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商周人們的貨幣是什麼

商周人們的貨幣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26 20:26:47

⑴ 1、夏商周時期的貨幣名稱和圖片;

貝幣又叫齒貝,由在熱帶海水中的鹹水貝殼打磨穿孔而成。一般為乳白色,大小輕重基本相同。貝幣始於殷代,當時貝是一種貴重物品,貝幣的使用經夏商周三代,在我國貨幣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幣貝大致有六大種類:即貨幣、擬棗貝、伶鼬榧螺、阿文綬貝、大小孔式貝化、背磨式貝化。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1%B4%B1%D2

⑵ 這是什麼時期的貨幣,他們分別的名稱是什麼

第一個是貝幣。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時期鑄造的銅貝,是人類最早的金屬鑄幣,比西方國家公認的最早金屬鑄幣--呂底亞王國鑄幣(公元前640年)要早近千年。銅貝的形狀完全仿效天然海貝,橢圓形,腹內鑄成空洞,面中間有一道從上到下的槽溝,兩邊鑄有數量相同的短齒紋. 還有一種"包金銅貝"和"貼金銅貝", 貝面上包一層薄薄的金皮或塗一層金粉,專供王侯貴戚們朝聘或賞賜之用。

第二個是布幣。由農耕經濟的農具「錢」、「鎛」演變發展而來,這也是把貨幣稱之為「錢」的緣故。「布」為「鎛」的假借字. 布幣的流通范圍,主要在黃河中游農耕經濟地區如韓國趙國魏國燕國等.布幣的形狀各異,種類繁多,一般都鑄刻有文字,有紀年數的,有紀地名的,也有紀錢幣名稱的.王莽復古改制時曾鑄造過布幣.直到今天,人們仍然把布幣視作中國錢幣文化的象徵,中國人民銀行的行徽,是由三個金色的布幣組成的一個"人"字形象,中國農業銀行的行徽也是用布幣和麥穗構成.在我國人民幣的水印圖案中,也可以看到布幣的存在.

第三個是刀幣。 刀削形,起源於漁獵經濟工具 .主要流通在黃河流域的東部諸侯國如齊國燕國趙國.各國的刀幣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其中以齊國的刀幣最為古樸精美.初期的刀幣與削刀相似,後來,有的刀幣鑄有外廓,不僅顯得美觀,而且增強了錢幣的牢固度,可以防止錢文的磨損.

⑶ 貝幣和谷帛是我國歷史上的什麼貨幣

貝幣和谷帛是我國歷史上的實物貨幣。實物貨幣是指作為貨幣,其價值與其作為普通商品價值相等的貨幣。在商品交換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最初的貨幣形式,是商品間接交換的一般價值形態的表現,最初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種類的商品上。

實物貨幣
實物貨幣是貨幣形式發展的第一階段,其作為貨幣用途的價值,與其作為非貨幣用途的價值相等。在世界各國的貨幣發展史上,可以說除去信用貨幣、紙幣和金屬貨幣,其他擔任過貨幣角色的各種商品,都可以稱之為 「實物貨幣」。如眾多的生產、生活資料,像農具、牛羊、石器、貝殼、棉花、糧食等都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充當過貨幣。這些商品因其自身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在特定的時期和區域為人們所共同認定而成為貨幣,它們都是實物貨幣。實物貨幣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其局限性日益明顯。這一方面是由於許多實物貨幣自身的物理性能很不穩定,不易保管和計量; 另一方面是由於出現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規模的擴大,就對充當交換媒介物的貨幣產生了新的要求,實物貨幣價值小數量大,無法擔任理想的交換媒介,難以滿足交換的需要。而金屬貨幣具有質地均勻、易於分割、體積小、價值量大,易於保存和攜帶等特點,所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換的擴大,實物貨幣逐漸地為金屬貨幣所取代。

在中國,大致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牲畜、龜背、農具等實物貨幣。夏商周時期是中國實物貨幣發展的鼎盛期,同時也是衰落期,這時期的實物貨幣主要是由布帛、天然貝等來充當。在世界商品發展的歷史上,牲畜(牛,羊和狗等等),貝殼和動物的牙齒及獸角,毛皮,鹽巴,特殊的石塊,金屬都曾經先後充當過這種「中間人」即貨幣的角色。

⑷ 請問在我國古代,商周時期都使用什麼各稱的貨幣

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是商朝的銅貝。商代在我國歷史上也稱青銅器時代,當時相當發達的青銅冶煉業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交易活動的增加。於是,在當時最廣泛流通的貝幣由於來源的不穩定而使交易發生不便,人們便尋找更適宜的貨幣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銅上,青銅幣應運而生。但這種用青銅製作的金屬貨幣在製作上很粗糙,設計簡單,形狀不固定,沒有使用單位,在市場上也未達到廣泛使用的程度。由於其外形很像作為貨幣的貝幣,因此人們大都將其稱為銅貝。

⑸ 古代商朝流通的貨幣,有哪幾種

夏朝滅亡之後,就迎來了商朝的時代,我們熟悉的紂王和妲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朝代。商紂王的昏庸和妲己的嫵媚結合在一起,百姓有苦難言。但是生活還要繼續,百姓們總是要想辦法生存,而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交易,也有了貨幣。剛開始,市面流通的貨幣很雜亂,後來經過政府的統一之後,只允許兩種貨幣通用。你知道古代商朝流通的貨幣有哪幾種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商朝流通的貨幣是貝幣和甲幣。

雖然商朝的人民已經比遠古時代的人民生活方式改善了很多,但是他們那個時候各方面都比較落後,也無法使用先進的工具,所以,在商朝流通的貨幣只有貝幣和甲幣。這是因為要在那個時候,海邊的人們都去撿地上的貝殼,貝殼的數量很多,用來做貨幣非常的方便,另外就是烏龜了,人們在之前喜歡用龜殼來占卜,所以甲幣也是用烏龜的殼製成的。

⑹ 最早的貨幣出自於什麼朝代

最早的貨幣出自於商朝。

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與「貝」有關。

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幣的出現,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五次極為重大的演變: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的演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6)商周人們的貨幣是什麼擴展閱讀:

貨幣體系

從春秋時期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到戰國時期已確立布幣,刀幣,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

布幣

趙、韓、魏三國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幣。春秋時期的布幣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裝柄的空心銎。

而戰國時期的布幣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對「空首布」而言,已無裝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鏟狀銅片,布幣形制大致分平肩,聳肩,圓肩和方足,尖足,圓足等類別,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聳肩尖足布,圓肩圓足布演化,地區後擴展到楚國和燕國等地。

刀幣

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幣形狀取象於山戎、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於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

環幣

秦國獨用環幣,其形製取象於紡輪或玉壁演化而來。環幣分圓形圓孔和方孔兩種。戰國時期即較早鑄行的是圓形圓孔,後秦惠文王,秦始皇鑄圓形方孔「半兩」錢。圓形環錢是方孔錢的原始狀態。

蟻鼻錢

楚國鑄幣銅貝稱蟻鼻錢,由貝幣演化而來。銅貝錢文「」形似鬼臉,為「貝化」二字組合。蟻鼻喻小,意即小錢。楚國有文銅貝鑄幣俗稱「鬼臉錢」、「蟻鼻錢」。楚國除蟻鼻錢外,還有黃金稱量貨幣,是戰國時期唯一以黃金為流通貨幣的國家。

⑺ 商周的錢幣是什麼

商周錢幣種類大致有:貝幣(貝殼)、
甲幣(烏龜甲板)、
貝幣(青銅,之後幾個都是青銅材質)、布幣、刀幣、蟻鼻錢、環錢(可能是最早的圓形金屬錢幣)、爰金(金幣的一種,楚國貨幣)……
我列舉的是主要的,部分民族、部落有自己的錢幣,即使現在在地球上一些偏遠的地方,鹽、動物骨骼都還在被用作貨幣使用。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我國最早使用的古代實物貨幣是什麼

我國最早的實物貨幣是貝幣,原始貝幣產生於距今三千年的商代,是錢幣的始祖,是一種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的貝類貨幣,出土於河南殷墟婦好墓等地,年代為公元前19至前16世紀,距今約3500年以上。

是用貝殼充當的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8)商周人們的貨幣是什麼擴展閱讀:

先秦時期以海貝充當的原始貨幣。早在夏代末年,貝可能已經成為交換媒介。商代常見的是一種齒貝,背面往往磨平,或鑽一穿孔,便於攜帶,學名為貨貝。

中國使用貨幣已有四千年歷史,是世界上使用貨幣最早的國家之一。

1、 最早的貨幣:天然海貝。

2、 金屬貨幣:銅仿貝與錢鎛(布)(黃帝後期黃河中下游開始充當等價物)。

3、 商周時期的貨幣。

天然海貝仍是重要貨幣。

金屬貨幣廣泛使用:

a、銅貝與銅塊;

b、錢與布在關洛三晉地區正完成向金屬貨幣的轉化 。

4、 春秋時期的貨幣

空首布:流通於關洛三晉地區,「周、鄭、晉、衛」主要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貨):流通於東方齊國,模仿一種生產工具。

蟻鼻錢:流通於南方楚國的銅仿貝。

5、圜錢:圓錢圓孔、圓錢方孔。

三晉及周布幣區的圜錢

秦圜錢:以兩為單位,一兩錢圓形圓孔無廓,半兩錢圓形方孔。

6、 戰國時期黃金的流通

戰國黃金流通以斤、益為單位,以南斤為主。

7、秦朝時期的貨幣

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8、 西漢時期的貨幣

三銖錢、四銖錢、五銖錢、皮幣、白金幣 。

9、 東漢時期的貨幣

鐵錢:公元30年,公孫述在四川鑄造鐵錢,歷史上第一次用鐵作幣材。

五銖錢:公元40年,光武帝從馬援建議恢復五銖錢 。

10、王莽時期的貨幣

二年:錯刀、契刀、大泉。

六年:廢錯刀、契刀、五銖錢發行小泉代替五銖錢,流通大五物:金、銀、銅、龜、貝五種幣材`

六名:金貸、銀貸、泉貸、布貸、龜貸、貝貸。

二十八品

11、漢代的貨幣

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仍是法定貨幣單位,單位由鎰改斤,1斤=10000錢。

漢武帝時期模仿麒麟馬蹄有麟趾金(圓)和馬蹄金(橢圓)。

西漢時期主要用於賞賜和饋贈,王莽時將黃金收歸國有,東漢以後黃金減少,賞賜用絲綢、布帛、銅錢。

12、三國兩晉的貨幣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復五銖錢的流通;

蜀:直百錢;

吳:大泉五百、大泉當千。

兩晉:未鑄新錢,西晉主要沿用漢魏之五銖及各種古錢,東晉元帝渡江後主要沿用孫吳地區流通的舊錢。

十六國:河西涼州刺史張軌恢復五銖錢,漢興錢為我國最早的年號錢。

13、南北朝時期的貨幣

劉宋:四銖錢;

南齊、蕭梁:第一次大量鑄鐵錢,曾鑄銅錢、五銖錢、短百;

陳:大貸六珠;

北魏:太和五銖、永安五銖;

東魏:沿永安五銖;

北齊:常平五銖;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間以絹布交易,五嶺以南則以鹽米布交易。

14、隋唐時期的貨幣

隋文帝鑄統一的標准五銖錢成為境內流通中統一的貨幣!

唐法定貨幣流通制度時錢帛兼行

武德四年廢五銖鑄開元通寶錢,規定了成色標准脫離量名錢體系,以重量作為錢幣的名稱。

參考資料:網路-貨幣

⑼ 秦朝使用秦半兩為通行貨幣,秦以前的夏商周有貨幣嗎他們用什麼做交易

嚴格意義上來講,在秦朝秦半兩產生之前,其實是有貨幣的,就比如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都是有自己的貨幣的,他們在生產生活中的交易也是完全靠本國的貨幣來流通!但是一旦涉及到國與國之前的經濟往來就會出現困難了,因為各國的物價不一樣,也沒有官方來規定一個統一的國與國之間的貨幣兌換比率!

其實古人的智慧都是非常高的,即使是在原始社會,它們也有自己交易的方式,當然了,也有它們自己的貨幣!貨幣的產生的根源是私有制的形成以及商品經濟的發達,全世界各地區都在不同時間內產生了屬於他們本國的貨幣!

⑽ 我國最早使用的古代實物貨幣是什麼

貝幣,中國古代以海貝充當的原始貨幣。

原始貝幣產生於距今三千年的商代,是錢幣的始祖,是一種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的貝類貨幣,出土於河南殷墟婦好墓等地,年代為公元前19至前16世紀,距今約3500年以上。

(10)商周人們的貨幣是什麼擴展閱讀:

貝幣分珧貝、骨貝、石貝、銅貝等,但最常用的還是天然海貝。

天然海貝的品種也很多,有「貨貝」(又名齒貝)、「擬棗貝」、「阿文綬貝」(又名大貝、虎斑貝)、「伶鼬榧螺」等,其中「貨貝」比較常見,貝面上有一條長長的齒槽的稱為「貝齒」或「貝唇」,貝的正面較為平整,貝的側面稍微鼓突。

人們為了便於攜帶方便,在貨貝的背部多鑿有小孔,早期孔相對小,稱之為「小孔式貨貝」,以後,穿孔逐漸擴大,稱為「大孔式貨貝」。春秋戰國時期的「貨貝」背部幾乎磨平,稱為「磨背式貨貝」。

早在夏代末年,貝已經成為交換媒介。商代常見的是一種齒貝,背面往往磨平,或鑽一穿孔,便於攜帶,學名為貨貝。貝是生長於熱帶亞熱帶淺海的貝類,它小巧玲瓏、色彩鮮艷、堅固耐用而成為原始居民喜愛的一種裝飾品,由於它具有大小適中、攜帶方便、易於計數等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商品社會的形成,天然貝就逐漸充當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

參考資料:網路-貝幣

熱點內容
國內想做comex黃金期貨怎麼開戶 發布:2025-07-11 00:20:21 瀏覽:660
要是我有一千萬怎麼理財 發布:2025-07-11 00:18:39 瀏覽:926
醫葯股有哪些場內基金 發布:2025-07-11 00:18:33 瀏覽:839
贖回費是基金本來的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1 00:06:29 瀏覽:448
買2000元基金手續費大概多少 發布:2025-07-11 00:01:13 瀏覽:788
股市一招鮮教你如何炒上天 發布:2025-07-10 23:59:59 瀏覽:617
生豬期貨保險怎麼理賠9月 發布:2025-07-10 23:53:54 瀏覽:958
金融產品轉換讓增值稅多交怎麼辦 發布:2025-07-10 23:46:58 瀏覽:242
中國南車股票歷史行情走勢 發布:2025-07-10 23:46:49 瀏覽:389
智光電氣歷史股票行情 發布:2025-07-10 23:45:13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