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兆易創新有多少市值

兆易創新有多少市值

發布時間: 2023-01-12 02:15:17

① 晶元龍頭股排名前十

一、北方華創:世界級半導體設備後備軍;
二、中微公司:世界級半導體設備後備軍;
三、大族激光:世界激光設備全場景龍頭;
四、中芯國際:世界第三的晶元先進代工;
五、兆易創新:世界存儲晶元平台後備軍;
六、TCL集團 :世界前四的半導體顯示;
七、長電科技:世界前三的先進晶元封裝;
八、聖邦股份:中國模擬IC晶元設計龍頭;
九、中環股份:世界級大矽片潛力後備軍;
十、紫光國微:世界級卡晶元平台龍頭。
註:排名不分先後。
【拓展資料】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定義: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龍頭條件:
1.龍頭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准確的攻擊信號,不能漲停的個股,不可能做龍頭。
2.龍頭股必須是在某個基本面上具有壟斷地位。
3.龍頭股流通市要適中,大市值股票和小盤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11月起動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億左右。
4.龍頭股必須同時滿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時低價金叉。
5.龍頭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期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再如12月2日出現的新龍頭太原剛玉,它符合剛講的龍頭戰法,一是從漲停開始,且籌碼穩定,二是低價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動才4.5億,周二才6.4億,從底部起漲,炒到翻倍也不過10億,也就是說不到2-3億的私募資金或游資就可以炒作。四是該股日周月KDJ同時金叉,說明該股主力有備而來。五是該股在大盤恐慌末端,逆市漲停,此時大盤還在下跌,但並沒有影響此股漲停。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龍頭的起漲過程,也說明下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盤下跌,沒有龍頭出現。

② 兆易創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兆易創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04月06日,法定代表人:何衛,注冊資本:66,746.71元,地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豐豪東路9號院8號樓1至5層101。

公司經營狀況:
兆易創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處於開業狀態,公司在A股板塊上市,公司擁有37項知識產權,目前在招崗位140個,招投標項目2項。

建議重點關註:
愛企查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該公司存在:「自身風險」信息14條,涉及「立案信息」等
;「關聯風險」信息62條,包括其投資的「埃泰克汽車電子蕪湖有限公司」等企業存在風險。

以上信息來源於「愛企查APP」,想查看該企業的詳細信息,了解其最新情況,可以直接【打開愛企查APP】

③ 兆易創新:錯失的大牛股!提升認知吧

1、這只股票去年5月份買入,並且在公眾號發文推薦這只股票。結果在股價160元左右,我覺得估值太高了,減倉了。結果,去年最高漲到428元,現在277元。略表遺憾,哈哈。但是, 如果讓我從新選一次,我還是會這樣操作。因為對DRAM的認知不足,貪不得。

2、2019年業績可謂亮麗:營業收入 32.03億元,同比增長 42.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6.07億元,同比增長 49.85%;經營現金流凈值9.67億,同比增長56.11%。其中,營收增長主要來源於儲存晶元的增長(+7.17億)。另外,合並報表的思立微也貢獻了2.03億的收入。2020年Q1季報,營收8.05億元,同比增長76.51%;歸母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23.24%。經營現金流-7.08億。

3、兆易創新2015年營收11.89億,至2019年,復合年營收增長28.11%,去年是近幾年營收增長最快的一年;2015年利潤1.58億,至2019年,復合利潤增長40%。完完全全對得起「高增長」三個字。

4、儲存行業在2019年有了一個上升勢頭,但是疫情大大打擊了下游產品的需求,預估原來的上升勢頭會延後到2021年,今年就不要期待有業績增長了。受益於TWS耳機的需求,公司的NOR Flash出貨躍居全球第三,這個是重要看點,去年我看輕了TWS的威力,可惜。後期,對其他創新型消費電子的爆發,也比較期待。 汽車 行業的不景氣,讓公司MCU產品需求疲軟。

5、兆易的重中之重,是看DRAM。如果它的DRAM沒有搞出個名堂,現在900億的市值是非常貴的。如果DRAM能夠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估值天花板就極高了。現在我沒有持有兆易,因為我還在學習DRAM。另外,收集了一些DRAM的文章,公眾號回復「兆易」可看。共同學習!求業內人士交流!

……

(資料更新至2020一季度報,也將持續跟蹤)

NOR Flash 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 100 億顆。2019年公司推出新一代高速 4 通道產品系列(GD25LT), 是業內首款高速 4 通道 NOR Flash 解決方案,傳輸速率達 200MB/s;以及兼容 xSPI 規格的 8 通 道 SPI NOR Flash 產品系列(GD25LX),傳輸速率達 400MB/s,是業內最高性能的 NOR Flash 解決方案之一。

目前公司 NOR Flash 產品工藝處於行業內主流技術水平,工藝節點主要為 65nm,同時有少量 55nm 工藝節點產品。2020 年公司將在現有基礎上著力推進 55nm 先進工藝節點系列產品。總體看它的產品還是中低端為主。

特別說明。TWS耳機大大拉動了需求!

根據 CINNO Research 產業研究,公司 NOR Flash 全球市場份額在第二季度實現突破,上升至全球第四,並在第三季度躍居全球第三。 發展速度較快。

累計出貨數量已超過 2 億顆,客戶數量超過 2萬家,目前已擁有 320 余個產品型號、22 個產品系列及 11 種不同封裝類型。目前,進一步擴展 MCU 產品組合,針對高性能、低成本和物聯網應用分別開發新產品。更低功耗和成本的 M4 和 M23 系列產品推出,繼續保持 M3 和 M4 產品市場的領先優勢。2019年8月推出的全球首顆基於RISC-V內核的32位通用MCU 產品。 GD32 作為中國 32 位通用 MCU 領域的主流產品,以 24 個系列 320 餘款產品選擇,覆蓋率穩居 市場前列,產品廣泛應用於工業和消費類嵌入式市場,適用於工業自動化、人機界面、電機控制、 光伏逆變器、安防監控、智能家居家電及物聯網等領域。

依據 IHS Markit 報告,在中國 Arm Cortex-M MCU 市場,2018 年公司銷售額排名為第三位,市場佔有率 9.4%。

公司通過對上海思立微電子 科技 有限公司收購進入感測器市場。在 2019 年公司提供嵌入式生物識別感測晶元,電容、超聲、光學模式指紋識別晶元以及自、互容觸控屏控制晶元。 感測器主要產品包括電容觸控晶元、指紋識別晶元,廣泛應用於新一代智能移動終端的感測 器模組,也適用於工業自動化、車載人機界面及物聯網等需要智能人機交互解決方案的領域。

在光學指紋感測器方面,積極優化 透鏡式光學指紋產品,並推出 LCD 屏下光學指紋、超小封裝透鏡式光學指紋產品、超薄光學指 紋產品、大面積 TFT 光學指紋產品,成為全行業唯一一家擁有指紋全部品類的公司。在 MEMS 超聲指紋感測器研發方面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依據賽迪數據,2018 年公司感測器業務(思立微)中,觸控晶元全球市場份額為 11.40%,排名第四;指紋晶元全球市場份額為 9.40%,排名第三。

目前中國大陸 DRAM 產業技術仍處發展階段,三星電子、SK 海力士和美國的美光 科技 ,占據全球 95%以上的市場份額。

2019 年 4 月 26 日,公司與合肥產投、 合肥長鑫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可轉股債權投資協議》,約定以可轉股債權方式對項目投資 3 億元,並繼續研究商討後續合作方案。業務方面,公司將與合肥長鑫發揮優勢互補,探討在 DRAM 產品銷售、代工、以及工程端的多種合作模式。

長鑫底層技術來自奇夢達(Qimonda),後者自2006年從母公司英飛凌剝離後一路開掛,DRAM產品銷量並穩居全球第二,300mm晶圓領導者和PC及伺服器DRAM產品市場最大的供應商之一,戲劇化的是三年後其申請破產。長鑫通過與奇夢達的合作,共將一千多萬份DRAM相關的技術文件(大小約2.8TB)收入囊中,截止目前共有1.6萬項專利申請,據悉長鑫方面隨後對部分技術細節進行修改,以規避美國方面的實體名單出口制裁。

長鑫存儲於 2019 年 9 月亮相其 19納米工藝的 8Gb DDR4 晶元產品,實現中國 DRAM 技術的突破。同時這也是與世界主流產品同步的技術。目前長鑫官網上已經開始對外供應DDR4晶元、LPDDR4X晶元及DDR4模組。預計今年底擴展到4萬片晶圓/月,產能大約能佔到全球內存產能的3%。

2020 年繼續推進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擬募集資金不超過約 43 億元,用以設計和開發 DDR3、 LPDDR3、DDR4、LPDDR4 系列 DRAM 晶元。預計,2021年實現量產。對了,長鑫存儲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是兆易的控制人朱一明,長鑫如果成了,兆易可以收購。

2019 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 3.78 億元,占營業收入 11.8%,相比 2018 年同期增長 64.33%。 公司在推出具備技術、成本優勢的全系列產品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的知識產權專利。截止 2019 年末,在涵蓋 NOR Flash、NAND Flash、MCU、指紋識別等晶元關鍵技術領域,公司已積累 1,195 項國內外有效的專利申請,其中 2019 年已提交新申請專利 201 項,新獲得 156 專利授權。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19 年中國集成電路進 口金額 3055.5 億美元,同比下降 2.1%;集成電路進口數量 4451.3 億個,同比增長 6.6%。2019 年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金額 1015.8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1%;集成電路出口數量 2187 億個,同比 增長 0.7%。 目前集成電路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情形下,集成電路產業國產替代大有可為。

2018 年 3 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集成電路被列入加快製造 強國建設需推動的五大產業首位。根據《中國製造 2025》規劃目標,到 2020 年集成電路產業與 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半導體產業自給率達到 40%。自 2016 年以來,國內開始出台了 大量政策,包括中央、地方促進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之外, 十幾個省市也已成立地方性產業基金。

1、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 :企業級 SSD 和智能手機成為兩大主力需求 ,需求量乏力,預估2020年市場也不樂觀。

2、NOR Flash 快閃記憶體:物聯網、5G 基站、 汽車 智能化、TWS 耳機等等都是需求來源,需求相當旺盛;根據 Morgan Stanley 研究報告評估,預計 2020 年 NOR Flash 全球營收較 2019 年相比將迎來 3%的增長 。

3、MCU 產品 : 汽車 應用仍然是 MCU 產品最大的終端用戶市場,由於 汽車 市場的衰退,MCU市場相當慘淡,2019 年 MCU 營收較 2018 年預計下降 5.8% 至 165 億美元,全球 MCU 單位出貨量從 2018 年的 281 億顆下降至 269 億顆。 2020年還是看 汽車 市場。

4、指紋感測器晶元 :2019 年指紋感測器的 出貨量將達到 9.9 億顆,同比增長約 12.5%。 雖然手機市場疲軟,但是指紋感測器應用實在上升期,未來需求也是增長狀態。預估至 2024 年,整體屏下指紋手機出貨量將達 11.8 億台,年 均復合增長率 CAGR 達 42.5%。

5、DRAM 晶元:DRAM 市場需求增長主要依靠手機和 Server 兩大市場,由於 PC、伺服器與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需求疲軟 ,根據 SIA(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統計,與 2018 年相比,DRAM 產品 2019 年銷售 額下降了 37.1%。 2020年,這部分需求也不容樂觀。

公司是目前中國大陸領先的快閃記憶體晶元設計企業。據 TrendForce 數據統計,按營業收入計算, 公司 2018 年保持中國 IC 設計行業收入排名前十。

據 CINNO Research 對 2019 第三季度存儲產業研究報告顯示,公司 Nor Flash 市場份額提升到18.3%,超越賽普拉斯排名全球第三,前二名分別為華邦電子和旺宏電子。

依據 IHS Markit 報告,在中國 Arm Cortex-M MCU 市場,2018 年公司銷售額排名為第三位,市場佔有率 9.4%,前兩位分別為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和恩智浦半導體(NXP)。

依據賽迪數據,2018 年 公司感測器業務(思立微)中,觸控晶元全球市場份額為 11.40%,排名第四;指紋晶元全球市場份額為 9.40%,排名第三,前二位分別為匯頂 科技 、FPC。

1、該公司的NOR Flash技術相對低端,是大廠忽略、不做的市場,它是兆易當前的主業,未來應該是DRAM;

2、公司在快速擴張,橫向(收購思立微),縱向(DRAM研發)都在發力。DRAM或許能夠殺出一條出路,個人還需深入了解,歡迎業內人士交流;

④ 28納米晶元股有哪些

一、兆易創新(71.650,2.65,3.84%):國產存儲龍頭

作為國產存儲龍頭,兆易創新位列全球Nor flash市場前三位,且隨著日美公司的退出,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存儲價格不斷高漲,公司的盈利能力亮眼。

二、江豐電子(42.220,0.77,1.86%):國產靶材龍頭

超高純金屬及濺射靶材是生產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關鍵材料之一,公司的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產品已應用於世界著名半導體廠商的最先端製造工藝;

在16納米技術節點實現批量供貨,成功打破美、日跨國公司的壟斷格局,同時還滿足了國內廠商28 納米技術節點的量產需求,填補了我國電子材料行業的空白。

三、內存晶元:長江存儲,武漢鑫鑫,兆創創新。

通訊晶元:中興威,大唐,東軟載波和光速科技。

(4)兆易創新有多少市值擴展閱讀:

製造晶元的原材料以硅為主。不過,硅的物理特性限制了晶元的發展空間。2015年4月,英特爾宣布,在達到7nm工藝之後將不再使用硅材料。

III-V族化合物、石墨烯等新材料為突破硅基晶元的瓶頸提供了可能,成為眾多晶元企業研究的焦點,尤其是石墨烯。

相比硅基晶元,石墨烯晶元擁有極高的載流子速度、優異的等比縮小特性等優勢。IBM表示,石墨烯中的電子遷移速度是硅材料的10倍,石墨烯晶元的主頻在理論上可達300GHz,而散熱量和功耗卻遠低於硅基晶元。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發現,石墨烯可使晶元的運行速率提升百萬倍。

⑤ 晶元業闖進一個江蘇商界大佬

江蘇商界大佬蔣學明又一次完成了自己的轉身,這次是 科技 屬性極硬的晶元行業。

存儲晶元企業東芯股份12月10日成功登陸科創板,實控人蔣學明、蔣雨舟父女持有37.47%的公司表決權。截至12月31日收盤,東芯股份的總市值為199.81億元。

不過,蔣學明擁有的生意遠不止於此。

除東芯公司實控人、董事長的身份之外,這位出生於1961年、剛滿60歲的企業家還同時擁有紡織富商、公路大王、石油大亨等多重身份。在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蔣學明曾登頂江蘇省首富。

蔣學明極擅資本騰挪,東芯股份能快速上市離不開他的一番操作。

但在強調技術硬實力、自研積累的晶元行業,資本的騰挪能夠助力一時,但若想長足的發展,所需要的東西遠不止如此。

東芯股份成立於2014年,在科創板上市的一眾晶元公司中尚屬「年輕」。

比較起來,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中微公司成立於2004年,與東芯同屬於存儲晶元企業的普冉則成立於2012年。

對這家年僅「7歲」的公司,蔣學明寄予厚望。東芯上市當天蔣學明接受采訪稱: 「我想在2025,(公司實現)每年30% 50%的增長,從公司的市值,希望往500億、1000億市值的公司(發展)。」

成立於2005年的國產存儲晶元設計龍頭兆易創新,目前的市值也不過在1100餘億。2021年上半年,兆易創新營收為約36.41億元,是東芯股份的約8倍(兆易創新大部分營收來自存儲晶元,還有部分來自於微控制器、感測器等產品)。

面對懸殊的營收差距,蔣學明一番豪言背後的底氣,是東芯股份亮眼的成長速度。

盡管營收規模較小, 目前東芯股份的終端用戶不乏三星、歌爾聲學等業界「大牌」,第一大供應商則為晶元製造龍頭中芯國際。

目前,存儲晶元市場主流產品為NAND Flash、DRAM、NOR Flash,據IC Insights統計,2020年三類產品占據了98%的市場份額。而東芯股份是國內少有的可以同時提供三類產品解決方案的存儲晶元企業。

相比之下,業界龍頭兆易創新在2020年開始銷售DRAM產品,2021年6月才推出首款自有品牌DRAM。而根據東芯股份招股書,在2018年甚至更早之前,其DRAM產品已經形成營收。

東芯股份飛速成長背後的秘密,是蔣學明高超的行業整合能力: 2015年6月,東芯股份完成了對韓國晶元企業Fidelix的收購,蔣學明隨之成為了Fidelix的董事。

Fidelix成立於1990年,1997年在韓國科斯達克市場完成上市,主要從事DRAM、MCP、NAND Flash、NOR Flash等存儲晶元的研發和銷售。Fidelix在韓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客戶包括三星等知名品牌。

東芯股份在招股書中宣稱,公司自2014年11月26日成立後一直處於產品研發過程,但在收購Fidelix之後僅4個月,就「正式流片了國內第一顆1Gb SLC SPI NAND Flash」。

不過上市後蔣學明強調:「盡管有並購,但東芯的第一個產品、第一個客戶,都是自己從零開發出來的。」

對於東芯股份與Fidelix之間的關系,蔣學明並不諱言。據國際在線對蔣學明的一篇采訪報道,東芯股份收購Fidelix的意義在於 「讓中國在整個晶元設計研發領域能夠迅速的培養人才,而在國內研發的知識產權也都屬於中國。」

收購Fidelix的好處顯而易見:東芯以「倍速」搭建了產品和客戶體系,還在一級市場收獲了青睞。

2020年5月,華為旗下投資基金哈勃 科技 入股東芯股份,持股比例為4%。

2020全年東芯股份第一大客戶為「客戶A」。招股書提到:哈勃 科技 與成立於1987年的客戶A存在關聯關系,而華為正是成立於1987年。

通過收購,一家晶元公司在7年間被快速「催熟」,期間還導入了疑為華為的優質客戶。

經驗老道的蔣學明確實讓東芯駛入了成長的快車道。

在成立東芯之前,蔣學明已在資本市場縱橫多年。

蔣學明是江蘇吳江人,上世紀80年代曾擔任吳江色織廠廠長,隨後在鄉鎮企業轉制為民營企業的 歷史 大潮中,蔣學明順應潮流,將企業改制為吳江東方制衣集團,由此賺到了第一桶金。

除了老本行紡織業,蔣學明還進行過收購公路運營權等嘗試。

比如1996年通過中外合作的方式投資318國道江蘇吳江段,2003年收購合巢高速公路經營權等,當時由此得名「公路大王」。

通過經營紡織企業或高速公路,蔣學明在財富「滾雪球」的同時,也在謀劃更宏大的投資版圖。

1994年,蔣學明開始擔任上海東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隨後,蔣學明先後成立了江蘇東方國際、東方控股、東方恆信等企業作為自己的投資主體。

東方控股曾被稱為「江蘇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目前蔣學明仍擔任董事長的東方恆信已成長為一家多領域投資控股集團,投資范圍涵蓋房地產、化纖、礦業開采、電子商務等行業。

蔣學明最為外界所稱道的幾大主要投資,分布於礦業開采、紡織領域。尤其是他1999 2004年對泰山石油「兩進兩出」,讓老股民尤其記憶深刻。

1999年,泰山石油3元多價位時,蔣學明逢低大舉買進。到2000年,蔣學明在每股獲利六、七元後選擇落袋為安,主動撤出該股,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大賺了一把。

在隨後的2001年到2004年間,蔣學明或用自然人賬戶買進、或通過北方證券增倉(其時,北方證券的控股股東是東方控股),再次大量持有泰山石油。不過,這次倒騰泰山石油蔣學明卻被套住了。

2005年1月份,泰山石油連續多個跌停,據當時的相關報道,蔣學明的損失以億計算。

倒騰泰山石油元氣大傷後,蔣學明一度淡出資本市場。直到其2012年再度出手,推動陽光油砂、東吳水泥上市。而2014年入主新民 科技 ,堪稱神來之筆,新民 科技 隨後被「貼牌大王」南極電商於2015年借殼上市,公司市值也開始「扶搖直上」。

蔣學明入主新民 科技 時,後者正陷入虧損漩渦,但經過一番運作「烏鴉變鳳凰」。據相關報道,蔣學明通過這筆生意浮盈或超過30億元。

蔣學明歷來大多在實業領域投資,東芯股份可以看作是其在 科技 領域邁出的新嘗試。

蔣學明曾在媒體采訪中將其投資之道總結為三點: 緊隨國家政策導向、緊跟產業升級的腳步、堅持行業整合。

對於擅長實業投資的蔣學明來說,投資東芯股份無疑是對「緊跟產業升級」原則的貫徹。

不過,通過收購Fidelix可以「買出」一個存儲晶元設計企業,卻很難保證這家晶元公司的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持續升級」。

目前,東芯股份的各類產品距離業界領先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東芯股份主營中小容量的存儲晶元產品,該行業競爭激烈,龍頭為美光、三星電子等國際晶元大廠。東芯的業務規模佔中小容量存儲晶元市場的份額約為0.54%。

盈利能力方面,根據招股材料,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間,東芯股份的毛利率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在招股書中,東芯股份將毛利率偏低歸因於成立時間短、技術水平不具優勢、銷售規模小等因素。但在與提升技術水平相關性較高的研發費用方面,最近三年,東芯股份對研發的投入分別為0.5億元、0.48億元、0.48億元,甚至出現逐年小幅縮減的跡象。

蔣學明對東芯股份培養人才、專利研發的希冀,還沒有完全實現。

截至東芯股份全體董事簽署招股書(注冊稿)的2021年11月1日,公司形成了主營業務營收的發明專利共有82項,其中有43項的專利權人為Fidelix。而剩餘的39項專利中,僅有12項為原始取得,27項為受讓取得。

換句話說,目前東芯股份大多數核心技術仍依賴收購Fidelix。

招股書還寫道,截至2021上半年,東芯股份共有176名員工,其中韓國子公司員工93人。韓國公司人數已經超過一半,境內還聘用了4名外國籍員工。

另外,2020年全年,有較大可能為華為的「客戶A」為東芯帶來了2.33億元的營收,佔到總營收的52.14%。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客戶A僅貢獻了0.26億元業績,還不到去年的1/8,占總營收的8.22%。

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東芯股份與華為的供貨關系還並不穩固。

種種問題暴露出來,蔣學明距離實現東芯「千億市值」的夢想,還有距離。而蔣學明所擅長的資本騰挪,在如今復雜的環境下恐怕難以在核心技術上使得上力。

晶元行業素有高壁壘、長周期、重資產的發展特點。

考慮到上下游產業配套和客戶導入成本,新入場的玩家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實力、一定的業務規模,就難以打進不可替代性較高的中高端產品市場。

頭部之間的企業合作非常穩固而緊密,換合作對象需要很大的動力和成本,除非新入局者真的掌握別人難以企及的核心技術。

而受限於貿易政策,想要通過收購換取核心關鍵技術非常困難。

歸根結底,東芯股份與蔣學明以往操作的新民 科技 、泰山石油等企業,有著根本的區別。

參考資料:

1、《坐莊泰山石油富豪蔣學明持股過億無法出局》,華西都市報

2、《東方恆信資本蔣學明:我的投資之道、出海之旅和企業之魂》,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作者 董溫淑,編輯 李曙光)

⑥ 最貴的股票

1.貴州茅台
股票代碼:600519
成交量:246.61萬
成交額:31.34億
總市值:16330.57億
貴州茅台是中國最貴的十大股票排行榜中位居榜首,以酒業生產為主的上市,它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十大名酒之一,其近期股價最高達到了1299.94元,位居A股市場第一名。
2.長春高新
股票代碼:000661
成交量:214.78萬
成交額:12.66億
總市值:1237.84億
長春新高是東北上市最早的公司之一,從事以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生產、房地產、技術轉讓、生物制葯、物業管理等多項行業的上市公司,其股價為601.37元/股。
3.卓勝微
股票代碼:300782
成交量:265.55萬
成交額:16.55億
總市值:655.00億
卓勝微是以生產集成電路、軟體技術服務、進出口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小米、華為、三星、魅族等都有其生產的射頻前端晶元,有3家對外投資公司,還有6處分支機構,近期的平均成本為623.06元。
4.吉比特
股票代碼:6003444
成交量:116.11萬
成交額:4.41億
總市值:279.54億
吉比特是我國領先網路游戲提供商之一,以軟體開發、信息技術咨詢服務為主的互聯網上市公司,近期平均成本為379.47元。
5.匯頂科技
股票代碼:603160
成交量:941.75萬
成交額:21.76億
總市值:1103.65億
匯頂科技是中國最貴的十大股票之一,它是以電子產品軟硬體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電子設備批發及進出口貨物等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
6.兆易創新
股票代碼:603986
成交量:1238.6萬
成交額:33.68億
總市值:981.08億
兆易創新是一家全球化晶元設計公司,以電子產品、計算機軟硬體、集成、電子設備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2020年1月「胡潤中國500強」中以市值530億元位居127位。
7.聖邦股份
股票代碼:300661
成交量:247.81萬
成交額:7.68億
總市值:355.41億
聖邦股份是研發和出售模擬集成電路的半導體公司,這些半導體用於范圍很廣,比如智能手機、數字電視、數字相機、各種電子消費產品等。
8.邁瑞醫療
股票代碼:300760
成交量:791.56萬
成交額:20.42億
總市值:3170.28億
邁瑞醫療是以醫療電子儀器、醫療器械的研發及銷售為主的上市公司,是醫療器械行業的龍頭老大,遍布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成功入選了2019年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9.誠邁科技
股票代碼:300598
成交量:352.81萬
成交額:8.08億
總市值:196.00億
誠邁科技主要以移動通訊設備、軟體、技術等為主要業務的移動互聯網的上市公司,在中國、美國、加拿大都設立了分支機構和研發中心。
10.韋爾股份
股票代碼:603501
成交量:778.6萬
成交額:14.75億
總市值:1808.42億
韋爾股份主要是以自主研發和銷售半導體機器的上市公司,主要生產集成電路、保護器件、功率器件等700多個產品型號。


⑦ 4年股價漲30倍 43億定增落地的兆易創新 未來能上萬億市值嗎



再融資巨頭兆易創新本次43億定增落地!股東陣容很強大!


本次兆易創新公布定增結果,募資總額達43.24億元。其中,新加坡投資有限公司(GIC)獲配金額19.94億元,登記完成後將成為第九大股東,持股比例2.17%;葛衛東獲配736.09萬股,獲配金額15億元,持股比例將提升至4.48%,成為第五大股東。

那麼我們現在來看看目前前十大股東的分布,兆易創新43億元的定增,新加坡投資有限公司獲配20億,成為第九大股東;葛衛東獲配金額15億(之前是第六大流通股東),成為第五大股東!


而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則是二股東,這是17年收購的,所以從大基金在第二大股東的位置來看,國家對於兆易創新這種 科技 企業的扶持,其他的資金怎麼能不動容呢?

葛衛東曾是期貨大佬,後來轉戰A股。數據統計,他持倉市值高達113億,整體浮盈超過60億,現身用友網路、兆易創新、科大訊飛等,萬華化學也砸了幾十億,都是很耐心的拿,也獲得豐厚回報,可以稱之為價值投資的典範!這也讓我想到了姚振華,大家都在說他是狂人時,殊不知他在A股賺得盆滿缽滿,其實,這就是格局啊!

最近多隻妖股拉高減持,都是玩套路;其實,多來點大佬定增入市,何愁大盤不漲,你們說是吧!這次定增價是203.78元,比昨天收盤價205.66元,折價只有1%,看來這些機構信心滿滿!

作為晶元龍頭之一,兆易創新這個消息,對大基金持有的 科技 股帶來了一定的刺激!之前所說經常搞定增的企業不要玩,但是我們也要分企業性質,看是做什麼的?



兆易創新是最晶元存儲的,而兆易創新此次募集資金凈額42.82億元,將用於DRAM晶元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所以,這么好的前景,這樣的定增,那些機構巴不得多來一點!其實這次,有42家機構參與定增,但最後花落5家,所以,兆易創新的定增可謂是香餑餑!

兆易創新作為存儲晶元龍頭,成立十五年,逐步形成「存儲+控制+感測器」的布局。上市4年,股價漲30倍,是東哥 科技 專欄里分析過的一個好企業,那麼我們不妨講講這家企業的前世今生!

公司成立於2005年,最初以Nor Flash快閃記憶體切入市場,2011年設立MCU(微型控制單元)事業部涉足MCU產業,2017年聯合合肥長鑫涉足DRAM產業,2019年並購思立微切入感測器領域。經過十五年的發展,存儲類業務已經覆蓋三大類存儲晶元(Nor Flash、NAND Flash和DRAM),主要業務模式為Fabless,同時切入了MCU和感測器領域,多元化產業經營初見成效。


我們再細說中間比較重大的過程:收購

兆易創新於於2016年8月18日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存儲晶元、微控制器 MCU 晶元。

但兆易創新在上市短短20個交易日後,公司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而停牌,進行了為期1年的定增收購之旅,然而不幸以失敗告終。當時收購標的是矽成半導體,這家企業來頭不小,先後被幾家企業看中,最終被北京君正(國內晶元界一「豪強」)收入囊中(於今年1月1日獲得證監會核准批文)。

第一次收購失敗不到3個月後,兆易創新又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而停牌,此次收購標的是上海思立微。上海思立微的技術和產品定位於智能人機交互,主營業務為新一代智能移動終端感測器 SoC 晶元和解決方案的研發與銷售。提供包括觸控晶元、指紋識別晶元、感測和控制等系統演算法在內的人機交互全套解決方案。作為國內市場領先的觸控和指紋晶元設計商,在國內市場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這場收購於2019年完成,可以說,兆易創新這一路都是伴隨著收購資產重組的,其實這是 科技 圈的常態,而且收購的資產都是好資產,比如,聞泰 科技 收購的安世半導體,北京君正收購的矽成半導體,他們的收購帶來的都是實力大增。

兆易創新出手17億元拿下上海思立微,但是也引發了爭端,直接闖入匯頂 科技 的勢力范圍。

匯頂 科技 是全球指紋識別晶元的領軍企業,也是我國首家取得如此地位的半導體設計上市公司。大家都知道了,19年的匯頂 科技 是王者!匯頂 科技 將繼續維持在電容式指紋識別觸控晶元方面的領先地位,並實現其人機交互領域龍頭企業的長期目標。


而兆易創新的主要產品為32位MCU晶元,主要用在工業控制、消費電子和通訊領域,車規級認證也已通過。而收購思立微,無疑是威脅到了匯頂 科技 !那麼後市怎麼看呢?


不論是兆易創新的收購還是如今的定增,無疑都是對實力的進一步增強!

收購思立微,兆易創新可以獲得人機交互領域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在已有的微控制器 MCU、存儲器基礎上,補齊人機交互技術和產品,推進「存儲+MCU+感測器」產業協同。並且可以充分發揮和上海思立微在技術研發、產品類型、客戶渠道和供應鏈等多方面的協同效應,進一步強化公司的行業地位。所以,收購思立微是必然的!


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完畢後,將新增對DRAM產品的銷售,擴大存儲器產品的種類與規模,存儲器業務板塊的收入佔比將提升,收入構成將更加豐富,並能大幅提高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及後續發展空間,為公司經營業績的進一步提升提供保證。

業績方面,19年業績稍低於預期,行業季節波動和費用影響是主因。但基於兆易創新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移動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物聯網終端、個人電腦及周邊,以及通信設備、醫療設備、辦公設備、 汽車 電子及工業控制設備等領域。 隨著5G時代的來臨,消費會不斷增加,前景廣闊,看好公司未來主營業務與其他業務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目前兆易創新市值是逼近千億,距離萬億還差10倍,但是東哥相信,未來晶元、半導體領域一定會產生萬億市值的巨頭,兆易創新或會是其中一個!


如果不會選擇 科技 股,東哥的《 科技 2020,下一個 科技 茅台》,立足全球 科技 發展進程,來看中國 科技 企業,從行業發展現狀,政策支撐,行業前景出發,在5G、半導體、晶元、消費電子、國產軟體、計算機等這領域去挖掘優質企業,而且會從細分領域分析,比如半導體,會細分到設計、材料設備、製造、封測等領域去寫,從核心技術、成長能力、財務指標等多方面進行企業分析,財務指標中,比如,基本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增速、盈利、估值等多角度解析,為大家篩選龍頭企業,找到下一個 科技 茅台!

⑧ 兆易創新為什麼跌這么厲害

有投資者分析稱,「兆易創新股價短期跌幅這么大,核心與兩點原因有關,一個是前期漲幅較快,積累了較多獲利盤,部分資金選擇在高位拋售。二是大股東減持打擊了市場信心」。
1、8月31日,兆易創新早盤在集合競價就出現了跌停,盤中資金兩次嘗試翹開跌停板,但是均以失敗告終。最終收盤,股價報收153.05元,創了今年6月以來的新低,目前的最新市值為101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兆易創新自今年3月份104.62元的低點以來,股價一騎絕塵來到了235.13元歷史高點的位置,不到5個月時間內,實現了翻倍上漲。 股價「節節攀升」在於搭上了晶元半導體熱點題材的「順風車」。
2、缺芯引發的漲價、擴產以及疫情拉長上行周期等多個利好消息,不斷刺激著市場資金對晶元半導體板塊的做多熱情。 而兆易創新作為存儲晶元的龍頭企業,更是從中受益,致使業績基本面呈現穩步增長,這點在2021年上半年的業績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根據公告顯示,兆易創新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41億元,同比增長119.62%;凈利潤7.86億元,同比增長116.32%。 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三者產生了共振,致使兆易創新股價輕而易舉就實現了翻倍上漲。
3、股東的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正所謂「一登龍門,身價十倍」。包括朱一明、葛衛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諾安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萬家行業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大股東,均賺得盆滿缽滿。在收獲頗豐的時刻,股東減持接踵而至。先是諾安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在二季度減持了22.8萬股,緊接著8月30日,兆易創新公告稱,大股東朱一明和香港贏富得擬合計減持不超過2134萬股,合計減持比例不超過總股本的約3.21%。 從減持的數量來看其實不多,主要是因為股東減持這個事情引發了市場情緒的悲觀,造成投資者「用腳投票」,導致了今日股價的跌停。

⑨ 兆易創新和華潤微哪個更好

兆易創新好。公司市值排名高;晶元設計好。
1、兆易創新以767.05億元市值排名第一,華潤微排名第二。
2、晶元設計好,兆易創新是國內存儲晶元設計龍頭,華潤微有相對好的安全邊際。

⑩ 兆易創新快閃記憶體產品跟三星比較

三星好
三星集團(英文:SAMSUNG、韓文:__)是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三星集團包括眾多的國際下屬企業,旗下子公司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人壽保險等,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三星集團成立於1938年,由李秉_創辦。三星集團是家族企業,李氏家族世襲,旗下各個三星產業均為家族產業,並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員管理。
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路、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由家族內的李氏成員管理,其中三家子公司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
三星電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2009年全球500強企業中三星電子排名第40位,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排名第50位,三星的品牌價值排名第19位,較2008年又有了2位的進步。在2011年的全球企業市值中為1500億美元。

熱點內容
主力機構基金怎麼看 發布:2025-07-13 03:58:08 瀏覽:223
瑞安股票交易員 發布:2025-07-13 03:57:19 瀏覽:813
鵬華添利交易型貨幣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7-13 03:46:29 瀏覽:668
漢威科技股票百度百科 發布:2025-07-13 03:34:16 瀏覽:929
賓士金融合同到期沒錢還怎麼辦 發布:2025-07-13 03:32:09 瀏覽:84
哪裡看基金一個月來漲跌排行 發布:2025-07-13 03:22:22 瀏覽:386
什麼理財產品最保持收益 發布:2025-07-13 03:17:22 瀏覽:82
期貨指數下跌多少全部賣出 發布:2025-07-13 03:17:20 瀏覽:616
大修基金到底交多少 發布:2025-07-13 03:02:26 瀏覽:209
哪個基金軟體能夠在桌面展示 發布:2025-07-13 02:52:43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