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人數和持股市值多少合適
㈠ 公司注冊,股東最低股份可以是多少
股東的持股比例可以由股東自行約定,沒有具體的數值。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人數是2個以上50個以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股東符合法定人數: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人數分為兩種情況:一般情況下,法定股東人數必須是2個以上50個以下。特殊情況下,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可以單獨設立國有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而不受股東人數必須2個以上50個以下的限制。
2、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額。
3、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稱並建立相應組織機。
5、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股份,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層含義: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3、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
一個上市的公司,才會有股份,上市的公司,一般會有很多的股東,每個股東都有屬於自己的股份,股份比較多的人,自然就是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了,對於擁有股份比較多的股東,他們的意見,是比較重要的,對於公司的一些前景和規劃來說,他們的建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具有意義的。
一個公司,只有做的越來越好,做的越來越強大後,才能要求上市的,因為上市,是屬於錦上添花的程序,而不是單純為了上市而上市,因為一個公司上市後,就會有各種事情,還有股票,還會有一些人員或者是企業,注入很多的資金,所以是應該謹慎上市的,對於一些小微企業,應該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方式來進行操作。
㈡ 股市股東數多少比較合適
一隻股票股東數是多是少都屬正常。只是一隻股票如果股東數較多,說明該股票散戶較多,股票籌碼就分散,股票就很難上張。如果一隻股票股東數減少,或越來越少,說明持股的散戶越來越少,籌碼都集中到了主力手中,這樣的股票容易上漲。所以耍買這樣的股票。
這個沒有統一的標准。因為在二級市場股票是可以自由的買賣的股東的,戶數,隨時都是在變動的,但是如果股東的戶數相對比較集中,那麼說明籌碼都是集中在機構或者專家的手中。對股價的操控比較明顯。但如果股東的戶數偏多,那麼說明散戶在不斷的增加。這個時候股價的變動相對就會比較小,因為沒有一支絕對的力量可以去做引導。
股票里股東由大股東和小股股東構成,大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百分之三十,才算正常。
㈢ 人均持有市值越高越好嗎
人均持有市值越高越好,人均持股市值,每股股價乘以人均持股數量即得到人均持股市值這一數據。
一、人均持有自由流通市值排行榜:
泛微網路,主要從事計算機軟體。2017年上市,股東3160人,人均自由流通市值82萬元/人。從上市到今年的投資回報率為28.6%,股東質押率為1.17%。財務數據: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為46.8%,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1.5%,凈利潤率為12%,銷售費用率為71%,加權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8%,投入資本收益率RIOC為18%。
比音勒芬,主要從事服裝和配飾。2016年上市,股東4423人,人均自由流通市值75萬元/人。從上市到今年的投資回報率為10.4%,股東質押比例為0.28%。財務數據: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為25.1%,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3.4%,凈利潤率為17%,銷售費用率為29.6%,加權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5.3%,投入資本回報率RIOC為14.2%。現金周轉天數CCC持續增加,凈現金比(凈經營現金流/凈利潤)持續小於1。
二、什麼叫股票市值
市值是指你目前買入的股票的價值,也是包括浮動損益在內的價值,這就是市值——你的投資。股票市值以當日收盤價為准,即:當日收盤價總股本=總市值。正常情況下,股價越高,市值越大,公司原股東賺錢就越多。
最後人均是指是每股股價乘以人均持股數量即得到人均持股市值,人均持股市值越高,股份越集中,人均持股市值越低,股份越分散,總市值越高,人均持股市值相應的升高。
㈣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最低持股比例是多少
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上限是:在港交所上限是不超過37%。在滬(深)交所上限是不超過75%。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八十六條:收購要約的期限屆滿,收購人持有的被收購公司的股份數達到該公司已發行的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應當在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交易。 上市公司的條件之一是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應當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並且持有股票面值達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在收購行為發生後,由於收購人作為一個股東,通過收購活動已持有了該上市公司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股份,那麼,該上市公司已不再具備所規定的上市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七條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㈤ 股東人數一萬以內好嗎
好。股東人數一萬以內好,股東人數少於1萬時,本股才值得購買,現在散戶化太嚴重,如果願意長期持股,現在這個位置反而可以考慮。
㈥ 股東人均持股多好還是少好有什麼標准嗎
成反比,股東人數越少越好,說明控盤程度高。股東人數持續變少,代表有特定主力從散戶手裡吸收籌碼,所以股東人數會變少,這樣對股票的籌碼面是好事情,代表籌碼越來越集中。
股東會,每個公司都會召開,一般情況下,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當然了,例外情況是,公司可以通過章程對表決權的行使作出特別約定,也就是說,作為股東,你出資比較多,但是表決權可能較小。公司股東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一些約定。
(6)股東人數和持股市值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1、持股比例50%對50%的情況。
好多公司在設立時出於公平或者無私考慮,把持股比例設定為50%對50%。好處是,對於表決事項股東都有發言權,大家一致通過的事情,誰也沒有意見;不好的是,一個股東不通過表決事項,公司就無法形成有效決議,出現僵持。
2、持股比例51%對49%的情況。
也有公司股東把持股比例設置成這樣。名義上兩個股東地位差不多,就差那1%,可實際上,根據公司法規定,很多事項是持半數表決權的股東同意就可以辦的。差不多就是,持股49%的股東自己什麼都決定不了,持股51%的股東幾乎是什麼事情都能做。
㈦ 市值百億多少家機構持股好
大於20家。
機構持倉家數大於20家,市值大於100億,最好大於300億,所在板塊個股北向增持較多,股東戶數減少,最起碼不能增成長性比較好。
㈧ 3億的流通盤多少股東人數為好呢
這個不好說。一方面要看大股東持有了多少股票,機構持有了多少;二是要看當前股價。除去持有流通股份超1%的大股東後剩餘散戶持有平均額度小於8萬算是持股分散。超過10萬元算是比較集中了。
㈨ 個人持股比例一般為多少會對企業經營決策重大影響
不一定。看董事會設多少成員。你的持股數能不能排的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