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乘數怎麼用
⑴ 貨幣政策效果可以用貨幣政策乘數表示嗎
可以。貨幣政策效果可以用貨幣政策乘數表示,貨幣政策乘數也稱之為貨幣擴張系數或貨幣擴張乘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財政變數的變動對均衡收入水平的影響。財政政策乘數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來理解,狹義財政政策乘數是指在上述條件下,政府支出的增減所能夠引起的均衡收入水平變化的倍數。
⑵ 什麼是貨幣乘數它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一、貨幣乘數也稱之為貨幣擴張系數或貨幣擴張乘數是指在基礎貨幣(高能貨幣)基礎上貨幣供給量通過商業銀行的創造存款貨幣功能產生派生存款的作用產生的信用擴張倍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說的派生存款。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力的大小。計算公式是k=(Rc+1)/(Rd+Re+Rc)。
二、具體而言:
(一)概念:
貨幣乘數是指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簡單地說,貨幣乘數是一單位準備金所產生的貨幣量。在貨幣供給過程中,中央銀行的初始貨幣提供量與社會貨幣最終形成量之間客觀存在著數倍擴張(或收縮)的效果或反應,這即所謂的乘數效應。貨幣乘數主要由通貨—存款比率和准備金—存款比率決定。通貨—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它的變化反向作用於貨幣供給量的變動,通貨—存款比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通貨—存款比率越低,貨幣乘數越大。准備—存款比率是商業銀行持有的總准備金與存款之比,准備金—存款比率也與貨幣乘數有反方向變動的關系。
(二)公式:
完整的貨幣(政策)乘數的計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別代表法定準備金率、超額准備率和現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貨幣(政策)乘數的基本計算公式是:貨幣供給/基礎貨幣。貨幣供給等於通貨(即流通中的現金)和活期存款的總和;而基礎貨幣等於通貨和准備金的總和。
(三)影響因素:
1、法定準備金率
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均由中央銀行直接決定。通常,法定準備金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越大。
2、超額准備金率
商業銀行保有的超過法定準備金的准備金與存款總額之比,稱為超額准備金率。顯而易見,超額准備金的存在相應減少了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額准備金率與貨幣乘數之間也呈反方向變動關系,超額准備金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就越大。
3、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現金比率的高低與貨幣需求的大小正相關。因此,凡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現金比率。例如銀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導致生息資產收益減少,人們就會減少在銀行的存款而寧願多持有現金,這樣就加大了現金比率。現金比率與貨幣乘數負相關,現金比率越高,說明現金退出存款貨幣的擴張過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減少了銀行的可貸資金量,制約了存款派生能力,貨幣乘數就越小。
4、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
由於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於活期存款,各國中央銀行都針對商業銀行存款的不同種類規定不同的法定準備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這樣即便在法定準備金率不變的情況下,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改變也會引起實際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改變,最終影響貨幣乘數的大小。一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定期存款對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貨幣乘數就會變大;反之,貨幣乘數會變小。總之,貨幣乘數的大小主要由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超額准備金率、 現金比率 及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等因素決定。而影響我國貨幣乘數的因素除了上述四個因素之外,還有財政性存款、信貸計劃管理兩個特殊因素。
⑶ m1和m2貨幣乘數
貨幣乘數
M1 = m1B = m1(C + TR) (1) M2 = m2B = m2(C + TR) (2) 於是貨幣乘數 M1、M2 為: (3) (4) 令通貨一存款比率為 ,定期存款比率為 , ,總准備金比率 則有 將 k、t、r 和 TR/D 代入(1)(2)式,......
m1貨幣乘數公式
m1貨幣乘數公式狹義貨幣m1=流通中現金+活期存款 狹義貨幣乘數為:m=M1/B=(k+1)/(rd+rt.t+e+k),B為基礎貨幣。(現金漏損率一般在計算廣義貨幣乘數時使用)活期存款准備率為rd,定期存款准備率為rt,t為定期存款比率,e為超額准備金......
貨幣乘數貨幣乘數
M0=流通中現金M1=M0+企業單位活期存款+農村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M2=M1+企業單位定期存款+自籌基本建設存款+個人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2001年6月份,對我國貨幣供應量統計口徑進行了第一次修訂,將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計入M2。2002......
貨幣供應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
2. 決定貨幣乘數的因素 包括 通貨比率或現金比率 c、定期存款比率 t、法定存款准備金比率 rt 以及超額准備金比率 re,其中,現金比率 c 的變化對貨幣乘數有兩方面的影響。定期存款比率 t、法定存款准備金 比率rt 以及超額准備金比率 re ......
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調整對貨幣乘數的影響
(一)貨幣乘數 m1、m2 的計算公式 貨幣乘數是貨幣供應量和基礎貨幣之比,即 MS/B。我國貨幣供應量分為 3 個層次:M0=流通中的現金(C);M1(狹義貨幣)= M0 +活期存款(D);M2 (廣義貨幣)=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我國定期......
M0,M1,M2分別指的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這里的基 礎貨幣(M0)就是央行發行的 100 塊,廣義貨幣(M2)就是 1000 塊。在 10%的存款准備金率下,通過商業銀行體系循環後,社會上的 貨幣供應量能夠擴張整整 10 倍。這個倍數,剛好是存款准備金率的倒 數 10,也叫貨幣乘數。所以......
貨幣乘數、存款派生倍數的推導以及對當前貨幣政策的建議
包括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存款及農 村存款 M2 =M1 +多種金融工具產生的存款金額 狹義貨幣供應量M1 情況下的貨幣乘數: B=C+R, 其中 B 為基礎貨幣, R 為各類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准備金, 計算時的存款總額即為活期存款 D。...
貨幣乘數與貨幣化率的測定與
年的M0、M1、M2、流通中的貨幣(C)、對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負債(R),根據貨幣乘數計算原理,我們計算出狹義貨幣乘數m1與廣義貨幣乘數m1,並分析了m1、m2的變化趨勢及影響因素。表2中國M0、M1和M2數值(1992-2014年)年份1999.002000.......
貨幣乘數
根據貨幣乘數理論其公式為: 其中,K2 為廣義貨幣乘數,c 為現金漏損率.rd ...
⑷ 貨幣乘數基本計算公式
貨幣乘數的計算公式為:m=(C+D)/(C+R);
其中m代表貨幣乘數,C代表公眾持有的通貨或流通中的現金,D代表活期存款,R代表准備金。貨幣乘數是在基礎貨幣或高能貨幣基礎上,貨幣供給量通過商業銀行的創造存款貨幣功能產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中所產生的信用擴張倍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
⑸ 什麼叫貨幣政策乘數
財政政策乘數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財政變數的變動對均衡收入水平的影響.財政政策乘數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來理解.狹義財政政策乘數是指在上述條件下,政府支出的增減所能夠引起的均衡收入水平變化的倍數
貨幣乘數
所謂貨幣乘數也稱之為貨幣擴張系數或貨幣擴張乘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說的派生存款。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力的大小。
其基本意義是表示中央銀行創造或消滅一單位的基礎貨幣,能使貨幣供給量增加或減少的數額。或者說,貨幣乘數就是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貨幣乘數的這個定義可用公式簡要表示:
式中的m 代表貨幣乘數,△MB,代表基礎貨幣的改變數,△MS 代表貨幣供給量的改變數。
某一時點的貨幣供給量,由流通中的現金與存款貨幣所構成,兩者分別為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貨幣性負債,流通中的現金量的多少由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以及社會的現金偏好所決定,而存款貨幣量的多少則由商業銀行持有的准備金及社會公眾的資產選擇行為來決定。這就是說,一定時期的貨幣供給量是由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及社會公眾等三個部門共同決定的。如果貨幣乘數的變動能預測,且其值的變動比較穩定時,中央銀行就可以借控制基礎貨幣的各種措施,適度地創造或消滅基礎貨幣量,以調整和控制貨幣供給量,適應經濟運轉的正常需要,實現其貨幣政策目標。
貨幣乘數的確定
假尼活期存款為D,流通中的現金為C,則一定時期內的貨幣供應量M1為:
M1 = D + C (1)
因為M1,是流通中的貨幣量,是最重要的貨幣層次,我們在這里考察M1的貨幣乘數決定問題。
假定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總額為A,它由法定準備金和超額准備金E兩部分組成。假定活期存款准備率為rd,定期存款准備率為rt,定期存款為T,則:
A = D.rd + T.rt + E (2)
假定流通中的現金C 與活期存款、定期存款T 與活期存款、超額准備金E 與活期存款分別維持較穩定的比例關系,其系數分別用足k、t、e 表示,則:
C=D.k (3)
T=D.t (4)
E=D.e (5)
基礎貨幣B 由商業銀行的總准備金和流通中的現金兩部分構成,即:
B=A+C (6)
若將(2)、(3)代入(6)式中,則基礎貨幣公式為:
B = D.rd + T.rt + E + D.k (7)
再將(4)、(5)代入(7)式中,得:
B = D.rd + D.rt.t + D.e + D.k
= D.(rd + rt.t + e + k) (8)
或D = B / (rd + rt.t + e + k) (9)
其中1 / (rd + rt.t + e + k)便是活朋存款擴張倍數。
再將(3)代入(1),得
M1 = D.k + D = D.(k + 1) (10)
將(9)代入(10),則得出貨幣供應量M1 的一般模式為:
(11)
其中,B 為基礎貨幣,假定貨幣乘數為m,則貨幣乘數為:
⑹ 財政政策乘數和貨幣政策乘數是什麼
財政政策乘數是指政府支出和稅收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國民產出,包括三大乘數:政府支出乘數,稅收乘數和平衡預算乘數。
貨幣政策乘數是在基礎貨幣基礎上貨幣供應量通過商業銀行的創造存款貨幣功能上派生存款信用的倍數。其基本意義是表示中央銀行創造或消滅一單位的基礎貨幣,能使貨幣供給量增加或減少的數額。或者說,貨幣乘數就是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
財政政策乘數和政府支出乘數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財政政策乘數的實質:財政乘數是政府支出乘數、稅收乘數、平衡預算乘數的統稱。
2、政府支出乘數的實質:政府購買支出乘數是指國民收入變化量與引起這種變化量的最初政府購買支出變化量的倍數關系,或者說是國民收入變化量與促成這種變化量的最初政府購買支出變化量的比例。
⑺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乘數公式是什麼
一、財政政策乘數考察的是某項財政政策手段或政策工具的應用對收入的影響,即實際貨幣供給量不變的前提下,單位政府收支的變化帶來的國民收入的變化。以3部門為例:
(7)貨幣政策乘數怎麼用擴展閱讀
一、財政政策
(一)功能盈餘
1、根據權衡性財政政策,政府在財政方面的積極政策主要是為了實現無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水平。當實現這一目標時,預算可以是盈餘,也可以是赤字,這樣的財政為功能財政。
2、預算赤字是政府財政支出大於收入的差額。實行擴張型財政政策,即減稅和擴大政府支出就會造成預算赤字。預算盈餘是政府收入超過支出的余額。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即增稅和減少政府支出,會產生預算盈餘。
3、年度平衡預算,要求每個財政年度的收支平衡。這是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以前普遍採取的政策原則。後來這個原則遭到了凱恩斯主義者的攻擊。他們認為,衰退時,稅收必然會隨收入的減少而減少。
4、如果堅持年度平衡預算的觀點,那麼為了減少赤字,只有減少政府支出或者提高稅率,其結果會加深衰退;當經濟過熱,出現通貨膨脹時,稅收必然會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為了減少盈餘,只有增加政府支出或者降低稅率,其結果反而會加劇通貨膨脹。
5、這樣,堅持年度平衡預算只會使經濟波動更加嚴重。
(二)盈餘方向
1、所謂充分就業預算盈餘是指既定的政府在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水平即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上所產生的政府預算盈餘。如果這種盈餘為負值,就是充分就業的預算赤字。
2、它不同於實際的預算盈餘,實際的預算盈餘是以實際的國民收入水平來衡量預算狀況的,因此二者的差別就在於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與實際的國民收入水平的差額。
3、一般來講,當實際國民收入水平高於充分就業國民收入水平時,則充分就業預算盈餘小於實際預算盈餘;若實際國民收入水平低於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水平,則充分就業預算盈餘大於實際預算盈餘。
4、當然,也會出現實際國民收入和潛在的國民收入相等,因而充分就業預算盈餘與實際預算盈餘相等的情況。
二、貨幣政策
(一)穩定物價與經濟增長
(二)穩定物價與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是否存在著矛盾,理論界對此看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物價穩定才能維持經濟增長。
1.1、這種觀點認為,只有物價穩定,才能維持經濟的長期增長勢頭。
1.2、一般而言,勞動力增加,資本形成並增加,加上技術進步等因素促進生產的發展和產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貨幣總支出的增加。由於生產率是隨時間的進程而不斷發展的,貨幣工資和實際工資也是隨生產率而增加的。
1.3、只要物價穩定,整個經濟就能正常運轉,維持其長期增長的勢頭。這實際上從供給決定論的古典學派經濟思想在現代經濟中的反映。
2、輕微物價上漲刺激經濟增長。
2.1、這種觀點認為,只有輕微的物價上漲,才能維持經濟的長期穩定與發展。因為,通貨膨脹是經濟的刺激劑。
2.2、這是凱恩斯學派的觀點,凱恩斯學派認為,在充分就業沒有達到之前增加貨幣供應,增加社會總需求主要是促進生產發展和經濟增長,而物價上漲比較緩慢。
2.3、並認定資本主義經濟只能在非充分就業的均衡中運行,因此輕微的物價上漲會促進整個經濟的發展。
2.3、美國的凱恩斯學者也認為:價格的上漲,通常可以帶來高度的就業,在輕微的通貨膨脹之中,工業之輪開始得到良好的潤滑油,產量接近於最高水平,私人投資活躍,就業機會增多。
3、經濟增長能使物價穩定。
3.1、這種觀點則認為,隨著經濟的增長,價格應趨於下降,或趨於穩定。
3.2、因為,經濟的增長主要取決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新生產要素的投入,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前提下,生產的增長,一方面意味著產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降低。所以,穩定物價目標與經濟增長目標並不矛盾。
3.3、這種觀點實際上是馬克思在100 多年以前,分析金本位制度下資本主義經濟的情況時所論述的觀點。
⑻ 貨幣乘數是什麼意思
貨幣乘數是指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簡單地說,貨幣乘數是一單位準備金所產生的貨幣量。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說的派生存款。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力的大小。
完整的貨幣(政策)乘數的計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別代表法定準備金率、超額准備金率和現金在存款中的比率。
而貨幣(政策)乘數的基本計算公式是:貨幣供給/基礎貨幣。貨幣供給等於通貨(即流通中的現金)和活期存款的總和;而基礎貨幣等於通貨和准備金的總和。
(8)貨幣政策乘數怎麼用擴展閱讀
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說的派生存款。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力的大小。
影響因素:
現金比率(cash ratio)是在企業因大量賒銷而形成大量的應收賬款時,考察企業的變現能力時所運用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現金比率=(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流動負債 。
現金是指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短期證券主要是指短期國庫券。現金比率越高,說明變現能力越強,此比率也稱為變現比率。此外,還可以用存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作為補充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超額准備金率是指商業銀行超過法定存款准備金而保留的准備金佔全部存款的比率。從形態上看,超額准備金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動性的金融資產,如在中央銀行賬戶上的准備存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