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通過股市怎麼進行宏觀調控

通過股市怎麼進行宏觀調控

發布時間: 2022-12-25 18:39:36

Ⅰ 分析股價指數與宏觀經濟因素的關系

對於影響證券市場股價指數的因素我們可以總結如下:
4.1 經濟發展水平與股價指數不呈單一關系

Ⅱ 如何對股市做宏觀背景分析

(一)宏觀經濟運行對股市的影響

這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企業經濟效應,公司的經濟效益會隨著宏觀經濟運行周期、宏觀經濟政策、利率水平和物價水平等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動而變動。

2.居民收入水平,在經濟周期處於上行階段或者在提高居民收入政策的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消費需求。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3.投資者對估價的預期,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也就是投資者的信心,是宏觀經濟影響股市最重要的途徑。

4.資金成本,當國家經濟政策發生變化時,居民和單位的資金持有成本將隨著變化。比如利率水平的降低(增加)(加息或者降息)和徵收利息稅的政策,會使部分資金由銀行儲蓄變為投資,從而影響股市的走向。

(二)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

1國內生產總值(GDP)變動

在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與國家產業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股票的價格變動與GDP的變化是相吻合的。但是不能簡單的認為GDP增長股市也必然上漲,實際走勢有時候恰恰相反,必須將GDP與經濟形勢結合起來分析。

(1)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協調增長,經濟結構逐步趨於合理,經濟增長來源於需求刺激並使得閑置或者利用率不高的資源充分利用,從而表面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這時證券市場將基於以下原因而呈現上升趨勢:【1】伴隨總體經濟成長,上市公司的利潤持續上升,股息不斷增長。企業經驗環境改善,投資風險越來越小,從而使公司股票全面得到升值,使價格上漲。【2】人民對經濟形勢形成了良好的預期,投資積極性得以提高,增加了對證券的需求,促使價格上漲。【3】隨著GDP不斷增長,國民收入和個人收入都不斷提高,收入的增加同時增加了對證券投資的需求,從而導致證券價格上漲。

(2)高通貨膨脹下的GDP增長

當經濟處於失衡下的高速增長時,總需求大大超過總供給,這將表現為高通貨膨脹率。這是經濟形勢惡化的徵兆。

(3)宏觀調控下的GDP增長

當GDP呈失衡的高增長時,政府可能會採取調控措施來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這樣必然會減緩GDP的增長速度。

(4)轉折性的GDP變動

如果GDP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呈負增長,當負增長減緩並呈現向正增長轉變時,表明惡化的經濟形勢逐步得到改善。經濟的制約瓶頸得到改觀,新的一輪經濟高速增長已經來臨。這時候證券市場也將伴隨著快速上漲之勢。

2經濟變動周期

經濟周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表現為擴張和收縮的交替出現。

經濟總是處在周期性的運動中,股價伴隨著經濟周期相應波動,但估價的波動往往超前於經濟運動。收集有關宏觀經濟資料和政策信息,隨時注意經濟發展動向。正確把握當前經濟發展處於何種階段,對未來做出正確的判斷。把握經濟周期,認清經濟形勢。

3通貨變動

通貨變動包括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對於證券市場及個股的影響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完全可能產生反方向的影響。溫和且穩定的通脹對股價影響較小。通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而經濟處於景氣(擴張)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麼股價也將持續上漲。嚴重的通脹是很危險的,經濟可能被嚴重扭曲,貨幣加速貶值,這時候人民將會囤積商品、購買房屋等等進行保值。資金將持續流出證券市場,經濟嚴重扭曲失去效率,企業籌集不到生產必需的資金,原材料和勞務成本價格飛漲。企業經營嚴重受挫。

不同於通脹,通縮會損害消費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造成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

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包括:1財政政策、2貨幣政策、3收入政策

1財政政策包括:

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六個方面。國家預算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作為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能夠全面反映國家財力規模和平衡狀態,並且是各種財政手段的綜合運用結果的反映。因此在宏觀調控中有重要的作用。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利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它既是籌集財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又是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國債可以調節國民收入的使用結構和產業結構,是實現政府財政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如果一段時間里,國債的發行量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將會分流證券市場的資金。財政補貼是國家為了某種特定需要,將一部分財政資金無償補助給某些企業和居民的一種再分配方式。財政管理體制是中央和地方、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及國家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資金管理許可權和財力劃分的一種根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調節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財力分配。轉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財政將集中的一部分財政資金,按照一定的標准撥付給地方財政的一項制度。主要功能是調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財力縱向不平衡,調整地區之間財力橫向不平衡。

2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所制定的關於貨幣供應和流通組織管理的基本方針和基本准則。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進行全方位的調控,其作用表現在以下幾點:

(1)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2)通過調控利率和夥伴總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3)調節國民收入中消費和儲蓄的比例。(4)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貨幣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選擇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又包括: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這個不過多解釋。再貼現政策是指央行對商業銀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據向央行融資所做的政策規定,央行對再貼現資格的規定則著眼於長期的政策效應,以發揮抑制或扶持作用並改變資金流向。公開市場業務是央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

選擇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這兩個政策主要是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產生影響,這里不過多解釋。

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利率,利率的變化可以影響證券市場的資金流入或者流出。利率下降,股價上漲,利率上漲,股價下跌。2央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當政府傾向於實施較寬松的貨幣政策時,央行就會大量購進有價證券,從而使市場上貨幣供給量增加,這樣會推進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低,從而使企業和個人投資熱情高漲,生產擴張,利潤增加,同時又會推進股票機構上漲。反之,股票價格下跌。

3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國家為了實現宏觀調控總目標和總任務針對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則和方針。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比,收入政策有更高一個層次的調節功能,它制約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而收入政策最終也要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

三國際金融市場環境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一國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的動盪都會對其它相關國家的市場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1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通過人民幣匯率預期來影響證券市場。一般而言,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將增加收益,因此企業的股票價格上漲。相反的,進口型的企業成本增加,利潤減少,股票價格下跌。

2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宏觀面間接影響證券市場。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將導致出口增幅下滑,外商投資下降,從而影響經濟增長率。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導致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和投資者信心下降,最終使證券市場行情下跌。

3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微觀面直接影響股市。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實力不斷增強,一些大型企業最近幾年通過跨國兼並參與國際競爭。國內主要上市公司通過購買境外企業的股份,以達到參股的目的。另外一些大型上市公司通過購買境外企業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套期保值。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造成境外企業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大幅縮水,嚴重影響了這些公司的業績。

Ⅲ 我國現在的宏觀經濟政策如何調整,會對股市產生怎樣的影響

宏觀經濟因素是影響證券市場長期走勢的唯一因素。宏觀經濟因素對投資領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對證券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二是宏觀經濟的運行決定了證券市場的總體運行態勢。
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30年的改革開放成績斐然,但是許多方面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國家的宏觀調控仍然是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因。通過中國股市10餘年的發展經歷,我們看到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投資市場有著重要的影響。
1.利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利率水準的變動對股市行情的影響最為直接和迅速。一般利率與股票反向。利率下降時,股市上漲。利率上升時,股市下降。
2. 匯率變動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開放,證券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證券市場受匯率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匯率下調,人民幣升值,對於股市來說,本國產品競爭力減弱,出口型企業利潤受損,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其中一駕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
3. 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國家的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非常大。自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採用擴張性貨幣政策。
4.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金融危機以來政府不斷提高轉移支付水平,創造更多的社會福利條件。如出口退稅,家電下鄉政策。這些優惠政策會是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和購買力水平提高,從而增加社會總需求,帶動經濟的發展,從而間接促進證券指數上升。

Ⅳ 國家影響股市的辦法

國家主要通過國家政策宏觀調控股市。都說中國股市是一個政策市,原因就是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實在太大,而上市公司的業績卻反而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舉個近期的例子,水利工程建設是前段時間十二五剛提出的未來五年的規劃,大概是說未來五年,總投資一萬億建設水利工程,這政策就直接表現在了股市上,山峽水利連續兩日強勢封住漲停,其他的如安徽水利,葛洲壩等都表現不俗,這就是政策的魔力。近期的還有高鐵概念,晉億實業就是最好的例子,股價一路從11元左右漲到了昨天的25塊多,其他中國北車,中國南車,晉西車軸也是大致如此,而實際上他們的盈利能力完全支撐不了難么高的股價,但是就是有人炒,沒辦法。
拓展資料:
1、直接針對股市的政策影響,國家對待股市的態度是決定股市發展前景的根本。建立股市當初是為國企改革服務,實現國企脫貧的目標。為國企提供融資場所成為股市的使命,一直貫穿中國股市十幾年。隨著國企脫貧目標的實現,國家對待股市的態度也在發生轉變,十六大定位了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國有經濟在競爭性行業中逐漸退出,健全的資本市場成為政府有效管理國有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場所。因此,股權分置改革得到了國資委的支持。
2、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票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一方面企業融資成本相對降低,同時也為市場提供了相對充裕的資金,為市場行情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彈葯。但是貨幣供應太多又會引起通貨膨脹,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使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則會減少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不利於經濟發展,不利於證券市場的活躍。與寬松貨幣政策相反,緊縮政策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負擔,並減少了市場中的活躍資金總量,對行情發展不利。另外,貨幣政策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也非常大,這種影響對股市的漲跌又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3、國家利率政策的影響,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普遍存在投資飢渴症問題。雖然理論上投資水平與利率直接相關,但是實際上,由於我國國有企業占據主導地位,投資反而與利率相關度並不大,所以就限制了央行通過利率調整控制投資增長的能力。但是利率的變動對股市的影響還是巨大的,利率的變動對股市行情的影響也最為直接和迅速。一般來說,利率下降時,股票(除銀行股)的價格就上漲;利率上升時,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

Ⅳ 中央銀行會通過買賣政府債券或股票影響貨幣供應量進行宏觀調控嗎

你是說哪國的中央銀行?

如果是問我國的中央銀行,那麼答案很簡單:不會。

中國人民銀行不會購入國債,除非人大特批(2007年的時候有過一次,人大批准財政部向商業銀行發行特別國債然後拿著出售國債的錢到人行購入外匯,人行拿著這筆錢向商業銀行購買特別國債,然後財政部拿著這筆外匯成立了國家外匯投資公司);購買股票的話更是浮雲了,根本沒這個權力。

之前網友採納的答案是不正確的,中國人民銀行根本不會在公開市場買賣國債,不允許的。

在一級市場上,人民銀行是代理財政部發行國債的,但這不是買賣,僅僅是代理發行,國債是財政部的,錢是商業銀行等機構的,人行只是過過手而已。

還有網友說正回購逆回購,在中國他們的對象都不是國債,而是央票,即央行票據,而量化寬松在中國是不允許的。

Ⅵ 宏觀調控對股市的影響

中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 如今,宏觀政策面的冷暖直接牽動著股市的漲跌。受到宏觀調控政策以及券商違規事發等影響,我國股市在上半年先揚後抑,行情發生了重大轉折,呈現出明顯反差。那麼,目前的宏觀調控,對我國股市走勢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股市對宏觀調控應對不足

以2003年度開放式基金中排名第一位的博時價值成長基金為例:今年3月31日,博時價值成長基金每份累計凈值為1.48元;到7月8日這只基金的累計凈值下降到1.288元。

豈止是博時基金,幾乎股市上所有的基金凈值在最近3個月以來都大幅縮水。上證綜合指數從4月份的1783點一直回落到1400點以下。

博時管理層坦言,前期他們曾認為,緊縮政策對於市場上的優質公司而言,不僅不會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反而很可能會提供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健康環境,對此次政策出台的力度以及市場的反應估計不夠,受汽車、鋼鐵、石化個股的下跌拖累,使基金凈值有所縮減。為此,博時公司進行了深入分析和反思。

從時間上看,4月9日是上半年股市行情的分水嶺。此前,股指基本呈單邊上漲之勢;而之後,則呈單邊下跌態勢,下跌過程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

4月9日之所以成為轉折點,原因在於當天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決定進行宏觀調控。會議之前,市場對宏觀經濟形勢普遍持樂觀態度。會議之後,人民銀行立刻再次提高了存款准備金率,國家相關部門的宏觀調控舉措也接二連三地相繼出台。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中心主任陳東認為,市場人士對股市的預期發生了重大變化。此前,證券界人士普遍預計不足,因此在應對手段上迅速選擇了「清倉」這樣一邊倒的運作模式,導致股市迅速回落。

陳東表示,上半年股市出現的單邊上揚和下跌行情表明,市場幾乎相同的信息來源渠道和研究機構觀點的大同小異,也是導致投資者看法趨同的重要原因。

宏觀調控後續影響需要消化

隨著近年來證券市場建設不斷推進,去年以來,我國股市與國民經濟已經逐漸表現出較強的關聯性。宏觀政策直接左右著股市的漲跌,從GDP增長到物價上漲,從利率走勢到匯率預期,從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到收縮信貸,股票市場無不作出了敏感反應。

由此可以看到,宏觀經濟政策後續影響將會持續左右股市走勢。不少券商和基金公司的研究報告認為,目前在宏觀緊縮壓力緩解的同時,市場人士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宏觀緊縮對金融體系帶來的投資風險。宏觀緊縮政策對國債市場的影響已有目共睹,銀行和保險公司大量持有國債,國債市場大幅下跌造成了巨大損失。

——對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進行控制,必然會出現不少半途而廢的工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這些工程會進一步帶來不利影響。

——宏觀緊縮對部分產業的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與固定資產投資關系密切的產業反應敏感,如鋼鐵、有色金屬、機械、水泥等行業已出現明顯降溫態勢,但經濟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固定資產投資的降溫也必然會對其他產業產生相關影響。

東方基金公司總經理王國斌認為,上半年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對股票市場帶來了較大影響。由於市場人士預見不足,而目前市場心態又呈現出過度反應。因此,宏觀調控所帶來的影響還有待股市慢慢消化。

走勢低調但並不悲觀

看著股市在前段時間持續下跌,一些證券業人士發出了「中國證券市場已經危機四伏」「看不到未來了」的聲音。不過,更多的市場人士對中國股市的未來充滿信心。

毋庸置疑,我國股市建立以來,由於最初制度設計缺陷和監管環節的薄弱,市場中積累了不少歷史遺留問題,如庄股問題、違規委託理財問題、國債回購資金挪用問題、股民保證金挪用問題、上市公司損害流通股東權益問題等等。直到今天,這些問題依然是制約我國股市發展的「絆腳石」。

然而,股市下跌不等於危機,「欺詐、違規,失去誠信」這才是股市的真正危機。王國斌表示,他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看好中國證券市場的前景,每個理性的投資者應該都能分享到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

2004年經濟運行已經過半。從我國宏觀調控的效果看,宏觀調控已取得明顯成效,部分過熱行業的投資增幅開始回落,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國民經濟繼續快速增長,經濟效益穩步提高。由此可以判斷,下半年股市走勢盡管相對低調,但並不悲觀。

陳東認為,雖然宏觀調控政策對股市還會產生一定的後續影響,但宏觀調控之後的中國經濟走勢將會更加健康,上市公司的業績將會繼續增長;隨著監管制度和市場建設的不斷推進,違規資金撤離股市後,新的陽光資金的進入將會給股市帶來新的血液。這才是中國股市健康發展的堅定基石。

股票投資對對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作用

股市對經濟的作用,常言會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我覺得股市與經濟是相互作用的,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
他們之間的關系更像是兄弟,相輔相成,互幫互助。

Ⅷ 證劵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進行分析,並對上證指數未來走勢進行預測。

1)我國處於經濟周期的哪一階段。因其涉及投資的情況。比如通常在經濟擴張階段,投資力度會比較大。
(2)未來是有通貨膨脹預期還是通貨緊縮預期,伴隨的失業情況。因為這些關繫到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比如若未來可能發生通脹,宏觀調控可能會採取預防措施:收縮流動性,減少財政支出。
(3)國家現階段實行的政策:包括產業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無論是宏觀調控或者微觀管制都應予以關注。比如我們國家應對金融危機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提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尤其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支持力度。
(4)國際市場情況。現在經濟全球化,國際間相互影響加大,國際資本市場也呈聯動態勢。比如美國的經濟政策以及美國三大股指都會對國際市場有一定影響,全世界可都盯著美聯儲。
(5)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如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因為這關繫到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如哪些產業會得到政策支持,經濟工作重點等等
(6)稅收政策。稅收政策很多也是國家產業政策的體現,支持的產業會減免稅收,比如:出口退稅,高新技術企業低稅率。限制的會增加課稅,比如:加征環境稅。與股市直接相關的有證券交易印花稅,但證券交易印花稅不會經常調整。
在實際操作中,大家關心最多的就是央行貨幣政策,通漲預期,人民幣升值預期以及產業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股市的行情需要寬松的流動性支撐,央行的貨幣政策一有轉向之苗頭,就會引起股市震盪。今年上半年國家出台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幾乎出來一則就會引起相關板塊的炒作。還有擴大內需政策:汽車家電等等,也是這樣。股市炒題材很常見

Ⅸ 宏觀調控的手段有哪些我國近段時間為什麼要進行宏觀調控

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包括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而計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整的主要手段.

國家對市場經濟干預、控制的手段以及干預的深度、廣度,既與國情有關,也與市場經濟發育成熟的情況有關。市場經濟發育越是成熟,市場機制越是健全,市場體系越是完善,市場經濟本身順利運轉的能力越強,國家對市場經濟直接干預越少,與此相反,直接干預的越多。西方發達國家一般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對市場進行干預。
經濟手段主要一般有四個方面,財政調節、信貸調節、價格調節及匯率調節。
1、財政調節,是指用財政政策來調控國民經濟,具體地說,就是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財政政策來調控。但是我國去年使用的是穩健的財政政策,也就是經濟學意義上的中性財政政策。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積極的財政政策功成身退,政策轉型實屬必然」。
2、信貸調節,是指中國人民銀行作為政府管理金融的機關,通過銀行的信貸活動影響企業和個人的經濟行為,調節經濟關系。一般情況下,當企業緊縮投資,可能降低經濟增長速度時,政府應採取放寬貸款的措施;而當企業投資過熱,增長速度可能超過國力,當供給過多時,政府則應壓縮投資信貸額來抑制投資。
3、價格政策,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是運用價值規律進行的調節,而且是以健全合理的價格機制和價格管理體制為前提,注重價值規律的調節。
4、匯率政策,是指通過調節匯率來影響本幣與外幣的兌換關系,進一步影響國際經濟關系和國內經濟關系。我國多年來一直通過匯率政策保證人民幣的穩定與堅挺。亞洲金融危機之時中國依然頂住壓力,做到人民幣幣值的穩定。
經濟手段歸納起來有兩方面的功能,即松和緊。松是指促進銀根松動的措施,如減稅,增加財政支出,增加信貸支出等;增是指使銀根緊縮的措施,增稅,減少財政支出和信貸支出等。這些都是我國在不同的經濟時期,實現宏觀調控的不同經濟手段。
我國目前的市場還是非常不發達的初級市場,也可叫做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宏觀調控的手段應適應中國國情,除以經濟手段為主的財政及信貸等方面的調節外,還應注重必要的法律手段、計劃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和調控經濟,就是通過法律規范等行為准則規范經濟活動主體行為和政府部門管理經濟的程序,以規范經濟活動,保護經濟正常運行。國家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的實現方式主要應有相對於微觀市場經濟而言的間接和直接兩類。間接方式主要是通過計劃、利率、價格、財政、稅收等手段來引導宏觀經濟的發展方向,結構,速度等,從而間接作用於和規范微觀市場經濟各主體的行為,如各種經濟引導法法律規則;而實現宏觀調控的直接方式則是通過以法律形式制定微觀市場經濟運作中對各市場主體的市場行為的監管規則而直接作用於微觀市場經濟關系,比如反壟斷法律規則,各專業市場的主體行為規則等。我國宏觀調控的法律主要是經濟法,並有專家稱經濟法就是中國的宏觀調控法。
計劃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指國家行政部門依照法律對經濟活動主體進行管理。計劃經濟里也有市場,市場經濟也有計劃,這已是普遍得到認可的觀點。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制定宏觀指導計劃,已是我國宏觀調控中不能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市場經濟宏觀調控中,行政手段的運用已逐步減弱。但是我國市場經濟並非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而是政府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行政手段的運用並非人們的主觀偏好,而是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客觀要求。市場經濟宏觀調控離不開行政手段,但不是無限制的濫用行政手段。是政府憑借政權力量,運用行政手段對經濟活動進行必要的干預。

熱點內容
國內想做comex黃金期貨怎麼開戶 發布:2025-07-11 00:20:21 瀏覽:660
要是我有一千萬怎麼理財 發布:2025-07-11 00:18:39 瀏覽:926
醫葯股有哪些場內基金 發布:2025-07-11 00:18:33 瀏覽:839
贖回費是基金本來的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1 00:06:29 瀏覽:448
買2000元基金手續費大概多少 發布:2025-07-11 00:01:13 瀏覽:788
股市一招鮮教你如何炒上天 發布:2025-07-10 23:59:59 瀏覽:617
生豬期貨保險怎麼理賠9月 發布:2025-07-10 23:53:54 瀏覽:958
金融產品轉換讓增值稅多交怎麼辦 發布:2025-07-10 23:46:58 瀏覽:242
中國南車股票歷史行情走勢 發布:2025-07-10 23:46:49 瀏覽:389
智光電氣歷史股票行情 發布:2025-07-10 23:45:13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