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如何成為世界貨幣
『壹』 金銀是什麼時候開始當做貨幣使用的
中國利用金銀作為貨幣可以上溯到商朝甚至更早,不過那時候使用不廣泛。在戰國時期,金銀作為貨幣使用范圍更加擴大,在目前考古發掘中就有統一質量的楚國金愛。 但這都只作為貴重貨幣使用,是財富的象徵。廣泛使用的是銅質貨幣。一直到宋朝才有銀元和金元的出現。在明朝,白銀獲得了價值尺度的地位,原因在於社會經濟得到了飛躍的發展,銅錢作為普通貨幣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但在此時,白銀黃金只是作為稱量貨幣。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貳』 貴金屬金銀成為貨幣的標志是什麼
黃金一開始不是貨幣,只是商品,因其是貴金屬、稀少、耐腐蝕、耐高溫(早有真金不怕火煉一說)、不堅硬易分割、不生誘等原因,更易充當價值尺度、交換媒介和保值手段等,被各國殊途同歸地當成貨幣使用。這是一個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
最初的金幣,在其標明價值時,與其本身的重量所值是一致的。我國歷史上是否鑄造過金幣,我不清楚,但銀元是有過的。黃金、銀子、銀元與銅幣一起,均可作為貨幣使用。這些金屬或金屬幣,本身就有其價值含量。
由於黃金稀少,由於金屬沉重,越來越不能滿足流通的需要,於是有了紙幣,紙幣既是政府信用,因為政府才有鑄幣權,同時也以黃金儲備為其擔保。
由於政府的信用並不是絕對可靠的,而黃金因其稀少,具有絕對可靠性,在國與國之間有經濟往來時,貨幣的信用要以黃金的儲備來擔保,貨幣量要與黃金的儲備量一致,紙幣只是黃金的標志物。這就是金本位制。在國際間,美元曾經是與黃金掛鉤的貨幣,即其他國家可用美元去兌換美國的等量黃金。1971年,由於美元爆發危機,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外國可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美元從此與黃金脫鉤。
當著貨幣不再實行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時,貨幣就只剩下了信用關系,以政府的信用、社會的穩定為擔保。當這種信用擔保關系存在,所有的人都認為這個貨幣可以作為等價物換回等量的商品時,幣值就穩定。一個好處是,由於科技發展,貨幣可以不受黃金儲備制約,獲得更多的表現形式,更好地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例如電子貨幣,瞬間可以在國際間往來,分流,快捷地組織經濟活動。但由於不再以黃金儲備為擔保,如政府當局為自己解困或因某種原因超量發行了貨幣,貨幣就貶值,信用關系就受到了破壞。在這個時候,黃金的價格就上升。
按照經典說法,價值有兩項內容:一是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可以不通過勞動獲得,例如空氣人人都需要,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須臾不可缺少,但人人都不需要付出勞動即可通過自由呼吸獲得;二是交換價值,需要通過勞動產生,交換價值是按照平均社會勞動時間來計算的。天然物的價值,是使用價值,勞動產生的既是使用價值同時還是交換價值。交換價值在市場上的表現即是價格,價格是圍繞價值受多種因素影響上下浮動的。
另外,金銀在多領域都是有廣泛用途的,金銀都具有很好的傳導性和延展性,其優點還遠不止這些,不是因為沒有用處,只是因為稀少,人們會非常珍惜地使用罷了。
『叄』 古代為什麼用金銀作為貨幣
經過長年的自然淘汰,在絕大多數社會里,作為貨幣使用的物品逐漸被金屬所取代。使用金屬貨幣的好處是它的製造需要人工,無法從自然界大量獲取,同時還易儲存。數量稀少的金、銀和冶煉困難的銅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某些國家和地區使用過鐵質貨幣。 早期的金屬貨幣是塊狀的,使用時需要先用試金石測試其成色,同時還要秤量重量。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漸建立了更加復雜而先進的貨幣制度。古代希臘、羅馬和波斯的人們鑄造重量、成色統一的硬幣。這樣,在使用貨幣的時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測試成色,無疑方便得多。這些硬幣上面帶有國王或皇帝的頭像、復雜的紋章和印璽圖案,以免偽造。 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是商朝的銅貝。商代在我國歷史上也稱青銅器時代,當時相當發達的青銅冶煉業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交易活動的增加。於是,在當時最廣泛流通的貝幣由於來源的不穩定而使交易發生不便,人們便尋找更適宜的貨幣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銅上,青銅幣應運而生。但這種用青銅製作的金屬貨幣在製作上很粗糙,設計簡單,形狀不固定,沒有使用單位,在市場上也未達到廣泛使用的程度。由於其外形很像作為貨幣的貝幣,因此人們大都將其稱為銅貝。 黃金貨幣據考古材料分析,銅貝產生以後,是與貝幣同時流通的,銅貝發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現了新的貨幣形式,即包金銅貝,它是在普通銅幣的外表包一層薄金,既華貴又耐磨。銅貝不僅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貨幣。 金銀西方國家的主幣為金幣和銀幣,輔幣以銅、銅合金製造。隨著歐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易量逐漸增大,到15世紀時,經濟發達的佛蘭德斯和義大利北部各邦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恐慌。從16世紀開始,大量來自美洲的黃金和白銀通過西班牙流入歐洲,挽救了歐洲的貨幣制度,並為其後歐洲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起步的條件。 紙幣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金屬貨幣同樣顯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額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屬硬幣,其重量和體積都令人感到煩惱。金屬貨幣使用中還會出現磨損的問題,據不完全的統計,自從人類使用黃金作為貨幣以來,已經有超過兩萬噸的黃金在鑄幣廠里、或者在人們的手中、錢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損掉。於是作為金屬貨幣的象徵符號的紙幣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在宋朝年間於中國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 編輯本段貨幣本位金本位最初的紙幣是以黃金為基礎的,與黃金可以自由兌換,兩者可以同時流通,紙幣的發行量也比較少。到19世紀末,資本主義經濟出現了速度空前的膨脹與發展,於是紙幣逐漸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但是它們仍然有黃金作為發行的保障。這種貨幣制度稱為「金本位」。 銀本位用白銀做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通貨的基本單位由定量的銀規定的貨幣本位制。 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本位貨幣。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銀。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銀本位制先是過渡到金銀復本位制,19世紀20年代後又為金本位制所取代。到了19世紀末,隨著白銀采鑄業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白銀價值不斷降低,金銀之間的比價大幅度波動,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除了中國以外,各國先後放棄了銀本位制。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還保留銀本位制。 復本位同時規定黃金和白銀為貨幣單位基礎的本位叫做復本位。實行復本位實際上是同時實行金本位和銀本位。復本位的優點是:由於貨幣單位以兩種貴金屬為基礎,復本位貨幣價值比金本位或銀本位的貨幣更加穩定。如果金價上漲,復本位的變化小於金本位;如果銀價上漲,復本位的變化小於銀本位。而復本位的主要問題是:它有時成為金本位,有時成為銀本位,難以起到雙重本位的作用。 復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亦稱金銀復本位制,是指以金、銀兩種特定鑄幣同時充作本位幣,並規定其幣值對比的一種貨幣制度。其對稱是單本位制,即銀本位制或金本位制。英、美、法等國在確立金本位以前均曾在 18~19世紀長期採用復本位制。 不兌現本位不把貴金屬作為貨幣單位的基礎,並且規定紙幣不兌換貴金屬的本位叫做不兌現本位,又稱為信用本位。按照這種本位制,人們可以用一種紙幣兌換另一種紙幣,但不能兌換貴金屬。當代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在金本位或銀本位制條件下,一國的貨幣供給量取決於它的貴金屬存量,而貴金屬存量又取決於貴金屬的勘探和開采情況,所以貨幣供給量不能適應經濟變化和發展的需要。但是在不兌換本位制條件下,政府可以決定貨幣供給量。因此,不兌現本位制更有利於政府對經濟的調節。 面值為100元的人民幣圖片紙幣本位紙幣本位制,亦稱「自由本位制」。以國家發行的紙幣作為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制度。其特點是國家不規定紙幣的含金量,也不允許紙幣與金(銀)兌換,紙幣作為主幣流通,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同時,國家也發行少量金屬鑄幣作為輔幣流通,但輔幣價值與用以鑄造它的金屬商品價值無關。由於發行紙幣是國家的特權,在中央銀行國有化之後,國家便委託中央銀行發行紙幣。中央銀行發行紙幣的方式是通過信貸程序進行的,所以紙幣實際上是一種信用貨幣。由於該種貨幣制度不與黃金掛鉤,紙幣發行量一般由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來決定,國家要對其實行嚴格的管理,所以也叫「有管理的通貨制度」。當今世界各國的貨幣制度,幾乎都是紙幣本位制。
『肆』 關於黃金和白銀的問題(通曉世界史進入)
倒不是大家心有靈犀,而是人類的通病,自有人類起,人類就喜歡探險,喜歡摸索,自然對晶瑩剔透的東西倍感興趣,古時候,人們是用現有物品和對方換取物品,在當時就不能叫做買賣了,後來人們就發現這樣既做不便也不劃算,如果是拿羊和斧頭換,似乎就不勻稱了,所以就改變了換取物品方式,便將兵器之類的銅器作為買賣,後來無意間有人在海之崖,山之淵發現並開采了一些作為市場銷路,便引起轟然大波,所以人類就都開始了這樣的開采與買賣,後來就簡一化,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的同時,人類將交易變得更簡單化,並通知君主,再由中央統一化,頒布法令,基本到了唐朝末期,就開始流通紙幣起來了,一直延續至今,而黃金,白銀的價值,我做了一下總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導致,是的人類成了一種習慣,一種依賴,得到了肯定。 二:是人類自身的問題,人生來沒有誰不是愛財之人,只是認識上的有差異,有些人比較看重一點,而有些人則淡一些,但這不代表淡財的人就不愛財了,只是因為在這個世上,當人一生下來就是完全自由,無法無天的,而這個事件時有法制的,所以很多人在金錢與法制方面就有了不同的認知,也就約束了社會群起為財混亂的局面。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只能簡單說到這里了,不知你有沒有一點認識呢?
『伍』 簡要說明貨幣產生的過程
貨幣是指任何一種可以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和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
貨幣最早起源於物物交換。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後來,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成為了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充當其它一切商品的統一價值表現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現,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發展的必然結果。歷史上,一般等價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擔,隨著社會的進步,黃金和白銀成了最適合執行一般等價物職能的貨幣。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陸』 金銀是怎麼成為世界貨幣的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人類最開始的一般等價物很多 鹽 糧食都可以 這樣很不方便 人類自然要找個一樣的 大家都認可的一般等價物
金銀小 攜帶方便而價值卻大(原因生產力低下 造金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長)就被人類選中
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 東西方同時用到就沒什麼希奇的了 這就和東西方幾乎同時發現勾股定理一樣 不希奇
『柒』 金銀為什麼能成為天然貨幣
因為金銀在人類誕生之初就存在了 它不以人類的意志轉移而轉移 而貨幣是人類為了方便在交換物體的時候採取的恆價物最初的貨幣就是金銀 因為她的稀少和珍貴 金銀和鑄幣本身就有價值,而且因為商業交換中需要珍貴的載體作為中介而成為貨幣。戰略儲備唄,黃金是硬通貨 這么都不會跌 每個國家都藏了很多金子
『捌』 金銀為什麼天然是貨幣
因為它們都是比較穩定的物質,不會被空氣氧化,易於被製作成各種形狀而不損失。地球上含量相對較少,能代表一定價值的東西。
『玖』 高手解釋兩句話「金銀天然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
原話是: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廢話。人家金銀天然是金屬,當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就是金銀:金銀具有貨幣的所有特點。天生就適合做貨幣。
天然指最開始,當金銀被充當普遍的一般等價物時,貨幣就產生了,所以貨幣原本就是金銀。在貨幣產生前,一般等價物未被統一,有的部落已經開始使用金銀作為一般等價物了,所以金銀是在貨幣產生之前就開始使用了,所以金銀天然不是貨幣
金銀是自然礦物,是自然物質。貨幣是人類創造的一個交易工具。金銀物質的產生是自然形成的,不是為方便人類交易而產生的,所以天然不是貨幣。
而貨幣,作為方便人類交易的一個工具,對它要求的特點是保值,不易變質,易於流通。金銀的化學成分穩定,不易變質。儲量和目前的開采手段使它的價值不會突然的發生大的變化,作為貨幣當然是最理想的。所以人類自然將貨幣選定為金銀。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是說金銀最初出現在市場上時只是普通商品,只有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上,金銀才成為貨幣。
「貨幣天然是金銀」是說金銀天生就具備充當貨幣的屬性,它具有體積小、價值大、便於攜帶、久藏不壞、質地均勻、容易分割等優點。
金銀物質的產生是自然形成的,不是為方便人類交易而產生的,所以天然不是貨幣。而貨幣,作為人類創造的一個交易工具,為金銀的反應物,它的特點是保值,不易變質,易於流通。
金銀的化學成分穩定,不易變質。儲量和目前的開采手段使它的價值不會突然的發生大的變化。作為貨幣當然是最理想的。所以人類自然將貨幣選定為金銀。
(9)金銀如何成為世界貨幣擴展閱讀: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出自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對貴金屬的論證。
自然界並不出產貨幣,正如自然界並不出產銀行家或匯率一樣。但是,由於資產階級生產必須把財富在一種唯一的物的形式上作為物神結晶起來,金銀就成了這種財富的相應的化身。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一方面,銀質或金質的貨幣結晶不僅是流通過程的產物,而且實際上是流通過程留下的唯一產物。
另一方面,金和銀是現成的自然產物。它們既直接是前者又是後者,沒有任何形狀的差別可以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