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值大小怎麼判斷
Ⅰ 股票估值的高低怎麼判斷
判斷股價估值高低不能是以絕對數字大小為標准,而是一個綜合考量的過程。首先,要看股票本身的市盈率、同行業平均市盈率及其在行業中的排名。
市盈率越低估值應該越高,越有潛力,行業盈利排名越靠前,增長空間越大。但此處重點是同行業相對市盈率。比如銀行一直是絕對市盈率最低的行業,但估值也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另一方面也和總市值有關。
其次,要看股票本身是否處於熱點概念或政府扶持項目。比如國家當前一段時期受政策扶持的「一帶一路」「智能高科技」,以及當前大熱點雄安概念。一旦屬於此類股票,則會突破行業限制,跟隨概念炒作,估值將可能會有大幅提高。
最後,還要研究股票總市值和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性和性質。
總市值相對越小,理論上的估值就越高,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性越好估值高的可能性更大。上市公司盈利主要來源為主業,而非一次性補償或理財收入的股票,股價同比應該會越高。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Ⅱ 怎麼算A股的市值、或者總資產
總市值是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總股本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股票總價值。
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當時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流通股票總價值。
自由流通股本是指總股本中剔除以下基本不流通的股份後的股本: ①公司創建者、家族和高級管理者長期持有的股份; ②國有股;③戰略投資者持股;④凍結股份;⑤受限的員工持股;⑥交叉持股等。
大盤指數通常是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
我國的上證指數的全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綜合指數,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始發布。該股票指數的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掛牌的第二天納入股票指數的計算范圍。
該股票指數的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與總股本並不一致,所以總股本較大的股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較大,上證指數常常就成為機構大戶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數的走勢與大部分股票的漲跌相背離。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指數的發布幾乎是和股市行情的變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國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
該指數的前身為上海靜安指數,是由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於1987年11月2日開始編制的。而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於1991年7月15日開始編制和公布的,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基期值為100,以全部的上市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進行編制。其計算公式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基期股票市價總值×100
具體計算辦法是以基期和計算日的股票收盤價(如當日無成交,延用上一日收盤價)分別乘以發行股數,相加後求得基期和計算日市價總值,再相除後即得股價指數。遇上市股票增資擴股或新增(刪除)時,則須相應進行修正,其計算公式調整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100
式中: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
隨著上市品種的逐步豐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這一綜合指數的基礎上,從1992年2月起分別公布A股指數和B股指數,1993年5月3日起正式公布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和綜合五大類分類股價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與分類指數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 / 基 期 × 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
新上證綜指採用派許加權方法,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 其實不用算,每個股票軟體上面都有顯示的是多少流通市值的,總市值比流通市值大的話說明還有未解禁的股票.軟體上有顯示的.
Ⅲ A股總市值多大為小市值股票
上市公司的市值分為總市值和流通市值,顧名思義,總市值=總股本×每股市價,流通市值=流通股數×每股市價,市值是衡量一個企業規模大小和其漲跌對整個市場影響大小的一項重要指標。
1、個股的市值大小可以在股票交易系統中查看,具體方法:打開股票交易軟體,輸入個股代碼或者簡稱,然後按F10鍵顯示個股行情,其中有一欄是市值大小,直接查看即可。
2、個股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按股票持有者可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三種。個人股(indivial stock)投資資金來自個人,可以自由上市流通。
總市值小的股票. 總市值=股價*總股本。以前一般在10億左右的就算小市值了,這個小市值是相對而言的,從現在的行情看,50億左右的股票就算小市值了。
Ⅳ 請問從每股收益怎麼判斷股票市值的大小或高低謝謝!
兩者沒大關系。一個是公司的效益,一個是公司的大小。
Ⅳ 怎麼看一隻股票的市值
怎麼看一隻股票的市值?市值在軟體上有顯示=現價*流通股份或者總股本。
Ⅵ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的估值高低
判斷一支股票的估值高低,方法有很多種:
第一、看市凈率。
所謂市凈率,即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一家公司有資產,也有負債,通常我們買股票,買的就是這家公司的凈資產。凈資產=資產-負債,每股凈資產=凈資產÷上市公司總股本,市凈率=每股股價÷每股凈資產,從理論上說,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市凈率越低,代表這家公司的估值就低,投資價值就越高。
第二、看市盈率。
市盈率是指每股股價與每股凈利潤的比值。市盈率有動態市盈率和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未來的預期股價÷未來的預期每股凈利潤,靜態市盈率=股價÷過去已經實現的每股凈利潤。所以,靜態市盈率通常作為參考指標,我們炒股應該炒未來的成長預期,動態市盈率低於靜態市盈率,從理論上講,未來的投資回報就高。
然而,在實戰中,市凈率和市盈率低,並不一定代表投資這樣的公司投資回報就高,比如,幾大銀行股的市凈率和市盈率都低,市盈率低到5倍左右,公司的估值長期嚴重低估,但這么多年來看,投資幾大銀行股的股民並沒有享受到理論上的投資回報。
這是為什麼呢?
上面我們講過,炒股炒的是未來的成長預期,過去的財務數據代表不了未來,關鍵是未來上市公穩定賺錢的確定性,這種確定性,我們炒股的人都把它稱之為上市公司的護城河。那到底什麼叫護城河呢?比如,生產工藝絕密配方,公司有產品自主定價權,原材料和產品屬於國際市場的稀缺資源產品,行業高度壟斷,而產品需求又是社會大眾化日常消費和必備消費產品。這樣的上市公司才是真正的價值標的,號稱搖錢樹型的上市公司,它今年的市盈率50倍,明年利潤增長一倍,市盈率就可以降到25倍,而且這種公司具備持續穩定保增長的能力,人家可以把市盈率幾十年之內或者說永久控制在一個穩定的范圍之內,這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其次,除了護城河,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非常重要。
所謂行業成長空間,比如,這家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在國際市場上還有沒有發展狀大的前景,比如銀行業,連支付寶和微信都竟爭不過,你認為他還有狀大的可能性嗎?要不是央行權利壟斷,銀行業早就被支付寶和微信取代了,所以,銀行業的發展空間嚴重縮水。筆者分享一個不錯的股票杠桿平台,曜鑫科技,實盤交易,無資金門檻。口碑也不錯。
所謂市值成長空間,即上市公司的股本的大小。A股上的一些超級大盤股,本身上市公司的股本權重就非常大,直接影響大盤指數的走勢,這種超級大盤股,如果沒有護城河,沒有行業的成長性作基礎,這種股票是很少有投資者看好的。也就是說,這種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與A股市場的總市值規模是不匹配的,不協調的,銀行股總市值翻一倍,大盤指數就有可能漲到六七千點,A股市場目前就這么點流動資金,哪來的資金將幾支超級大盤股的股價推高翻倍呢?以A股上的這點資金流動水平,決定了很多超級大盤股的市值成長空間受限。以我看來,那些沒有護城河保護,行業前景不好的超級大盤股,股價只會越來越低,我們視目以待,市盈率再低,也沒什麼人買。
所以,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高低,並不是簡單的從市盈率市凈率等指標上就能決定的,它以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市值成長空間,以公司是否具備護城河有關。超長線價值投資的資金選股原則必須下要看行業前景,必須要看市值成長空間,必須要看有沒護城河,市盈率市凈率只能作一個簡單的參考。
Ⅶ 怎麼看一個股票盤的大小
A股區別大小盤股的標准通常是以總市值或者流動市值來算(總市值=股價*總股本,例如1億股本*20元股價=20億總市值),兩者結合看最好,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牛市熊市的標准不同,牛市股票上漲,市值就會增加,相反熊市市值就會縮小
以現在3000點的標准來看,個人認為總市值30億以下,流通市值20億以下就可以算小盤股,目前2700多家上市公司中,總市值小於30億的大約有450家,約佔全部上市公司的2成不到;而總市值大於200億的約有380家,約佔15%的比例,這些就是大盤股
Ⅷ A股的總市值怎麼算在哪看
總市值在A股指數中可看,就是滬深兩市相加, H股要再港交所查。
Ⅸ 如何看當天A股的市值是多少
1、登錄通達信;
2、按F3鍵為上證指數、按F4為深圳指數。請任意選則F3或F4。進入分時走勢圖。通達信的快捷鍵為F5進行切換。
3、選擇下方一欄中的『值』選項(見圖2)隨後便能查看上證指數的流通市值。深證成指的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