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為什麼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是貨幣

為什麼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是貨幣

發布時間: 2022-08-17 15:57:49

❶ 資本與貨幣的關系

貨幣正是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

商品流通是資本的起點。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商品流通的結果產生了貨幣,而貨幣正是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

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一切新資本都以貨幣形式出現在商品市場、勞動市場或貨幣市場上,經過一定的過程,這個貨幣就轉化為資本。但是貨幣本身並不就是資本。

必須把資本和資本所採取的形式區別開來,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貨幣和作為資本的貨幣是不同的。在簡單商品流通中,小生產者用來購買原料和工具的貨幣並不是資本。

(1)為什麼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是貨幣擴展閱讀:

分類:

制度或社會生產關系資本。它的提升或增值由社會政治思想等變革來實現;人力資本;物力資本,包括自然賦予的和人類創造的兩種。

通過剝削雇傭工人而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體現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關系。

資本在現象上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和生產資料,但貨幣和生產資料本身並不是資本,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前提條件下,貨幣和生產資料被資本家用來作為剝削雇傭工人的手段時,才轉化為資本。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雖然剝削小生產者的剩餘勞動,並從奴隸主和封建主那裡瓜分一部分奴隸和農奴的剩餘勞動,但由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不是在生產領域中通過剝削雇傭工人獲得剩餘價值,因而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本。

因此,資本不是物,而是通過物體現出來的資本家與僱傭勞動者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的生產關系,資本是一個歷史的范疇。

❷ 政治經濟學中資本是如何產生的

貨幣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任何資本家要進行生產經營,首先必須擁有足夠數量的貨幣,用以購買所需要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因此,資本最初總是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
但是貨幣本身並不是資本。當貨幣所有者在勞動力市場上購買到勞動力這一特殊商品,並通過勞動力的使用為其帶來剩餘價值時,貨幣才轉化為資本,貨幣所有者才轉化為資本家。
拓展資料
政治經濟學(英語:Political Economics)是經濟學科的總名稱,廣義地說,是研究一個社會生產、資本、流通、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的學科。
第一個使用「政治經濟學」這個詞語的人是法國的安托萬·德·蒙克萊田,他於1615年出版了《獻給國王和王後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亞當·斯密認為是研究「國民財富的產生和分配」的科學,目前國際普遍用宏觀經濟學這個詞來代替。
政治經濟學是以歷史的生產關系或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即是對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生產和再生產中人和人的關系作為自己研究對象的學科。
經濟學的代表人物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科學實事求是的實踐家,他們聚集在經濟學自由主義的最深刻的因而也是最成功的代表巴師夏的旗幟下。另一派是以經濟學教授科學研究的人,他們追隨約·斯·穆勒,辯證綜合理論,維護社會穩定。德國人在經濟學科學時期,也同在它的古典時期一樣,始終是嚴謹的科學研究者。
廣義看,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生產、購買及出售、以及法律、社會習俗慣例,以及政府之間的關系的一門獨立學科。起源於道德哲學,主要受到18世紀發展起來的政治、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影響。
政治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範式是與一般經濟學、人類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特殊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是經濟學科的總名稱。政治經濟學這個稱呼表明了經濟學科產生的特殊軌跡。政治經濟學中的「政治」(Politics)一詞,源於希臘文的politikos,含有「社會的」、「國家的」、「城市的」等多種意思。
政治經濟學的實踐性是政治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特性。是說政治經濟學在本質上是一門實踐的科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就是建立在它的實踐性的堅實基礎上的。

❸ 什麼是資本它的本質是什麼

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它從本質上說不是物質,是通過物質表現的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 考查資本的本質從資本流通總公式開始,這是因為資本流通總公式是資本本質的外在表現。資本流通總公式是:G—W—G′。它表明,在資本流通中,貨幣在運動中能夠帶來價值增值,從而轉化為資本,成為資本的存在形式。從形式上看,資本總公式同價值規律相矛盾。按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應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交換的結果只會使價值表現形式發生變化,而價值量不會發生變化。然而,資本總公式呈現出來的現象是,經過流通過程資本的價值量發生了變化,實現了價值增值。這就是資本總公式的矛盾。要解決資本總公式的矛盾,關鍵是要說明價值增值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和從哪裡產生。 資本的最初表現形式常常是貨幣,但貨幣本身並不是資本。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就是: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成為商品解決了資本總公式形式上的矛盾。需要注意的是,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勞動者有人身自由,有權支配自己的勞動;二是勞動者喪失了一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除了自己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只有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謀生。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它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在於他能勞動,其特殊性在於:勞動能創造價值,不但創造價值,而且能創造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勞動力商品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使用價值有特殊性。 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實現價值增值的前提條件,那麼價值增值究竟是在哪裡發生的呢?這需要進一步考察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資本主義勞動過程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勞動力的支配使用權歸資本家所有,工人在資本家監督下勞動;二是勞動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的勞動時間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兩部分。工人在必要勞動時間再生產自身的勞動力價值,在剩餘勞動時間則生產剩餘價值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剩餘價值生產過程就是價值增值過程。 因此,資本本質上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一種社會生產關系,即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剝削失去生產資料的雇傭工人的剩餘勞動。 人生百問論壇人生就像一個大舞台,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事情發生著、經歷著、感知著,,每段故事的發生都是一個話題的由來,大膽說出你對不同人生話題的不同看法,發表屬於你自己的獨特見解,快快加入我們吧!你來評價吧!稱呼:內容:

❹ 資本的共同點

固定資本就是周轉時間比較長的那些設備,例如:場房,電腦,檯球桌等.

流動資本就是周轉時間短的設備和原料,例如:槍粉,

生產資本的各個部分按照它們的價值轉移和周轉方式的不同,可區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1�資本周轉不斷重復,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過程,從資本運動速度方面,揭示資本周轉快慢對剩餘價值生產的影響。

2�固定資本是指以廠房建築、機器設備等勞動資料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

3�流動資本流動資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和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以及勞動力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

勞動力從其價值周轉方式而言,是流動資本。
(一)資本的本質
考查資本的本質從資本流通總公式開始,這是因為資本流通總公式是資本本質的外在表現。資本流通總公式是:G—W—G′。它表明,在資本流通中,貨幣在運動中能夠帶來價值增值,從而轉化為資本,成為資本的存在形式。從形式上看,資本總公式同價值規律相矛盾。按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應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交換的結果只會使價值表現形式發生變化,而價值量不會發生變化。然而,資本總公式呈現出來的現象是,經過流通過程資本的價值量發生了變化,實現了價值增值。這就是資本總公式的矛盾。要解決資本總公式的矛盾,關鍵是要說明價值增值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和從哪裡產生。
資本的最初表現形式常常是貨幣,但貨幣本身並不是資本。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就是: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成為商品解決了資本總公式形式上的矛盾。需要注意的是,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勞動者有人身自由,有權支配自己的勞動;二是勞動者喪失了一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除了自己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只有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謀生。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它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在於他能勞動,其特殊性在於:勞動能創造價值,不但創造價值,而且能創造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勞動力商品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使用價值有特殊性。
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實現價值增值的前提條件,那麼價值增值究竟是在哪裡發生的呢?這需要進一步考察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資本主義勞動過程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勞動力的支配使用權歸資本家所有,工人在資本家監督下勞動;二是勞動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的勞動時間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兩部分。工人在必要勞動時間再生產自身的勞動力價值,在剩餘勞動時間則生產剩餘價值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剩餘價值生產過程就是價值增值過程。
因此,資本本質上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一種社會生產關系,即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剝削失去生產資料的雇傭工人的剩餘勞動。

劃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依據及意義是什麼?

答:① 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依據。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以兩種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勞動力的形式存在。馬克思根據這兩部分資本在剩餘價值生產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這部分資本,它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被轉移到新產品中去,並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所以叫不變資本。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它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由工人的勞動再生產出來,並且生產出大於它自身的價值。這樣,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這部分資本的價值發生了增殖,改變了原有的價值量,所以叫可變資本。②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第一,進一步揭露了剩餘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通過分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說明剩餘價值不是全部資本產生的,而是可變資本產生的,是絕對和相對延長工人的剩餘勞動創造的。因此,工人的剩餘勞動是剩餘價值的惟一源泉。第二,為考察資本主義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剩餘價值是可變資本帶來的,因此,考察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時,不應拿剩餘價值同全部預付資本相比,而只能同可變資本相比。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之比就是剩餘價值率,用公式表示:m『=m/v.
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是:(1)進一步揭露了剩餘價值的來源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2)為准確計算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剩餘價值率)提供了科學根據;(3)為理解資本有機構成、平均利潤等理論奠定了基礎
資本及其構成: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資本是能夠帶
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它體現著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
間剝削與被剝削的生產關系,即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
的關系。
發達的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
提。然而,商品和貨幣只是一定的物品和價值額,並非天
然就是資本。貨幣轉化為資本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發
生的。當貨幣所有者在市場上能夠購買到勞動力這種特
殊商品,並在生產過程中消費它們的使用價值,佔有僱傭
工人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時,貨幣才轉化為資本,貨幣所
有者才成為資本家。但是,使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決定性條
件——勞動力商品的出現,並不是人類社會一切歷史時
期或一切社會形態所共有的,它是社會經濟長期發展的
結果。資本的產生,標志著以資本剝削僱傭勞動為特徵的
社會生產方式新時期的出現。馬克思指出:「資本也是一
種社會生產關系。這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是資產階級
社會的生產關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63
頁)資本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范疇。在資本主義以前的
生產方式中,雖然也存在著被當作資本的商業資本和高
利貸資本,但它們都根本不同於嚴格意義上的資本,它們
僅僅體現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體現著商人、高利貸者與
奴隸主或封建主共同剝削奴隸或農奴的關系,以及商人、
高利貸者剝削小生產者的關系。只有當生產資料的所有
者在市場上找到了把勞動力當作商品出賣的自由工人,
並剝削佔有他們生產的剩餘價值時,生產資料才具有資
本的特殊性質,資本才體現著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因
此,資本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一個歷史的范疇,而不是
永恆的范疇。
資本家為了進行生產,把他的預付資本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用來購買生產資料,一部分用於購買勞動力。這兩
部分資本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據此
可以把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資本家用來購
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工人的具
體勞動,只是改變了自己的物質形態,把它原有的價值轉
移到新產品中去,原有多少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仍然是
多少價值,只不過是它原有價值在新產品中的再現,而不
發生增殖,沒有量的變化,因此叫不變資本。資本家用來
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卻截然相反。在生產過程中,由
於勞動力的價值並不是被轉移,而是由工人的勞動力再
生產出來。由於勞動力的使用,作為抽象勞動,會形成一
個比勞動力價值更大的價值,不僅包括勞動力本身的價
值,而且還包括一定量的剩餘價值。也就是說,這部分資
本價值發生了變化,出現增殖,是一個可變的量,因此叫
可變資本。投在生產資料上的資本和投在勞動力上的資
本所以在產品的價值形成中起著不同的作用,這與生產
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密不可分的。在生產過程中,並不是
工人在同一勞動時間內勞動兩次,而只是同一次勞動所
引起的兩種不同的結果。工人的具體勞動作用於生產資
料,生產出新的產品——新的使用價值,並把生產資料的
舊價值保存並轉移到這一新產品中。當然,各種生產資料
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情況不同,其價值的轉移方式也不
同,有的是一次性轉移,有的則要多次、逐漸地轉移。以原
料、燃料等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料,其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
一次性轉移到新的使用價值中去的。而廠房、機器設備等
生產資料要在生產過程中反復使用,不斷受到磨損,因此
其價值要經過多次轉移,而不是一次轉移完畢。作為抽象
勞動,則創造價值,它要把新的價值凝結在新產品中。
把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是馬克思在政
治經濟學史上的偉大貢獻。把資本劃分為不變資本和可
變資本,能夠深刻地揭示資本家所獲得的剩餘價值並不
是由他的全部預付資本帶來的,而是由可變資本創造的。
這就使剩餘價值理論這個政治經濟學中的核心理論建立
在科學的基礎上。馬克思指出,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只是
工人活勞動的吸收器,是勞動者創造剩餘價值並使資本
家佔有剩餘價值的手段,雇傭工人的勞動才是剩餘價值
的唯一源泉。把資本劃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也使我
們能夠從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對比中計算出剩餘價值
率——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率,從而揭示出資本家對工
人的剝削程度。由於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也為馬
克思關於資本有機構成理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
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基礎上,馬克思又進一步揭示了資
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創立了再生產理論。而且從整體
上說,對於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發展直至滅亡
的運動過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❺ 資本的最初表現是什麼

資本最初總是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在資本主義。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資本家首先必須掌握一定數量的貨幣。用於購買生產資料和雇傭工人才能進行資本主義的生產經營活動。

❻ 資本的本質是

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在歷史發展一定階段上產生的,是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一種社會生產關系,是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勞動的關系。資本是一個歷史范疇。

資本的主要特徵有:

1、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

2、資本是一種運動;

3、資本是一個歷史范疇,它體現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關系,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范疇。

(6)為什麼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是貨幣擴展閱讀

資本在商業銀行的作用:

1、資本為商業銀行提供融資;

2、吸收和消化損失;

3、限制商業銀行過渡業務擴張和風險承擔;

4、維持市場信心;

5、為商業銀行管理,尤其是風險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驅動力。

❼ 為什麼說資本不是一種物,而是一種以物為媒介的社會關系

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有三種存在形式,一是貨幣資本;二是生產資本,包括廠房、機器、原材料等等;三是商品資本,也就是包含剩餘價值的新產品。資本雖然以物的形式存在,但這些東西本身並不是資本,只是在資本家用來剝削雇傭工人從而帶來剩餘價值時候,才轉化為資本。資本的本質是以物為媒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英國經濟學家威克菲爾德已經「發現,資本不是一種物,而是以物為媒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威克菲爾德在《英國與美國》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英國有一個叫皮爾的資本家「把共值5萬鎊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從英國帶到澳大利亞的斯旺河去,」並同時帶去了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企圖在英國這個富饒的殖民地上開工廠、發大財。可是,英國工人一到物產豐富、極易獨立謀生的澳大利亞,就紛紛離開皮爾,自謀生路。「皮爾先生竟連一個替他鋪床或到河邊打水的僕人也沒有了。」
馬克思點評:「不幸的皮爾先生,他什麼都預見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國的生產關系輸出到斯旺河去。」

❽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都是貨幣為什麼

這個問題比較麻煩,又要打字郁悶了,你看好,看完不要忘記給個最佳!

資本就是用於剝削雇傭工人而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它體現著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剝削和被剝削的生產關系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商品轉化為貨幣,貨幣轉化為資本,即轉化為博學的手段,在前資本主義社會,就存在著古老的資本形態,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他們就是以貨幣的形式出現的。封建社會末期,通過小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特別是殘酷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才產生資本與僱傭勞動的關系。馬克思說:」有了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絕不是就具備了資本存在的歷史條件。只有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工人的自由公認的時候,資本才產生。因此,資本一出現,就標志著社會生產過程的一個新時代。「
在資本主義的制度下,貨幣所有這一方面購買生產資料,另一方面購買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消費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生產出包含剩餘價值的商品。由於貨幣生下了金蛋,帶來了剩餘價值,它轉化為資本,貨幣所有者就成為資本家。資本要不斷帶來剩餘價值,就要不斷的運動。在產業資本的循環和周轉中,資本依次採取了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三個職能形態,並且周而復始,所以資本的形態是有多種的形態存在,不僅僅是貨幣形式,回答完畢,累死了!

❾ 資本的歷史前提

商品流通是資本的起點。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商品流通的結果產生了貨幣,而貨幣正是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一切新資本都以貨幣形式出現在商品市場、勞動市場或貨幣市場上,經過一定的過程,這個貨幣就轉化為資本。但是貨幣本身並不就是資本。必須把資本和資本所採取的形式區別開來,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貨幣和作為資本的貨幣是不同的。在簡單商品流通中,小生產者用來購買原料和工具的貨幣並不是資本。
有了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並不是就具備了資本存在的歷史條件。只有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工人的時候,也就是說,只有勞動力轉化為商品的時候,資本才會產生。勞動力這一商品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即勞動力的使用能創造價值,而且它所創造的價值大於勞動力這一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因此,能給資本家帶來剩餘價值。所以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見勞動力商品)。
勞動力是任何社會生產所不可缺少的條件,但是只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勞動力才成為商品。一方面,勞動力所有者必須是自由的人,他才可能自由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另一方面,他已經喪失了一切生產資料,自由的一無所有。他必須出賣勞動力才能生活。這兩個條件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隨著商品生產的出現而出現的。在封建社會末期,由於小生產者的兩極分化,特別是通過資本原始積累,產生了大批出賣自己勞動力的雇傭工人,才形成資本與僱傭勞動之間的關系。因此,資本是一個歷史范疇,它以勞動力成為商品作為前提條件。

熱點內容
國立科技股票質押 發布:2024-05-20 05:54:29 瀏覽:245
如何保證股權不讓別人侵佔 發布:2024-05-20 05:53:20 瀏覽:435
國泰金融行業基金可以轉換哪個 發布:2024-05-20 05:29:23 瀏覽:565
場外基金定投最低多少買入 發布:2024-05-20 05:20:04 瀏覽:805
股市什麼叫拋售 發布:2024-05-20 05:03:51 瀏覽:358
虧損的股票連續漲停 發布:2024-05-20 04:33:44 瀏覽:206
股市挪用資金怎麼辦 發布:2024-05-20 04:03:06 瀏覽:279
怎麼看哪些基金是投資什麼 發布:2024-05-20 03:50:56 瀏覽:127
掘金醫葯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4-05-20 03:24:41 瀏覽:812
500萬如何投資股權 發布:2024-05-20 03:19:27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