貨幣流通量就會不變。如果商品量的減少或貨幣流通速度的加快比價格的上漲更為迅速,貨幣流通量就會減少。在商品價格普遍下降時,如果商品量依相同的比例增加,或貨幣流通速度依相同的比例減慢,貨幣流通量仍會不變。

C. 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怎麼算

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就是社會商品總價格/貨幣流通次數即(1000億*10)/5
單位的話就是價格的單位

D. 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是什麼意思那貨幣流通次數呢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
就是指一個國家需要發行多少紙幣,是由這個國家的商品價格總額和貨幣流通次數來決定的。貨幣流通次數,是流通中的貨幣量循環流通多少次。

E. 流通的貨幣那麼多,貨幣流通次數怎麼能知道是多少呢

國家每年在年初會制定出一個財政的預算,這個是根據上一年的情況所得出的,在預計今年的GDP後得出一個大概的商品價值總額,然後和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做比例,就可以得出流通的次數,這是避免通貨膨漲的好辦法

F. 決定國家每年貨幣發行量的貨幣流通次數是如何得來的

《人民幣的印製和發行》
第十八條 【人民幣的印製和發行】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印製、發行。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新版人民幣,應當將發行時間、面額、圖案、式樣、規格予以公告。

【釋義】 本條是關於人民幣的印製和發行的規定。

一、人民幣的印製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家核準的貨幣發行計劃,結合損傷貨幣銷毀和發行基金庫存變動等因素,制訂貨幣需要量計劃,由貨幣印製管理部門根據貨幣需要計劃,編制貨幣印製計劃並組織實施。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原計劃時,必須報經批准後才能組織實施。貨幣印製單位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要求嚴格組織貨幣的生產,各種券別的印製數量也必須控制在貨幣印製計劃允許的范圍以內。貨幣印製單位按計劃完成的所有合格貨幣,必須按規定全數解繳總行指定的發行庫。

二、人民幣的發行

人民幣發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發行是指人民銀行代表國家發行、投放、回籠、調撥、銷毀、保管以及調節各地人民幣流通等業務活動的總稱。狹義的發行是指人民銀行向流通領域投放人民幣現金的行為。具體說,就是人民銀行通過發行庫把發行基金投入業務庫,使一部分貨幣進入流通領域。人民幣發行是流通中貨幣的源頭。人民幣的投放與回籠與穩定幣值有直接聯系,而正常的貨幣流通是國民經濟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因此,人民幣的發行直接關繫到人民幣幣值的穩定,關繫到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必須加強對人民幣發行的管理。故在人民幣的發行中,必須堅持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1、堅持經濟發行原則。堅持經濟發行原則,就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按照商品流通的實際需要,通過銀行信貸的渠道來發行,這是人民幣發行的最基本原則。與經濟發行原則相對應的是財政發行,即根據財政收支情況發行貨幣。財政發行雖然起到彌補財政赤字的作用,但它破壞了幣值穩定,是一種非理智的發行方法。所以,必須堅持經濟發行原則。

2、堅持計劃發行原則。所謂計劃發行,就是貨幣的發行必須納入整個國家的計劃體系之中,按計劃辦理,以保證幣值和物價的穩定。具體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提出貨幣發行計劃,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人民幣發行沒有法律上的准備和擔保要求,沒有發行限額規定,屬於無法定準備和擔保的純信用發行。但這並非意味著貨幣發行沒有限制,貨幣發行計劃便是貨幣發生控制的手段和工具。

3、堅持集中統一原則。按本條規定,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印製和發行;第二十條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製、發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流通。這意味著無論紙幣還是硬幣,無論主幣還是輔幣,均統一集中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人民銀行具有壟斷的貨幣發行權。除此之外,財政部、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無權發行貨幣和代用貨幣。

具體而言,人民幣的發行程序主要有以下三個環節:首先,制定貨幣發行總限。貨幣發行總限是計劃期間(通常為一年)內貨幣發生的最高限額,是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通過編制全國信貸計劃和現金計劃提出來的,經提交國家計劃委員會在每年國民經濟計劃綜合平衡的基礎上核定,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執行。貨幣發行總限額是一項指令性的國民經濟計劃指標,必須嚴格遵守和有效貫徹。這是貨幣發行的最關鍵的一個程序。

其次,核定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貨幣的投放和回籠計劃。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務院批準的貨幣發行計劃,經與各專業銀行總行協調後,核定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貨幣投放和回籠計劃,按各自系統分別下達到所屬銀行的分行,再經人民銀行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分行與專業銀行同級分行商議,逐級分配指標。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及其以下各地區的人民銀行應根據下達的指標,掌握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地區現金收支計劃的投放和回籠。

最後,由人民銀行發行庫辦理現金出入庫。人民銀行發行庫應在其分支機構設立分支庫。分支庫調撥人民幣發行基金,應當按照上級庫的調撥命令辦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動用發行基金。各專業銀行基層業務行處要根據下達的現金收支計劃,結合日常現金的周轉情況,向發行庫辦理出入庫。然後再通過自己的業務行處對外進行現金收付。這是向市場直接進行投放貨幣的最終一個程序。

此外還有一個程序,就是在貨幣發行後,由發行庫按照貨幣的流通情況和人民幣幣制改革的要求,不斷組織新版人民幣的印製、發行並負責對損傷人民幣、票券、鑄造幣的回收和銷毀。

本條第二款規定:「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新版人民幣,應當將發行時間、面額、式樣、規格予以公告。」這一規定是為了方便人民群眾使用,並體現貨幣發行的嚴肅性。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5029807.html?md=3

G. 人民幣的流通量是根據什麼計算的

貨幣需要量規律

貨幣需求量

貨幣流通速度的計算

貨幣流通速度的實證檢驗

貨幣流通規律的公式

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需要多少貨幣,主要取決於:
①商品交換規模。也就是一個時期內進行交換的商品價格總額,它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即商品的數量和各種商品價格的乘積。假如價格已定,流通的商品量愈大,需要的貨幣量也愈大。如果投入流通的商品量是已定的,那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取決於商品的價格水平。價格愈高,所需要的貨幣量也就愈多。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總是與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也就是同商品數量和商品價格這兩個因素的變化成正比。
②貨幣流通速度,也就是同一貨幣在一定時期內轉手的次數。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即貨幣的流通次數增加,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減少;貨幣的流通次數減少,貨幣量就會增加。正是由於貨幣流通速度這一因素的作用,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總是小於商品的價格總額。
因此,商品流通中的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之間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商品價格總額/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次數=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可以看出,根據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物價水平和社會商品可供量同流通中的貨幣必要量成正比;而貨幣流通速度同流通中的貨幣必要量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是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提出的。在不兌現的紙幣流通條件下,因紙幣本身沒有內在價值,過多的紙幣也不會自動退出流通。因此,在社會商品可供量和貨幣流通速度一定時,流通中的紙幣數量倒決定了一般物價水平。

決定貨幣流通量的因素
根據這一規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取決於三個因素:
①參加流通的商品量;
②商品的價格水平;
③貨幣的流通速度。
但影響流通中貨幣量的這三個因素可以依不同方向、不同比例發生變化。因此,待實現的價格總額以及受價格總額制約的貨幣流通量,也可能有多種多樣的組合。在商品價格不變時,由於流通的商品量增加,或者貨幣流通速度減慢,或者這兩種情況同時發生,貨幣流通量就會增加。反之,由於商品量減少,或者貨幣流通速度加快,貨幣流通量就會減少。在商品價格普遍提高時,如果流通的商品量依相同比例減少或流通的商品量不變,而貨幣流通速度依相同比例增加,貨幣流通量就會不變。如果商品量的減少或貨幣流通速度的加快比價格的上漲更為迅速,貨幣流通量就會減少。在商品價格普遍下降時,如果商品量依相同的比例增加,或貨幣流通速度依相同的比例減慢,貨幣流通量仍會不變。如果商品量的增加或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比商品價格的跌落更為迅速,貨幣流通量就會增加。
貨幣流通量取決於商品價格總額與貨幣流通的平均速度這一規律也可以表述如下:已知商品價值總額和貨幣流通的平均速度,流通中的貨幣量取決於貨幣本身的價值。這就是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流通中的貨幣量是由它自身的價值決定的。

一九八五年貨幣流通理論研究的新進展

在我國,可以把貨幣量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M0——現金;

M1——M0+可直接從帳戶上開出轉帳結算憑證購買商品的活期存款;

M2——M1+城鄉儲蓄存款+財政金庫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匯兌在途資金。

其中M1是流通中貨幣,M1以外的屬於准貨幣或待流通貨幣。我們對貨幣流通進行計劃調節。目前主要應以M1為對象,同時需要特別重視M0。

關於貨幣需要量的計量模型,大體有兩類意見。一類意見主張目前我們應該運用比較簡便一些的計量模型;一類意見主張運用復雜的計量模型。

大家認為,有三種方法比較簡便易行:

(1)比例法。根據歷史數據求出經濟增長與貨幣增長之間的比例系數,然後再參考物價的計劃調整幅度,確定貨幣量的增長幅度。

(2)回歸分析法。根據與貨幣量相關的一些因素,以歷史數據確定它們之間的相關關系,從而確定貨幣需要量。

(3)基本公式法依據馬克思的貨幣需要量公式M=PQ/V(其中P為價格水平,Q為商品數量,V為貨幣流通速度)。根據這個公式計算貨幣需要量,關鍵在於如何確定計算期的貨幣流通速度。我國三十多年貨幣流通的歷史狀況是,貨幣流通速度呈遞減趨勢,特別是在經濟體制變化大、人民貨幣收入增長快的年度,貨幣流通速度遞減率大。以前期貨幣流通速度為基數,間入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率,求出計算期貨幣流通速度,從而確定計算期的貨幣需要量。也可以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分析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與貨幣流通速度的函數關系,在前期貨幣流通速度的基礎上,分析這些因素的變化,從而確定計算期的貨幣流通速度。

有的同志認為,由於流通界對貨幣有一個彈性容量,因此,一定時期貨幣需要量不是一個數點,而是一個區間,同時,有些預計數也難以絕對准確,對貨幣需要量的增量,也可以簡化為:

貨幣量增長率=經濟計劃增長率+計劃調價幅度±貨幣流通速度變化率

即使在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供應量也不能自然而然地等於貨幣需要量,要保證貨幣均衡,不僅要研究貨幣需要量,而且要研究貨幣供應量。1985年,我國金融理論界和實際工作部門對貨幣供應理論與模型進行了研究,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關於我國貨幣供應量的計量模型,大體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是沿用西方國家計算貨幣供應量的模型,即M=m·B。其中M為貨幣供應量,m為貨幣乘數,B為基礎貨幣(專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准備加流通中現金)。貨幣乘數m也沿用西方公式m=1+K/r+K。其中r為存款准備率,K為現金漏損率,即存款中付現的比率。

另一種意見,主張根據我國實際情況來確定我國的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在我國,可以把一定時期(例如一年)中央銀行對專業銀行的貸款量,看作整個金融體系的原始資金來源,專業銀行是在這個原始資金來源的基礎上產生多倍貨幣供應,因此,可以把中央銀行對專業銀行的貸款作為基礎貨幣。專業銀行的貸款參加社會總資金的運動,企業從銀行取得貸款,從事生產和商品流通,創造和實現商品價值,商品價值分解而形成財政性存款、企業存款、儲蓄存款、流通中現金。根據我國信貸資金管理辦法,財政性存款是中央銀行負債,不產生貨幣乘數;現金發行也是中央銀行負債,不產生多倍的貨幣乘數;城鄉企業存款和城鄉儲蓄存款是專業銀行的負債,這兩類存款可以產生多倍的貨幣乘數。因此,我國貨幣乘數可用下式表示:

m=[1/r×(H+O)]+G/2

其中m為貨幣乘數,r為存款准備率,H為儲蓄存款佔M2的比率,O為企業存款佔M2的比率,G為現金佔M2的比率。

貨幣供應量等於貨幣需要量就是貨幣均衡,此時既無貨幣超供應,也無貨幣負供應。這就能達到穩定幣值,發展經濟的貨幣政策目標。

對於具體衡量貨幣流通是否正常,是否實現了穩定幣值,發展經濟的貨幣政策,它的標志是什麼?有的同志主張看商品供求狀況和價格水平,有的同志主張只看商品價格是否穩定,或者只看社會貨幣購買力與商品供應量是否平衡,也有的同志主張衡量貨幣流通是否正常的標志有三:(1)經濟持續發展;(2)幣值相對穩定;(3)人民實際收入增加。只要經濟增長率大於通貨膨脹率,人民實際收入增加,就可以認為貨幣流通正常。

貨幣均衡與中央銀行供應貨幣有很大關系,但不能完全決定於中央銀行。從宏觀經濟方面來說,貨幣均衡決定於經濟均衡,即國民經濟的比例關系。從微觀經濟方面來說,貨幣均衡決定於經濟效益,例如,當名義工資增長率超過勞動生產率增長幅度,就可能形成貨幣超供應。在我國,作為中央銀行的人民銀行,對計劃調節貨幣流通,保證貨幣均衡,有重要作用。中央銀行如何計劃控制貨幣供應,保證貨幣均衡呢?有三種方法可供選擇,即直接控制、間接控制、直接控制與間接控制相結合。直接控制雖然在短期內可以對控制貨幣供應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但是限制了專業銀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完全採取直接控制的方法,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相矛盾。間接控制必須有相應的市場機制和金融體制,目前我國還不具備完全間接控制的條件。因此,有的同志主張,目前我國應該採取直接控制與間接控制相結合的方法控制貨幣供應量。

H. 貨幣發行量是怎麼計算的

貨幣流通規律計算公式: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必須的貨幣量=商品價格×商品流通量/單位貨幣流通速度=商品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決定因素:

生產力(決定商品價格總額)決定著一個國家貨幣發行量。如果國家的貨幣發行機構超量發行貨幣,而生產力沒有相應增加,即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相應增加,這樣的話因供求關系,要用更多的錢買貨物,這樣貨幣在國際上看來就是貶值。

貨幣只是政府控制國家的經濟的一種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實國庫,一種方法是正常的稅收等等,另一種方法是印刷錢。

第二種方法因為生產力沒有相應發展(商品數量沒相應增長),老百姓手上的錢就不值錢的,意思就是第二種方法會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窮了,之後老百姓買不起東西,又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不利於商品產量的增加)。

(8)國家如何計算貨幣流通次數擴展閱讀

在中國,貨幣發行權屬於國家。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核准年度人民幣最高發行限額。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發行限額,具體辦理人民幣的發行工作,並集中管理發行基金。

中國人民銀行設有發行基金保管庫(簡稱發行庫)保管發行基金。發行基金是尚未發行的人民幣,它不是流通中的貨幣。各專業銀行則設有業務庫,是為辦理日常現金收付而建立的。

它核定現金庫存限額。現金超過庫存限額的部分,應交存發行庫。當業務庫存現金不足以滿足需要時,就得從中國人民銀行的發行庫調入現金。將發行基金調入業務庫,就是貨幣發行。

中國長期以來,要求貨幣發行不用於彌補財政赤字,不用於沒有物資保證的信貸投放,而用於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因此,中國貨幣發行一般來說是經濟發行。但在個別年度,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財政赤字,需要發行貨幣彌補部分財政赤字,這種發行屬於財政發行性質。

熱點內容
2008金融危機投資什麼最賺錢 發布:2025-05-14 02:23:52 瀏覽:502
炒股中原證券app如何下載 發布:2025-05-14 02:17:24 瀏覽:518
際華集團股票歷史最高 發布:2025-05-14 02:17:22 瀏覽:152
創業板股市上市首日漲多少 發布:2025-05-14 02:16:29 瀏覽:239
散戶股票交易費用是多少 發布:2025-05-14 01:41:27 瀏覽:630
各類金融機構如何響應碳金融 發布:2025-05-14 01:23:46 瀏覽:948
a股1000元的股票歷史 發布:2025-05-14 01:21:45 瀏覽:474
理財電話回訪為什麼必須本人 發布:2025-05-14 01:15:57 瀏覽:971
股票歷史價格app 發布:2025-05-14 01:00:15 瀏覽:934
南財金融學碩一年多少學費 發布:2025-05-14 00:54:48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