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供求利率論又稱什麼

貨幣供求利率論又稱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03 18:41:43

『壹』 利率決定理論

利率決定理論也經歷了古典利率理論、凱恩斯利率理論、可貸資金利率理論、IS—LM利率分析以及當代動態的利率模型的演變、發展過程。

馬 克思的利率決定論是建立在對利息的來源和本質准確把握的基礎上,考慮了制度因素在利率決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論,其理論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馬 克思揭示,利息是貸出資本的資本家從借入資本的資本家那裡分割出來的一部分剩餘價值,而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利息量的多少取決於利潤總額,利息率取 決平均利潤率。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潤率與零之間,利息率的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率;二是總利潤在貸款人和借款人之間進行分配的比例。這一 比例的確定主要取決於借貸雙方的供求關系及其競爭,一般來說,供大於求時利率下降;供不應求時利率上升。此外,法律、習慣等也有較大作用。馬克思的理論對 於說明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利率決定問題具有指導意義。利息的獨立化,對於真正顯示資金使用者在再生產過程中所起的能動作用有積極意義。

西方的利率決定論大都著眼於供求對比關系的分析,認為利率是種價格。 其分歧在於什麼樣的供求關系決定利率。從借款人的角度來看,利率是使用資本的單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貸款人的貨幣資本而向貸款人支付的價格;從貸款人的角 度來看,利率是貸款人借出貨幣資本所獲得的報酬率。如果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額、用P表示本金,則利率可用公式表示為:i=I/P

馬歇爾的實際利率論就強調非貨幣的實際因素——生產率和節約在利率決定中的作用。生產率由邊際投資傾向表示,節約用邊際儲蓄傾向表示。投資量是利率的減函數,儲蓄是利率的增函數,利率的變化則取決於投資量和儲蓄量的均衡點;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希克斯等人則認為以上理論沒有考慮收入的因素,因而無法確定利率水平,於是於1937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論基礎上的IS-LM模型。從而建立了一種在儲蓄和投資、貨幣供應和貨幣需求這四個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的利率與收入同時決定的理論。

根據此模型,利率的決定取決於儲蓄供給、投資需要、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四個因素,導致儲蓄投資、貨幣供求變動的因素都將影響到利率水平。這種理論的特點是一般均衡分析。該理論在比較嚴密的理論框架下,把古典理論的商品市場均衡和凱恩斯理論的貨幣市場均衡有機的統一在一起。

凱恩斯的貨幣供求論認為決定利率是貨幣因素而非實際因素。貨幣供應是由中央銀行決定,貨幣需求取決於人們的流動性偏好,當人們的流動性偏好增強則傾向於增加貨幣持有數量,因此利率是由流動性偏好所決定的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共同決定的;

可貸資金利率理論可貸資金利率理論是新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是為修正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而提出的。實際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論和凱恩斯理論的一種綜合。可貸資金論綜合了前兩種利率決定論,認為利率是由可貸資金的供求決定的,供給包括總儲蓄和銀行新增的貨幣量,需求包括總投資和新增的貨幣需求量,利率的決定取決於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共同均衡。

『貳』 則收入增加時,貨幣需求與利率怎麼變化

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收入增加,導致貨幣需求曲線右移,貨幣需求增加,同時,因為貨幣供給量和價格水平不變,貨幣供給曲線不動,因為貨幣需求曲線右移,利率也會上升。

由於在給定的貨幣供給下,收入水平的上升增加了貨幣需求量,因此必須通過利率的上升,造成貨幣的投機性需求的下降,才會恢復貨幣市場上的均衡,所以貨幣需求曲線是正斜率的。

(2)貨幣供求利率論又稱什麼擴展閱讀:

利息率的高低,影響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資本的邊際生產力或資本的供求關系。此外還有承諾交付貨幣的時間長度以及所承擔風險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觀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為了干預經濟,可通過變動利息率的辦法來間接調節通貨。

在蕭條時期,降低利息率,擴大貨幣供應,刺激經濟發展。在膨脹時期,提高利息率,減少貨幣供應,抑制經濟的惡性發展。所以,利率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叄』 如何進行比較西方三種利率理論(真實利率理論、凱恩斯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和可貸資金利率理論)。

一、真實利率理論

真實利率理論即古典利率理論是從資本的供給和資本的需求兩個方面來分析利率的形成和決定的。資本的供給來自社會儲蓄,儲蓄是利率的增函數。資本的需求來自社會投資,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儲蓄與投資相等時決定均衡利率水平。

二、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

凱恩斯認為,在中央銀行制度下,貨幣的供給基本上為一國的貨幣當局所控制,是外生變數,貨幣供給曲線是一條不受利率影響的與利率軸平行的線。同時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與利率是負相關,所以貨幣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貨幣供求的均衡點決定利率的均衡水平。

三、可貸資金利率理論

可貸資金利率理論認為利率是可貸資金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兼顧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和凱恩斯的利率理論,同時考慮了貨幣因素和實際因素對利率的決定作用。

1、可貸資金的需求來自兩部分

投資這是可貸資金需求的主要部分,與利率呈負相關。貨幣的窖藏,儲蓄者以現金形式保留一部分在手中而不是全部貸出的部分。

2、可貸資金的供給來自兩部分

儲蓄是可貸資金供給的主要來源,與利率呈正相關。貨幣供給的增加量,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也可以通過增加貨幣供給和信用創造來提供可貸資金,與利率呈正相關。

3、利率由可貸資金的供給和需求決定。

(3)貨幣供求利率論又稱什麼擴展閱讀

可貸資金利率理論是新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是為修正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而提出的。實際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論和凱恩斯理論的一種綜合。可貸資金論綜合了前兩種利率決定論,認為利率是由可貸資金的供求決定的,利率的決定取決於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共同均衡。

按照可貸資金理論,借貸資金的需求與供給均包括兩個方面:借貸資金的需求來自某期間投資流量和該期間人們希望保有的貨幣金額;借貨資金的供給來自於同一期間的儲蓄流量和該期間貨幣供給量的變動。用公式表示:

DL=I+ΔMD,SL=S+ΔMS (2-12)

其中:DL為借貸資金的需求SL為借貸資金的供給;ΔMD為該時期內貨幣需求的改變數;△MS為該時期內貨幣供給的改變數。就總體來說,均衡條件為:I+△MD=S+△MS。

『肆』 利率是非常重要的金融指標,那麼,在不同的貨幣需求理論中,是如何看待利率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伍』 認為利率決定於貨幣供求對比狀況的利率決定理論是什麼

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認為利息量的多少取決於利潤總額,利息率取決於平均潤率。像是西方的利率決定理論著眼於利率變動取決於供求對比關系,主要有三種利率決定理論。利率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和制度因素。(一)經濟因素包括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稅收等對利率的影響。(二)政策因素指一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政策等經濟政策的實施對利率影響。(三)制度因素主要指利率管制下的利率狀況。我國利率的決定與影響因素主要有利潤的平均水平,資金的供求狀況,物價變動的幅度,國際經濟環境與政策性因素等。

『陸』 金融學中,影響和決定利率的因素

決定和影響利率的主要因素有:
(1)利潤率的平均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息仍作為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現狀與改革實踐,這種制約作用可以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也就是說,利率總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數企業承受不了;相反,利率總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發揮利率的杠桿作用。
(2)資金的供求狀況。在平均利潤率既定時,利息率的變動則取決於平均利潤分割為利息與企業利潤的比例。而這個比例是由借貸資本的供求雙方通過競爭確定的。一般地,當借貸資本供不應求時,借貸雙方的競爭結果將促進利率上升;相反,當借貸資本供過於求時,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利率下降。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作為金融市場上的商品的「價格」——利率,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受供求規律的制約,因而資金的供求狀況對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決定性作用。
(3)物價變動的幅度。由於價格具有剛性,變動的趨勢一般是上漲,因而怎樣使自己持有的貨幣不貶值,或遭受貶值後如何取得補償,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這種關心使得從事經營貨幣資金的銀行必須使吸收存款的名義利率適應物價上漲的幅度,否則難以吸收存款;同時也必須使貸款的名義利率適應物價上漲的幅度,否則難以獲得投資收益。所以,名義利率水平與物價水平具有同步發展的趨勢,物價變動的幅度制約著名義利率水平的高低。
(4)國際經濟的環境。改革開放以後,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在這種情況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國際經濟因素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國際間資金的流動,通過改變我國的資金供給量影響我國的利率水平;②我國的利率水平還要受國際間商品競爭的影響;③我國的利率水平,還受國家的外匯儲備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資政策的影響。
(5)政策性因素。自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的利率基本上屬於管制利率類型,利率由國務院統一制定,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與執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響。例如,建國後至十年動亂期間,我國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以穩定物價、穩定市場。1978年以來,對一些部門、企業實行差別利率,體現出政策性的引導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率不是完全隨著信貸資金的供求狀況自由波動,它還取決於國家調節經濟的需要,並受國家的控制和調節。

『柒』 關於利率的決定有哪些代表性觀點

關於利率的決定,也有著多種理論,其中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認為利息量的多少取決於利潤總額,利息率取決於平均潤率。西方的利率決定理論著眼於利率變動取決於供求對比關系,主要有三種利率決定理論。
利率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和制度因素。
(一)經濟因素包括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稅收等對利率的影響。
(二)政策因素指一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政策等經濟政策的實施對利率影響。
(三)制度因素主要指利率管制下的利率狀況。
我國利率的決定與影響因素主要有利潤的平均水平,資金的供求狀況,物價變動的幅度,國際經濟環境與政策性因素等。
(一)利潤的平均水平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利息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
(二)資金的供求狀況指借貸資本供不應求時,借貸雙方的競爭使利率上升;供過於求時,利率下降。
(三)物價變動的幅度制約著名義利率水平的高低。
(四)國際經濟的環境指國際間資金流動、商品競爭、外匯儲備量及外資政策都會對利率產生影響。
(五)政策性因素指利率取決於國家調節經濟的需要,是實現經濟目標的工具。
希望採納

熱點內容
順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0 09:06:29 瀏覽:897
數字貨幣錢包和交易所怎麼交易 發布:2025-05-10 08:43:38 瀏覽:813
學習理財考什麼專業好 發布:2025-05-10 08:43:00 瀏覽:446
長期股權投資出售時如何繳稅 發布:2025-05-10 08:38:37 瀏覽:686
基金估值排行榜哪個好 發布:2025-05-10 08:33:28 瀏覽:823
三隻股票退市整理交易 發布:2025-05-10 08:27:14 瀏覽:576
如何操作股權代持 發布:2025-05-10 08:26:40 瀏覽:758
新湖期貨有上交多少股期權 發布:2025-05-10 08:13:01 瀏覽:637
淘寶網股權拍賣後如何過戶 發布:2025-05-10 08:12:31 瀏覽:968
杭州華僑貨幣兌換有限公司怎麼樣 發布:2025-05-10 08:08:08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