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什麼是三國貨幣

什麼是三國貨幣

發布時間: 2022-07-06 20:43:35

⑴ 三國時期不同陣營的貨幣是什麼樣的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貨幣是經濟流通中的重要一環。貨幣發行量大於商品的流通量,會發生通貨膨脹,反之會發生通貨緊縮。在古代的亂世中,由於生產力的銳減和統治者斂財的需要,貨幣非常容易出現不穩定,就比如說三國時期。在三國時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發行的貨幣都不相同。曹魏堅持用五銖錢,而蜀漢和東吳都發行過虛幣大錢,用這個手段來斂財。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三國時期的貨幣政策。


除了史料中記載的大泉五百與大泉當千以外,根據考古發現,還存在大泉兩千與大泉五千兩種大錢,一般認為是東吳所鑄造的大錢。雖然小編無法確定東吳的虛幣大錢的發行量,但是主流觀點還是認為東吳大錢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激起內部強烈的反對和流通上的阻力。於是在東吳赤烏九年(即公元246年),孫權不得不廢掉大錢,收回這些大錢重新鑄造成銅器,持有這些大錢的人也會得到相應的補償。東吳大錢只流通了十年時間。

⑵ QQ三國中五銖和三國幣有什麼分別又分別能購買什麼,怎麼獲得求答案

五銖是為了降低三國幣泛濫指數做的,五銖只能買NPC賣的道具,三國幣什麼都能買,你從NPC處賣的東西得到的就是五銖

⑶ Q三國,三國幣和三國點是

都可以在游戲中使用的。
按F12鍵點擊兌換3國點把你的Q幣換成相應的3國點
5Q幣換
50三國點
10Q換100三國點
20Q比換200三國點在點擊寄售你要寄售多少三國點就調到多少三國點
5Q一般在98至150W
100三國點一般在210到300W
200三國點一般在300W到450W
有人覺得你的便宜就會用相應的三國點購買
你會收到信
讓後打開
點擊附件在領取錢就到你的賬戶上了

⑷ 求有關三國時期的貨幣的資料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濟與錢幣流通

三國時期劉備的益州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故社會經濟比北方發展較快。蜀漢建國以後,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北伐曹魏之始,諸葛亮又先後在漢中一帶實行屯田制度,不僅減少了軍糧運輸,也促進了北方農業生產的恢復發展。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特別是成都的織錦「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遠銷吳、魏,是軍費的一大來源。蜀都成都也是當時最大的商業都市之一,「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里,羅肆巨千;財貨山積,纖麗星繁。」其興盛景象可以想見。

孫吳所在江淮地區的社會經濟起步較晚,故最為落後。但由於這里戰亂較少,加之北方人民大量遷居江南,給這里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量的勞動力,使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加之吳國建立前期又大力推行屯田制度,遂使耕田面積顯著擴大,耕作技術和農產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魏國創立後,在經濟上採取了一些措施,如推行屯田制,招募無地或無生畜的農民,統一組織耕種官田,這是組織流民歸農的有效辦法,在客觀上起了進步作用,對組織生產、恢復社會秩序、增強魏國的實力、統一南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在江南地廣人稀的地方,擴大開辟面積,興修水利,提高產量;建置大規模的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當時江南的武昌是冶煉中心,連銅合金銀製造業也很發達,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制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當時魏國有很多的商業交通貿易中心城市,還和海外的一些國家有貿易交往,商業經濟也很發達。

西晉統一全國後,農業上推出了占田制和課田制 ,這是西晉的主要土地制度。當時的西晉面臨著經過三國長期戰爭後的經濟蕭條局面。西晉採取了獎勵農桑、表彰生產的經濟政策,召迴流民,增加農業人口,表彰生產搞得好的官吏。此外興修水利也取得了好的效果,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發展。到了東晉時,我國南方經濟得到了一定的開發,農業上生產技術有所提高,大量開墾荒地。實行精耕細作,推廣牛耕使耕田的速度加快了,產量大為提高。興修的水利工程擴大了灌溉面積,防治水患災害,使得農作物得到更好的生長。手工業方面,冶煉業得到了發展,「灌鋼」技術的發明,把生鐵和熟鐵混雜在一起,工藝簡便,生產效率更高,鋼鐵的質量也更好。 紡織業用麻織成的布,品種增加了,質量提高了。 當時紙張已經完全替代了竹簡和絹錦。貿易也有很大發展,南北互市和海外貿易主要由官府掌握,私人經營商業的很多,交易的大宗物品是糧食、布帛、魚、鹽等生活用品和一些奢侈品。總之三國之後由於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逐漸穩定,經濟上有所恢復和發展,人們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之後發展經濟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在我國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全國各地競相鑄錢,鑄錢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前所未有。據史書記載,當時鑄錢「堆積如丘山,市上交易,用車載錢」。當時曾經把鑄錢用的原材料——鐵,拿出來「數千萬斤塞浮山堰決口」。可見錢幣之多,已到了何等程度。當時人們的思想認為錢能操縱人的命運,主要表現在社會風氣貪財如命。晉武帝賣官,錢入私門。私門(有權勢人)出賣官爵,是貪財的一種方法。士族自矜門第清高,對商賈極其賤視。法令規定市儈都得戴頭巾,巾上寫明姓名及所賣物品名,一腳著白鞋,一腳著黑鞋。商賈的社會地位很低,可是士族多兼做商賈,並不因為商是賤業而不屑為。例如大名士王戎有許多園田,親自拿著籌碼算賬,晝夜忙得不得了。家有好李,怕買者得好種,鑽破李核才拿到市上出賣。有勢力人家霸佔水利造水碓,替別人舂米取酬,稱為舂稅。潘岳《閑居賦序》說他住在園里賣鮮魚、蔬菜和羊酪,並收舂稅,一家人生活舒適。可見經營商業是貪財的又一方法。晉惠帝時,石崇做荊州刺史,劫奪外國使者和商客,積財物成巨富。家有水碓三十餘區,奴八百餘人,還有大量的珍寶錢財和田宅。可見劫奪是貪財的又一方法。《晉律》規定自死罪以下都可以用錢贖罪。貪財即使犯了罪,不一定是死罪,贖死罪也不過黃金二斤,所以只要有錢財可得,任何一種方法他們都敢採用。

晉國統治階級愛錢,唯錢是求,後世稱為「錢鬼」。而這些也影響了社會上的人,金錢支配了人們的交往、言談、行事等等。

我國古代用穀物、布帛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這種情況早在西漢就已出現,東漢時更加盛行。到我國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顯得更加突出了。

據史書記載,我國南北朝時期,在南北長期對立中,盡管戰爭總是不斷,但在戰爭的空隙,經濟的交往總是連綿不斷,商品交換非常活躍;而在南朝、北朝的商品交換中,貨幣的使用幾乎廢棄,在商品交換中都是使用絹帛。

從當時南朝、北朝商品交換的品種來看,北朝需要南朝的物品有甘蔗、橘柚,以及北方官員、貴族享用的高級奢侈品;南朝急需北朝的物品有:馬匹、駱駝、皮毛製品等等。

當時南朝、北朝商品交換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官方主辦的「通市」,由南朝、北朝的官方主持;二是走私,這種走私在民間、官員、軍隊中間都有。據史書記載,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也就是宋國、魏國戰後的第二年,北魏向宋國提出兩國「互市」的要求,朝廷徵求大臣們的意見,江夏王義恭、建平王宏、何尚之、何偃等,都表示贊成互市,但柳元景、王玄謨等大臣反對馬上互市,理由是「虜雖說互市,實為窺測國情,答應了他們,必生邊患」。但朝廷考慮到兩國互市可取得不少的經濟利益,最後還是同意了。

我國古時候經常用穀物、布帛代替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在王莽篡位及東漢時期,有時在市場上谷帛也代替貨幣充當過流通領域內的支付手段,只是到了南北朝時期,谷帛代替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時間最長、范圍較廣,以致在社會上曾經出現「廢棄貨幣」、「忘記貨幣」、「不準使貨幣」的現象。這是因為市場上錢幣缺乏。晉朝統治者主要沿用漢朝的「五銖錢」貨幣,因此,鑄幣數量不多,遠遠滿足不了當時市場流通的需要。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宋文》記載,當時南朝的宋大臣范泰,曾寫奏議反映國庫貨幣減少,市場流通使用的貨幣奇缺的情況,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因此,人們在市場上不得不用谷帛當做貨幣流通,而且貨幣制度也不統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較大,魏晉前期,東晉、宋、齊、梁、陳偏安江南;後來,北方先有五胡十六國,後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朝代相繼更替。由於朝代不斷改換,致使貨幣制度很不統一,南朝的貨幣制度在北朝行不通,北朝的貨幣制度在南朝也不能實行,所以人們寧肯在南朝、北朝商品交換中收受谷帛,而不願意收受貨幣。當時市場物價波動劇烈,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南齊大臣劉纘看到北魏的市場上金、玉、珠寶價格比南朝低了好幾倍,感到奇怪,北魏派出接待的主客令謊稱:「我朝不重金玉,所以賤同瓦礫。」還有,北魏文成帝興安元年(公元452年),陝城鎮將崔寬看到弘農這個地方出產的漆、蠟、竹、木價錢比南朝市場上便宜好幾倍,於是他利用職權走私,發了大財。由此可見,當時南朝、北朝市場物價差別如此之大,人們認為在南朝、北朝的商品交換中,收受谷帛比收受貨幣風險小,安全有可靠保證。以上這些就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貨幣流通情況的一些特點。

中國網

⑸ 什麼是三國幣

這是QQ三國裡面的游戲幣。用來買道具的。

⑹ 三國幣做什麼的啊

三國幣是QQ三國里交易,購買等等用得最廣泛的網路貨幣,你用他可以購買三國點,購買其他玩家的裝備道具等(當然前提是他也願意跟你交易),總之他很有用,差不多在三國的每個領域都遇得到,順便說一句,活動中也是要交一定的三國幣的,比如說:定軍山1w,地鼠14w,運送物資1w(還是2w,我不大記得了~)畫容道價格不等還有國令也是1w~
希望玩的開心~
希望採納~

⑺ QQ三國沖500三國幣有什麼用

購買道具。
三國幣是游戲里的錢,用於游戲中的市場流通用。QQ三國中使用的貨幣,能夠換成三國點,可以與人交易,買書,材料,裝備,道具等。
三國幣就是游戲幣,買裝備,交易的貨幣,除了游戲商城的需要QB,但可以在交易平台上買成游戲點,然後在商城裡用游戲點買東西,可以說是通用的。

⑻ 三國時期用的是什麼錢

三國時期的貨幣流通與通常古裝劇中的銀兩、銅錢並不相同。
時期並不以銀兩為貨幣。當時貨幣情況十分混亂,金屬貨幣信用程度不高。蜀國通行貨幣一般是「直百五銖」,所謂「直百五銖」並不是說一枚錢頂一百銖,而是頂五百銖。三國時期更多的是採用實物交換。布帛、糧食、鹽甚至人口都可以用來交換東西。

⑼ 三國時期吳國採用的貨幣是什麼吳國通貨膨脹了嗎

236年,孫武開始投 "大泉五百 "大錢。238年,投 "大泉當千 "大錢。此後,"大泉二千 "和 "大泉五千 "相繼鑄成。經濟好了,但貨幣制度卻經歷了一些曲折。董卓執掌朝政時,為了掠奪財富,他廢除了自漢武帝以來流通的五銖錢,然後瘋狂地鑄造小錢。反而造成了通貨膨脹,基本停止了貨幣的流通。


這些記錄表明,三國時期的吳國政權非常重視貨幣,利用貨幣的功能來鞏固政權,發展商品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穩定社會。此外,它還從實際效果出發,對錢財進行了很好的保護,命令 "官不還",並開出價碼,收回了自己賺來的大錢。由於它的利潤,一部分錢還是流向了社會,這也是這種錢幣被混入其他三國錢幣的主要因素。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⑽ 歷史三國用什麼錢幣

公元220年,曹丕建立曹魏政權。曹魏初期,曾一度廢錢不用,交易皆用谷帛。至魏明帝太和元年,五銖錢復鑄。曹魏五銖直徑常20毫米左右,五字靠外廓,兩角不全,銖字的金字旁多為半個。 與魏相比,吳、蜀的錢幣鑄造則非常復雜,且多為大錢。蜀國鑄造的錢幣有:直百、直百五銖、犍為五銖等。其中,直百五銖錢文順讀,四字皆篆體,穿上下分書直百,左右書五銖,面背肉好,且均有廓,錢背多見模鑄或鏤刻的文字元號。直徑26-28毫米,重8-9.5克。之後,該幣出現減重錢,輕且小。犍為五銖是直百五銖的一種,錢背穿左處有一陽文為字,系蜀國犍為郡所鑄。犍為郡屬益州,地處蜀國通往國外的西南交通要道。 吳錢作價很高,有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大泉二千等。東吳皇帝孫權在嘉禾五年,開始鑄造大泉五百,該錢面文旋讀,面背皆有內外廓,有合背錢,且形制、大小有差異。其面文書體效仿新莽大泉,但並非一層不變,該幣的泉字中豎不斷。通常直徑為29毫米,大者重12克,越往後其分量越輕。在孫權赤烏元年,開始鑄造大泉當千,以供鑄造發行了九年,該幣面文旋讀,四字皆篆體,形制與大泉五百相同,大小各異,通常直徑38毫米,重約14.5克,小的相當於一枚漢五銖,一枚大泉當千可以當五銖錢一千枚。大泉二千也是孫權赤烏元年至九年所鑄的大錢。此錢直徑33毫米,穿寬12毫米,面文旋讀,四字皆篆書,面背均有內外廓,一枚大泉二千可以當五銖錢兩千枚,是繼王莽後最大的虛值錢。

熱點內容
燕京啤酒股票價格歷史數據 發布:2025-05-12 04:40:15 瀏覽:902
私募基金團隊一般能賺多少 發布:2025-05-12 03:24:20 瀏覽:332
股市精功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2 02:52:04 瀏覽:156
歡瑞世紀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5-12 02:22:59 瀏覽:958
淘寶買股權有什麼用 發布:2025-05-12 02:18:55 瀏覽:100
恆大員工有多少人買了恆大理財 發布:2025-05-12 02:18:54 瀏覽:968
股票交易過程中的稅務 發布:2025-05-12 02:08:33 瀏覽:233
炒股如何找好的點 發布:2025-05-12 01:55:23 瀏覽:352
對投資萬科股票分析 發布:2025-05-12 01:48:14 瀏覽:869
新海宜出售股權怎麼樣了 發布:2025-05-12 01:33:23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