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市健康繁榮是什麼意思

股市健康繁榮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7-06 06:25:24

A. 總理說:我更關注股市的健康發展!這句話有什麼含義是不是指現在股市不太正常,有泡沫

就是這個股市 要長留漫漲,非常好,避免暴漲暴跌,保護了散戶的利益

B. 什麼是股市健康發展

就是股市始終保持一定的活力,讓沒有上市的公司可以繼續IPO,讓已經發行的可以繼續圈錢。

C. 中國股市繁榮需要哪些條件

4、監管制度,交易制度與國際接軌

監管制度,交易制度與國際接軌,真的實現市場回歸市場,但目前口號「不幹預,讓市場回歸市場」,但實際上我們看多的是只要股價上漲,都被問詢,但股價下跌,問詢較少,讓投資者非常愕然,放開T+0,漲跌幅限制,讓投資者自由初入,更能保護投資者,而不是為了穩定市場,還保持固有交易制度,最後就是允許做空,條件是股民就可以,而不是附加50萬門檻,讓同一市場,區別對待。

D. 滬深股市何時能形成「慢牛「健康牛

股市的適度繁榮,能為實體經濟擴大股權融資,降低過高負債,減少財務成本創造條件,更能為形成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新局面營造市場氛圍。但是,股市暴漲暴跌的非理性波動,無論對投資者,還是對社會,後果都是相當嚴重的,需要及早防範和應對。
股市非理性波動往往有著類似特徵。
據統計,自 1990年12月以來滬深股市有過10多次非理性波動,主要集中於2008年,有6次,2006年2次,其餘4次分別發生在1996年、1997年、2000年、2002年。這種非理性波動都有著相同的特點:短期內「暴漲、暴跌」,「政策驅動型」特徵始終比較突出,而最突出的一點,是股市非理性波動往往是經濟周期變換以及不成熟的投資理念、過度投機密切相互作用的結果。
經濟增長需要股市的理性發展。從長期看,在一定程度上,股市正常波動可以反映一國經濟發展的好壞與快慢,經濟運行的狀況也決定了股市的基本面。然而,股市與經濟的關系不僅表現為是簡單的「晴雨表」關系,它對經濟也會有反作用。如果股市健康與繁榮,就會對經濟產生正向的推動作用,反之則會對經濟產生反向的阻礙作用。例如,在2010年至2011年我國經濟增長高速增長時,股市卻持續下跌,就嚴重損傷了投資人對經濟增長的信心。而股市一旦出現暴漲暴跌,無論對投資者,還是對經濟運行甚至整個社會,後果都是相當嚴重的。
股市暴漲時,在財富效應的誘惑下,上市公司的募集資金、閑置資金都會爭相流入股市,而忽略實體經濟本身的發展,以致實體經濟得不到充足資金的支持。而銀行、保險、信託資金大量流入股市,變相壓縮了本該提供給實體經濟中的資金額度,造成需要資金的企業拿不到錢,而上市公司則源源不斷地圈錢,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嚴重不匹配,遂使市場風險進一步聚集。同時,這也對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創新產生消極影響,尤其銀行違規資金入市、證券機構違規透支、機構大戶操縱市場等金融市場違規違法事件頻發,助長投資者的投機意識與賭博心理,加劇股市震盪,消解了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股市暴跌時,首先損害的是股市的融資功能,使企業和居民投資轉向保守。同時,股市暴跌使得居民財產性收入縮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需求增長。從銀行層面看,股市能將企業經營風險分散給千千萬萬的投資者,從而實現風險的社會化。可以說,股市的分散風險功能關乎金融穩定。一旦股市暴跌乃至進入長期低迷不振期,勢必會促使投資者逐漸遠離市場,將金融風險集中於銀行系統。股市本身並不創造財富,投資者通過投資於上市公司獲得回報,形成資金循環,具有實現社會財富再分配的重要作用,有助於促進分配公平,縮小貧富差距。但股市如果暴漲暴跌,股票市值從過分虛高到大量蒸發,在巨幅波動的市場中,大資金往往利用其固有的信息、人脈等優勢不斷聚集財富,而由中小投資者埋單,這樣的社會財富再分配就會造成社會貧富分配更加懸殊,增大金融風險,誘發一系列社會尖銳沖突。
為了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我們亟須培育股市的「慢牛」和「健康牛」行情。這對投資者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推動實體經濟增長等方面都功莫大焉。不過,筆者要強調的是,營造股市的慢牛局面,不宜通過政策暗示等手段,只能靠建立較為完善的市場運行機制。
要說股市的「慢牛」,美國股市是個很好的借鑒樣本。上世紀80年代,美國通過在利率、貨幣等關鍵金融要素上的重大改革,再加上與新興產業的深度結合,推動股市形成了長達30多年的長期向上的趨勢,即「大慢牛」行情。盡管該「大慢牛」行情因2008年金融危機而滑落,但很快就於2009年3月後走出新一輪牛市,而這新一輪牛市迄今已持續了6年之久,目前還在繼續。華爾街股市長時間的「慢牛」,對美國甚至全球經濟、社會結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讓美國以全新的形態維持了對全球的支配力:帶動了債券等資本市場的進一步深化,擴大了金融市場;使得退休基金及其他體現公眾利益的機構投資者更加深度地與資本市場互動,公司所有權社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促進了其國民財富的良性循環;對以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公司群體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金融支持,極大地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大大推動了美國企業的全球化進程,促使相當一批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企業。
而剖析美國股市慢牛行情的成因,大致可以列出這么幾點:比如因為上市公司盈利增長,分紅回購力度大,這當然得益於在美國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較為健全;又如機構投資者佔比高,機構投資集體決策後就會堅決執行,不會因股市漲跌而變化;再如有完備的做空機制能有效制約股指一味快速上漲;再一條,筆者以為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打擊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法律制度較為健全,且執法一絲不苟。
當前,滬深股市存在著諸多形成「慢牛」的有利因素,例如,趨勢性向下的利率、日趨活躍而花樣層出不窮的兼並收購、中國版積極股東主義的出現、新一輪國企分拆上市、上市公司市值量級的躍升、產業內大整合等等,以股市為代表的資本市場將從邊緣化的處境中逐漸復甦,慢慢回到金融系統的中心位置。對於資本市場的管理者來說,吸收美國模式的長處,及時再造結構,推動滬深股市逐步進入「慢牛」和「健康牛」,這是個很好的時機。一是要完善和規范制度,加快市場化建設,盡量減少對股市運行的政策干預,規范和引導股市的平穩健康發展。二是盡快制定與《證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完善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時加強監管、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打擊股市造假等違規違法行為,規范市場秩序。與此同時,加快完善A股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提升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並豐厚投資者,夯實慢牛的根基。形成制約個股短期過度泡沫炒作的融券做空機制,三是培養理性的中小投資者,有什麼樣的市場,就有什麼樣的投資人,有了慢牛的市場環境,才會引導投資人放棄追漲殺跌而著眼長期受益。

E. 為什麼說:中國股市叫健康牛/國外股市叫病牛

雖說都是牛市,但各不相同,中國的股指現階段大幅攀升,出現牛市,被稱為健康牛,之所以叫健康牛,是因為中國股市在國內經濟恢復加速,企業開工率上升,國際貿易增長的情況下大盤,個股資產,價值長期被低估,現在的上漲行情只是投資者表達的一個正常認知,反應出一個合理的價值區間,沒有過度的追逐與炒作。相反,國外的股市在近幾年,尤其疫情期間經濟增長乏力,企業開工不足,國際貿易下降的情況下依然牛市不斷,這說明,股市大盤個股價值被高估,股市存在熱炒行為,熱錢流入,泡沫顯現,雖然牛市但不健康,所以被稱為病牛。

F. 股市繁榮的最深層的原因是什麼

虛假繁榮
是在套錢
吸引更多的人進入股市
在適當的時候 突然大量的拋
這是一些人在操控股市
一些能操控的人 都屬於特權階級
都是能鑽政策空子的人

珍惜自己的錢
不要炒股~

G. 股市繁榮對國家有什麼好處

股市的基本功能就是為企業提供融資渠道,而不用去銀行貸款,股市繁榮了,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投入股票,有利於企業融資上市。

H. 中國的股市算是在健康發展嗎,怎樣才算是成熟的股市呢像美國股市一樣就是成熟健康的嗎

當中國股市真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的時候,就可以定義為健康了,就目前而言的確差得太遠。就美國而言他經濟增長在2-3%,股市也差不多,但我們就差遠了,前2年經濟保持10%左右的增長,可股市且一瀉千里。今年7.5%是不成問題,可看看股市慘不忍睹連創新低,連證監會保護局的高管說的話,投資人都用腳在投票,不過希望還是有的,看郭主席上來的一系列動作,但願我們不用等得太久。

I. 新華社:為什麼要促進股市健康穩定發展

最近兩年,我國股市一掃前幾年的低迷,出現連連上漲行情,股票指數不斷創出新高,股市市值持續增大。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的低點998點,一路上漲至2007年10月的6124點,漲幅超過500%。然而,從2007年10月開始,A股連續下跌。到2008年6月中旬,股指跌幅超過50%。僅2008年第一季度,A股市值就縮水12萬億元,創下了15年來的新紀錄。股市的劇烈波動,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了很多困惑。那麼,股市的這種波動是如何產生的?面對股市的劇烈波動,應當如何推動股市的健康穩定發展?
股票市場有起有落
在市場經濟中,經濟的發展總是在周期性的波動中實現的。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股票市場也經常是風雲變幻、起伏不定,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而上下波動。
股票市場有著自身的特殊性。與一般的商品市場不同,股票市場是一種虛擬經濟。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不是普通的具有實際使用價值的商品如食品、住房等,而是可以在未來獲得收益的金融資產。股票價格不僅取決於公司的經營狀況,同時也受利率、匯率、通貨膨脹、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市場買賣力量對比、重大自然災害發生以及投資者心理預期的影響而發生波動。股票市場的這種波動與實體經濟的波動相比,往往更為劇烈、更為頻繁。當股價持續上漲時,越來越多的資金被吸引進來,這又會導致股價的進一步上漲,並使得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在牛市樂觀氣氛的感染下,人們總是能找到股市不斷上漲的"理論根據",把所有的利好消息加以放大,直到某一天泡沫破裂,股價暴跌。當股價持續下跌時,則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價格進一步下跌,資金持續流出,悲觀失望情緒蔓延。
股票市場的劇烈波動在股市的發展歷史上不乏其例。比如,從1928年初到1929年8月,美國的道瓊斯指數由200點附近飆升到400點左右,一年的時間里股指暴漲了一倍。然而不久就爆發了1929-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蕭條,股票價格也隨之一瀉千里,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1985-1990年日本股市持續大漲,日經225指數由1985年初的11000點漲到38000多點。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日本股市開始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2年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股指比最高峰時下降了63%。
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的時間並不太長,但同樣經歷了股市劇烈波動的洗禮。1990年12月19日,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到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已躍升至1429點。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29點,之後迅速暴跌至400點,有些股民損失極其慘重。從2006年開始,我國股票市場啟動了新一輪的牛市行情,以股票市場為代表的資本市場迅速發展。截至2007年年底,滬、深兩個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萬億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40%,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然而,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在股市自身運行的規律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下,我國股市自2007年10月中旬以來,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大批股票價格被腰斬,大量基金跌破了面值。在股市的劇烈波動中,許多股民和基民被套,飽受虧損之苦。人們再次深切感受到了投資股市所帶來的風險。
中國股市長期向好
股市的波動是有規律的,最基本的規律就是股票價格要符合它的內在價值。一隻股票如果價格漲得過高,就會超過其內在價值,需求就會減少,價格就會隨之下降。反過來說,如果價格跌到一定程度,就會低於其內在價值,需求就會增加,價格就會隨之上漲,直到價格和價值達到平衡。運用這個基本規律來看待當前我國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現象,就能夠使我們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性。
2007年年底以來,我國股票市場出現的這輪深幅調整有其必然性。一是對前期股市上漲的累積風險的釋放。2006年以來,隨著股票價格的飛速上漲,A股市場的市盈率也急劇上升。至2007年6月底,滬、深兩市加權市盈率達80多倍,大大高於通常認為的30-40倍之間的合理市盈率標准。這表明,A股市場的股票價格已經大大超出了其內在的價值。二是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和周邊股市調整的影響。2007年第四季度之後,美國的次貸危機愈演愈烈,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在半年左右的時間里下跌的幅度都超過20%。美國經濟增長的放慢加劇了人們對全球經濟發展未來的擔憂,降低了人們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投資的意願受到了抑制。三是宏觀調控的成效。近年來,為了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的措施,如多次調整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存貸款基準利率,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等,使流動性過剩的矛盾逐步緩解,股市的供求關系開始趨於均衡。同時,2008年年初的雪災、上市公司大量再融資、"大小非"集中解禁等事件性原因,也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心理,影響他們對股市發展的預期。正是上述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2007年年底以來股價的大幅回落。
同樣,我們也要看到,經過十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明顯加強,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高,投資者結構逐步改善,市場監管進一步加強,市場運行機制改革不斷深化。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活力。2006年以來中國股市的快速發展,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是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國經濟出現持續高增長和低通脹的良好局面,上市公司的業績大幅提升。2006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幅度高達46%。2007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長水平也較高。截至2008年4月7日,已披露年報的880家上市公司2007年實現營業收入67321億元,同比增長24.61%;實現凈利潤6548.75億元,同比增長44.78%。上市公司業績的提高,必然會帶來股票價格的大幅上升。二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正在把世界上成熟市場的經驗與中國國情有機結合起來,沿著漸進式的市場化改革方向穩步推進。2005年5月開始實施的股權分置改革,使我國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進一步夯實。股權分置改革之後,大股東的利益與小股東的利益趨於一致,很多大股東將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質量。三是資本市場法律體系逐步完善。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修訂的《公司法》和《證券法》,以及與"兩法"配套的法律法規的完善,進一步理順了資本市場的法律關系,健全了資本市場運行機制,對全面提升資本市場法治水平、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除此以外,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推動作用也不可忽視。2001年以來美元持續貶值,人民幣持續升值,尤其是2005年7月我國開始進行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後,人民幣對美元的比價升值速度加快。國際資本通過各種渠道大量進入我國,加劇了我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過剩,推動了股市行情的不斷上漲。

可以說,我國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和資本市場法律體系不斷完善的趨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企業效益不斷提升的趨勢沒有改變,人民幣升值和流動性過剩的趨勢沒有改變。因此,我國股票市場持續發展的趨勢也不會有根本的改變,對此我們應有充分的信心。有跌有漲,潮落潮起,是股市發展中的必然規律。股票價格短期回落,不會改變我國股票市場長期向上和不斷發展的大趨勢。
積極推動股市良性運行
在市場經濟中,股票價格的不斷波動是一種必然現象。沒有股票價格的波動,資本市場就不可能有效反映資本的供求狀況,就不可能調節資本的有效配置。當然,說股票價格的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並不意味著我們對於股票價格發生背離市場規律的劇烈波動可以完全放任自流,聽之任之。
股市的大幅波動會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嚴重危害和風險。股市的持續暴漲會吸引更多的人投身股市,使大多數股票背離自身價值,形成泡沫。泡沫的膨脹會造成一時的繁榮甚至狂熱,但泡沫積聚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破滅,使股市迅速下跌。股市的持續暴跌會造成投資者財富大幅縮水,資產大幅貶值,從而導致人們收入減少,生活水平下降。特別是那些將大量積蓄投入股市的普通群眾,財產可能會在股市暴跌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這種情況持續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股市交易額迅速下降,使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受到破壞,金融業也發生動盪,甚至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經濟增長陷入低迷狀態。因此,政府對股市的發展進行宏觀調控就顯得十分重要,維護包括股票市場在內的金融市場的穩定是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
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股票市場建立發育的時間還不長,許多方面不夠成熟,亟待完善。構建透明高效、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運行安全的股票市場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深化對股票市場發展和運行規律的認識,繼續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和市場監管,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動股票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推動股市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股票市場的起起落落與宏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是密切相關的。在經濟繁榮期,企業的盈利水平也會上升,導致股價的上漲。在經濟蕭條期,經濟增長放慢,企業盈利下降,股票價格也隨之會降低。因此,防止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首先要搞好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推動股票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運行中具有發展優勢的群體,是股市投資價值的源泉。事實證明,績效越差的上市公司,其股價的波動現象越明顯;而越是優質的上市公司,其股價的走勢越穩定越健康,越能夠為投資者帶來穩定可靠的收益。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強化上市公司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夯實資本市場基礎、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和活力、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關鍵。
推進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建設,滿足多元化的投融資需求,是推動股市健康穩定發展的保障。要大力發展主板市場,繼續推進中小企業板建設,加快推動創業板建設,構建統一監管下的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建立適應不同層次市場的交易制度和轉板機制,完善登記、託管和結算體系,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拓寬合法資金入市渠道。建立統一互聯的證券市場,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完善法律和監管體系,建設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場,對於推動股市健康穩定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完善法律體系,加強監管協調,才能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如果股市投機過度,市場風險就會越積越大。近年來,國家對證券違法違規活動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有效遏制了非法證券活動的多發勢頭。2008年4月,國務院頒布《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和《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這是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對於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於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增強風險意識,提高風險防範能力。風險是股票市場的基本特徵,股票市場與風險共生共存。我國股票市場處於"新興加轉軌"的發展階段,規范運作程度有待提高,市場不夠成熟、不夠健全,波動性相對更大。近兩年尤其是2007年以來,投資者入市總量增加很快,在不長的時間內,投資者開戶數從6000多萬戶增長到2008年年初的1.4億多戶,許多中小投資者缺乏市場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增強風險意識極為重要。投資者要謹慎入市,理性參與投資,入市後要保持良好心態,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切實規避風險,保護自身利益。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股市成績斐然。可以預期,中國股市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只要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集中力量解決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一個公開、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就一定會促進股市平穩健康地發展,從而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J. 關於中國股市

總體來講是好的,不過現在具體還不明朗,等奧運結束再看了。

熱點內容
這次期貨原油負數做空頭的賺多少 發布:2025-05-09 06:40:29 瀏覽:142
中天科技股票2019年報 發布:2025-05-09 06:05:24 瀏覽:224
未來金融科技集團股票分析 發布:2025-05-09 05:53:35 瀏覽:368
gbc理財能賺多少 發布:2025-05-09 05:45:31 瀏覽:511
木頭類似股票交易 發布:2025-05-09 05:45:31 瀏覽:176
期貨甲醇漲價影響股市什麼產品 發布:2025-05-09 05:41:46 瀏覽:807
市值翻10倍的股票能收益多少倍 發布:2025-05-09 05:41:40 瀏覽:65
股票交易傭金怎麼做分錄 發布:2025-05-09 05:32:18 瀏覽:532
社科院金融博士如何 發布:2025-05-09 05:10:34 瀏覽:176
如何提升金融系統服務意識 發布:2025-05-09 04:49:03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