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貨幣為什麼要用黃金
『壹』 貨幣的發行為什麼要有黃金做基礎
現在都是以金本位在發行貨幣,發行量一定要同相對應黃金價值量相等,才能保持市場流通貨幣與存儲金的價值相等,不致於強烈的貨幣膨脹或緊縮
『貳』 黃金為什麼可以當貨幣
因為人們賦予了黃金貨幣的基本屬性。
自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貨幣。鐵器的出現引起了社會第二次大分工,金屬商品也參加到交換。
國家放開黃金管制不僅使商品黃金市場得以發展,同時也促使金融黃金市場迅速發展起來。並且由於交易工具的不斷創新,幾十倍、上百倍地擴大了黃金市場的規模。
在國際貨幣體制黃金非貨幣化的條件下,黃金開始由貨幣屬性主導的階段向商品屬性回歸的階段發展,國家放開了黃金管制,使市場機制在黃金流通及黃金資源配置方面發揮出日益增強的作用。
(2)發行貨幣為什麼要用黃金擴展閱讀
跟美元、歐元、人民幣等主權信用貨幣相比,黃金有著穩定的貨幣自我管理能力,不需要央行人為調節,這種特性使得黃金在全球金融發展充滿不確定的時下顯示出其非凡的金融價值。
比如近十年來,黃金的礦產金新增產量年均穩定在3%左右,這跟全球GDP的平均增長率基本吻合,而這一現象並沒有受到黃金價格走勢的影響。
主權信用貨幣想要成為世界貨幣,從心理層面打消人們的顧慮至關重要。黃金跟主權信用貨幣相比,有其優勢和劣勢,主權信用貨幣市場從沒有真正離開過黃金。
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打造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金融交易產品,依然是上海自貿區的「黃金國際板」。
『叄』 為什麼貨幣發行要有金銀作支撐
因為實行金本位制,發行貨幣的面值必須等於其實際價值,這實際價值就是以背後等額的黃金儲備為支撐,發行多少貨幣就必須有多少的黃金儲備,基礎貨幣發行量就是投放社會的貨幣量,就必須有與之等額的黃金儲備在背後為支撐,否則會發生貨幣貶值
世界的金銀是不會變少的,根據的是質量守恆定律,呵呵。
『肆』 央行為什麼要儲存黃金
在金本位貨幣制度時期,央行儲備黃金是必須的,因為沒有黃金,就印不出鈔票來。以美國為例,1913年的《聯邦儲備法》確立了金本位至高無上原則,發行貨幣必須有黃金支持,當時要求有40%的黃金儲備,另外60%的儲備可以是黃金,也可以是合規票據或者由美國政府債券擔保的貸款。
其實,紙幣就是類似這樣產生的。某人持有100克黃金,放在家裡不安全,就把這100克黃金存到金鋪,金鋪給存金人開出一張100克黃金的存條。存金人可以轉讓這張存條,或用於購買其他商品,黃金存條持有人可以憑借這張存條到金鋪取回那100克黃金(當然,金鋪要收取一定的黃金保管費用)。久而久之,金鋪就演變成了銀行,黃金存條就演變成了紙幣。各國成立中央銀行後,政府壟斷了貨幣的發行權,貨幣就成了政府開出的借據。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裡,可以清楚地看出,央行發行的基礎貨幣(高能貨幣)屬於央行的負債項,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和持有的政府債務則構成央行的資產項。
那麼既然各國已經廢棄了金本位,央行印鈔不需要黃金作支持了,可為什麼各國央行還要儲存黃金呢?
現在,雖然銀行儲備的黃金與貨幣脫鉤,但央行仍把黃金作為一種資產儲備,而且是「貨真價實」的資產,因為黃金具有很高的內在價值,它永遠不會像其他金融資產那樣,有成為垃圾的可能。央行儲備一定數量的黃金,似乎是要給政府借據持有人(即貨幣持有人)吃一顆「定心丸」,使之相信政府不是憑空印鈔票,而是有黃金這項「壓箱底」的資產作為信用擔保。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2013年6月的統計,世界各央行儲備黃金總量為31793.9噸,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美國為8133.5噸,德國為3391.3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2814.0噸,義大利為2451.8噸,法國為2435.4噸,中國為1054.1噸,瑞士為1040.1噸,俄羅斯為990.0噸,日本為765.2噸,荷蘭為612.5噸。
中國2013年4月底M2存量為1032551.9億元,也就是說,我們的1克黃金要支持97956元的貨幣。美國2013年4月底M2存量為105256億美元,每克黃金支持1294美元貨幣,約合7971人民幣元。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也知道,現在央行儲備的黃金與其發行的貨幣根本不成比例,貨幣的含金量少得可以忽略不計。現在央行儲備黃金,主要是作為實施貨幣政策的一種手段,央行通過黃金收購與拋售,控制貨幣存量。
央行印了鈔票,並不是把這些鈔票到處亂撒,而是通過在公開市場購買各種債券和商業票據以及向商業銀行發放貼現貸款這兩種主要手段把鈔票發行出去,但通過購買其他金融資產或調整准備金率也可以控制貨幣的供給量,黃金儲備就屬於後者。發行貨幣的逆向操作就是回籠貨幣,減少貨幣存量。
在美聯儲成立初期,高能貨幣的增長主要來自黃金儲備的增長,即央行通過收購黃金,向市場供給貨幣。「大蕭條」後,美國聯邦政府於1933年4月5日發布政令,禁止機構和個人持有黃金,要求包括成員銀行在內的所有黃金(包括金幣、金塊、金圓券)持有者在5月1日(含)前將黃金送交聯邦儲備銀行,兌換成美元(每盎司兌換20.67美元),僅可保留工業用途黃金及用於藝術收藏的合理數量鑄幣,且每人可以保留的金幣不得超過100美元。1933年5月6日,美國還通過了一項法案,廢除過去商品和服務合同中用黃金標價條款,將來也不得再設類似條款。這就是美國歷史上的「黃金國有化」,其目的就是通過收購黃金增加貨幣供給量,提高商品尤其是農產品和原材料價格,刺激經濟復甦。
所以說,現在的黃金對央行來說就是一種載體,它是運載貨幣的工具,通過它,可以把貨幣從央行運出去,也可以把貨幣從市場上運回來。
當然,央行還可用黃金來平衡國際匯率。例如,美聯儲增加黃金儲備就增加了高能貨幣供給,讓美元存量增加,使美元對其他國家貨幣貶值。如果逆向操作,就可讓美元對其他貨幣升值。
總之,央行儲存黃金已由必然成為一種自然,成為一種傳統,就像中國人用筷子吃飯一樣,是祖祖輩輩留傳下來的一種自然習慣,並且人們一直傳承著。央行完全可以儲備其他任何具有內在價值的資產,如鑽石、煤炭、石油、穀物等,但鑽石的鑒定主要靠主觀判斷,難以形成被世界公認的、容易操作的成色標准;而煤炭、石油、穀物等體積和重量都很大,儲藏成本巨大,轉移起來也費時費力。對央行來說,目前還沒發現哪種資產比黃金更便於鑒定、儲存和轉移,央行儲備黃金這一傳統會長期存在下去。
『伍』 為什麼古時候用黃金為貨幣
答:
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黃金擁有價值,即其凝結了人類的無差異勞動。從這個意義上將,不僅僅是黃金才能作為古代人類的貨幣,白銀也可以,甚至石頭也可以。有一個太平洋上的小島上面不出產黃金等貴金屬,但是盛產石料,所以在那個小島上的貨幣就是經過磨製成一定形狀的石料。那個島叫雅浦,網路上應該能夠查到。所以關鍵不是「是什麼」的問題,而是具有多少價值,即凝結多少無差異勞動。
貨幣的本質是債務,以黃金等貴金屬為貨幣的形式本質上是「即時抵押品」。要說明這個概念必須說下現代貨幣。
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後,貨幣就不再有法定含金量了,即貨幣本身跟貴金屬已經沒有法定意義上的關聯,貨幣進入信用本位制時代。貨幣是國家欠民眾的債務,現代貨幣的意義就是債券,即我們通常說的白條。央行發行貨幣,民眾用產品和服務跟央行進行交換,而紙幣什麼都不代表就只代表國家欠我們的東西。
與此同時,黃金就不同。國家嚴格控制黃金的開采,然後讓黃金在市場上進行流通。我們用我們的產品換取國家的黃金貨幣,即國家依然是欠我們的產品或服務,但與此同時我們獲得了黃金,這些黃金就是國家欠我們產品或服務的債務抵押。
所以,綜上所述,不管是不是黃金、石料或者紙幣、白銀,只要是貨幣就是國家欠我們的債務。紙幣與其他的實物貨幣額度不同在於紙幣沒有抵押物。
由此就能夠明白,在早期的人類經濟生活中,信用制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人借給別人(國家)東西,必須有抵押,所以採用實物貨幣的形式。但是實物貨幣的缺點是效率低下,全社會交換X單位商品的代價是必須擁有2X的商品總量,其中X單位的商品和X單位的貨幣。所以現代在信用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用信用貨幣可以提升社會的經濟效率。
所以總的來說,古代採用黃金為貨幣是不得已而為之。
『陸』 為什麼儲備黃金
在金本位貨幣制度時期,央行儲備黃金是必須的,因為沒有黃金,就印不出鈔票來。以美國為例,1913年的《聯邦儲備法》確立了金本位至高無上原則,發行貨幣必須有黃金支持,當時要求有40%的黃金儲備,另外60%的儲備可以是黃金,也可以是合規票據或者由美國政府債券擔保的貸款。匯查查認為,央行需要儲備黃金的原因有以下5點:
黃金是由其黃金貨幣商品屬性決定的。由於黃金的優良特性,歷史上黃金充當貨幣的職能,如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歷史貨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金已退出流通領域。 20世紀70年代布雷森體系瓦解,黃金與美元脫鉤,黃金的貨幣職能也有所減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貨幣職能。央行儲備黃金,主要是作為實施貨幣政策的一種手段,央行通過黃金收購與拋售,控制貨幣存量。
央行還可用黃金來平衡國際匯率。例如,美聯儲增加黃金儲備就增加了高能貨幣供給,讓美元存量增加,使美元對其他國家貨幣貶值,反之亦然。
黃金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本身具有價值,所以購買力相對穩定。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金價同步上漲。另一方面,在通貨緊縮時,金價不會下跌,因為歷史上每逢政治和金融局勢的動盪就出現搶購黃金的浪潮。
黃金儲備完全屬於國家自主的權力之內,一國擁有黃金可以自主控制不受外來干預。
黃金相對紙幣,具有相對的內在穩定性,而紙幣則受發行國家或金融機構的信用和償付能力的影響,債權過處於被動地位,不如黃金可靠。
從歷史上來看,黃金具有避險資產的特性,當下高度不確定性的經濟前景和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態勢極大地增加了市場投資者的避險需求,使黃金成為多元化配置資產的重要選擇。
『柒』 中國在古代,為什麼要用金銀做貨幣
1、古代採用過很多貨幣,並不限於金銀。最早的貨幣就是天然海貝。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2、使用金屬貨幣的好處是它的製造需要人工,無法從自然界大量獲取,同時還易儲存。數量稀少的金、銀和冶煉困難的銅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
經過長年的自然淘汰,在絕大多數社會里,作為貨幣使用的物品逐漸被金屬所取代。某些國家和地區使用過鐵質貨幣。馬克思說過,貨幣天生不是金銀,但金銀天生是貨幣。
(7)發行貨幣為什麼要用黃金擴展閱讀:
在北宋年間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其後陸續出現有別的紙幣:會子和關子,且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此外,對子錢、記監錢、記爐錢、記年錢亦應運而生。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御書錢堪稱一絕。
遼國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國家,起初使用中原地區的貨幣,後來自鑄幣,以漢文作為為錢文,所鑄的錢幣多為不精。
西夏曾鑄行過兩種文字貨幣,一種是西夏文,叫「屋馱錢」;一種是漢文錢,形制大小與宋錢相似。西夏的錢幣鑄制精整,文字秀麗。
金國由女真族所建,曾統治過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其所鑄錢幣種類繁多,除用銅錢外,亦用紙幣,均以漢文為幣文。金國的錢幣受南宋的影響較大。
在元代,紙幣已成為基本流通貨幣,銅錢已不佔有主要的地位,與此同時白銀的流通量佔有很大的比例。元朝的統治者信奉佛教,因此鑄行一些小型的供養錢、廟宇錢供寺觀供佛之用。
明代大力推行紙幣——鈔,明初只用鈔不用錢,後來改為錢鈔兼用,但明代只發行了一種紙幣——大明寶鈔。
『捌』 為什麼基準貨幣會選擇黃金拜託各位大神
這就要從幾千年前講起了,幾千年前,人類最初是通過以物換物的方式來進行商品的交換,比如一擔柴換一隻雞,一擔米換一頭豬,但這種交換的方式很快就出現了問題,比如你以一擔柴換來了一隻雞,當別人再拿一擔柴換你的雞的時候,你不幹了,於是隨時時間的推移,人類就發明了貨幣,並分別把各東西標上貨幣數量,這樣一來就解決了以物換物帶來的問題了,在大家的認可下,首先貝殼成為了大家公認的貨幣,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貝殼不容易保存,而且容易碎,一些人好不容易得來的財富可能就因為一個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沒了,大家覺得不妥,於是又換別的東西作為貨幣,就這樣換來換去,直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黃金的出現,這才有了以黃金作為貨幣的說法,一是因為黃金的稀少,另一方面是因為黃金是一種很穩定的物質,不管你放多久,不管你怎麼摔,黃金都不會壞,於是經過大家的公認,黃金就成為了貨幣,這就是最初黃金成為貨幣的來歷。
講到現代,科學技術這么發達了,為什麼黃金還這么重要?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黃金的物理屬性和金融屬性,黃金的物理屬性主要是因為黃金的穩定性好除了王水外沒有任何東西能把黃金溶掉,另外黃金的韌性很好,一盎司黃金可以拉出幾千米的金絲來,同時學過物理的都知道,黃金的導電和導熱性能是非常好的,因此黃金在科學領域上的運用也就非常廣了,很多關鍵的零件,都是用金子做的。講到金屬性就更簡單了,幾千年來被老祖宗認可的東西,現代人肯定認可,世界各國都認可黃金,除了它稀少和珍貴外,主要是因為黃金幾千年來被人類所認可的歷史。
『玖』 為什麼貨幣發行量需要以黃金的儲備為基礎
Q1因為黃金的量比白金,鑽石儲量大,而又比銀稀缺,所以選擇黃金Q2現在已經不是金本位制,各國貨幣已經不與黃金掛鉤,是法律強制給與其價值,以前金本位制時各國發行的貨幣是自己規定其含金量來發行貨幣,各國的黃金儲備都會定期對外界公布,現在美國是黃金第一大儲備國Q3在金本位時發行多少貨幣背後就有多少黃金支持,當一國的貨幣使用越來越強勢時,需求量就會增大,就要增發,而又沒有更多的黃金儲備,只好降低含金量,你的貨幣含金量小了,自然就會貶值,美元當時就是發現這個問題從而廢除了金本位制,改用以國家稅收作為抵押發行貨幣
『拾』 為什麼國家的貨幣發行,要採用金本位的制度
(1)過去之所以採用金本位制度;是因為:在1816年,英國率先發行了紙幣,並推向民間。紙幣的出現可以舒緩因黃金不足而造成的貨幣短缺的狀況,但是亂發和亂印紙幣的問題卻影響著大眾對於紙幣的信心。因此政府訂下制度,銀行發行的紙幣,需要維持與黃金的可兌換性,國家不能發行超過所擁有黃金總值的銀紙。由於持有銀紙便可以向政府庫房兌換黃金,官方以黃金來保證紙幣的流通和價值。這就是所謂的「金本位制」。
(2)假如一個國家在經濟起飛時期,貨幣的需求較大。可是黃金在這一國家的存量卻相對的較少,不能夠配合貨幣的需求。這就不得不通過濫發貨幣來進行彌補。這樣必然會使得貨幣的「含金量」降低。
(3)到了80年代初期,美國的里根政府多次將美圓和黃金的關系拉攏,企圖恢復金本位制,但是由於美國的美鈔的發行速度遠遠的超過了美國黃金儲備的增長速度,因此也沒有能夠將金本位製得以恢復,這也正是金本位制的缺陷所在。自此,黃金在國際間的地位已不如昔日,在紙幣盛行的年代裡,已經沒有當年在貨幣領域的光彩,它不再參與交易支付,僅僅是一種受供求關系影響的貴重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