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如何發行蓄水池貨幣
『壹』 面對房價上漲,我國政府分別採取了怎樣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分別回答,謝謝
貨幣政策:提高存款准備金 加息(用來收回市場上的熱錢)
財政政策:1樓都說了 另外就是發放高息國債(道理同貨幣政策 收回熱錢)
『貳』 為什麼股市,房地產是資金的蓄水池
理論上,被套住的資金是不願割肉的,所以容易被蓄住,不是很高的地方也能蓄。地勢低的地方才適合做蓄水池,地勢高的地方也能蓄,但有一定危險性。所以你所說的蓄水池從現在看來應該是股市,樓市已成堰塞湖,隨時可以造成洪災,而股市越熊,蓄的水越多,有錢的話你也可以來蓄點,不過要慢慢蓄,以後包賺不賠。
『叄』 假如房地產不再作為超發貨幣的蓄水池,那下一個蓄水池將是什麼
下一個蓄水池應該是股市。
『肆』 天涯上一篇講中國經濟政策的帖子,說股市和房地產都是抑制通脹的貨幣蓄水池的
這個帖子沒看見。正常的股市是給居民提供的一個投資渠道,把閑錢投進去給企業用,再賺點改善養老條件,把用來消費的錢拿去投資,自然就可以抑制通貨膨脹。不過咱們國家的股市不是投資渠道、而是圈錢大坑,所以很難講它能不能抑制通貨膨脹。對被坑的股民而言,消費力下降了、購買力下降了,東西應該便宜,不過錢並沒有減少,而是轉移到一部分人手裡,這些人拿到飛來橫財顯然不會吝嗇、揮霍起來也不肉痛,所以他們足以造成通貨膨脹。至於用房地產做什麼抑制通脹的蓄水池,就太缺德了,房地產泡沫本身就是引發通脹的主力!這類專家14億人操它十八代祖宗都不解恨。
『伍』 蓄水池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蓄水池的貨幣政策,是指各國央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
『陸』 房地產蓄水池原理
蓄水池的原理主要是水往低處流的原理,因為蓄水池的位置比較低,所以可以蓄水蓄水池並不是說只進不出,蓄水池的作用是用來減慢水的流水,之所以說樓市是蓄水池,是因為樓市可以減緩貨幣的流速,而不是簡單的鎖住貨幣,A去買房,貨幣轉移到B手上,B在拿去花掉,所以說樓市鎖住貨幣是站不住腳的。
蓄水池每秒流入3升水,每秒流出1升水,慢慢的水就蓄起來了,樓市就是這個作用,過去樓市持續上漲,讓人們認為樓市會一直不斷上漲,激發了人們有錢就去買房的慾望,那麼就會把手上的貨幣就會攢起來拿去買房子。
由於大量的人們有這種想法,貨幣就會大量積攢起來,而不是流去實體行業、消費市場或者股市,也就是說資金就慢慢沉澱在樓市裡面。
不斷的上漲,資本回報率高於其他行業,資金大量流入樓市,而流出的資金遠遠少於流入,即使賣出了房子,因為資本回報率很高,獲得到的資金依然還是在樓市裡轉,參與下一輪的買賣,這其中參與的信貸,房產抵押,泡沫越滾越大。
『柒』 房地產貨幣化是如何推高房價的
房地產貨幣化在當今世界為普遍現象。房地產貨幣化,並沒有明確定義,可理解為以信貸擴張刺激的房地產價格上漲。即房價上漲為貨幣現象,是一種資產泡沫現象。
2018年,深圳均價為5.4萬元/平方,漲幅為4.5倍(較2008年),超過廣義貨幣增幅;上海為5萬元/平方,漲幅接近3倍;北京為6萬元/平方,漲幅為3.5倍;廣州為3.3萬元/平方,漲幅為3.6倍。北上廣核心地段的房價漲幅都超過廣義貨幣。
中國房地產是貨幣蓄水池。從2008年到2017年,國內房地產投資從2.53萬億升至11萬億,漲幅超過4倍,累計總投資高達74萬億元。僅2017年的投資額就相當於加拿大當年的GDP總額。這十年房地產投資規模增幅與廣義貨幣增幅相當。
棚改貨幣化是房地產貨幣化的非典型案例。
我這里引用天風宏觀的調研數據。2015年到2017年是棚改貨幣化的高峰期。這三年,全國超過1400萬套棚戶區住房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從30%提高到60%,一線城市達80%,每年總投資1.5萬億左右。
棚改貨幣化的安置資金來自哪裡?
2014年央行創設了抵押補充貸款(PSL),棚改資金主要來自PSL。央行通過PSL向政策性銀行如國開行、農發行貸款,國開行、農發行再通過專項貸款向地方政府貸款。僅2016年,棚改總投資達1.48萬億,其中國開行棚改專項貸款9725億,農發行棚改專項貸款3000億元左右。
最後看大型房地產商。
商業銀行是信貸供給方,大型地產商是主要需求方。在大量的信貸支持下,大型地產商攻城略地,製造一個個地王,囤積大規模土地,同時營收與資產暴增。
以恆大為例。2006年到2018年,恆大銷售額由17億增長到5800億,增340倍。從2006年到2016年,恆大現金余額由20億增長到3043億,增152倍;總資產由78億增長到一萬億,超過150倍。營收、現金及總資產增速,均遠超過廣義貨幣增速。
貨幣市場,並不是一個自由市場。當今世界,各國的貨幣供給都是由央行壟斷的。金融資產貨幣化現象極為普遍,貨幣壟斷長期扭曲金融資產價格。當房地產貨幣化後,貨幣壟斷權對房地產價格的控制極強。
過去20年,不管是美國房地產價格暴漲暴跌,還是中國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都不完全是自由市場的「鍋」,很大程度上是房地產貨幣化的結果,即貨幣壟斷權對市場的控制。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捌』 全球放水,貨幣超發,下一個蓄水池會是什麼
全球放水確實也出現了貨幣超發的現象,目前傳統的蓄水池也就是三個銀行,樓市,股市。有很多的人特別是一些富豪,他們一眼會熱衷於把錢放在銀行,銀行相對於其他地方是比較安全的,畢竟銀行存款存股資金都是有一定的保本。從保險的角度上來講,那些富豪們他們都會將一部分資金放在銀行,在有需要的時候或者面臨投機機會的時候,他們就會將這些錢拿出來進行投資。
其實最好的蓄水池就是資源,只不過想要投資資源這一塊有很大的限制,所以很難成為一個蓄水池,只能夠成為小部分人的蓄水池。像這個能源礦產都是屬於資源,不管貨幣怎麼超發,這些資源都是會跟著漲的,所以才是最好的,一個避免貨幣超發的蓄水池。
『玖』 我國如何控制貨幣的發行量
貨幣的發行量是央行控制的,原則上是根據社會財富的增加來發行貨幣,實際上的貨幣發行量是大於社會財富的增加值,這樣超發的貨幣就會導致通貨膨脹,為了減小通貨膨脹的危險,國家會設定一些政策,讓某些商品作為貨幣蓄水池,來減少貨幣在市面上的流通量。目前我們國家有兩個貨幣蓄水池,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股票。 現在這兩個蓄水池都即將到位,無法在安全的情況下容納更多貨幣。
所以將來我們國家還會有第三個貨幣蓄水池來容納超發的貨幣,我先不說是什麼。但是一點新一輪投資開始後,國家會出新政策。貨幣的發行量會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