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股市蒸發多少錢
① 拜登下令空襲敘利亞,全球股市蒸發15萬億!國際金價也受影響
當地時間25日, 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對敘利亞境內的「受伊朗支持的武裝目標」發動空襲。
美國國防部25日表示,美軍當天空襲了位於敘利亞東部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的多處設施。據媒體報道稱,此次空襲是對美國在伊拉克目標接連遭到火箭彈襲擊的報復行動,已造成17名親伊朗武裝分子死亡。
受空襲消息影響,26日美股大幅下跌。 道瓊斯指數從高位下跌了559.85點,跌幅高達1.8%;標普500指數跌2.5%; 科技 股重挫,納斯達克指數暴跌3.52%,創4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歐洲股市也收到上述消息影響大幅下跌。 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跌0.36%,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11%,法國CAC40指數收跌0.24%,德國DAX指數收跌0.69%。
受隔夜美股拖累, 27日早盤,亞太股市也跟隨美股跌勢全線走弱。 港股市場、日本、韓國股市都跌逾2%。
港股恆生指數收盤大跌逾3.4%,恆生 科技 指數更是跌超5.7%。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 , 滬指、深成指、創業板指跌幅都在2%以上。
據統計,此次美股市值蒸發約10萬億元,全球股市市值蒸發約15萬億元。
此外,受上述消息影響, 國際金價和油價也有小幅波動,美債收益率大幅上升。
② 歐美市場股份暴跌,都有哪些股份遭到重創
當天下跌最厲害的就是推特網,下跌幅度達到了21.11%,從中可以看出,推特網在這次股價下跌中受到了重創。
後面的行情怎麼樣?估計還要看未來十一月份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不過,隨著美國大選的日子越來越接近,股票市場的波動可能會比較大,
③ C羅一動作讓可口可樂市值蒸發40億
C羅一動作讓可口可樂市值蒸發40億
在對陣匈牙利的賽前新聞發布會上,C羅將自己面前的可口可樂瓶子移開,隨後立刻拿了一瓶水,對著鏡頭說:「水,可口可樂...」,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只喝礦泉水。這一舉動致可口可樂市值下跌40億美元。
C羅一動作讓可口可樂市值蒸發40億1
中新網6月16日電 綜合報道,當地時間6月14日,在歐洲杯葡萄牙隊與匈牙利隊賽前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葡萄牙球星C羅將擺在面前的兩瓶可樂拿走,拒絕同框,這一舉動致可口可樂市值下跌40億美元。
這個動作對可口可樂的品牌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尤其是體現在股價上。歐洲股市當地時間昨天下午3點開盤,當時,可口可樂的股價接近56.10美元,30分鍾後,當C羅的發布會開完之後,可口可樂的股價下跌了1.6%,跌至每股55.22美元的低點。可口可樂的市值從2420億美元跌到了2380億美元,總損失達40億美元。
C羅一動作讓可口可樂市值蒸發40億2
在對陣匈牙利的.賽前新聞發布會上,C羅將自己面前的可口可樂瓶子移開,隨後立刻拿了一瓶水,對著鏡頭說:「水,可口可樂...」,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只喝礦泉水。
前兩天看到個報道,在歐洲杯發布會上,C羅直接拒絕了可口可樂,而轉而去喝礦泉水,大體意思就是可樂對身體不好,當時我還開玩笑的說:「可口可樂忘給代言費了吧?「不過接下來,可口可樂隨後大跌,瞬間市值蒸發了256億!不得不說,「總裁」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關於C羅,大拿說句實話,我最開始是特別不喜歡,甚至可以說討厭C羅的。為什麼呢?大家有沒有覺得,C羅的長並不是特別帥,反而有一種第一眼有人生厭的感覺,用俗語說就是看起來特別「待人恨」,說不出來哪點給人這種感覺;之後C羅與魯尼在世界盃上的那個摩擦,直接把人品敗了很多,同在曼聯俱樂部的隊友,世界盃上至於嗎?在之後跟梅西的「二人轉」,我也是偏向梅西,畢竟梅西的技術彌補了身高的不足,這是很多人所佩服的;直到最近幾年,看著C羅從落後梅西到追上梅西,而且身體保持依舊,人們因為他的自律,很多人開始真正地喜歡他!#21天圖文打卡挑戰#
C羅拒絕喝可樂的動作無意間讓可口可樂市值蒸發,更讓人記住了他的自律,我們可能成不了C羅,但是自律,是每個人都可以的,這就是球星的作用!
④ 08全球股市蒸發30萬億美元.蒸發掉的錢哪裡去了
股市中的錢並不是真正的錢,它更大意義上是一個符號,是經濟活躍度的一個指數。
我們以一支股票來代替整個股市以說明問題。比如,某支股票有10000股,昨天的收盤價是10元,那麼它的總值就是100000元,而今天的所有交易中只有一個人以11元(漲停)買入這支股票100股(總1100元),那麼這支股票今天的收盤價就是11元,那麼這支股票今天的總值就是110000元,也就是說股票總值增加了10000元(在這里將各種對計算影響不大的費用暫且忽略),到這里我們就看出問題來了,其實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真正產生10000元的實際收益,但從計算角度看,這個計算也沒問題,所以,所謂的股市蒸發多少錢也只是個概念的「錢」,企業並沒有真正損失什麼錢。
那麼,為什麼國家還要維護股市穩定。為什麼企業還是希望自己的股票價格高一點。其實這里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經濟的景氣度,股市越好,大家投資的熱情越市經濟的景氣度越高,經濟發展的環境也就越理想,那麼,國家的整體經濟水平,企業經營氛圍都會好起來,創造更大價值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宏觀層面上大家還是希望股市向好。
當然,上漲太快也會造成各種問題,所以,國家希望「慢牛」。
⑤ 漲價!裁員!正准備爬出泥潭的可口可樂被C羅一把抹掉255億元……
當地時間6月14日,在歐洲杯葡萄牙隊與匈牙利隊賽前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葡萄牙球星C羅將擺在面前的兩瓶可樂拿走,拒絕同框,這一舉動致可口可樂市值下跌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5億元)。對此,可口可樂公司回應稱,「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飲料偏好。」
C羅一個動作,讓可口可樂市值蒸發255億元
當地時間6月14日,在歐洲杯葡萄牙隊與匈牙利隊賽前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葡萄牙球星C羅將擺在面前的兩瓶可樂移開,隨後立刻拿了一瓶水,對著鏡頭說:「水」,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只喝礦泉水。
這一舉動對可口可樂的市場價值產生了重大影響。
14日歐洲股市開盤時,可口可樂的股價為每股56.1美元。但到新聞發布會結束時,股價已跌至每股55.2美元,跌幅為1.6%,市值從2420億美元下跌到了2380億美元,蒸發足足40億美元。
對此,可口可樂回應稱,稱「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飲料偏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口味和需求」。
一位發言人補充說:「在我們的新聞發布會上,球員們會得到水,還有可口可樂和可口可樂零糖。」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C羅第一次拒絕喝碳酸飲料,生活相當自律的他對的飲食十分的注重,C羅從來都不喝酒以及碳酸飲料,只喝水和新鮮的果汁,這種搭配保證了一名運動員的良好身體機能。
此外,法國後衛埃弗拉就曾說過,自己去C羅家做客的時候,對方竟然請自己吃雞胸肉和沙拉,這實在是太「痛苦」了。
模仿C羅?法國球星發布會上拿走贊助商啤酒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國隊與德國隊比賽的賽前發布會上,法國隊中場球星博格巴也模仿起了C羅——他在發布會移走了面前的贊助商啤酒。
不過,英國《每日郵報》指出,博格巴是一名穆斯林,這么做和C羅的初衷不同,是出於宗教原因。
C羅或將遭到歐足聯處罰
有歐洲當地媒體指出,可口可樂是此次2020歐洲杯12家頂級官方贊助商之一,出現在賽前發布會桌面上,正是其贊助的一部分回饋權益,C羅的這一行為可能會遭到歐足聯的處罰。
根據全球 體育 商業的慣例,可口可樂與歐足聯的贊助合同中,有權益受損的相關賠償條款。而此事進一步發酵之後,C羅或將面對歐足聯的罰款。
就此,有媒體評論C羅任性舉動有違商業契約精神。
漲價、裁員……可口可樂已壓力山大
最近,可口可樂漲價的新聞上了熱搜。可口可樂CEO詹姆斯·昆西(James Quincey)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在2021年有很好的對沖措施,但2022年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價格必須有所上漲。」可口可樂公司打算「明智地」管理價格上漲,例如使用不同的包裝大小給消費者不同的價格選擇。不過,昆西沒有具體說明哪些產品將漲價。
可口可樂CFO對此情況表示,未來12-18個月的大宗商品環境具有挑戰性,塑料、鋁、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材料具有通脹跡象。
據報道,在可口可樂公司發布2021年一季度財報,公司實現營收90.2億美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則同比下滑19%至22.5億美元。詹姆斯·昆西表示,一季度,可口可樂公司全球單箱銷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三月銷量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在亞太地區,中國持續引領復甦,一季度銷量領先於2019年同期水平。」
據媒體報道,除了漲價,可口可樂還於去年12月表示,要裁員2200人。
可口可樂公司成立於1892年,總部位於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非酒精飲料公司,百年老品牌可口可樂公司擁有或許可和銷售500多種非酒精飲料品牌。該公司旗下品牌分為以下幾類:起泡軟飲料;水,增強水和運動飲料;果汁,乳製品和植物性飲料;茶和咖啡;以及能量飲料。
上游新聞綜合中國新聞網、封面新聞、央視新聞、新浪 財經 等
⑥ 最近股市經常蒸發多少多少億,那蒸發掉的錢到哪去了
這個蒸發指的是股票市值,比如一隻股票原來是100元每股,經過不斷的下跌現在只有10元每股了,那麼每股就「蒸發」掉了90元,至於這90元跑哪去了,很簡單,被投資者們一棒接一棒的虧掉了。
比如甲手上的股票是100元每股買進的,結果行情不好,只好90元賣給了別人,那麼他每股就虧了10元;乙是90元每股從甲手上買進的,但是沒想到行情還在繼續下跌,那麼他只好60元又賣給了別人,這樣他每股就虧了30元。
如果現在這只股票虧得只剩10元了,那麼虧掉的90元就是中間轉手交易的那些人虧掉的錢的總和。
全球股市蒸發掉的市值也就是每個市場每隻股票每個虧損投資者虧掉的錢的總和,呵呵,大夥們一共虧了六萬億,厲害吧。
⑦ 東方財富全球股市行情
東方財富網2日訊,全球股市情緒繼續低迷,歐洲股市新年首個交易日全線下跌,法國CAC40指數跌幅一度擴大至2.6%,料創12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現跌幅收窄至1.34%,德國DAX30指數一度跌1.6%,現跌0.24%。此外,美股期貨也全線大跌,納指期貨一度跌2.4%,標普和道指期貨一度跌近2%。截至發稿,美股期貨跌幅小幅收窄,納指期貨現跌1.9%,道指期貨和標普期貨均跌1.2%。
拓展資料
1、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美國政府關閉以及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的擔憂更加引人注目。亞洲股市在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大多走低,Markets.com的Neil Wilson表示,新年第一天開市,市場聽不見多少歡呼,風險偏好緊張。 國際油價日內短線走低,布油和WTI一度跌近2%,現跌幅收窄至不到1%。
2、避險品種日元走強,美元/日元一度跌破109關口,最低至108.96,日內跌超0.6%,現跌幅收窄至0.39%。 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衡量歐洲股市整體表現的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在2018年累計下跌13.2%,創2008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衡量歐洲藍籌績優股的歐洲斯托克50指數在2018年累計下跌14.3%,創2011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英國富時100指數2018年累計下跌12.5%,創2008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德國DAX指數2018年累計下跌18%。法國CAC40指數2018年累計下跌10.95%。
3、全球主要地區股市在過去這一年間市值「蒸發」了將近12萬億美元。如此大的市值縮水幅度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規模。如果從2018年1月的多地股市相繼創下歷史高點或階段高點計算,全球股市的市值蒸發金額更加巨大,達到20萬億美元。
4、義大利債務居高不下恐成歐洲經濟火葯桶 2018年12月19日,歐盟與義大利達成預算協議,義大利同意將2019年的財政赤字率從2.4%降至2.04%,避免了歐盟對義大利啟動懲戒程序。2018年12月23日與30日,義大利參議院、眾議院先後表決通過了政府2019財年預算案,至此一切塵埃落定。
⑧ C羅拒絕與可樂同框這個動作,對可口可樂造成了什麼影響
可謂是,C羅手中的一杯水,似乎擁有了某種魔力,讓人議論紛紛。
因此,我們沒必要去擔心這個市值現在的情況,說不定很快就會漲回去了。
至於一個公眾人物的言行,或隱蔽的,或透明的,都在分分秒秒地影響不同的人。
⑨ 請各位經濟學高手幫忙
次貸危機http://ke..com/view/1092871.html?wtp=tt
孫立堅:走為上計--中國應對次貸危機的明智策略
中國境內的學者和經濟學家近期針對以上問題討論熱烈,其中最被關注的是:高度外向、依賴進出口貿易的中國,在目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是否能「獨善其身」?
美國次貸危機徹底震碎了華爾街神話,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兩家投資銀先後倒下,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美國國際集團(AIG)等房地產和保險巨頭則需美國國會大手筆斥資拯救,在美國經濟被金融危機搞到奄奄一息的時刻,世界目光紛紛轉向經濟仍然茁壯增長的中國:金融危機會把中國拖下水嗎?
中國境內的學者和經濟學家近期針對以上問題討論熱烈,其中最被關注的是:高度外向、依賴進出口貿易的中國,在目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是否能「獨善其身」?
學者:刺激內需是關鍵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在近期發表的兩篇評論中強調,中國有條件爭取到「獨善其身」,「我們無須重復令全世界都羨慕的老生常談——中國擁有巨大的內需潛力。大算盤不難打:只要國內需求有較大的擴展,這些年來為外需服務的龐大製造業能力,只要有一部分轉向對內,中國經濟不但可能持續高速增長,而且也許對全球經濟『過冬』也不無小補。」
周其仁認為,到了最後,困難只有一個:究竟怎樣才能把中國的內需潛力釋放出來?
他說,中國目前所謂內需不足主要是因為國民收入分配問題。「收入分配問題涉及的不僅是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系,更主要的是國家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居民所得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不到一半,這個比例實在太低。」
獨立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日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訪問時也提出同樣的論點,他說,多年來,中國消費率持續走低,刺激消費的政策一直難以真正奏效,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政府佔有的收入比重過高。
中國的稅收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今年預算收入可能達到6萬億人民幣(人民幣1元約兌0.2新元),佔GDP的21%,是20世紀90年代最低水平的兩倍。國有企業利潤也可能達到GDP的6%,還有大量預算外收入。總體而言,中國政府「收藏」了GDP三分之一的財富,或者是國民生產凈值(GDP減去資本貶值)的40%。
謝國忠說:「在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明顯地轉向政府這邊。降低政府在經濟中的重要程度,可能解決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問題。」
讓居民所得占國民收入的更高比例、讓他們掌控更多財富就能刺激內需?中國網民對這個問題的討論熱烈,據記者的觀察,越來越多中國人擁有過去的「日本人思維」,給他們更多錢,他們會儲蓄大部分,對內需的影響不大。這主要是因為前景不明朗、對前途沒有信心,大家都有未雨綢繆的心理。
一名網民在滕訊網論壇中說:「如果一個國家不能保障一個公民的未來(教育、醫療、養老、就業),那這個國家不可能有內需,因為錢都要儲蓄起來,預防這些問題。中國的內需?你能先分析一下中國的教育、醫療、養老、就業么?」
周其仁在其評論中強調,通貨膨脹和景氣收縮固然受全球趨勢的影響,但並不意味每個國家只能被動跟隨、無所作為。
他說:「以通脹為例,全球通脹抬頭是事實,國際高油價高糧價的沖擊也是事實,但在同樣的全球環境里,各國通脹率從辛巴威的百分之幾百到日本的百分之二,大有差別。這說明各個國家還是可以通過主動的政策選擇,在全球趨勢的影響下有所作為、趨利避害的。」
另一方面,周其仁也認為,中國不是1988年的日本,中國的製造業產能龐大,面對國際市場升級空間廣闊,轉向為內需服務同樣潛力巨大。此外,中國服務業還在初級階段,國人收入增加,時間成本增加,對「方便」的需求方興未艾,這些都是服務業的機會。
他還說:「中國在能源方面也有潛力。油價高,最不應該被嚇倒的是中國,因為中國能源消費中的70%是煤。中國還有糧食生產的潛力與機會。中國還有很多土地沒有經營好,原因之一就是糧價不夠高。將國際上的高糧價適當傳導給中國農民,增產潛力不會小。」
財政政策對經濟應該「托一把」
《21世紀經濟報道》上星期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了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中國仍存在相當程度的金融管制,是否能因此而在這場金融危機之中獨善其身?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接受該報訪問時說:「災難的傳導不會只通過金融層面,我們不能認為人民幣不國際化、資本市場沒有開放,中國就可以避過這場危機的影響。危機可以從貿易層面傳導進來。我們這些年的高增長很大程度是靠外貿和外需,外需增長快,帶動了一大批外向型產業的投資增長。」
中國金融協會副會長、中國光大銀行董事長唐雙寧日前在「新浪」舉辦的一個論壇上則說:「前一段由於我們國家的經濟形勢好,金融的國際參與度還不夠高,所以從目前時點來看影響還不算大,但不可大意。」
唐雙寧說:「現在經濟已經全球化,金融已經沒有國界,加入世貿以後中國經濟與世界融為一體。」他特別表示對於經濟危機的思考以及防範措施應該提前著手進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已經出台了《國家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央行、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聯合下發《關於金融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各部委應加強金融風險監測和評估,提高金融風險預警能力,切實防範系統性風險,但這些只是通過協調機制同其他經濟部門進行合作。
中國人民銀行培訓學院院長王自力說:「事實上,要真正達到管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保障國家經濟主導權的目的,可能還需要改變金融分業監管的局面。統一把預防、阻擊熱錢進入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在充分掌握金融信息的前提下,對頻繁進出中國金融市場的熱錢保持高度的警惕,建立高效能的預警機制,密切監控熱錢流入,規范外匯資金流入和結匯管理,重點查處違法違規資金流入,並加強國際合作以防範國際短期資本對我國經濟金融安全可能帶來的沖擊。」
王自力也說:「當前,中國政府不僅要關注證券市場和樓價下跌對宏觀經濟面的影響,而且需要關注不斷變幻的國際經濟環境,及時進行調整。只要應對正確,國內市場就不會大亂,更不會真實衰退。」
謝國忠則認為,經濟發展不能單靠股市、樓市支撐,中國接下來的路一定是要提高經濟效率,改革是唯一出路。
謝國忠預測,美國經濟見底並恢復估計要四五年。中國不能希望靠美國經濟復甦把自己拉上來,而必須要另外殺出一條血路來,而「殺出血路」的利器,就是提升中國經濟效率。他認為,「改革是唯一出路」。
他表示,從短期來看,兩方面的政策很重要。從穩定需求來看,財政政策對經濟應該「托一把」。考慮到出口企業和地產開發商的資產流動性問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越來越明顯,一些財政刺激措施可以做「軟著陸」的保障,例如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鐵路網修建等,來緩沖下行風險,對經濟長期發展也有好處。同時,要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解決他們的償債能力問題。
「接下來(中長期)就應該找到經濟低效率的地方並加以改變。(中國)在財政收支、金融資本政策控制、價格體系政府控制中存在著相當多低效率的地方。提高效率,中國經濟就可以上一個新台階。」
擴大內需先刺激內需
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所造成的最直接影響,其實就體現於大批中小企業的相繼倒閉。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接受本報專訪時說,中國的宏觀調控措施令中小企業承受很大的壓力,包括推高其融資成本,使它們紛紛轉向地下錢庄借錢,從而負債累累。另外,原材料價格的飆升也讓它們雪上加霜。
不過,次貸危機使美國人束緊腰帶,大大削減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這才是對中國中小企業所造成的「最關鍵的影響」。「不少中小企業都屬於出口型,美國是重要的出口市場,東西(產品)賣不到美國去了,就面對不得不轉型的問題。」
以出口為導向經濟模式行不通了
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有6萬7000家中小企業倒閉、超過2000萬工人被解僱,說明了過去壓低產品價格、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已經行不通了。加上美國可能在增加出口量以調整貿易赤字的前提下,要求中國開放其市場,中國企業不但得擴大內需,還要提高競爭能力。提高技術、品牌管理力度和轉入服務業,也就成為中小企業繼續生存的先決條件。
然而,廣大的中國民眾重儲蓄,或寧可放手一搏,投資股票以「錢生錢」。在這樣的背景下,刺激內需、帶動人們消費談何容易?
對此,孫立堅說,首先必須認清人們不願消費的原因。「老百姓後顧之憂太多,不管是住房、醫療、孩子教育還是養老,未來要用到錢的機會太多了,就把錢儲蓄起來或進行投資。因此,當務之急是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
此外,要刺激內需還得確保產品質量,否則中國人都不買「中國製造」,「錢還是流入其他國家」。孫立堅強調:「政府要兩手抓,既確保企業能把東西賣出去,也要使老百姓願意買。」
開展離岸業務 以降低投資美市場風險
孫立堅認為,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另一個重大影響是對其外匯資產管理也帶來挑戰。他解釋,中國自1978年開放以來,出口勢頭猛,累積了大量外匯儲備,現在因美元貶值而蒙受損失。
「我們把產品價格壓低,出口到美國去,賺了美元又讓美國人去管理,可是他們卻管得很糟。那麼,我們是否能自己管理美元呢?」
孫立堅指出,中國擁有近1萬8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加上不少其他亞洲國家也有美元儲備,預計全世界的美元有三分之二在亞洲國家手裡。「大家都在問:美元可以投資到哪裡去呢?是否能把美元拿到亞洲進行管理呢?」
他因此建議開展離岸業務,使中國投資機構能投資在發美元債券、有潛能的亞洲企業,以降低直接到美國市場投資的「政治風險」。
事實上,由於諸如中投公司等中國投資機構仍是國有企業,走出去時經常受到投資國懷疑,並面對較高的壁壘阻擋,以致如孫立堅所說的「無法徹底實現海外投資的戰略和預期目標」。
他因此希望美國能在中國注資方面「解放思路」,不要對中國國有企業有戒心,以致經濟舉措蒙上濃濃的政治色彩。
⑩ 亞馬遜市值蒸發近9千億,致其蒸發的原因是什麼
亞馬遜的市值蒸發的原因是反壟斷的問題。
亞馬遜的市值本身已經達到了萬億級別,同時也可以排在全球企業的市值前三位。因為亞馬遜本身的規模非常龐大,當亞馬遜的業務發展受到影響的時候,亞馬遜的業務問題會直接導致亞馬遜在投資市場受到影響。對於很多投資人來說,投資人也非常關注亞馬遜的估值問題,很多人會因為亞馬遜受到了反壟斷的調查而選擇拋售亞馬遜的股票。
一、亞馬遜的市值增長了近9,000億元。
因為亞馬遜受到了一系列的反壟斷的指控,同時也受到了亞馬遜物流的影響,所以很多投資人紛紛拋售亞馬遜的股票,這也直接導致亞馬遜的市值增發了33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為9,000億元。對於亞馬遜這樣的萬億市值的企業來講,市值蒸發333億美元已經是非常誇張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