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為什麼不會放水

貨幣為什麼不會放水

發布時間: 2022-11-29 12:00:32

Ⅰ 什麼叫貨幣放水

放水指的是放鬆銀根,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印鈔票, 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刺激經濟。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採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

根據對總產出的影響方面,可把貨幣政策分為兩類:擴張性貨幣政策(積極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穩健貨幣政策)。在經濟蕭條時,中央銀行採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貨幣供給增加,刺激投資和凈出口,增加總需求,稱為擴張性貨幣政策。

反之,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太高時,中央銀行採取一系列措施減少貨幣供給,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資和消費,使總產出減少或放慢增長速度,使物價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稱為緊縮性貨幣政策。

(1)貨幣為什麼不會放水擴展閱讀:

本質:

貨幣,就其本質而言,是所有者之間關於交換權的契約,不同形式的貨幣在本質上統一的。過去,由於人們對貨幣的本質認識不清,錯誤地從不同角度來將貨幣分為不同的種類。

比如: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分為債務貨幣與非債務貨幣兩大類,根據是否約定貴金屬的兌換比例分為可兌換貨幣和不可兌換貨幣等等。

形式上,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包含價值量,比如羊、貴金屬等;而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它的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兩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質上是統一的。

即都被約定作為交換媒介, 都存在契約價值。貨幣的購買力決定於貨幣的契約價值,但實物貨幣的購買力也會受到自身商品價值的影響,通常實物貨幣的商品價值小於其作為貨幣的契約價值。

Ⅱ 放水也救不了經濟!2021,依舊危機重重...

作者:關不羽

危機什麼時候來?抱歉,危機已經來了。在「黑色星期五」之前,是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二……,只不過大家都扭過頭去,假裝看不到。

1

沒有大救星,只有耍流氓

3月31日,拜登總統正式在匹茲堡正式揭開了「大基建」的面紗。其實,他應該晚一天再宣布,會成為愚人節的景觀。

就像進了龍宮的少年,喜滋滋地打開了寶箱,卻發現一縷青煙之後什麼也沒有。這就是拜登的「大基建」,一個2.3萬億美元的龐大計劃,卻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假基建。

2.3萬億美元的巨資將在八年內花掉,用於五大領域:

向橋梁、道路、公共交通、港口和電動 汽車 開發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6210億美元;

直接撥款4000億美元用於家庭護理人員和老年人和殘疾人的護理;

善飲用水設施、擴大寬頻接入和升級電網投入3000多億美元;

投資3000多億美元用於建設和改造200萬套可負擔住房,以及建設和改善學校;

投資5800億美元用於振興製造業、研發和就業培訓等。

這張大菜單里,只有5%用於道路橋梁建設,只改造美國0.5%的公路。還有1000億美元用於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算是信息時代的基建。剩下的不是搞福利,就是綠色環保。

拜登的葫蘆里沒有倒出什麼新葯,還是老一套。市場反應極其冷淡,2.3萬億美元的大單子,卻連個泡泡也沒有。相比之下,特朗普去年提出的萬億美元大基建方案,還讓造水泥的、造工程車的企業股價雀躍了一把,因為那是一個真的基建方案。

特朗普許諾了一個大雞腿,拜登給了一大把雞毛,而且雞毛比雞腿還貴了兩倍多——甚至三倍。且慢,2.3萬億還只是「大基建」的第一部分,很快還有1萬億的第二部分,那就是健保之類的純福利了。

歸根結底,拜登只有一招:撒錢。剛發了1.9萬億美元,你再承諾每年多撒個2、3千億,確實不夠看到。也難怪市場反應如此冷淡了。

這說明,「拜登經濟學」還沒真正啟動,就已經翻車了。政府撒錢提刺激經濟有點像針灸,少扎幾針,酸酸麻麻的,就算不能治病也能安慰。

可是,扎多了就沒感覺了。美國在疫情期間的撒錢總額高達5萬億美元,針灸紮成了刺蝟,如今再補上幾針又有什麼用?

翻車都沒人圍觀,因為華爾街和全球金融圈都去看另一場大型車禍了。

一個大眾很陌生的名字比利黃(Bill Hwang),刷新了單日虧損的最高紀錄——一天之內虧了150億美元,讓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名義上的禍首雷曼兄弟公司甘拜下風。連環爆倉的大場面也確實有點次貸危機重演的味道。

憑一己之力壓過了美國總統的風頭,引發市場恐慌,這個比利黃是三頭六臂的神人嗎?不是,他不過是個金融流氓而已。

2

用大把的錢飼養黑天鵝

比利黃(Bill Hwang),韓國人,長得像岳雲鵬,早年發家大起大落,鬧到被港交所禁入,在美國有內幕交易的黑 歷史 ,也算是個有故事的男人。

有故事歸有故事,講到底比利黃(Bill Hwang),也不過是個高杠桿、風格激進的基金管理人罷了。

這次惹事的基金總規模150億美元,在華爾街圈子裡真算不上大鱷。但是,這150億美元連杠桿帶衍生品直接影響800億美元,而這800億美元背後還有很多很多的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錢。這個雷,不小。

比利黃(Bill Hwang)出事後,扯了一大堆黑幕,真真假假不可勝說。諸如劣跡斑斑的他怎麼從高盛的交易黑名單中消失的?這次大規模連環爆倉前,高盛和大摩的及時開溜,是割韭菜坑隊友,還是內幕交易的利益輸送?本劇很精彩。

然而,別被這些戲劇性的情節迷了眼,真正的核心問題:華爾街圈子裡到底還有多少比利黃(Bill Hwang)?他當然不是路人甲,但也絕對沒有雷曼兄弟公司那麼牛逼的程度,竟成了一次金融危機的導火索?華爾街里這樣的人物有大把,其中又有多少配杠桿配成活炸彈的呢?

錢太多了,人會學壞,搞金融的更是如此。因為手上的錢一多,風險意識會降低,犯錯的幾率就會提高。

因為對金融機構而言,錢就像是製造企業的原材料,原材料積壓了,當然著急找出貨的渠道。

於是,把錢借給不該借的人,投到不該投的項目,積少成多,飼養出遍地的「黑天鵝」。比利黃就是一群黑天鵝里長得比較黑的那個,而把他養肥的就是一大票金融機構的錢。

3

葯不能停,風波不斷

當然,這次風波並沒有引發全球金融危機,此前的一次次風波也沒有,但是還有多少風波在後面排隊面試?

今年,美股出現異動的頻率明顯加快,美聯儲捧著大奶瓶也跟得很累。

2月24日特斯拉、蘋果閃崩,美聯儲第一時間救市。

3月5日因美債收益率上升、高 科技 泡沫擔憂情緒,納斯達克指數大跌,一夜之間抹去了去年的全部漲幅,還帶動了美股走出一波深V行情。「V」的底部還是美聯儲的「大手」。

3月17日因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美股大幅下挫。次日,美聯儲會議宣布利率不變,才穩住股價。

而時隔不到半個月,比利黃(Bill Hwang)爆倉事件再次沖擊了市場。很明顯,「事件」頻發,市場的信心在減弱,美聯儲的政策指揮棒越來越力不從心。危機的邊緣試探已經按日計算周期,而且還在加速。

第一大經濟體的金融市場如驚弓之鳥,第二大經濟體的抱團行情早已灰飛煙滅,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股市索性躺在了央媽的懷里。

日本央行今年一月四次、二月一次、三月份三次購買了ETT,單次購買金額余額均為500億日元出頭。

3月中旬,日本央媽掌門人黑田東彥放出了一點退出救市的風聲,取消每年6萬億日元的ETF購買目標。東證指數隨即表演一把「死給你看」,3月22日東證指數下跌1.1%,日本央媽只好拿出501億日元救市。3月24日再跌2.2%,日本央行又拿出了713億日元。

至於歐盟,和美股一起跳舞,是美聯儲的拖油瓶孩子、巨龍身上的大螞蟥。看看德意志銀行多年來趴在美國金融市場吸血的姿勢、敞口風險最高達到駭人聽聞的72.8萬億美元,就知道歐美之間的恩恩怨怨是怎麼回事了。

全球經濟何以至此?疫情沒有改變什麼,只是造成了加速,讓必然會發生的事提前發生了。

真正的問題是,長期依賴財政和貨幣政策調控,以美國為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患上了「奶頭樂」綜合症。這才是危機的真相。央媽們放出來的先是奶,後來是水,最後就是血。如果央媽不願意再放血,那麼市場就要大出血。

流行多年的所謂「逆周期調控」,講白了就是金融機構犯錯、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埋單。貨幣放水的本質和稅收沒有區別,沒有相對應的商品,印出來的錢就是一筆全民稅——美元更特殊,那是一筆全球稅。對經濟的毀滅性打擊,莫過於稅收太多了,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逆周期」終於在這次疫情中的美國創造了奇跡。百業蕭條,卻是居民儲蓄上升、股市屢創新高的「貨幣繁榮」。什麼也不幹,錢從天上來。這等好事,哪能不讓人上癮?美國從此加速走上了「奶(葯)不能停」的不歸路。

葯吃多了,耐葯性上升,「葯效」下降,只剩下了副作用。拜登拼了老命放了1.9萬億美元,改變不了市場的緊張情緒。再接再厲砸2.3萬億美元,竟成了沒人理睬的大冷場。目光都聚焦在金融流氓比利黃的翻雲覆雨。

災難已經成了熱點,你還在問災難會不會來?已經身處危機中,卻還在向深淵的方向狂奔——按照拜登的宏偉計劃,要對企業大幅增稅,還要用綠色環保的枷鎖牢牢捆住企業的手腳。這是絕大的諷刺——什麼也不讓乾的經濟政策,還期待什麼經濟發展?是這個老頭瘋了,還是這個世界瘋了?

2021年,沒有大救星,只有一次次危機的毒打讓把癲狂的世界打回原形。

Ⅲ 人類經濟史就是一部通脹史:貨幣幻覺,為什麼放水未必

個人其實都是喜歡通脹的,而通縮則等同於痛苦!理由很簡單:因為通脹可以讓人更開心

Ⅳ 為什麼說中國政府在回收貨幣流動性

2015年以來,中國政府始終在回收流動性,根本沒有印錢放水,許多人不認同,理由是數據明明白白顯示M2有130多萬億,相對去年政府又向市場投放了十多萬億,剛剛又宣布要釋放所謂6000億春節流動性,昨天一天就投放了4000億,這難道不是貨幣放水么?
1. 須知M2並不完全等於流動性
中國的M2概念,其實就是流通現金與存款的總和,即M2=流通中的現金+企業活期存款+其他存款,其他存款包括政府、居民、海外在華機構或個人在境內的一切定期與活期存款。嚴格意義上講,真正的流動性,指的並不是M2的全部,而是指M2中的用於交易的流通現金部分。存款部分,當然也有一定的流動可能性,可以用於流通,也可以不用於流通。這取決於它們的流動性偏好,其流動性偏好又取決於經濟環境和經濟形勢。經濟形勢好,投資熱情高,存款就可能轉向流通,經濟形勢不好,存在就會趴在賬戶上不動。所以,中國的M2雖然很高,但政府始終在強調「盤活存量」,為什麼?因為錢雖多,卻都在躲在那睡覺,不投資,不流通。
所謂流動性泛濫,通常是指市場實際流通的貨幣總量遠遠超過市場實際需要的貨幣總額。比如2014年,中國GDP是63.6萬億,M2餘額是122.8萬億。2015年,GDP總額是67.7萬億,M2餘額是139.2萬億。M2總量基本都是GDP總量的兩倍。2015相對2014,M2增量是16.4萬億。
按正常情況,貨幣投放總額不應該超過GDP總額的3%,也就是保持適當的通脹水平,以利於經濟的投資與增長。我們的真實通脹率如此驚人,達到了200%左右(這里不是指CPI,不理解的朋友可參閱我的《CPI數據的欺騙性》一文,我的《用常識看世界(經濟篇)》一書中收錄了此文),這已經不只是貨幣放水的問題了,完全是洪水滔滔。
既然已經洪水滔滔了,為什麼2015年還要有高達16.4萬億的貨幣增量呢?我又為什麼還要說2015年沒有繼續放水,而是流動性收縮?
除了上述M2不等於流動性的理由,還要具體分析貨幣的流動性實況。
2. 新增的16.4萬億去哪了
要知道,貨幣泛濫基本上是上一屆政府的經濟剌激計劃造成的。貨幣泛濫的後果就是產能的嚴重過剩和巨額的商品庫存,尤其是樓市以及與樓市相關的鋼鐵、水泥等商品的庫存。伴隨著的是巨額地方債和銀行不良質押資產。
當樓市經濟不能再持續時,土地財政也難以為繼,龐大的財政編制隊伍要吃飯,錢從哪裡來?經濟又嚴重下滑,稅收再高也是養活不了他們的。所以,解決地方債就是當務之急。新投放的16.4萬億,大部分是用於補貼地方財政以及償還地方債的借貸利息了。另一方面,鋼鐵、水泥等過剩企業的借貸利息也還不了,所以要通過適當釋放流動性,以便他們能通過「抵押資產再貸款」來償還銀行利息。
媒體數據也顯示,2015年投放的16.4萬億,近80%是投放到了「非金融系統」,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我上面說的,投放的錢80%都用於解決地方財政困難、地方債務危機和國企債務危機了。
我們可以算個簡單賬。兩年前,網易精選欄目約我談談地方債問題,我在文中預估當時中央和地方債總額應該在30萬億以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預估有問題,文章被封掉了。索羅斯剛剛在達沃斯論壇說中國政府的負債率超過了300%,我想索羅斯肯定不會信口開河的,尤其是在達沃斯這種公開的場合面對中國政府公開講。我們知道,2015年中國財政收入是15萬億左右,負債率既然超過了300%,那債務就不只是30多萬億了,而是至少有45萬億對不?兩個數據相互印證,可見我當時的預估是很靠譜的。就按索羅斯所說的45萬億債務規模計算年利息,按10%貸款利率計算,每年就要償還利息4.5萬億以上。當然,實際的借貸利率有高有低,但據我所知,前些年許多地方政府為了上項目,實際的借貸利率通常都是超過10%的。
除了地方債,企業債更多。中國的企業債有多少?有媒體稱中國的企業債規模是GDP的1.6倍。2015年GDP是67.7萬億,那麼企業債的規模就是108.3萬億。這約108萬億的債務要不要償還年利息啊?同樣按10%計算利息,就至少是10.8萬億。
上述兩項加起來,光一年的利息就高達15.3萬億以上,這15.3萬億,佔到了2015年貨幣增量16.4萬億的90%以上。可見媒體所說的貨幣增量近80%用於「非金融系統」的數據還是太保守了。
所以,不要只看到一年投放了16.4萬億,要知道這16.4多萬億去哪了,幹嘛了,能不能變成真實的流動性。如果再考慮對地方財政的補貼,這16.4萬億當中,真正能用於投資和流通的錢,恐怕近乎為零。
3. 股市的錢去哪了
2015年的股市,股指從5100多點跌到當前的2600多點,實際上是已經崩盤了的。股市從大牛轉股災,洗劫了多少錢呢?幾漲幾跌,一輪又一輪地洗劫,我粗略估算,2015年通過股市圈走的錢,至少有20萬億。這里說的20萬億,不是指市值,而是指真金白銀被圈走的錢。
股市圈錢除了通過漲跌來浩劫散戶,也包括通過融資杠桿來洗劫機構和企業。機構杠桿融資,暴跌平倉,錢也會被洗劫掉。企業股權質押融資,暴跌平倉,連股權也會被金融機構收走了。股市是金融游戲,銀行才是真正的大爺,銀行是政府的,所以政府是最終的大爺。要問這股市裡的錢到底去哪了,當然是被大爺收走了嘛。
所以,股市的「平地起波瀾」,其實是有目的的,這目的首先是回收貨幣流動性,其次是才是推動混改(股權質押被平倉,不就是國資對企業的變相混改嗎?)。
4. 政府的錢在幹嘛
已經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政府機關的存款總額高達21萬億。這些錢能幹嘛呢?
現在的各級政府,對中央財政的錢,基本上是不敢隨便亂動的。許多政府部門,過去是「跑部錢進」,現在已經變成了給錢不要。前不久同某領導吃飯,就談到這一問題。過去「跑部錢進」,可以搞項目,除了貢獻地方建設,單位和個人多少能夠得點好處或者福利。如今還要錢幹嘛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錢多了,隨時可能因為開支不當就進去了。
所以,政府的存款基本上是死錢,既不敢亂投資,更不敢亂消費,基本上沒有什麼流動性可言。
通過上面的四點分析,我們應該知道,139.2萬億的M2,到底有多少流動性呢?股市被圈走的20多萬億主要還是進了政府的籠子,政府的21萬億存款基本被凍結在那,政府債和企業債每年要支付的15.3萬億以上的利息也進了金融系統的籠子,加起來就至少有56.3萬億的貨幣流動性被凍結了。139.2萬億-56.3萬億=72.9萬億,這72.9萬億,與67.7萬億的GDP相差已經不多了。所以,我們才會感覺到錢越來越緊。
很多時候,我們現實的感受是最真實的,不要被一些數據的表象所蒙蔽。
5. 為什麼還要降息降准
既然大方向或大前提是流動性收緊,央行為什麼還要一再地「雙降」呢?雙降難道不是釋放流動性么?
沒錯,雙降的確是為了釋放流動性。但我要告訴你,准確地說,這「雙降」其實是為了「盤活存量資金」,是回收流動性前提下的流動性搞活。無論企業還是居民個人,有錢存在那不動,不投資,不流通,這很要命。經濟形勢不好,這些錢就蟄伏在那,一旦形勢有所變化,這些錢隨時可能出來「興風作浪」。可以推動股市,也可以推動樓市,甚至可以推動「蒜你狠」或「豆你玩」對不?
在M2如此高企的情況下,再印錢放水肯定是死路一條,最明智的選擇當然是把已經印出去的錢從各個角落裡趕出來,讓其流通起來,為搞活經濟做貢獻。即便是像2015那樣湧入股市也是好的,只要動起來,就有辦法使用或者回收它,怕只怕它死躺在角落裡不動彈。所以,「雙降」就是一個好辦法,至少讓你躺在銀行賬戶上吃不了利息,逼著你動彈起來。
最近,一些一線城市的房價據傳又開始上漲了,先不說這上漲是否真實,但在政府對樓市「去庫存」的號召下,躺在角落裡的錢適當出來動一動當然是完全可能的。至於這是不是樓市的迴光返照,或者迴光返照後有什麼樣的圈錢動作,我不知道,但我堅信樓市必然崩盤的觀點是沒有動搖的。

Ⅳ 貨幣基金為什麼不會虧損

貨幣基金是不保本、不保息的,理論上來說是存在虧光的可能性,但從實際來看,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是貨幣,風險是很小,收益比較的穩健,基本上是不會虧損本金的,虧損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其中支付寶的余額寶就是屬於一種貨幣基金,以余額寶為例,截止目前還未有虧損的情況,因此風險很小,其次就是流動性十分好,可以隨時存入和隨時取出,而且基金波動很小,收益比較穩定。

拓展資料

貨幣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內,平均期限120天),如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
實際上,上述這些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的范圍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數和穩定收益的品種,所以對於很多希望迴避證券市場風險的企業和個人來說,貨幣市場基金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在通常情況下既能獲得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的收益,但貨幣基金並不保障本金的安全。(但在事實上由於基金性質決定了貨幣基金在現實中極少發生本金的虧損。一般來說貨幣基金被看作現金等價物。)
產品特徵
1.本金安全:由大多數貨幣市場基金投資品種就決定了其在各類基金中風險是最低的,貨幣基金合約一般都不會保證本金的安全,但在事實上由於基金性質決定了貨幣基金在現實中極少發生本金的虧損。一般來說貨幣基金被看作現金等價物。
2.資金流動強:流動性可與活期存款媲美。基金買賣方便,資金到賬時間短,流動性很高,一般基金贖回一兩天資金就可以到帳。目前已有基金公司開通貨幣基金即時贖回業務,當日可到賬。
3.收益率較高:多數貨幣市場基金一般具有國債投資的收益水平。貨幣市場基金除了可以投資一般機構可以投資的交易所回購等投資工具外,還可以進入銀行間債券及回購市場、央行票據市場進行投資,其年凈收益率一般可和一年定存利率相比,高於同期銀行儲蓄的收益水平。不僅如此,貨幣市場基金還可以避免隱性損失。
當出現通貨膨脹時,實際利率可能很低甚至為負值,貨幣市場基金可以及時把握利率變化及通脹趨勢,獲取穩定的較高收益。
4.投資成本低:買賣貨幣市場基金一般都免收手續費,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都為0,資金進出非常方便,既降低了投資成本,又保證了流動性。首次認購/申購1000元,再次購買以百元為單位遞增。
5.分紅免稅:多數貨幣市場基金面值永遠保持1元,收益天天計算,每日都有利息收入,投資者享受的是復利,而銀行存款只是單利。每月分紅結轉為基金份額,分紅免收所得稅。
另外,一般貨幣市場基金還可以與該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其它開放式基金進行轉換,高效靈活、成本低。
股市好的時候可以轉成股票型基金,債市好的時候可以轉成債券型基金,當股市、債市都沒有很好機會的時候,貨幣市場基金則是資金良好的避風港,投資者可以及時把握股市、債市和貨幣市場的各種機會。

Ⅵ 貨幣放水是什麼意思

貨幣放水即貨幣寬松,指的是政府或央行為刺激經濟活動,實施從寬的貨幣信貸政策。放水是刺激經濟的基礎手段,貨幣放水的好處是可以稀釋債務,降低資金成本,無論是對政府還是企業、個人。但後遺症是巨量的貨幣和信用源源不斷地注入並滯留於金融體系,造成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偏離。

貨幣政策的運用體現在7個方面:

1、控制貨幣發行。這項措施的作用是,鈔票可以整齊劃一,防止幣制混亂;中央銀行可以掌握資金來源,作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活動的基礎;中央銀行可以利用貨幣發行權調節和控制貨幣供應量。  

2、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貸款助長通貨膨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規定以短期貸款為限,當稅款或債款收足時就要還清。  

3、推行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通過它的公開市場業務,起到調節貨幣供應量,擴大或緊縮銀行信貸,進而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4、改變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准備金率,據以控制商業銀行貸款、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5、調整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貼現行為。調整再貼現率,可以控制和調節信貸規模,影響貨幣供應量。  

6、選擇性信用管制。它是對特定的對象分別進行專項管理,包括:證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費信用管理、不動產信用管理。  

7、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銀行採取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直接進行干預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導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Ⅶ 美元加息為什麼人民幣不能放水

美國英國歐洲等海外國家,因為在疫情期間放水而導致通貨膨脹,而且通貨膨脹比較嚴重,不得不加息應對。但是加息就導致了經濟衰退,發生經濟危機的風險越來越來越大,
人民幣放水,一樣會導致通貨膨脹。

Ⅷ 為什麼不直接印鈔放水,而是降息降准,印鈔放水不好嘛

對股市是一個利好。

1、降准,使銀行的資金充裕,自然是利好銀行股;

2、降准使銀行的資金面寬松的同時,對地產股也是有好處的,所以也利好地產股;

3、降息,對銀行股來說是相對不好的,利空,因為會減少銀行的存款;

4、降息的同時,對貸款需求很大的地產股來說,當然是利好,一方面貸款利息減少,二是市場資金增加,有利於地產的發展和寬松。

(8)貨幣為什麼不會放水擴展閱讀:

樓市影響:

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貸款政策一直堅持從緊的態度,包括此次降准本身也不會直接和房地產有關聯,對房地產行業帶來的影響有限。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降准不是為了刺激房地產,降准前已經多次針對房地產收緊政策,築大壩,避免資金流入房地產。

從歷史看,降准對於房地產來說是一個利好因素,能緩解資金面壓力,包括2019年初的第一次降准後,市場出現了小陽春。但在當下樓市政策收緊的情況下,樓市利好有限。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降準是2016年下半年以來最重要的一次貨幣政策方向調整,對樓市產生了積極影響,悲觀預期淡化,市場交易也有機會反彈。

從客觀來說,商業銀行對房貸,包括開發貸和按揭貸款等持比較認可的態度,在後續樓市運作過程中,房貸的成本或將降低。

Ⅸ 運用貨幣發行量的知識,說明央行為什麼要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不過度放水

問題太多,分分太少。 簡單說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的兩只手。 貨幣政策主要是調整貨幣發行量,具體手段有存款准備金率、利率、窗口指導、央行票據、商業銀行具體授信業務的管控(中國特色,教科書上肯定沒有這一條)。 財政政策主要有政府投資、稅收、國債、轉移支付、預算調整(其實中國政府還有一個特別的辦法就是項目審批,這個教科書上肯定也沒有,也算是中國國情吧)。 一般來說貨幣政策對貨幣投放的影響比較直接,財政政策相對間接,但副作用相對小。中國近年一直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其中最喜歡用的就是政府投資,花錢誰都喜歡。最喜歡用的貨幣政策是存款准備金率的調整和窗口指導,能發布命令也是權利在手的證據嘛。 嚴格來說財政政策的制定者應該是人大,但一般政府說了就算。貨幣政策的制定者應該是人民銀行,但近年銀監局比人行更活躍。這都算是中國國情。 說的還算明白吧。

Ⅹ 人民幣泡在水中的時候不會壞,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人民幣洗不壞的原因是因為人民幣的材料特殊。人民幣紙張是由植物纖維製成的。植物纖維主要由帶有大量親水基團的纖維素組成,因此纖維會吸水膨脹,改變紙張的尺寸,最終導致尺寸變化。對於同樣的制漿方法,草漿的彈性最高,其次是闊葉木漿、針葉木漿和棉漿。而鈔票紙的主要原料是棉纖維原料,彈性最小。一般文化紙強度較低,與水接觸後容易跳動,為了保持貴重的貨幣不被水損壞,在鈔票紙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了濕強劑,該聚合物能在紙張纖維之間形成化學鍵,增強紙張的內部結合強度。

這種紙的原料,主要是棉短絨,比普通紙要貴得多。紙的原料配方,有嚴格的固定比例。生產出來的紙,質地光滑細膩,韌性強,耐折,清脆光滑。如果用手將錢在空中晃動,或握住錢的兩端一松一緊地拉動,或用手指輕彈紙的表面,都會發出清凌凌的清脆聲響。普通印刷紙的原料多為稻草、麥草、破布等。紙的質地軟而粗糙,韌性和張力不夠,所以容易破損。如果它在空中搖晃,其聲音就會變得很悶。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熱點內容
虛擬貨幣行情走勢什麼叫陰跌 發布:2025-07-02 05:20:59 瀏覽:120
高考對股票有何影響 發布:2025-07-02 05:11:48 瀏覽:686
以色列股市有多少上市公司 發布:2025-07-02 04:43:57 瀏覽:618
車輛出讓50股權怎麼寫 發布:2025-07-02 04:33:29 瀏覽:87
大數字貨幣是什麼 發布:2025-07-02 04:20:22 瀏覽:192
如何讀美國貨幣史 發布:2025-07-02 04:19:47 瀏覽:37
理財哪個銀行好1717 發布:2025-07-02 03:43:29 瀏覽:554
為什麼微信理財有分紅 發布:2025-07-02 03:43:28 瀏覽:330
國農科技股票開線圖怎麼說 發布:2025-07-02 03:17:59 瀏覽:864
京東金融滴滴白條怎麼開通 發布:2025-07-02 03:14:13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