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如何理解貨幣是什麼

如何理解貨幣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08 19:03:52

A. 貨幣是什麼意思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俗稱金錢。貨幣是國家度量物品價格的工具,是購買貨物、保存財富的媒介,同時也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反映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系。
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延期支付標准和記帳單位。
貨幣種類包括硬幣、紙幣、存款貨幣、儲蓄貨幣、准貨幣以及貨幣替代物。從形式上貨幣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包含價值量,如羊,貴金屬等。
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它的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貨幣的購買力決定於貨幣的契約價值,但實物貨幣的購買力也會受自身商品價值的影響,通常實物貨幣的商品價值小於其作為貨幣的契約價值。


B. 簡述貨幣的含義、本質和它的職能

1貨幣的含義:經濟學中被稱為貨幣的東西,就是日常人們生活中被稱為錢的東西.是被社會普遍接受的商品、勞務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
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具有普遍接受性是貨幣的重要特徵.2、貨幣的本質: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一般等價物產生在前,貨幣產生在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
3、貨幣的職能: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兩種基本職能.貨幣的基本職能指的是貨幣一產生就具有的職能.

C.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充當的。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D. 什麼是貨幣 帶你詳細了解貨幣

1、貨幣是購買貨物、保存財富的媒介,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

2、「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它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系。

3、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延期支付標准和記帳單位。實物貨幣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人們的商品價值觀的物質附屬物和符號附屬物。既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

4、貨幣區是指流通並使用某一種單一的貨幣的國家或地區。不同的貨幣區之間在互相兌換貨幣時,需要引入匯率的概念。在現代經濟中,貨幣起著根本性和基礎性的作用。

5、在宏觀經濟學中,貨幣不僅是指現金,而且是現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無形的資產。

E. 什麼是貨幣

貨幣(Money)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俗稱金錢。 通貨(Currency,CCY)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包含流通中的貨幣、銀行券等。
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1、 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在商品買賣的過程中,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
2、 價值尺度:是指用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和表現其他商品價值的一種職能;
3、 支付手段:是指貨幣作為支付手段所執行的職能;
4、 貯藏手段:是指貨幣被人們當作社會財富的象徵從而被貯藏
貨幣的通俗定義有多種,
1、 是把貨幣等同於現金,把貨幣僅僅定義為現金,對於經濟分析而言是過於狹窄了。因為可開列支票的存款在流通領域中與現金一樣,都可用以支付所購買的商品與勞務。如果我們把貨幣定義為現金,那麼我們就難以把貨幣與人們所進行的全部購買活動聯系起來。事實上,正是因為貨幣與購買相關聯,才使貨幣問題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因此,在現代經濟學中必須把可開列支票的存款與現金一起包括在貨幣的定義之中。
2、 貨幣的另一種通俗定義是把貨幣等同於財富。把貨幣定義為財富,從而把貨幣與股票、債券、不動產等相混同,那麼在經濟分析中就無法界定貨幣的基本特性。事實上,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是社會財富的一般性代表,但貨幣並不等同於社會財富本身,它只是社會財富的一部分。
3、 貨幣的第三個通俗定義是把貨幣等同於收入。收入是一定期限內的流量,而貨幣是某一時點」存量,若把貨幣定義為收入,那麼貨幣量將無法計量。
拓展資料:貨幣來源於古代的物物交換。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最早是在原始社會末期出現的實物貨幣,游牧民族以牲畜、獸皮類來實現貨幣職能;而農業民族以五穀、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充當最早實物貨幣。

F. 什麼是貨幣

貨幣(Money)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俗稱金錢。

通貨(Currency,CCY)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包含流通中的貨幣、銀行券等。

貨幣政策調控作用

(1)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貨幣政策可通過調控貨幣供應量達到對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兩方面的調節,使經濟達到均衡。當總需求膨脹導致供求失衡時,可通過控制貨幣量達到對總需求的抑制;當總需求不足時,可通過增加幣供應量,提高社會總需求,使經濟繼續發展。

同時,貨幣供給的增加有利於貸款利率的降低,可減少投資成本,刺激投資增長和生產擴大,從而增加社會總供給;反之,貨幣供給的減少將促使貸款利率上升,從而抑制社會總供給的增加。

(2)通過調控利率和貨幣總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

無論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多麼復雜,從總量上看,都表現為流通中的貨幣超過社會在不變價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勞務總量。提高利率可使現有貨幣購買力推遲,減少即期社會需求,同時也使銀行貸款需求減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則相反。中央銀行還可以通過金融市場直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3)調節國民收入中消費與儲蓄的比例

貨幣政策通過對利率的調節能夠影響人們的消費傾向和儲蓄傾向。低利率鼓勵消費,高利率則有利於吸收儲蓄。

(4)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儲蓄是投資的來源,但儲蓄不能自動轉化為投資,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依賴於一定的市場條件。貨幣政策可以通過利率的變化影響投資成本和投資的邊際效率,提高儲蓄轉化的比重,並通過金融市場有效運作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熱點內容
哪個基金軟體能夠在桌面展示 發布:2025-07-13 02:52:43 瀏覽:240
hm是什麼牌子市值 發布:2025-07-13 02:44:44 瀏覽:103
綠柱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7-13 02:28:01 瀏覽:382
股市出現驗證碼輸出錯誤怎麼辦 發布:2025-07-13 02:25:43 瀏覽:89
快手上市會影響哪些基金 發布:2025-07-13 02:07:59 瀏覽:197
怎麼去看金融行業 發布:2025-07-13 02:04:16 瀏覽:415
怎麼開始做期貨 發布:2025-07-13 01:58:20 瀏覽:735
證券公司模擬炒股積分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3 01:56:40 瀏覽:763
別人叫你炒股賺錢怎麼回答 發布:2025-07-13 01:41:37 瀏覽:144
個人基金如何篩選 發布:2025-07-13 01:26:54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