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貨幣單位抽樣
A. 如何使用excel進行貨幣單元抽樣
在菜單欄里「格式>單元格格式>數字>貨幣>貨幣符號」裡面可以自由選擇不同語言的貨幣符號,選好後會自動在數字前面加上該符號的。
B. MUS(一)
一、MUS概念及優缺點
MUS,即貨幣單位抽樣,常用於實質性測試。金額越大的樣本被抽取的概率越高。如一筆500元的憑證,其包括500個貨幣單位,當其中的一個貨幣單位被抽取,整個憑證都被抽取。這種特性使得MUS可以抽取數量相對較少但影響更大(貨幣金額更大)的樣本,使得審計工作更加高效(一些公司甚至在一個月內就有100萬條憑證,逐個驗證是不可能的,簡單隨機抽樣又無法體現審計工作中關注重大影響的邏輯思維)。
MUS的優點如下:
1.MUS抽取更少的樣本量。
2.MUS抽取的樣本中通常包括相對較大金額的憑證。
3.當我們主要關注overstatement(虛增)時,MUS更有效,因此在審計工作中常常用於抽收入和資產等。
4.MUS操作簡單。
當然MUS也有其缺點:
1.MUS更容易給出高估的錯報風險(因為抽取的樣本金額相對更大)。
2.當我們主要關注understatement(低報)時,MUS效果較差,因此很少用於費用和負債的抽樣。
3.執行MUS時需要特別考慮0值和負值,而在抽收入時,出現負值是很常見的,主要原因有退貨、沖銷等。一般解決辦法有兩種:第一種,如果負值金額不大,可以考慮直接取絕對值(不推薦,因為會被Q)。第二種,將正負值分開,分別抽樣。
這里再補充一點,也是我不太確定的一點,目前,我會刪掉沖銷的憑證(不把他們放入抽樣的Population中),而留下退貨的憑證。我的邏輯是,沖銷是因為企業財務人員錯誤操作而進行的反向操作,而這筆業務(沖銷掉的一正一負)是沒有實際發生的,本身沒有業務經營上的意義,因此不能放入Population中。而退貨是一筆實際上的業務,因此要放入Population中進行抽樣,不會刪掉(我後續會和AIC以及MIC進行核實,然後再來修改這部分內容)。
二、MUS的一些關鍵參數
在實際工作中,一般審計所會有Excel插件用於執行MUS,我們只需要輸入一些關鍵參數,便可以得到抽樣結果。
首先是執行重要性水平,也就是PM,這個一般是由上級經過分析制定的數據,在工作底稿里查看後直接輸入就好(雖然很感興趣,但是我還沒到算PM的級別鴨)。
其次是風險水平,注意,這個風險水平不僅僅是誤報風險,還包括了舞弊風險,因此你需要和Manager或AIC進行溝通,確認風險水平的選取。
最後,樣本量也會根據上面的兩個參數以及輸入的數據自動生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資料,看看是如何算的。
此外我還想提一下一個好玩的東西(劃掉)。
用Excel插件執行MUS時,你可能會看到Seed這個數值,Seed指真隨機數,計算機以真隨機數為初始條件,利用一定的演算法不停迭代,最終產生(偽)隨機數。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啦,審計菜鳥的收獲總結,不能保證正確性,您權當參考,有前輩發現錯誤,請您評論,我會及時修改,感謝!
2020-11-22,夢想成為財務專家的舟橫雨獻上。
C. 什麼是貨幣單位抽樣法
貨幣單位抽樣法是指將 審計 對象總體的單元貨幣單位定義為抽樣單位 ,並根據抽出的貨幣單位勾出其所對應的物理單位作為審計樣本, 根據樣本的審查結果來推斷總體特徵的一種 統計抽查法 。
D. 貨幣單位抽樣的介紹
是一種統計抽樣模型,它將屬性抽樣和變數抽樣模型中的常用屬性混合起來,以屬性抽樣理論為基礎,但是得出的結論是以貨幣金額(數量)而不是以錯誤率來表示的。因此,它有時又被稱為屬性和變數聯合抽樣(CAV)、累進貨幣金額抽樣(CMA)、按概率比例大小抽樣(PPS)、與大小成比例抽樣(SPS)。
E. 怎麼理解」……貨幣單元抽樣可以在能夠獲得完整的總體之前開始選取樣本「這句話呢
貨幣單元法,總體完整與不完整都不影響已經獲得的部分的選取樣本的結果,抽象的文字看注會審計書上都有,這里就不說了,為了方便理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例如被審計單位目前發生應收賬款三筆,分別是3元,3元,1元,本年未結束,總體不確定
1、首先估計一個總體,比如估計還會發生3元,估計總體是10元,現在就是這樣的
F. 什麼是PPS抽樣
PPS抽樣即概率比例規模抽樣。
概率比例規模抽樣又稱PPS抽樣。PPS抽樣是一種運用屬性抽樣原理對貨幣金額而不是對發生率得出結論的統計抽樣方法。 PPS抽樣是以貨幣單位作為抽樣單元進行選樣的一種方法,有時也被稱為金額加權抽樣j貨幣單位抽樣,累計貨幣金額抽樣,以及綜合屬性變數抽樣等。
PPS抽樣是以貨幣單位作為抽樣單元進行選樣的一種方法,有時也被稱為金額加權抽樣貨幣單位抽樣,累計貨幣金額抽樣,以及綜合屬性變數抽樣等。在該方法下總體中的每個貨幣單位被選中的機會相同,所以總體中某一項目被選中的概率等於該項目的金額與總體金額的比率。項目金額越大,被選中的概率就越大。但實際上注冊會計師並不是對總體中的貨幣單位實施檢查,而是對包含被選取貨幣單位的余額或交易實施檢查。注冊會計師檢查的余額或交易被稱為邏輯單元。
G. 變數抽樣法的主要形式
變數抽樣法的主要形式有均值估計抽樣法、差異估計抽樣法、分層抽樣法、貨幣單位抽樣法。 變數抽樣中通過抽查確定樣本的平均值來推斷總體的平均值及總值的統計抽樣技術,稱為均值估計抽樣法。
均值估計抽樣法可以用來驗證賬戶余額或發生額的正確性。當查賬人員無法獲得被查總體數值或對被查單位提供的數字根本不可信賴時,此種方法仍可使用但是,應用這種方法時,計算標准差的工作量比較大。因為均值估計法中,標准差的計算需要考慮初始樣本或總體中的每一個項目的數值。 貨幣單位抽樣法是一種雙重目標抽樣方法,它既可以用於符合性測試,又可以用於實質性測試。它以貨幣單位作為組成總體的項目,以測定總體所包含錯誤是否超過預定的重要性指標或錯誤率上限為基本目標的一種統計抽樣方法。
貨幣單位抽樣法使用方便,適用范圍廣。由於以貨幣單位作為樣本單位,在抽樣的計劃和抽樣結果評價方面形成了某些獨特的內容。
H. 審計中可以用於統計抽樣的方法有哪些
審計中可以用於統計抽樣的方法主要有屬性抽樣、變數抽樣、貨幣單位抽樣這三種抽樣方法,合適的抽樣方法對審計活動中,會計資料及其他經濟資料進行審核,色差相關資料及其所反映的財務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與合理性有非常重要的的幫助。下面詳細介紹這三種審計用語統計抽樣的方法:
第一個是屬性抽樣,它有三種抽樣分類。
1、固定樣本量抽樣,也叫固定樣本規模抽樣,是基本應用最廣泛的屬性抽樣方法。
2、停一走的抽樣,是固定樣本量抽樣的一種改進形式。
3、發現抽樣,一般用於查找中大舞弊事件或極少出現的例外事件
第二個是變數抽樣,它有四種抽樣分類。
1、單位平均數估計抽樣,適合被審總體較接近正太分布的情況,樣本的平均值能較好代表總體的平均值的情況
2、差額估計抽樣,適合在總體各項目誤差接近正太分布,樣本平均差額能教好反映總體的平均差額的情況。
3、比率估計抽樣,適合於被審總體中各項目的真實值與賬面值近似有一定比例關系的情況。
4、分層抽樣,總體分布出現傾斜時,分層抽樣比使用非分層抽樣可靠。
第三個是貨幣抽樣,貨幣抽樣又陳元單位抽樣,根據抽出貨幣但願樣本勾出七所在的物理但願,金額越大的項目被選出審查的概率越大。
如何選取合適的審計統計抽樣方法,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1、做好統計與審計的有機結合
2、進一步充實審計統計工作
3、要做到統計與沖擊分析的有機結合
4、要進一步完善審計統計軟體
I. 傳統變數抽樣包括哪些方法
傳統變數抽樣主要有三種方法:
1.單位均值法 :通過樣本的單位平均值估計總體值的一種變數抽樣方法。
2.差異估計法:通過樣本記錄值與審計值的差異來推斷總體記錄值與審計值差異,進而對總體記錄值做出評價的變數抽樣方法。
3.比率估計法:通過審計值與樣本記錄值的比率來推斷總體審計值與記錄值的比率,進而估計總體審計值並對原記錄值的正確性做出評價的變數抽樣法。
J. 貨幣單位抽樣的樣本量的計算表
從兩個樣本量中取較大者,即157為樣本量。在實際工作中,為防止非預期的意外錯報致使總體無法接受,審計師可以主觀地在根據屬性抽樣表確定的樣本量的基礎上增加一定數量的樣本來防範這種情況。例如在本例中,審計師可將樣本量增至200. 3、選取樣本。貨幣單位樣本是使用概率比例選樣法選出的。在貨幣單位抽樣下,抽樣單位是單個貨幣單位,但是審計師不能對單個貨幣單位進行審計,而是找出特定貨幣金額所對應的物理單位作為樣本來實施審計測試。概率比例選樣的樣本可通過隨機數表取得。假設審計師要從下表的五張應收賬款票據中隨機抽取兩張作為樣本。首先,將這五張票據按編號排列並計算累計合計數。如下表:
由於以單個元為抽樣單位,則總體容量為5438.由電腦生成四位數隨機樣表,確定隨機起點,選取有用的隨機數(357~5438),包含這些隨機數的累計合計數所對應的票據即為要選出的樣本。假定選出的隨機數有1600,則包含1600的累計合計數1638對應的金額為1281元的二號票據被選為樣本。
4、根據樣本推斷總體。樣本選出後,要對樣本進行審計測試,確定樣本的錯報額和錯報率,並進一步推斷總體。推斷總體錯報時又具體分為樣本未發現錯報和發現錯報兩種情況。
(1)未發現錯報時的總體推斷:
第一步,根據可接受誤受風險、樣本量和實際錯報數確定總體錯報率的界限;第二步,根據具體情況,運用職業判斷估計平均錯報率,把推斷的總體錯報率轉化為錯報額。
承上例,在可接受誤受風險為5%,樣本量為200,錯報數為0的情況下,查屬性抽樣審計結果評價表,得到的錯報率上下限為1.5%.
錯報上限=5000000×1.5%×100%=75000;錯報下限=5000000×1.5%×100%=75000
(2)發現錯報時的總體推斷:
第一步:確定被發現錯報的每一個樣本的錯報額和錯報率(錯報額÷賬面金額)。假定審計人員對樣本進行測試後發現五處錯報,見下表:
第二步:分低報和高報兩組確定錯報率界限,並計算各項錯報引起的錯報率界限的增加額。
第三步:將平均錯報率與各個層聯系起來。將錯報率與各個層聯系起來的最常用方法是比較保守地將最大的錯報率與最大的層相聯系。
第四步:計算初始錯報上限和下限(見下表)
在發現錯報時,計算各層錯報界限要用樣本錯報率假定為總體錯報率。
第五步:計算高報和低報金額的點估計值並調整初始錯報界限。
當總體中同時出現高報和低報時,實際錯報上限應當低於未發現低報時的錯報上限,反之,實際錯報下限亦應當低於未發現高報時的錯報下限,為此要進行調整。步驟如下:(1)分別確定高報金額和低報金額的點估計值,(2)各界限分別減少相對的點估計值。點估計值的計算是用已審的貨幣單位的平均錯報額乘以賬面價值。承上例:
低估的點估計值=0.015×5000000÷200=375
高估的點估計值=(0.008+0.008+0.007+0.007)×5000000÷200=750
調整後的錯報上限=130250-375=129875
調整後的錯報下限=80000-750=79250
第六步:利用決策規則決定總體是否可接受。
貨幣單位抽樣法的決策規則:如果錯報上限和錯報下限均落在可容忍的高估錯報額和低估錯報額之間,就接受賬面價值沒有重大金額錯報的結論;反之就認定賬面價值存在重大金額錯報。根據這一規則,可認定上例500萬應收賬款不存在重大金額錯報。當總體不可接受時,審計師可是具體情況採取擴大樣本量、執行替代程序、提請被審單位調整賬戶余額等措施。
三、優缺點分析
貨幣單位抽樣繼承了屬性抽樣的統計分析技術的簡便性,只需藉助樣本量確定表和抽樣結果評價表就能確定樣本量和評價抽樣結果,不需要復雜的計算;在概率比例選樣下,貨幣單位抽樣具備了自動分層的功能,可以自動增加金額較高項目入選樣本的機會,使審計師把焦點自動集中於高風險領域;貨幣單位抽樣法還可以一次測試多個樣本,大大降低了審計成本。正是這些優點,再加上計算機強大的計算功能,使得貨幣單位抽樣成為審計師在詳細余額測試中最常用的統計抽樣方法之一。但是,貨幣單位抽樣也有它的不足之處,由於它在樣本錯報率估計方面固有的保守性,可能使得出的錯報界限遠遠超過重要性水平而無法被採用;概率比例選樣也有其固有缺陷,它在提高金額較大項目入選樣本幾率的同時,也提高了遺漏金額較小項目的可能性,這樣金額較小甚至為零的項目就基本被排除在入選樣本之外,這必然首先造成樣本代表性先天不足,而且對於金額嚴重低估項目和那些金額較小,但從性質方面考慮卻是重要的項目以及期間交易頻繁,期末余額較小的項目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和風險,是該方法所發現不了的;而且貨幣單位抽樣無法評價總體漏記項目的可能性,當完整性目標在審計測試中非常重要時,該方法就不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