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東固平民銀行貨幣如何運作

東固平民銀行貨幣如何運作

發布時間: 2023-01-02 02:18:38

1. 唐朝的貨幣系統怎樣運作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 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八錢三分? 白?面(斤)九文 銀每兩換錢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 結論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驗證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據,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當當,明碼標價。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庫平營造制」,與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約等於國際標准制的600克(597克多點)。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還有殘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黃金的計量單位「兩」、「錢」就是用庫平營造制的計量單位。一「兩」相當於國際標准制37.5克,一「錢」相當於國際標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為了與國際接軌,並統一中國度量衡制度,解決不同地區之間度量衡差異給經濟發展帶來的障礙,促進經濟發展,進行了度量衡改革。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習慣需要,將「庫平營造制」改革為「市制」,為與國際接軌,將「市制」與國際標准制方便換算。特將「一營造尺」改為「一市尺」,等於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於二市裡。「一庫平斤」改為「一市斤」等於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稱「一二三制」。「市制」與「庫平營造制」計量接近,老百姓易於接受。而市制與公制換算簡單,能為國際貿易接受。俗稱「斤有所短、尺有所長」,即市斤比庫平制重量小,市尺比營造制長。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稱成功。為以後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至今仍在發揮其基本作用。 民國時期的另一個大的改革是幣制改革。 北洋政府時期在幣制改革上的一個較大動作是「廢兩改元」。清末時,雖然中國也有銀鑄幣,但貨幣制度是以銀兩為單位,制錢(包括銅錢與銅元)為主要流通的輔幣。貨幣單位相當混亂。既有以庫平兩為單位的計量,也有以海關兩為單位的計量。同時,銀鑄幣和銀兩的成色也極不一致。這個混亂的幣制極大地阻礙著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於是,就有了第一次幣制改革:「廢兩改元」。即北洋政府頒布「國幣條例」,規定以銀元為基本貨幣單位,停止銀兩流通。一元銀元重庫平銀七錢二分,含銀量為85。一元等於十二角(仿英制)。以銅元為輔幣,停止銅錢的流通。一元銀元與銅元的比價基本上在180--188之間漲落。俗稱「洋長洋短」。每日銀樓或銀行都會發布當日銀價。當銀價上漲時,稱為「洋長」,當銀價下跌時稱為「洋短」。民間小額交易基本上以銅元計價為主。銀行發行紙幣以元為單位,一元紙幣兌換一元銀元。貨幣以銀為本位。 這次幣制改革使全國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統一。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 另一次幣制改革是南京政府為解決金融危機而進行的。30年代時美國貨幣放棄銀本位,實行金本位制,規定1盎斯黃金等於35美元。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倫敦)收購白銀,導致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中國的貨幣制度是以銀為本位,但自己產銀不多。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者在東北、華北大搞武裝走私,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同時,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的貨幣升值,進口狂增、出口受阻,影響經濟與發展國際收支平衡,如不及時改革將導致中國金融崩潰。南京政府與英國、美國談判貨款為幣制改革提供外匯保證。最後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詳見《中美白銀談判》)。於是,南京政府決定進行幣制改革,停止銀元流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後增加)四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定貨幣,用於交易與完糧納稅。法幣與英鎊、美元掛鉤。 現在看電視劇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夠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 這里有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 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以銀子為珍貴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國時候,就流通銀元了,稱為國幣。民間稱為「袁大頭」。它的價值也比較高,可兌換180多個銅元。按當時物價水平折算今日的購買力,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35元左右。考慮到生產的發展,糧食和日用品價格的下跌,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銀子價格算,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50-60元左右。當時辦一個比較好的印染廠投資也不到一萬元。買一較輛當時比較好的轎車大約是1000元。所以不會有拿出一個銀元買一個饅頭的情形出現,最多一個銅板。 銀票其實是山西票號發的匯兌憑證,有密押的,不是見票即兌的銀行券(鈔票)。用銀票是要付匯兌費用的。 銀票做大宗買賣的商人用得著。它可避免攜帶大量現銀的風險,而且方便,並與自己攜帶大量現銀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員是用不著的。所以也就不會有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來支付款項。即使你拿出來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個人支票還不如.

2. 誰知道銀行是怎樣運作

先說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受國家領導負責貨幣發行,監督整個社會貨幣的使用量,以及現鈔的使用量,執行什麼樣的信貸政策這家銀行說了算,也就是該國政府說了算,很少有國家政府不管中央銀行的,中國的中央銀行是中國人民銀行;
再說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開辦什麼業務由中央銀行限定,當然讓不讓你開商業銀行也得由中央銀行決定。商業銀行運作就是吸收存款,把吸收來的存款貸出去,當然吸收存款利息由中央銀行決定,貸款的基準利率也是中央銀行決定,兩個利率有個差,商業銀行靠這個差賺錢。薄利多銷,積少成多。當然中間業務收入也是一部分,中間業務就是銀行提供了服務,客戶給的費用,比如幫石油公司的各個加油站收現金,石油公司付一點小錢給銀行,這一點小錢就是服務費,算是中間業務收入。

3. 銀行在金融系統中是怎麼運作的,找相關一些案例

銀行運行有
中央銀行是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它具有發行貨幣、代表國家意志的特殊職能,它還是銀行的銀行,具有調控經濟發展的特殊職責。
一般來說,銀行間業務的結算必須通過中央銀行來實現。中央銀行在為各商業銀行提供這項服務的同時,也能從中了解、掌握各家商業銀行的資金運轉情況,以便中央銀行對各商業銀行實施監督、管理。
中央銀行還具有調控經濟的作用。如果經濟過熱,中央銀行會通過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發售國債等方式降低市場上的流動性,給市場降溫。如果經濟衰退,中央銀行會通過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收購國債的方式增加市場上的流動性,為經濟增長增加動力。
案例:A銀行和B銀行一天共有1000筆票據往來,A銀行只需要把這1000筆業務的收入和付出金額匯總,便可得出收入與付出的差額;B銀行同樣也如此。假如這個凈額在A銀行為收入500萬元,那麼在B銀行一定為支出500萬元。只要支付這個凈額,就完成了這1000筆業務。

4. 貨幣基金是如何運作的

是聚集社會閑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託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專門投向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區別於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性,具有「准儲蓄」的特徵。
貨幣基金的運作原理,即集納中小投資者的錢,投向銀行大額存單、債市等投資者不方便投資或者門檻較高的市場獲取回報。
貨幣基金一般投資於短期的貨幣工具,包括短期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等,同時也以同業存款等形式將大量的錢存在銀行。
在國內貨幣基金發展的早期,債券和票據、買入返售資產等是貨幣基金投資的主要品種,而近年以來隨著貨幣基金規模越來越大,貨幣基金越來越多的資產配置在存款中。
短期票據、存款等的預期年化利率是隨行就市的,如果資金面比較緊張,預期年化利率就會上升。打個比方,投資者存10萬元,沒有可能和銀行談存款價格的;但基金手持10億元,則有可能拿到更高的預期年化利率。
貨幣基金因此得以實現高於活期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5. 貨幣政策的手段有哪些

貨幣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調節基礎貨幣,銀行儲備,貨幣供給量,利率,匯率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活動,以實現其政策目標的各種經濟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商業銀行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央行可用貨幣政策工具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工具綜合組成的工具體系,每一種工具各有其優點和局限,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和組合使用來實現其宏觀調控的目標。

(5)東固平民銀行貨幣如何運作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工具概述:

為實現其最終目標有一個傳導機制,並有一個時間過程,一般是: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中介目標——最終目標。也就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的運作,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活動,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最終影響國民經濟宏觀經濟指標。

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指標主要監控基礎貨幣、銀行的超額儲備率和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利率;中介指標主要監測貨幣供應量和以商業銀行貸款總量、貨幣市場交易量為代表的信用總量。

6. 中共解放前建的第一個銀行是什麼銀行

第一個銀行就是中國人民銀行這個銀行就是在相應的解放區的時候就設立好的銀行也是很偉大的一個組織

7. 三大貨幣政策的內容和運作原理

1. 存款准備金政策。

內容:存款准備金政策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的存款規定存款准備金率,強制性要求商業銀行等貨幣存款機構按規定的比例上繳存款准備金。從而影響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政策措施。

原理:調整法定存款准備率可以迅速改變商業銀行的存款擴張倍數和貨幣乘數,以調控貨幣供給量。但該工具的效果過於猛烈,不宜經常使用。

2. 再貼現政策。

內容:再貼現政策就是中央銀行通過提高或降低再貼現率來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和市場利率,以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手段。

原理:對再貼現資格條件的規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並能夠改變資金流向。

3. 公開市場業務。

內容: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改變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的准備金,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利率的一種貨幣政策手段。

原理: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賣有價證券:→直接增減基礎貨幣→調控貨幣供應量→ 影響有價證券價格→調節社會信用量。

(7)東固平民銀行貨幣如何運作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調節基礎貨幣,銀行儲備,貨幣供給量,利率,匯率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活動,以實現其政策目標的各種經濟和行政手段。

主要措施有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熱點內容
期貨指標自編的程序怎麼設置 發布:2025-07-13 17:00:36 瀏覽:286
膠州維修基金去哪裡交 發布:2025-07-13 16:51:26 瀏覽:580
炒股為什麼不虧不賺 發布:2025-07-13 16:51:25 瀏覽:239
股市2911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3 16:43:58 瀏覽:551
金融ic卡什麼時候可以降級 發布:2025-07-13 16:28:09 瀏覽:999
炒股莊家拉點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3 16:26:45 瀏覽:1000
美國股市為什麼上漲不緊張 發布:2025-07-13 16:22:12 瀏覽:45
股權凍結通俗來講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3 16:02:54 瀏覽:847
期貨業怎麼做 發布:2025-07-13 15:59:59 瀏覽:176
公司基金儲備是干什麼的 發布:2025-07-13 15:55:33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