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市值多少
Ⅰ 全世界各國股市市值是多少
全球股市市值排名(2009-12-06 19:43:33)
轉載標簽: 雜談 分類: 數據
截至2008年7月8日,全球股市市值排名前30位的國家。中國大陸排名世界第4,香港和台灣分列第16和第17位。 國家股市市值 (百萬美元) 股本回報率 美國 15,105,153 14.86 日本 3,953,718 8.96 英國 2,999,136 20.08 中國 2,625,688 16.09 法國 2,063,406 15.12 加拿大 1,723,478 14.37 德國 1,575,476 15.66 瑞士 1,174,096 14.3 巴西 1,126,835 14.37 俄羅斯 1,119,986 17.3 澳洲 1,094,428 15.63 西班牙 848,669 16.89 義大利 833,034 12.97 印度 792,618 21.11 韓國 755,651 13.17 香港 637,783 13.07 台灣 608,270 12.28 瑞典 444,144 16.34 荷蘭 436,810 17.68 墨西哥 399,646 21.95 南非 356,633 20.35 新加坡 347,754 14.08 挪威 322,434 17.03 比利時 272,010 13.11 芬蘭 263,682 20.67 丹麥 235,077 16.35 馬來西亞 202,761 12.91 奧地利 183,324 11.86 盧森堡 173,461 19.24 希臘 172,896 16.48 本貼於
2007年GDP排名全球,
1美國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中國 33700 2520
4 德國 32800 39710
5 英國 25700 42430
6 法國 25200 41200
7 義大利 20900 35980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10 俄羅斯 11400 8030
11 韓國 9920 20240
12 巴西 9340 4930
13 印度 9280 830
14 墨西哥 8850 8140
15 荷蘭 7560 45880
16 澳大利亞 7460 3590
17 比利時 4470 43010
18 瑞典 4470 48950
19 瑞士 4310 57040
20 中國台灣 3980 17520
21 印度尼西亞 3960 1590
22 土耳其 3860 5130
23 挪威 3760 80960
24 波蘭 3750 9840
25 奧地利 3710 37800
26 沙烏地阿拉伯 3690 14250
27 丹麥 3060 56380
28 希臘 2630 23970
29 南非 2560 6090
30 伊朗 2520 3560
31 愛爾蘭 2480 58020
32 芬蘭 2360 45020
33 阿根廷 2330 5840
34 泰國 2270 3420
35 葡萄牙 2190 20620
36 中國香港 2050 29350
Ⅱ 挪威國家概況
【國名】 挪威王國(The Kingdom of Norway, Kongeriket Norge)。
【面積】 38.5萬平方公里(包括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
【人口】 505萬(2012年底)。96%為挪威人,有薩米族約3萬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官方語言為挪威語。9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 奧斯陸(Oslo),人口約62萬(2012年底)。年平均氣溫5.7℃,降水量763毫米。
【國家元首】 國王哈拉爾五世(Harald V),1991年1月21日即位。
【重要節日】 憲法日:5月17日(紀念1814年5月17日通過第一部憲法)。
【簡況】 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東鄰瑞典,東北與芬蘭和俄羅斯接壤,南同丹麥隔海相望,西瀕挪威海。海岸線長21192公里(包括峽灣)。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挪威人類居住史可追溯到公元前9000年。公元9世紀形成統一王國。9~11世紀進入維京時期,對外擴張至冰島、諾曼底、愛爾蘭、格陵蘭等地。14世紀中葉開始衰落,1397年與丹麥和瑞典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統治。1814年5月17日挪憲法問世,同年尋求獨立未果,被丹割讓與瑞典。1905年脫離瑞挪聯盟獨立,選丹麥王子為國王,稱哈康七世。一戰期間中立。二戰中被德國佔領。戰後由工黨、保守黨單獨或與其他政黨聯合執政。
【軍事】 根據挪威憲法,國王是軍隊最高統帥,通過內閣行使對軍隊的指揮權。政府通過與議會協調,實現對軍隊的政治領導。政府負責和平時期的軍事和民事戰備事務,制定危機和戰爭時期的整體國防計劃。國防大臣作為內閣成員,負責處理與國防和軍事相關事務,現任國防大臣是伊納·埃里克森·索爾萊德。國防司令是國防大臣的首席軍事顧問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現任國防司令是哈康·布倫—漢森海軍上將。國防參謀部和國家聯合司令部是挪軍指揮機構,前者是國防司令對挪軍實施指揮和管理的機構,主要負責政策性事務;後者負責指揮挪軍作戰、訓練、演習等行動,主要負責具體實施。挪威1949年4月加入北約,依靠北約確保安全是挪防務政策的基石。戰爭時期,除國民警衛隊以外的挪軍指揮權移交北約盟軍作戰司令部。
挪威致力於建設一支高質量、靈活機動、具備快速部署能力的現代軍隊,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挪軍總人數現約23000人,其中陸軍約9000人、海軍約4000人、空軍約4100人、國民警衛隊常駐人數約550人。挪軍動員後總兵力可達83000人。主要武器裝備包括豹2A4坦克、CV9030裝甲車、「南森」級護衛艦、「烏拉」級潛艇、F-16A戰斗機、NH90直升機等。挪威實行義務兵役制,18至44周歲的男性公民都有服兵役義務,士兵服役期12個月。挪威議會2013年通過法案,自2015年起將義務兵制度擴展至女性公民,挪威將成為歐洲第一個和平時期徵召女性服兵役的國家。挪威是世界上參加國際維和行動較早、次數和人數較多的國家之一,1947年以來先後參加40餘項國際維和行動,參加人員約6萬人次。2014年挪威國防預算約430億挪威克朗。近年來,挪軍深入推進軍隊改革,努力提高人員素質,注重發展武器裝備,軍隊實力不斷增強。
政治
【政治】 政局穩定。2013年9月,由保守黨、進步黨、基督教人民黨、自由黨組成的「泛藍聯盟」在議會大選中擊敗連續執政八年、由工黨、社會主義左翼黨、中間黨組成的「紅綠聯盟」,贏得歷史性勝利。同年10月16日,保守黨和進步黨組建少數政府。新政府推行機構改革,明確將增強勞動市場競爭力、政府簡政放權、重視全民教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共安全投入、關愛弱勢群體、加快社保體系建設、加強地方民主作為八大政策核心,秉承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觀外交,強調對外援助應兼顧民主、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視挪企業拓展海外利益及能源在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憲法】 現行憲法於1814年5月17日通過,後經多次修訂。憲法規定挪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為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並提名首相人選,但無權解散議會。
【議會】 國家立法機構,採用比例代表直選制。由169名議員組成,任期四年。本屆議會於2013年9月選舉產生,工黨55席,保守黨48席,進步黨29席,基督教民主黨10席,中間黨10席,自由黨9席。社會主義左翼黨7席,綠色環境黨1席。議長烏勒米克·托馬森(Olemic Thommessen),保守黨。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13年10月16日組成,共18人,其中保守黨11人,進步黨7人,女閣員共9人。主要內閣成員為:首相埃娜·索爾貝格(Erna Solberg,保守黨,女),財政大臣西芙·延森(Siv Jensen,進步黨。女),地方政府與現代化事務大臣揚·圖勒·桑奈爾(Jan Tore Sanner,保守黨),首相府大臣維達爾·海爾格森(Vidar Helgesen,保守黨),交通與通訊大臣凱迪·索爾維克-奧爾森(Ketil Solvik-Olsen,進步黨),外交大臣博爾格· 布蘭德(Børge Brende,保守黨),文化與宗教事務大臣托爾希德·維德薇(Thorhild Widvey,保守黨,女),漁業大臣伊麗莎白·阿斯帕克(Elisabeth Aspaker,保守黨,女),氣候與環境保護大臣蒂娜·松德托夫特(Tine Sundtoft,保守黨,女),貿易與工業大臣莫妮卡·馬蘭(Monica Maeland,保守黨,女),兒童、平等與社會融合事務大臣索爾維格·胡爾娜(Solveig Horne,進步黨,女),衛生與護理大臣本特·赫耶(Bent Høie,保守黨),勞動與社會事務大臣羅伯特·埃里克松(Robert Eriksson,進步黨),司法大臣安德斯·阿努森(Anders Anundsen,進步黨),石油與能源大臣托德·利恩(Tord Lien,進步黨),國防大臣伊納·瑪麗·埃里克森·索爾萊德(Ine Marie Eriksen Søreide,保守黨,女),農業與食品大臣西爾維·里斯特豪格(Sylvi Listhaug,進步黨,女),教育大臣托爾比約恩·勒埃·伊薩克森(Torbjørn Røe Isaksen,保守黨)。
【主要網址】 政府 http://www.regjeringen.no
議會 http://www.stortinget.no
【行政區劃】 全國設1市(Oslo)18郡(Fylke),下設428個縣/市(Kommune)。
【司法機構】 法院獨立行使職能,分三級:最高法院,6個高等法院,93個區、市初審法院。此外還設有勞資糾紛法院、社會保障法院、土地認證法院等。最高法院設1名院長和18名大法官,院長為圖爾·謝(Tore Schei),2002年就任。檢察院隸屬司法部,總檢察長為托爾-阿克塞爾·布希(Tor-Aksel Busch),1997年就任。
【政黨】 全國有20多個注冊政黨。
(1)工黨(Labour Party):在野黨。1887年成立。議會第一大黨,戰後主要執政黨,在工會中有較大影響。對內主張實行福利社會,實現充分就業、可持續發展、公正分配和加強社會福利。對加入歐盟持積極態度。目前有7萬多黨員。主席為約納斯·加爾·斯特勒(Jonas Gahr Støre)。
(2)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執政黨,議會第二大黨。1884年成立。代表金融、航運和工商業大壟斷資本利益,強調自由市場競爭,堅定擁護加入歐盟。約有6.7萬黨員。主席為埃娜·索爾貝格(Erna Solberg)。
(3)進步黨(Progress Party):執政黨,議會第三大黨。1973年成立。對外國移民和申請政治避難者態度較苛刻,贊成加入歐盟,主張減稅。約有1.2萬黨員。近年來支持率持續上升。主席為西芙·延森(Siv Jensen)。
(4)基督教人民黨(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挪威語原文Kristelig Folkeparti,意為基督教人民黨):在野黨。1933年成立。維護基督教傳統道德觀念,反對加入歐盟,支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援。約有5萬余黨員。主席為克努特·阿里爾·哈萊德(Knut Arild Hareide)。
(5)中間黨(Centre Party):在野黨。1920年成立。代表農場主和家庭農戶利益,堅決反對加入歐盟。約有黨員2.3萬。主席為特呂格韋·施拉斯沃德·維杜姆(Trygve Slagsvold Vem)。
(6)自由黨(Liberal Party):在野黨。1884年成立,是挪歷史上最早的政黨,曾經歷多次分裂。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反對極端壟斷和社會化,主張國際參與。約有黨員7400人。主席為特利娜·施·格蘭德(Trine Skei Grande)。
(7)社會主義左翼黨(Socialist Left Party):在野黨。1975年成立。奉行激進的社會民主主義路線,反對加入歐盟,外交上對美國相對獨立,注重環保。現有黨員近1萬。主席為奧敦·比約盧·呂斯巴肯(Aun Bjørlo Lysbakken)。
其他政黨:挪威共產黨(Norwegian Communist Party)、紅色選舉聯盟(The Red Party)、綠色環境黨(The Green Party)等。
【重要人物】 國王哈拉爾五世,1937年2月21日生於奧斯陸。1940年4月德國入侵挪威後,隨其母及兩個姐姐應美國總統羅斯福之邀僑居美國,戰後回國。1955年入挪威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至1962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學習歷史、經濟和政治學,1984年獲英國約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77年獲陸海空上將軍銜。1957年9月起為挪王儲,開始參與國事活動。1991年1月21日即位。1985年4月作為王儲首次訪華。1997年10月偕宋雅王後訪華。2008年8月偕宋雅王後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愛好帆船和滑雪運動。有一女一子。
首相埃娜·索爾貝格,女,保守黨。1961年2月24日生於挪威西部城市卑爾根。畢業於卑爾根大學,獲社會學、比較政治學、統計學、社會經濟學學士學位。1989年起擔任保守黨全國議員,2002-2004年擔任保守黨第一副主席,2004年起任主席。2001-2005年任地方政府和地區發展大臣,2005年當選保守黨議會黨團主席,歷任議會財政委員會、地方事務委員會、衛生與護理委員會、外交與國防事務委員會和選舉委員會委員,及北約議員大會挪方代表團團長。2013年10月起任現職。已婚,子女2人。
經濟
【經濟】 挪威是擁有現代化工業的發達國家。20世紀6、70年代發現石油後經濟發展速度較快,80年代有起有落,90年代初因取消石油生產限額,收入劇增,外貿順差大幅增加。近年來,世界石油價格高企,挪石油出口獲巨額收益,經濟復甦加快,失業率下降,通脹率維持在較低水平。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挪政府出台了一攬子應對方案,挪經濟未受明顯沖擊,在較短時間內恢復穩定並重新實現連續增長。2012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9萬億挪威克朗(約合5009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7.7萬挪威克朗(約合9.9萬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2%
貨幣名稱:挪威克朗(Krone)
匯率:1美元 = 5.8768挪威克朗(2013年平均匯率)
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長率:1.3%
失業率:3%
挪政府石油基金市值:5.27萬億挪威克朗(2014年6月)
【資源】 油氣、水力、森林、漁業資源豐富。截至2012年底,原油及天然氣預計總儲量為136億標准立方米(石油當量),已開采44%。水力資源豐富,可開發的水電資源約2150億度,已開發60.2%。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漁場。
【工業】 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海洋石油、 化工、航運、水電、冶金等尤為發達。歐洲重要鋁、鎂生產國和出口國,硅鐵合金產品大部分供出口。20世紀70年代,挪近海石油工業興起,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挪現為世界第七大石油出口國。
【農林漁業】 近三分之一國土在北極圈以內,農業面積99.9萬公頃,僅占國土面積2.6%,其中牧草地65.2萬公頃。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蛋、奶製品基本自給,蔬菜水果主要依靠進口。森林覆蓋率占國土面積40%,可採伐的森林面積7.48億立方米,木材採伐量約680萬立方米。漁業是重要的傳統經濟部門。漁業(捕撈與養殖)是重要的傳統經濟部門,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7%(2011年)。2011年捕魚量230萬噸,同比減少15%,總價值159億克朗,主要捕撈魚種為鱈魚、鯡魚、鮐魚、毛鱗魚等。養殖業以三文魚為主,2011年養殖魚產品總銷售量114萬噸,其中三文魚106萬噸。
【服務業】 包括商業、旅遊、運輸、通訊、金融保險、房地產、建築、公共服務等。主要旅遊城市有首都奧斯陸、第二大城市卑爾根等,西北部地區的峽灣和冰川等自然景觀享有盛名。
【交通運輸】 海運業發達。主要港口有奧斯陸、特隆赫姆和卑爾根,奧斯陸港年吞吐量約600萬噸。主要機場有奧斯陸、卑爾根和斯塔萬格。
【財政金融】 2012年,挪政府財政收入12768億克朗,支出9968億克朗,盈餘2800億克朗。截至2013年9月,挪中央銀行國際外匯儲備約3017億挪威克朗。主要銀行有:挪威中央銀行(Norges Bank),總資產1.4萬億挪威克朗;國家住房銀行、漁業銀行、農業銀行等國家專業銀行;挪威銀行(DnB)、諾迪亞(Nordea)等商業銀行。
【對外貿易】 主張自由貿易。外貿在經濟中地位重要。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各類機械、漁產品、化工產品。主要進口機械、電器設備、運輸工具、石油製品、紡織品、食品。主要進口國包括瑞典、德國、中國等。主要出口國有英國、德國、瑞典等。2012年挪進出口貨物貿易總額為1.42萬億克朗(約合2541億美元),對外貿易順差759億美元。
【對外投資】 截至2011年底,挪威在國外直接投資總額約1.01萬億挪威克朗,主要集中在歐盟國家和美國等。投資主要集中在石油、製造、交通與通訊、金融等行業。
【對外援助】 2012年外援金額達47.54億美元,約占國民總收入(GNI)的1%。主要受援國有阿富汗、坦尚尼亞、莫三比克、烏干達、衣索比亞等。外援中雙邊與多邊項目約各佔一半。多邊援助中50%以上通過聯合國機構實施。
【外國資本】 截至2010年底,外國在挪直接投資總額約1萬億挪威克朗。主要投資國有瑞典、美國、荷蘭、英國等。投資主要集中在石油、金融以及製造業。
【經濟團體和大公司】 挪威工商聯合會(NHO):1989年1月成立,由僱主協會、工業協會和手工業協會合並組成,是挪最大的企業家組織,成員包括全國1萬多個企業。會長克里斯汀·斯考根·倫德(Kristin Skogen Lund)。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成立於1972年,是挪最大石油公司、北海最大原油生產商和西歐最大原油銷售商。2006年底與挪海德魯公司油氣部合並,並更名為挪威國家石油海德魯公司,現擁有3.1萬名職工。總裁海爾格·倫德(Helge Lund)。
挪威海德魯公司(Norsk Hydro):創建於1905年,著名鋁製品生產商,挪最大的工業公司。主要經營化工、輕金屬、化肥、水電、食品、醫葯等,51%的股本為挪威政府所有。在近40個國家和地區共有2.4萬雇員。總裁司文·布朗特塞格(Svein Brandtzaeg)。
【人民生活】 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全國共有各種醫療機構320所;住院床位約2.4萬個;平均壽命女為82.7歲,男為78.1歲;平均每千人有小轎車454輛;行動電話用戶佔全國人口93%,90%的居民使用網際網路。
文化
【文化教育】 1998年起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大多數為公立,中央負責高等教育,地方負責中等和初等教育。各類在校學生總數約105萬,教師7.6萬。有高等院校71所,學生約20萬。挪威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奧斯陸大學於1813年成立,有學生約4萬。此外還有卑爾根大學、挪威科技大學、特羅姆瑟大學、挪威生命大學、挪威商學院(BI)等高校。
【科研】 科研經費40%以上由政府提供,其餘由科研單位自籌。主要研究機構為「挪威科研理事會」,下設六個部門,分別負責工業和能源、生物生產和改良、環境與發展、文化和社會、自然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
【新聞出版】 全國出版各種日報約60種,日平均發行量約300萬份。另有其他報刊100餘種。主要報紙有:《晚郵報》(Aftenposten)、《世界之路報》(Verdens Gang)、《經濟日報》(Dagens Næringsliv)、《日報》(Dagbladet)、《日報》(Dagsavisen)、《民族報》(Nationen)、《卑爾根時報》(Bergens Tidende)等。
挪威通訊社(NTB):1867年成立,非官方。
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RK):1933年建立,分廣播、電視兩部分,隸屬文化部。
同其他國家的關系
【對外關系】 挪積極參與聯合國事務,多次向海外派駐維和部隊,重視對斡旋促和、人道主義援助的投入,主張維護國際法秩序和全球貿易體系。北約系挪安全政策重要基石,美系挪最重要的盟友。在重大外交政策上挪與歐盟保持一致。北極事務在挪外交政策中占據重要地位。對亞太地區的重視程度上升。希國際社會達成對所有國傢具有約束力的新氣候協定。挪與140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Ⅲ 區區530萬人竟掌握了全球1.5%的股票市值,挪威為何能如此富裕
曾經被兩個富裕的鄰居鄙視了很長時間的挪威,為了不被別人看不起,一直致力於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哪怕是國家發現大量石油,意外獲取大量財富,仍然不忘初心,用石油財富建立財富基金,購買海外優質資產股權,使財富不斷暴漲,所以原來的又窮又土的鄉下人,如今改頭換面成為了世界最富有的人。
四、投資全球
挪威將主權財富基金全部用於投資海外市場,這不但可以避免推高挪威克朗的匯率,而且可以享受全球經濟上漲的紅利,而且挪威政府本年只將使用其收益部分,堅決不能動用本金,所以多年來,挪威主權基金一直為挪威人賺取了大量外匯。
五、基金更名,緩解西方國家的憂慮
一般而言,主權基金都會被西方國家懷疑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會有嚴格的審查制度,而且會嚴格控制持股量,挪威政府於是將主權基金更名於養老基金,所賺收益用於國民養老,大大緩解了西方國家對基金投股的憂慮程度,使挪威人迅速掌控了全球1.5%的股票市值。
Ⅳ 挪威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
挪威經濟支柱產業是:
一、石油。
挪威一度是全球第七大石油生產國、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僅次於沙特和俄羅斯)、第二大天然氣出口國(僅次於俄羅斯)。
隨著挪威戰略上有意減少石油開采數量,如今挪威是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國、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
二、清潔能源水電。
挪威的水電十分發達,可開發的水電資源約1870億度。挪威境內共有近1000座水電站。由於挪威多高山峽谷,有豐沛的水利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國內96%的電力供應都來自水力發電,還能實現水電出口。挪威96%的能源都來自清潔的水電,水電占整個能源的比重已經超過超過50%。而歐洲的平均值僅為13%。
三、海洋資源—三文魚。
挪威由於臨大西洋和北冰洋,由此能夠獲得大海的豐厚饋贈。特別是南北冷暖洋流交匯為其帶來豐富的魚類資源,讓挪威成為世界最大海產品出口國。
四、造船及航運業。
挪威海事產業歷史十分悠久,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海事集團之一。在船舶設計,製造,環保化,管理,及海上油氣開發方面擁有領先世界的理念及技術。
五、石油基金。
挪威著名的「三寶」分別為:石油、石油基金、三文魚。
挪威』三寶」中,最成功的當屬石油基金。挪威人曾經自豪地說:「如果我們挪威人什麼事情也不做,挪威現有的石油資源足夠我們全體挪威人富足地生活150年!」可見,挪威人的富裕程度。
問題是,挪威人並沒有安於現狀,而且努力減少經濟對石油天然氣行業的依賴,並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挪威人幾乎都擁有一個基本共識及擔憂,一旦石油資源枯竭,挪威經濟何去何從,把錢存起來、「錢生錢」成為挪威人的理財之道。
因此,早在1990年,挪威議會就批准通過政府石油基金法案,石油營收將不再直接劃入政府財政,而是轉存入政府石油基金中。1996年第一筆3億美元資金正式匯入政府石油基金。
挪威在2006年大力整合資源,把基金改組為政府全球養老基金,作為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在挪威境外進行投資。現如今,這筆基金已積累至約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主權財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