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蘋果的市值為什麼比微軟高

蘋果的市值為什麼比微軟高

發布時間: 2023-01-20 01:26:32

A. 微軟的市值反超了蘋果,這兩個公司相比,你覺得哪個公司厲害

在我個人看來的話,蘋果這個公司自然是更加厲害的。其實蘋果和微軟這兩大公司無論是從市場佔比或者是從知名度來看的話,蘋果都是要更勝一籌的。雖然說現在微軟推出的2合1電腦也很受市場的歡迎,但是仍然無法撼動蘋果在電腦平板領域的地位,這一點其實從產品的銷量上面就可以看出。

而這樣的一個產品創作理念,其實也是他能夠占據市場最大份額的原因,而微軟在這方面,其實做得和蘋果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因為他並沒有能夠實現產品之間的互動聯通,比如說像蘋果的手機,平板,電腦,手錶等等這些產品他們可以形成一個閉環,各個產品上面都可以去進行互動和聯通。對於消費者來講,這樣的便捷是讓人非常的心動的,所以在我看來的話,微軟和蘋果兩大公司自然是蘋果要更勝一籌。

B. 再次超越蘋果奪冠,市值2.49萬億美元,微軟究竟憑什麼

微軟和蘋果一直都是世界上排名前幾的科技公司,這兩個公司雖然競爭的業務不多,但是都是科技型企業,其發展主要依靠的就是科技創新。在之前,蘋果公司的市值一直都是高於微軟的,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兩個公司的市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微軟的市值如今已經超過了蘋果,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蘋果和微軟,你更喜歡哪家?

C. 微軟第一,何德何能

2010年,蘋果市值首次超過微軟,《紐約時報》發表評論稱:「這是新時代的開始,也是舊時代的結束。」

現在,微軟的市值再次反超蘋果,是否可以認為這又是一個時代交替的轉折點?

我想是的。

【倒下的巨人】

除非經由記憶,人不能抵達縱深。

要想知道微軟是怎麼爬起來的,先要知道它是怎麼倒下的。

1989年,微軟發布了第一版Office,奠定了其北美主要商業軟體公司的地位。1995年,微軟發布Windows95,時至今日,這也是微軟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個產品之一。

憑借Office套件和Windows操作系統,微軟構建了一條足夠寬闊的商業護城河,其與英特爾結成的wintel聯盟為冉冉升起的PC市場打造了一個「技術封閉+標准開放」的框架,控制著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與技術迭代節奏,在全球范圍內變相「收稅」。

早在2000年,微軟的市值就沖到6000億美元之上,而當時僅比微軟晚成立一年的蘋果的市值還不足200億美元。也就在這一年,功成名就的比爾蓋茨選擇急流勇退,將這個龐大的 科技 帝國交給了他的大學好友鮑爾默。

看似平常的一次接棒,卻成了微軟的第一個轉折點。

進入二十一世紀,微軟在計算機操作系統領域依然獨孤求敗,不過產業革命的車輪跑的實在太快了,當鮑爾默還沉浸在PC端無法自拔時,喬布斯已經在醞釀改變這個世界了。

科技 產業的殘酷在於,時代從來不會放過反應遲鈍的人。

2007年,安卓與iOS的相繼問世拉開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幕,智能手機開始取代計算機成為新的技術平台,並由此衍生出一個巨大的移動互聯生態,蘋果、谷歌、Facebook(現改名Meta)、亞馬遜等一眾 科技 新貴紛紛走上 歷史 的舞台。

作為對比,微軟卻愈發跟不上時代的節拍。

2008年,微軟的營收為604.2億美元,到2013年鮑爾默卸任時,公司的營收僅增長到了778.5億美元,期間增幅只有28.8%。而同期蘋果的營收從2008年的324.8億美元直接飆升到2013年的1709.1億美元,增長了4倍還多;亞馬遜的營收從199.61億美元增長到744.52億美元,谷歌從217.96億美元增長到598.25億美元,Facebook更是翻了不止十倍。

2010年,當蘋果的營收超越微軟時,兩家公司的市值完成同步換位。到2013年,微軟的市值縮水到3000億美元左右,而蘋果則在反超微軟後繼續高歌猛進。

領頭人是一家企業興衰的晴雨表。

微軟的遲暮不能全怪鮑爾默,但他有逃不掉責任。對於智能手機,鮑爾默曾堅定的認為iPhone沒有機會在市場中獲得很多市場份額。一念之間,微軟偏離了時代的主航向。

一個產業和一項技術的黃金成長期就那麼幾年,能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被甩開了,當微軟想要掉轉船頭的時候,一切都晚了。2013年對諾基亞的收購是鮑爾默在微軟的絕唱,而在他卸任當天,微軟的股價大漲7%,華爾街用真金白銀為鮑爾默的執政寫下了結語。

2017年,微軟的市值重新回到6000億美元大關,距離公司首次達成這一目標已過去十八年。以此為標志,微軟的股價坐上了高鐵。

美國當地時間10月29日,一個向上一個向下,微軟以2.49萬億美元的市值反超蘋果(市值2.46萬億美元),奪回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寶座,而這一切的根本是一份超預期財報。

財報顯示,微軟第一財季(2021年7月-9月)總收入為453億美元,同比增長22%,這是自2014年以來的最大單季增幅。凈利潤為205億美元,同比增長48%,這也是公司單季利潤首次超過200億美元。

【強人的能量】

微軟能夠重生,一個印度人居功至偉。

2014年,納德拉接棒鮑爾默,成為微軟第三代掌門人。

作為矽谷的第一代印度移民,納德拉先後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求學,畢業後於1992年加入微軟。作為老兵,他見證了微軟的榮辱興衰,外界給予他的評價是: 一個具有局外人眼光的局內人。

納德拉上任後,微軟進行了一次自上而下、從里到外的大刀闊斧的革新,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思想路線的調整。

鮑爾默時代,微軟繼承了比爾蓋茨「讓每一台電腦上都運行微軟的軟體」的理念,而納德拉把信條改成了「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個組織成就不凡」。

相較於之前將自己鎖死在一個有限的生態藩籬中,納德拉麾下的微軟開始重新擁抱這個世界。

上任僅8周,納德拉就推出了為蘋果iPad專門打造的第一版Office套件,隨後又出人意料的允許Office進入Windows以外的移動平台,而且還首次以免費的方式推出Windows 10。

鮑爾默將開源技術視為技術產權的癌症,而納德拉則選擇了兼容並包,不僅重新在開源社區GitHub上開立微軟賬號,而且在2018年完成對GitHub的收購。

曾經對手,現在朋友。

在納德拉的理念中,微軟的終局不應該是一家圍繞Windows構建產品線的垂直發展公司,而是一家提供生產力的橫向拓展的企業。投射到產品線的調整上就是 逐步揚棄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依賴,確立「移動為先,雲為先」的核心戰略。

之所以為微軟確立了轉雲的思路,和納德拉的經歷也有直接的關系。

2010年,納德拉被任命為STB部門的負責人,當時這個部門就已經開始研發雲服務項目了,團隊代號為「赤犬(Red Dog)」,這便是目前微軟最為倚重的Azure的前身。

為了配合整體的戰略轉型,微軟砍掉了「雞肋」的諾基亞手機部門,並通過大面積裁員的方式縮減成本開支。2015年,微軟將原先的五個部門合並整合為3個部門,2018年又宣布裁撤Windows事業部,成立「體驗和設備」部門和「雲與人工智慧」平台。

2016年-2020年,微軟的智能雲業務從250.4億美元增長到483.7億美元,其中雲計算核心產品Azure更是展現了極強的業績爆發力。 今年第一財季,Azure和其他雲計算服務增長了50%,遠超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納德拉喚醒了沉睡在PC時代美夢中的微軟,這是繼上世紀90年代郭士納拯救IBM之後, 科技 產業中的又一次自我救贖。

時鍾可以回到原點,卻已不是昨天。

微軟王者歸來,但已經不是人們所熟悉的那個靠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賺錢的微軟。

根據最新的財報,2022財年Q1,公司智能雲板塊的營業收入達到170億美元,成為業績的最大支柱,而囊括了Windows系統、搜索和 游戲 的個人計算板塊的營業收入只有133億美元。

2016年,智能雲和個人計算板塊的營收佔比分別為27%和44%,而現在,這一數據變成了33%和29%。

納德拉執掌下的微軟,沒有推倒,但已重來。

【 歷史 的鏡子】

誰是未來的全球市值一哥?

微軟市值超越蘋果後,外界關於這一結果的分析眾多,但有一條邏輯被普遍接受,即: 蘋果供應鏈承壓,而微軟的線上業務受益於疫情。

短期來看,這的確是一個繞不開的因素,但放在更長遠的視角,卻並非主要矛盾。

蘋果和微軟的境遇很容易讓人想起《一代宗師》中的一句台詞:「人活一世,能耐還在其次,有的人成了面子,有的人成了里子,都是時勢使然。」

作為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兩家 科技 巨頭,它們都在各自領域內做到了極致,兩家公司最後的比拼結果並非取決於自身,而是所在產業的命運。

歷史 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

如果做一個類比,今天的蘋果非常像是二十年前的微軟,而微軟則與十年前的蘋果相似。

蘋果像二十年前的微軟,首先體現在極強的產業話語權和統治力。

憑借市場份額優勢主導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方向,通過嚴苛的要求倒逼上游進行技術升級。庫克領導下的蘋果既能重金「包養」供應商,也可以隨時「劈腿」新歡拋棄舊愛。

而在上世紀90年代,微軟和英特爾也曾一度占據了PC市場90%以上的份額,二者聯手控制了整個PC產業鏈的發展方向和技術迭代節奏,包括晶元供應商在內的上游企業必須根據兩大巨頭的節奏規劃自己的發展路線。

如此統治力,何其相似,但更大的相似點體現在所面臨的產業環境。

當下蘋果主導的智能手機已進入尾段創新階段,並隨時面臨VR/AR等新計算終端平台的迭代和挑戰。

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在2017年達到巔峰後單邊滑落,至今尚未止跌,另一方面,VR即將迎來1000萬台的出貨量奇點。未來的某一天,下一代計算機終端平台或許會以超預期的速度完成更新迭代,而蘋果很可能面臨當年微軟的尷尬,就像當時智能手機接棒PC後發生的一切一樣。

相比之下,微軟卡位的雲計算卻方興未艾,像極了十幾年前的智能手機。

根據IDC的數據,雲計算是目前 科技 領域中增長最快的賽道之一, 預計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7066億美元擴大到2025年的1.3萬億美元。

Gartner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IaaS市場規模達642.86億美元,同比增長40.7%,亞馬遜、微軟、阿里排名前三,且市場還在進一步向頭部集中。

在與亞馬遜的雲計算角逐中,微軟的感覺也越來越好,目前36%的增長率遠高於雲行業28%的整體增長率,這說明公司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提升。

蘋果股價近期萎靡,和公司遭受的反壟斷調查分不開,如此境遇,二十年前的微軟也有相同的感受。

上世紀90年代,微軟在做大之後就被反壟斷機構盯上了。1998年5月,美國聯邦司法部和20個州的總檢察長對微軟發起了反壟斷訴訟,後者一度遭遇被分拆的命運。

而現在,蘋果也被反壟斷機構盯上了。9月10日,Epic訴蘋果壟斷案一審判決出爐,蘋果App store被要求放開對第三方支付系統的限制。此外,全球各國也都開始組織對蘋果的圍獵。

過去幾十年,隨著 科技 產業的潮起潮落,多方勢力輪番登台、各領風騷,但終究無法逾越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規律。

2010年,蘋果市值首次超過微軟,《紐約時報》曾發表評論稱:「這是新時代的開始,也是舊時代的結束。」

現在無疑又是一個新的轉折點,不是微軟造就了時代,而是時代選擇了微軟。

2018年後,微軟的市值曾先後三次向蘋果發起挑戰,前兩次皆曇花一現,微軟高估值造成的安全邊際低是重要的因素。

而過去兩年,微軟業績的高速釋放將二者的估值差不斷拉近,為這一次的反撲奠定了基礎。

微軟第一,這次應該穩了吧。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D. 蘋果這家企業為什麼值三萬億市值

因為蘋果在市面上銷售的手機、穿戴設備、電腦等產品,都配備自己研發的晶元和操作系統以及各種專利專項技術,領先全球各大行業,只要你想使用其中某項技術,就必須要交稅或者交錢,所以,蘋果市值值3萬億。當然,讓蘋果市值值3萬億,主要原因是以下三個方面。

一、科技創新

眾所周知,科技創新能力是一家科技公司市值上升重要基石。蘋果公司市值從2010年超越微軟時,就憑借iPhone、iPad、MaC,迅速搶占電子數碼行業,在接下來十年時間里,更是憑借iPhone手機,成為世界各國最受歡迎產品,成為人們關注對象。科技創新一直是蘋果在科技行業裡面,最有競爭力的王牌。以iPhone為例,喬布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手機,當這款手機上市時候,驚呆了世界各國人民。在庫克帶領下,iPhone手機技術和功能被庫克完美運用,成為科技行業裡面龍頭企業。在蘋果科技創新引領下,誕生了小米、華為、三星、OPPO等一大批科技企業。這就是蘋果科技創新帶給世界的影響,所以我覺得蘋果科技創新對世界影響很大,不然國內也不會有這么多優秀科技企業。

3萬億市值證明了庫克經商的價值,也說明了蘋果公司是靠技術和產品,在全球贏得了口碑和利潤,我相信蘋果公司以後會越做越強大。

E. 蘋果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我認為這件事情說明蘋果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而且該企業也能夠成為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企業。我們的確能夠關注很多外企的發展,因為這些企業的發展歷程值得我們用心研究,而且也值得我們全面分析。雖然企業的發展過程會有所不同,但也會有共同的特點。

蘋果公司不僅是一家500強公司,而且在美國具有極高的地位。因為這家公司不僅能夠超越更多的競爭對手,而且也能夠為國家帶來更多的利益。蘋果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對於這件事,我有三個看法:

一、我認為這件事情能夠體現蘋果的價值。

既然蘋果能夠成為擁有最高市值的公司,也就說明蘋果的價值越來越高,而且也能夠進一步體現該公司正確的經營戰略。正是因為這個公司能夠不斷進行優化升級,並且做出更加正確的決策,所以該公司才能夠獲得極為快速的發展。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F. 微軟市值反超蘋果,兩家公司的經營理念有何不妥

蘋果和微軟都是在科技公司裡面排名相當靠前的,無論是體量還是自我的創新能力都很強,老牌科技公司啊,微軟的歷史要更加悠久,也就是我們平常所使用的電腦除了蘋果所使用的系統之外,剩下的windows系統全都是微軟開發的。

兩家公司的經營其實沒有什麼特別本質的區別,只是因為微軟起步比較早,技術的積累更加深厚一點,而蘋果因為創始人的原因,再加上後來發展的幾個領導者的原因,體量也相當之大,只是兩者基本都是主要做國外市場。國內市場確實受到很大的影響,但不是主要的市場來源地,因為他們的消費理念和我們不一樣。

G. 蘋果市值一夜大漲,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蘋果市值大漲的原因是關於搭載汽車的晶元處理器的完工。

在蘋果研發出能夠搭載汽車的晶元處理器之後,蘋果計劃在4年之內造出自動駕駛汽車,通過這樣的方式表明自己進入汽車領域的決心。與此同時,因為多數投資人都非常看好蘋果的業務計劃,所以投資人們紛紛購入蘋果公司的股票,這才導致蘋果公司的市值一夜大漲。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蘋果股價和蘋果市值的新聞,蘋果公司的股價在一夜之間暴漲了2.85%,當日的市值漲幅達到了719億美元。在此之後,蘋果公司的市值重新超過了微軟,並且達到了2.6萬億美元的程度,蘋果公司的市值已經重新變成了世界第一。對於蘋果公司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講,股價出現如此大的波動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

H. 微軟反超蘋果,奪回全球市值第一公司寶座,它是如何做到的

因為今年蘋果的銷量下跌了,股市也下跌了,這才給了微軟反超蘋果的機會。

微軟反超蘋果,奪回全球市值第一。

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蘋果今年的銷量也不是特別好。可以看出,自從喬布斯走了以後,蘋果的銷量是一年不如一年。蘋果未來的命運不是特別明朗,微軟超越它也是必然的事情。

微軟市值接近2.49萬億美元

由於供應鏈受限,蘋果第四季度營收不及華爾街預期。盡管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估計營收缺口為60億美元,但該公司預計12月季度供應鏈問題將更嚴重。盡管iPhone銷量同比增長了47%,但仍低於分析師的預期,iPhone 13的銷量僅在公司第四季度公布。雖然,目前微軟反超了蘋果,但我想蘋果應該也不會就此罷手的。

I. 市值世界第一的公司 竟然不是蘋果公司了

很多朋友都好奇,現在世界市值第一的公司是哪個,很多人都說是蘋果公司,那麼事實是這樣嗎?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由於周四蘋果公司發布的2021財年四季度營收不及預期,缺芯等造成60億美元損失,致使蘋果股價狂跌不止。而微軟公司卻因業績良好,周五時股價漲逾2%,市值超過了蘋果,微軟成為了如今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科技公司。

美股收盤,微軟公司市值高達2.49萬億美元,蘋果市值則約為2.45萬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的市值被微軟反超,失去了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桂冠。

受全球晶元短缺,以及東南亞新冠疫情反彈致使供應限制影響,10月28日周四美股盤後,科技巨頭蘋果公司發布的截止9月30日財報顯示,蘋果2021財年四季度營收達833.6億美元,同比增長29%,但市場預期為846.9億美元。蘋果CEO蒂姆·庫克表示,收入損失約為60億美元,並對iPhone、iPad和Mac系列的產品造成了影響,但他預計下一財季的供應鏈問題會更嚴重。

微軟雲軟體業務幫助微軟實現了強勁的季度銷售和利潤增長,連續第11個季度高於分析師預期,推動微軟股價大漲。

通過一系列Azure軟體交易,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延續了該公司在雲計算方面的成功。Azure軟體為企業存儲數據並運行應用程序。基於互聯網的Office程序也在繼續增長,微軟成功吸引客戶購買高端版本和延長合約。

綜合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出,微軟業績大漲,然後蘋果的利潤不及預期,從而使得微軟市場成了世界第一,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熱點內容
國內想做comex黃金期貨怎麼開戶 發布:2025-07-11 00:20:21 瀏覽:660
要是我有一千萬怎麼理財 發布:2025-07-11 00:18:39 瀏覽:926
醫葯股有哪些場內基金 發布:2025-07-11 00:18:33 瀏覽:839
贖回費是基金本來的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1 00:06:29 瀏覽:448
買2000元基金手續費大概多少 發布:2025-07-11 00:01:13 瀏覽:788
股市一招鮮教你如何炒上天 發布:2025-07-10 23:59:59 瀏覽:617
生豬期貨保險怎麼理賠9月 發布:2025-07-10 23:53:54 瀏覽:958
金融產品轉換讓增值稅多交怎麼辦 發布:2025-07-10 23:46:58 瀏覽:242
中國南車股票歷史行情走勢 發布:2025-07-10 23:46:49 瀏覽:389
智光電氣歷史股票行情 發布:2025-07-10 23:45:13 瀏覽:283