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在股市賺了多少
『壹』 假如我買一隻股票拿了6年
你賺得不要不要的,第一年20股,二年40股,依次80、160、320、640,只是股票就六十四倍了,現金就懶得算了~
『貳』 當年花200歐元成為西甲股東的中國小伙,時隔6年,他賺了多少錢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球隊,畢竟足球這個運動,確實是足夠熱血的。往往可以激發出人們的激情,那麼最熱門的球隊,相信是馬競,皇馬,等這些西甲球隊,畢竟這些球隊都有很熱門球星在那裡,他們的球技往往很是博人眼球,尤其是C羅這個球星,更是出名。
結語:那麼隔了這么多年,而且埃瓦爾球隊的價值一直在上漲,當年買下200歐元的小曹,如今手裡的股票漲了多少?如今的埃瓦爾球隊市值6960萬歐元,也就是說,小曹當初的股票換算成為人民幣,最起碼賺了幾萬。可以說是賺到了,因為漲了十倍有了,要知道什麼理財手段,都是不可能漲這么猛的,雖說小曹當年也只是為了球隊能進入西甲踢球,但是能收獲這個意外之喜,也算是比較滿意的結局了,比賽去看了,股東會去參加了,作為球迷,真的非常滿足了。
『叄』 06-07年的股市情況
1.2007年5月30號,是中國股市歷史性的一天,這一天中國股市總開戶數歷史性地突破了1億戶,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創記錄地達到了18萬億元人民幣,已經和中國城鄉居民儲蓄總額等值。此時炒股作為一種理財方式,已經植根於中國人的經濟生活當中,股市成為了中國民眾最重要的投資渠道,而開市以來最大的牛市也就在此時出現了。
解說:2007年5月的青島,晚春最後的寒意已經漸漸過去,夏天快要來臨了,操盤手劉江波過早地嗅到了這種氣息,這年的春節過後,大盤開始一路走高,從1700多點持續上揚,到了5月已經突破4000點。
2.劉江波(股市操盤手):很快一個星期長10%、20%這樣的概念,非常快。當時我記得買那個廣船國際從6塊錢漲到16塊錢,兩三個月就到了,非常快,最後這支股票漲到六十多塊錢。
解說:剛剛進入股市不久,還在學校讀研究生的肖明智,也同時感受到了股市的熱度。
肖明智(股民):最有印象的是那一天,我看到三一重工的股票,那時候三一重工是七塊錢,然後我說可以買這個,但是當時候建立一個賬號的第一天,當天是不能買賣股票的,當三一重工就漲停了,後來就一路上漲,到後來它除過一次權,復權以後大概漲了十多倍。
解說:隨後眾多股民發現,股票的上漲並非一個個別現象,而是非常普遍,大盤上市的個股,十有七八都會一路飄紅最終漲停,就連那些平常不甚活躍的股票,也被突然激活,變成了績優股。
3.劉江波:就那個你不想掙錢都不行那感覺,只要你買進去了,你拿著它就行,就是你就是跟股神差不多,你說哪個漲,哪個就第二天漲。
4.馬安強(老股民):當時的那種狀態,好像所有的人都賺錢,沒聽說誰不賺錢,所以受那種氣氛的影響,周邊的同事、同學,好像一聊天都在聊股票,誰誰誰賺了多少錢,誰誰誰賺了多少錢,那碰好時就傻子都賺錢的那種,不是我賺錢,所有人全社會都賺錢。
解說:股市的高漲帶動了整個社會投資股票的熱情,一時之間人們紛紛掉頭轉向股市。新入市者,不僅有城市的工薪階層,甚至還有退休老人、下崗工人、學生等等,銀行的門口,每天都排著取款的長隊,而股票交易大廳更是人滿為患。
5.劉江波:你想佔一台機器非常難,你得特別早來,拿一個杯子,把那地方占上,別動,才能找到台看盤的機器,就這么火。然後呢,一般到真開盤的時間呢,都是好幾個人看一台機器。
解說:大批量的資金流向股市,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劉江波的公司開始快速擴張,人數從三個人變成三十多人,而資金規模則從最初的20萬,一下膨脹到了四千多萬。
劉江波:從不到20萬的這種客戶數量呢,很快在一年時間,飆升到了四千多萬,這是很快的一個增長,因為市場非常好,整個錢大量湧入股市,那麼我們整個當時掙錢也非常容易,基本上說,日進斗金是不為過這種感覺。
解說:操盤資金量的擴張,帶來的是收入的節節攀升,劉江波的員工月收入從三五千元到上萬元,甚至三四萬元不等,這樣的收入在當時的青島,是其他行業的幾倍甚至十幾倍,股民的收益也是如此。
6.凱恩斯(股評人):我們以前的一個同事,他自己年輕小孩,還沒有結婚,當時就買了一個叫中國鋁業,應該是買進去就開始漲,然後漲到後來,漲到最好的時候漲到將近60塊錢,20多塊錢買的,兩個月就漲到60塊錢,他自己跟我說,他說我要把這個錢留給孫子。
解說:凱恩斯是專業的股票分析師,中國最早的專業財經博客寫手,2000年之後,他進入股市,從菜鳥級別一路摸爬滾打,成為了業界知名的專業人士。
凱恩斯:我老婆跟我說,你看我們一個同事,買了一個某個鋁業的股票,你看三個月翻了好幾倍,你看你那股票從2005年就拿著,到現在不也就翻了五六倍,你看我們同事幾個月就能賺這么多,你們這方法太慢了,然後呢,所以她就爭著非得要去買股票,非得要去買。
解說:即便是凱恩斯這樣的專業人士,對於這一波牛市的來臨,最初也是霧里看花,形勢前所未有一片大好,已經飆升至4000點的股市,還在上漲。
7.肖明智所在學校,周圍的同學幾乎都進入了股市,他們有的用學費、生活費,有的向家人轉借,一些苦於沒有資金的同學,甚至用信用卡套現的方式來炒股。
肖明智:信息卡套現,那時候的成本一年的年華利率大概是18%,但是當時覺得18%挺容易的,我買兩個漲停板不就回來了嗎。當時大家都處於一種特別,就是過分樂觀的一種情緒裡面吧,特別就渴望資金,特別渴望自己能有一筆錢去買股票,什麼股票都會漲。
解說:肖明智的一位同學,甚至有意將幾年的學費拖欠下來,進行炒股。
『肆』 A股5178點六周年,您經歷過這些行情嗎炒股賺到錢了嗎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很快,距離上一輪牛市5178點已經過去六年時間了,回想六年前的股災彷彿是在昨天發生的,記憶猶新啊!
六年前A股提出要「去杠桿資金」和「去估值」結果引發A股市場兩大悲劇行情,去杠桿資金引發A股爆發股災,出現千股跌停、兩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上演天地板、以及最短暫的熔斷機制等等,一系列的事件都是發生在上一輪股災。
A股出現股災3.0版後,超大資金並沒有善罷甘休,後面五年多的時間走出「去估值」的行情,迎來2016年~2018年兩年假慢牛,結果走出奇葩行情,股票買在2600點套在3500點,牛頭熊身,買的假股票等等。
其二,抱團股市值貢獻,過去六年時間A股總共有398隻股票創5178點新高,其中有漲十幾倍,漲幾倍的股票不少。最典型就是茅台,市值從萬億漲到最高漲三多億,還有其他白酒股市值貢獻,白酒股市值水漲船高才是A股市值增加的最大貢獻者。
所以從以上這兩點分析得知,A股市值增長完全是靠新股上市和抱團股暴漲等貢獻的,並不是由於大部分股票股價漲了,股民投資者資產增長貢獻的。
最後從這里說明兩點,A股市場就是名副其實的融資市場,同時也是投機市場,更是一個圈錢市場,大家是否認可呢?
『伍』 你炒股至今虧了多少錢怎麼在股市熬過來的呢
炒股十幾年,前面六年時間確實虧了不少錢,最起碼在股市虧了十幾萬,但炒股第六年之後慢慢地成長起來,已經把前面幾年的虧損賺回來了,總體我炒股至今還沒有虧錢。
我是07年被a股大牛市吸引進來的,當時由於處於牛市行情,瞎買也是能賺到行情錢,入市幾個月時間資金翻一倍多。但入市沒幾個月時間,a股大牛市結束了,由於當時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導致a股進入大熊市。
隨著炒股風格發生改變之後,專注抓黃金坑的股票,真正是2013年就開始進入正軌,才能找到炒股的盈利方法,剛好尋找到炒股方法之後,a股行情也慢慢地好轉了,將迎來一輪杠桿牛,藉助牛市行情把前面的虧損都賺回來了,畢竟一輪牛市下來資金已經翻了幾倍。
其實我炒股十幾年時間,前面是經過坐過山車的模式,牛市賺的錢虧在熊市,真正在股票市場賺到錢只有2015年的時候,確實賺了不少錢。隨著近幾年由於行情都是結構性走勢,近幾年還是有利潤,但賺得不多,畢竟都是掌控風險為主,把炒股倉位控制好了,盈虧幅度不大。
總結起來我在股市奮戰十幾年,真正賺到錢的上一輪杠桿牛翻了幾倍,把之前的虧損都彌補了,雖然近幾年沒賺什麼錢;自從進入股市至今,我在股市還真沒有虧錢,相反在股市還賺了一些錢,不知道你在股市虧了多少錢呢?
『陸』 長期來看,有多少人在股市賺到錢
股市的長期盈虧鐵律:70%的人虧損,20%的人保本,10%的人盈利;
在股市裡本來就是盈利的少,虧錢的多,不管是散戶和機構,不管國內或國外,都一樣,風險和收益是多大,你自已估量吧.
『柒』 一股2.77買了一萬股。6年之後才能動!能賺多少
這個不知道你的股票性質,無法判斷,按照以前的經驗一般來講比你的原始資金肯定是有賺的,具體賺多少要看這個公司表現如何,破發退市的也是存在的。
『捌』 在股市散戶有沒有幾萬幾年之內賺幾百萬的
幾百萬賺到幾億的到有聽說過
幾萬到幾百萬的,沒聽過,聽過也忘了。
『玖』 自進入股市以來,說說你炒股盈虧情況,最終是賺是虧
自從我進入股市十幾年了,我在股市是賺錢的,雖然賺得不多,那也是a股賺錢的一員。
炒股第一年是賺錢的,因為那個時候是a股市場的大牛市,我剛入股市的時候上證指數已經接近4000點了,最高漲到6124點,那一年短短幾個月翻了一兩倍收益。
炒股第二年就是血虧,也是我人生當中虧損最為嚴重的一年;由於那一年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指數、板塊和個股全線腰斬再腰斬,我的虧損幅度高達86%,欲哭無淚,有種後悔入市的感覺。
最後就是近三年時間了,近三年我炒股還是賺了一些,其實近三年的行情是相當不錯了,震盪式階段性行情。當然今年目前是虧錢的,已經虧損十幾個點了,都是這波殺跌行情所致。
總結起來得知,我2007年炒股至今,按照年份來看十幾年了,十幾年時間多數都是賺錢的,虧錢的相對比較少;按照盈虧總額來看,絕對是賺錢的,而且還是賺不少,不知道你炒股至今有賺錢嗎?
『拾』 2014年馬雲12億入股恆大,六年過去賺了多少
土豪進軍體育圈,這在歷史上是經常有的事情,因為總會有一些比較實力的商業大佬有著自己的體育夢想,所以依靠事業打拚成功之後,當然就想要在自己的愛好這方面搞出一些事情來。比較典型的像是NBA當中,買下籃網大部分股權的蔡崇信如今就算是一個比較正式的中國老闆了,而在足球圈子當中,中國的商業大佬馬雲也同樣有自己的涉獵。
當然了,中國足球的發展,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僅僅依靠最頂尖的幾支球隊,肯定是遠遠不夠的,真正從基礎開始做起,中國足球才能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